伊朗和美国有什么历史恩怨?

伊朗和美国有什么历史恩怨?

伊朗是中东第二大产油国,却不听美国的话,不允许美国驻军、不购买美国军火(保护费),最重要的是不用美元结算,石油交易不和美元挂钩,只用欧元、人民币、黄金和其他国家结算,还天天搞核试验,美国制裁了几十年就是不妥协,美国能不恨?

现在的世界秩序是美国在主导,是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在秩序内美国及其盟友吃香的喝辣的,位于世界利益链的最顶端。

经济上用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布林顿森林体系,建立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把美元变成了世界贸易货币,让美元成为“美金”,直接与黄金、石油的结算挂钩。

军事上建立北约,发动了朝鲜、越南、巴拿马、索马里、格林纳达、利比里亚、海地、苏丹、波黑、科索沃、伊拉克、阿富汗战争,间接参与乌克兰、利比亚、叙利亚的内战,还建立起了遍布世界各地的军事基地。

在世界领导权上,英国、纳粹德国、苏联都争夺失败了,而美国却成功了,就是因为美国不仅能提供武器,还能提供面包,在军事上靠着强大的武力,消灭了一个又一个敌人;在经济上靠着充足的资金,扶持起了一个又一个伙伴。美国付出了无数金钱与士兵的生命才奠定了如今的世界霸主的地位。

伊朗和美国有什么历史恩怨?

美国和伊朗之间是死对头,因为从伊朗1979年建国开始,伊朗和美国就结下了梁子。更重要的是,伊朗人曾包围美国驻伊朗大使馆,美军在营救过程中,坠毁多架战机,死伤甚重,最后交了“赎金”才接回人质。

1979年伊朗发生霍梅尼革命,推翻了亲美政府

美国和伊朗的关系一度是十分友好的,在霍梅尼革命以前,伊朗还是君主制,和现在的沙特差不多。但是由于伊朗国王在改革过程中,导致各方利益受损,引起社会动荡。当时的伊朗国王或许确实是想促进社会发展,奈何能力不足,反而弄出乱子。

伊朗和美国关系一直很紧张

其结果就是伊朗各界进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导致伊朗政局急剧恶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居住在欧洲的霍梅尼回国,凭借宗教领袖的身份,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支持。其结果就是亲美的国王被推翻,被迫流亡美国,伊朗建立了宗教合一的国家。

美国驻伊朗大使馆被包围,营救美军死伤惨重

伊朗国王巴列维被推翻之后,流亡美国,这成为伊朗新政府和美国政府的主要矛盾之一。由于伊朗国王和美国关系比较密切,所以美国拒绝了伊朗新政府的引渡要求。愤怒的伊朗学生占领了美国驻伊朗德黑兰大使馆,扣留了52名人质。

伊朗学生曾扣押美国人质

更令美国尴尬的是,美军曾派出秘密部队进行解救。但由于沙漠中的恶劣气候,多架美军战机坠毁,美军只能载着阵亡士兵回国。此后美国不得不喝伊朗进行秘密谈判,有报道称,当时美国政府为了救人,秘密答应了伊朗一些条件。这段冲突之后,美国和伊朗几乎是水火不容。

以色列和伊朗关系极为紧张,美国更不可能袖手旁观

除了美国自身和伊朗的冲突之外,以色列和伊朗也是极为敌对。事实上,阿拉伯国家曾经集体反对以色列,但后来为了实际利益,埃及、沙特等国转而和以色列和好。而伊朗仍旧坚决反对以色列,支持巴勒斯坦。

以色列曾多次派战机秘密突袭伊朗军用设施,伊朗和以色列也互相威胁,把对方从地图上抹去。以色列和伊朗这种极为紧张的关系,也影响了美国的态度,因为美国才是以色列的大哥。

特朗普和以色列总统内塔尼亚胡

奥巴马时期,美国曾和伊朗达成核协议,但特朗普上台后,由于特朗普女婿库什那的犹太人身份,特朗普是全方位支持以色列。马上撕毁了奥巴马签署的伊朗核协议,对伊朗采取全面封锁政策。

总之,美国和伊朗的冲突很严重,都牢记不愉快的历史;而美国的铁哥们以色列更是和伊朗互相威胁;所以美国和伊朗的关系很难改善。

伊朗和美国有什么历史恩怨?

