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哈夫塔尔与利民族团结政府总理达成和平协议呢?

哈夫塔尔将在莫斯科会晤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总理。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个所谓停火协议,是阿拉伯半岛电视台一家之言,包括:

1- 根据土耳其与俄罗斯倡议于12日生效的停火协议,交战双方停止一切军事行动。

2- 确定交战双方接触线,以确保的黎波里和利比亚所有城市停火的持续进行,并确保生活恢复正常。

3- 确保向有需要的人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4- 组建一个包括各方五名成员的军事委员会,以开展以下工作:- 确定交战双方之间的接触线。- 监督停火协议的执行情况。- 确保停火的继续。

5- 任命利比亚各方代表参加联合国利比亚问题代表将发起的经济、军事、安全和政治对话进程。

6- 成立工作委员会,通过谈判确定政治解决形式,并解决与人道主义事务和经济复苏有关问题。

谁都知道,半岛电视台是支持极端派,反对世俗派,也就是反对哈夫塔尔的。

除了半岛电视台以外,没有人承认有这个协议。

甚至年俄罗斯自己也否定: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开罗1月14日电 据利比亚消息灵通人士对俄新社称,利比亚国民军司令哈夫塔尔元帅已离开莫斯科,未与萨拉杰的黎波里政府签署停战协定。

此前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利比亚冲突数方在莫斯科谈判中签署了最终文件,但哈夫塔尔要求再给些时间。

其实,目前哈夫塔尔背后是沙特、埃及、阿联酋、约旦、法国和俄罗斯,美国对他也是默认态度。

有了这些强大的后援,又有自己的军队,哈夫塔尔当然一帆风顺。

至于民族团结政府背后就是土耳其和意大利。

然而,民族团结政府实力不强,内部混乱,连嫡系的部队都没有,完全依靠各派系民兵武装。

之前曾经有民兵武装在的黎波里火拼长达1个月,民族团结政府尽然无可奈何。

这种政府怎么可能和哈夫塔尔对抗?

显然民族团结政府崩溃几乎是必然,土耳其坐不住了,跳出来搞了很多的事情,其一就是以出兵威慑哈夫塔尔暂时停止进攻。

土耳其现在的所作所为,可以说是自我毁灭。

土耳其并没有称霸地区的实力,他还差的太远,甚至空军战机都是美国的。

而土耳其很多行为是同美国作对,埃尔杜安等于是玩火,这样是非常危险的。

此次土耳其迫使哈夫塔尔暂停进攻,可以预料是联合了俄罗斯一起压迫。

但以哈夫塔尔目前已经养成羽翼,是不会随便听从任何人的命令,包括土耳其。

所以,这个停火协议应该是子虚乌有的。

为什么说,哈夫塔尔与利民族团结政府总理达成和平协议呢?

关于这个问题,哈夫塔尔表示: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啊!

事实上,虽然哈夫塔尔和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总理法耶兹·萨拉杰都在2020年1月13日赴莫斯科举行停火会谈,而且双方都在1月12日零时实现了停火。但哈夫塔尔首先在莫斯科拒绝与萨拉杰会面,所以哈夫塔尔和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的会谈只能通过俄罗斯和土耳其的“传话”得到解决。

1月13日,四方在莫斯科进行了长达6个多小时的闭门会谈,谈判由俄罗斯及土耳其两国外交、国防部长充当中间人。

由于俄罗斯和土耳其都比较“敬业”,闭门会谈还是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比如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民族团结政府的萨拉杰已在协议上签字。按照协议要求,利比亚双方必须落实无条件停火,并努力稳定利比亚首都首都的黎波里及周边其他城市的局势。此外,双方还应迅速成立利比亚局势调解工作组,并在1月份实现工作组首次会晤。

但这次会议之所以没有取得圆满成功,成为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根本原因是因为哈夫塔尔的“拖后腿”。

就在四方中的三方都同意停火的情况下,哈夫塔尔完全无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只是表示停火协议我方还需进行研究,防止出现类似于某些保险公司坑爹的拒赔条款这样的事情,具体结果要等到14号上午才能出来。

事关利比亚的战争与和平,关乎数百万人的生死,哈夫塔尔的“谨慎”无可厚非,但哈夫塔尔却在13日会谈结束后立刻就离开莫斯科回到了利比亚,晚饭都没顾上吃。

而哈夫塔尔的中途退场,毫无疑问就是最好的拒绝信号,利比亚的和平也注定要化为泡影。果不其然,在哈夫塔尔返回利比亚不久,的黎波里周边就再度响起了炮声。

既然没有愿意陪自己,那就自己干下去吧,哈夫塔尔如是想。

但问题是,能力从来和年龄没太大关系,虽然哈夫塔尔已经是古稀之年,但他作为俄罗斯等国代理人的身份没有变。在没有俄罗斯的支持下,哈夫塔尔想要独自消灭民族团结政府并挫败土耳其的武装干涉,基本就是痴人说梦。

也正是对哈夫塔尔乌合之众的充分了解,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才警告哈夫塔尔,如果哈夫塔尔的国民军继续进攻民族团结政府,土耳其将“毫不犹豫地给他一点颜色瞧瞧”(never hesitate and give he colour to see see)。

但老奸巨猾的埃尔多安也许有点得意忘形了,因为无论本次谈判的成败与否,赢家只能有一个,那就是普京。

就在1月11号的记者招待会上,普京刚刚对利比亚境内的俄罗斯雇佣兵进行了定性,那就是:他们虽然是俄罗斯人,但和俄罗斯政府没有任何关系。

而在随后的谈判中,如果没有普京的同意,哈夫塔尔就是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如此放肆。所以哈夫塔尔的离场以及利比亚的再度开战,一定是俄罗斯授意的结果。而这么做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俄罗斯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在利比亚彻底排除土耳其势力。

但“土耳其流”这个俄土兄弟情的项目摆在这里,直接明目张胆地支持哈夫塔尔干起来实在太不要脸。所以通过哈夫塔尔中途离场的方式将战争的责任完全推给哈夫塔尔。

而后,雇佣兵继续在利比亚作战,哈夫塔尔也将继续在俄罗斯的支持下威胁和蚕食民族团结政府的地盘,届时即便土耳其强势介入,也难以从根本上实现局势的逆转。

而这样的局面,对俄罗斯自然最有利。

所以,不要扯什么协议内容不利于自己,就是完全偏向哈夫塔尔,这个和平协议也签不成。萨拉杰之所以签,根源在于民族团结政府在战争中不占优势,他们需要俄罗斯和土耳其的斡旋,但哈夫塔尔胜券在握,需要个锤子调停?

所以,接下来的利比亚将更加疯狂,无论哈夫塔尔、民族团结政府、普京还是埃尔多安。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为什么说,哈夫塔尔与利民族团结政府总理达成和平协议呢?

报道利比亚团结政府与哈夫塔尔领导的利比亚国民军达成停火协议的只是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而卡塔尔变半岛电视台是一个支持团结政府的媒体。而卡塔尔报道的也只是停火协议,并不是所谓的和平协议。而且其他国家和相关参会的土耳其和俄罗斯方面却报道初相反的结果,这也让利比亚所谓的停火协议根本就没有达成。

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开罗1月14日的最新报道,利比亚冲突各方停火问题谈判13日在莫斯科举行,俄土两国代表参加了谈判。但是利比亚国民军司令哈夫塔尔要求再给些时间,而没有签署