美国与伊朗的关系在巴列维王朝时期,也就是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初,两国关系亲密,非同一般。

到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被流放国外的霍梅尼回到伊朗,开展伊斯兰革命,最终取得政权。同时与美国交恶,伊朗伊斯兰大学的学生冲进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将使馆人员全部扣押起来,充当人质。

美国政府为了救回使馆人员,派海军陆战队利用空降方式营救人质,由于直升机出现问题,任务不但没有完成,反而又搭上了许多年轻战士的性命。

从此以后,美伊两国的关系处于冰冻时期。美国本来想利用伊拉克萨达姆政权所挑起的两伊战争,美国无论是卖、还是送,给伊拉克输送了大量先进武器装备,让伊拉克战胜伊朗出一口恶气。未成想,两伊战争打了足足八年时间,不分胜负。

美国政府又是出钱,又是出力,其结果是萨达姆被美国政府喂肥了,胆子也就大了,突然出兵占领了科威特,动了美国人的奶酪,这便是海湾战争的由来。

伊拉克被美国人打了两次,老布什任总统期间,仅仅是让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萨达姆政权仍然保留,时隔八年之后,老布什的儿子小布什上台,发生了9.11恐怖事件。小布什以伊拉克萨达姆政权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活捉萨达姆,彻底将伊拉克给打残了、被占领了。

时直今日,中东几个强人所领导的国家,伊拉克、利比亚和叙利亚等国家都被美国及其代理人打得稀哩哗啦,仅仅有伊朗一枝独大。

无论如何,历届美国政府的领导人如鲠在喉,不将伊朗打趴下难消心头之恨。奥巴马任总统期间,由美、英、法、德、中与伊朗签订的“伊核协议”,被特朗普无端指责,只有美国退出,其它五方任然在执行。美国究竟想干什么?地球人都明白。(原创于:2020/11/16)

伊朗和美国有什么历史恩怨?

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就是伊朗野心大,触犯了美国的中东霸权地位而已。

美国和伊朗分别是西方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代表。这两种文明从中世纪就开始打,一直打到现在还没有结束。

注意了,这是两种文明的冲突,不是两个国家的冲突。如果欧洲绿化了,美国也一样会翻脸不认人。

最近几百年,西方世界由于靠着工业革命占了文明优势,因而不管是西方世界的前任老大英国,还是现任老大美国,都在全世界极力推广自己的文明。

对于这种推广文明的行为,咱们中国人应该是心有体会的。以前中国人不穿西装,吃不惯西方人的汉堡,喝不惯可乐,对西方人的那套文明体系也不感冒。然而现在呢?是不是倒向了西方,开始跟西方人一样,过上西式生活了?

应该说,现在的西方文明是世界的主流。而这个结果,是美国非常乐于见到的。

但是,世界上偏偏就有一个异类,这个异类就是伊斯兰世界。这个世界的人,仍然认为自己的文明是具有优越性的,并且伊斯兰世界的人还顶着西方世界的压力,向全人类宣传自己的文明体系,要跟西方国家争夺人类文明的话语权。



同志们,咱将心比心的体会一下:如果你是美国总统,如果你是西方文明的代言人,当你碰到一个敢跟你较劲,砸场子的势力群体时,你会怎么办?

就好比说,你要推广自己的价值观,但是某些人就是跟你杠,跟你顶着干时,你会怎么处理这些“不听话”的人?

很显然,当然就是往死里整了。

1991年之前,因为有苏联的存在,并且伊斯兰文明没有核心国家,一团散沙,所以美国对中东国家还比较克制,没有往死里整。但是1991年,苏联突然解体了,西方世界最大的劲敌突然消失了,美国突然就成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了。

当了唯一的老大,自然是要出来立威了。而美国第一个要削的,就是跟自己争夺世界文明话语权的穆斯林国家。

巴基斯坦、土耳其等穆斯林国家,因为很早就执行亲西方政策,所以早早就上了岸。

1992年,沙特、科威特、卡塔尔等石油国家拿钱消灾,用金钱攻势取得了美国的暂时谅解,因此也上了岸。

在此之后,伊拉克、阿富汗等国因为战败的关系,同样也上了岸。

但是,就在伊斯兰国家纷纷上岸,纷纷跟美国套近乎,纷纷主动抛弃跟西方国家争夺文明话语权,美国大有一统中东的时候,伊朗这个异类冒出来了。

为什么说伊朗是异类呢?

因为别的穆斯林国家都怂了,就它不怂。它依然死挺着。这在当今的穆斯林国家中,是独一份的存在。

并且,伊朗的基础好,经济不差,有一定的工业基础(特别是军工业在伊斯兰国家当中不算差),有石油。这在一票除了靠卖石油和卖旅游,对美国不存在威胁的穆斯林国家中,也是独一份。

另外,最遭美国嫉恨的是,伊朗的民族主义强烈,是个企图心很强的国家。这在现如今都不想跟美国对抗,不想挑起穆斯林大旗的伊斯兰国家中,它还是独一份。

想当中东国家的老大,想成为伊斯兰世界的核心国家,想输出伊斯兰文明,美国怎么可能不往死里弄死它?

当然了,美国现在还不可能弄死伊朗,还需要利用伊朗巩固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地位。

因为,美国想要在中东刷存在感,它就必须要一些盟友。而维系盟友关系,就要有一个大家的共同敌人来维持。就像美国想在欧洲刷存在感,它必须要有俄罗斯这个敌人,否则欧洲国家不需要美国了,它也就不可能在欧洲指手画脚了。

同理,亚太地区也是。

打一个,拉一派,这是国家政治战略最基本的手段。自从人类国家诞生,就在用了。已经几千年了,不新鲜。不过这种很老套的手段,却很实用。

总的来说,伊朗和美国真没啥深仇大恨。要说有仇,也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在美国人眼里,“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伊朗既然不愿意像沙特一样,当那个“母”的,它就只能挨整了。

伊朗和美国有什么历史恩怨?

美国和伊朗之间的恩怨,就是一个从老铁变成仇敌的故事。转折点是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在这之前,双方如胶似漆情投意合,在这之后,双方势成水火不共戴天。一、伊朗曾经是美国在中东地区关系最铁的两个盟友之一(另一个是以色列)

美国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之一,伊朗,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

因为丰富的石油资源,更因为伊朗紧靠苏联的地理位置,从1950年前后开始,伊朗逐渐成为美国在中东地区关系最铁的盟友之一。

石油是20世纪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在二战之前,伊朗所拥有的巨量石油蕴藏一直被英国所独霸。

二战以后,伊朗国内要求收回石油资源,驱逐英国势力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二战后国力严重衰退的英国,迫于压力不得不退出伊朗。

新兴的超级大国美国乘虚而入,先后帮助伊朗驱逐苏联势力,废黜亲苏的首相摩萨台等,从而与伊朗国王巴列维建立起牢不可破的友谊。

此后一直到1979年,伊朗获得的美国援助仅次于以色列,尤其是军事援助更是如此。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访问伊朗期间,曾经承诺不限量地向伊朗出售任何常规武器。1977年,伊朗进口美国武器的金额高达57亿美元,当时美国刚刚装备的F-14雄猫战斗机,伊朗也能同步装备。

二、美伊双方从老铁变成仇敌只因为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

巴列维国王统治下的伊朗,曾经是中东地区最世俗化的伊斯兰国家。借助石油资源带来的巨额财富,伊朗在1968-1978年GDP年增长速度达到了惊人的16%-17%,到1978年时,人均GDP为2250美元。(中国为385元人民币)

不过,巴列维国王推行的“白色革命”导致了政权崩溃。他试图让清真寺等大土地所有者把超过限量的耕地、果园交给国家,由国家分配给无地农民。

结果得罪了宗教人士,并宗教界的普遍反对和抵制。

1979年2月,流亡国外15年的什叶派精神领袖霍梅尼,返回伊朗并推翻巴列维王朝。

1979年4月1日,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霍梅尼为了强化统治,指称美国为“大撒旦”(撒旦就是魔鬼),并宣称“美国在伊朗的统治是我们一切不幸的根源”,引导民众走上极度仇视美国的道路。

三、从1979年到现在,美国伊朗互相捅了对方若干刀

1979年11月4日,在霍梅尼支持下,伊朗学生占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并扣留52名使馆人员作为人质。(电影《逃离德黑兰》讲的就是这个事)

人质事件发生后,美国冻结了伊朗政府在美的95亿美元资金,并于1980年4月宣布与伊朗断交。

这场人质危机一直持续到1981年的1月20日才结束,长达444天。

就连美国总统卡特也因为营救人质失败而下台。

此后的1983年,伊朗政府授意黎巴嫩真主党,对位于贝鲁特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兵营发起自杀式卡车爆炸袭击,当场炸死美国海军陆战队241人,另有160人受伤。

上一次能让海军陆战队在一天之内损失这么多官兵,还是太平洋战争期间的硫磺岛战役。

从那以后,美伊双方的仇恨以螺旋速度交替上升。

美国击落伊朗客机,袭击伊朗波斯湾采油平台,伊朗则继续扶持资助对美国的恐怖袭击等等。

进入21世纪以来,伊朗不惜代价大力发展核能,并公开宣布要消灭以色列等,更是不断激化双方敌意。

于是,对美国来说是不停加码地制裁,对伊朗来说则是毫不示弱狠话说尽。随着特朗普总统的上台,美国亲以打伊的政策,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很难见到松动。

谢谢阅读,欢迎顶赞,并在文后分享观点。

伊朗和美国有什么历史恩怨?

其实美国和伊朗没有啥历史恩怨,是伊朗非要跟美国过不去

伊朗作为中东大国,在巴列维王朝时代曾是美国的铁杆盟友,当时美伊关系非常紧密,完全不亚于美国和以色列的关系。今天的美国因为“伊核问题”对伊朗进行了十多年的经济制裁,但是在当年美国可是主动帮助伊朗建造核电站。

巴列维国王早年曾在英美留学,接受过系统的西方教育,在政治上非常亲西方。在他继位后就立即将境内苏军全部驱逐出境,转而全面倒向美国。(年轻时期的巴列维国王和王后)

巴列维上台之后推行了一些列改革,例如普及教育,司法独立,建立全民医疗,限制宗教权力,倡导西式生活,试图将伊朗变成一个世俗国家,这场改革被称之为“白色革命”。

在巴列维的统治下,伊朗经济虽然开始了高速发展,但操之过急的改革却引发了伊朗国内宗教势力的不满。而当时巴列维政府内部也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政府腐败、王室生活奢靡、秘密警察肆意抓人等等,这问题让伊朗国民非常不满。

于是伊朗的宗教势力就利用这股不满情绪,在1979年发动了伊斯兰革命并取得成功,伊朗革命领袖霍梅尼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在革命发生之初,巴列维国王曾向美国求救,希望美国能武力干涉。但在最初的时候,美国卡特政府对这场革命的重视程度不够,后来局势到了不可收拾之时,卡特政府又不愿意武力介入伊朗国内事务。卡特认为当时巴列维已经大势去矣,美国还是不要得罪伊朗新政府为妙。

不过美国和巴列维毕竟是老朋友了,如果完全手袖手旁观,那么巴列维落入革命者的手中必然是凶多吉少,于是美国就同意了巴列维全家的避难要求。

美国收留巴列维的行为彻底惹恼了伊朗新政府,本来伊朗革命者就憎恨美国对巴列维的长期支持,如今美国还允许巴列维入境,这是赤裸裸地干涉伊朗内政。随后在伊朗新政府的纵容下,许多反对美国的伊朗人攻入美国驻伊朗大使馆,扣押了馆内的美国工作人员,制造了著名的“伊朗人质事件”。

此后美国曾试图派出武装直升机前往伊朗,救出被扣押的人质,但因为半路出现技术故障,营救部队发生坠机事故,美国的救援计划宣告失败,而美国未经允许便进入伊朗境内的行为也进一步激化了美伊矛盾。

事情一直僵持到1980年年底,在当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里根获胜。获胜之后的里根迅速向伊朗新政府发出了强硬信号,要求伊朗放人,后者后果自负。(里根总统向来非常强势)

常言道:“吃软怕硬”,眼瞅着里根如此“蛮横”,伊朗政府也不愿再在此问题上继续纠缠。而且当时两伊战争已经爆发,伊朗十分担心里根会借此事件攻打伊朗,于是便请求阿尔及利亚从中调解,希望能在里根举行总统就职仪式之前解决该问题。

最后在阿尔及利亚的斡旋下,被扣押的美国人质于1981年1月20日返回了美国。虽然这一事件的得到了较为完美的解决,但美国和伊朗的关系却从此却跌入万劫不复之地。(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逃离德黑兰》就是讲述的伊朗人质危机)

在随后的两伊战争中,美国对伊朗进行武器禁运并暗中支持伊拉克,试图颠覆伊朗政府。但是出乎美国意料的是,这场战争不仅没有打垮伊朗,反而是在外辱面前让伊朗国内更加地团结,这也巩固了伊朗伊斯兰政府在国内的统治。

如今伊朗伊斯兰革命已经过去40年了,但美伊两国的关系仍然没有解冻的迹象。虽然经过漫长的谈判,在2015年美国和伊朗达成了《伊核协议》,美国也解除了对伊朗的部分经济制裁。但是在特朗普上台之后,他立即废除了《伊核协议》,重新恢复对伊朗的制裁,搞得双方关系依旧剑拔弩张。

其实美国最初并不敌视伊朗新政府,虽然在霍梅尼的统治下伊朗变成了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就要颠覆伊朗新政权,因为美国的盟友中有好多都是政教合一的国家,例如:沙特、卡塔尔、科威特、阿联酋、巴基斯坦,其中沙特等海湾国家至今都还奉行君主专制,而今天的伊朗起码还可以选总统,比沙特民主多了,因此制度并非美国与伊朗矛盾的主因。

反而是伊朗在革命之后就一直看美国不顺眼,并一直扬言要将美国的盟友以色列从地球上抹去,这才使得美伊关系迟迟得不到修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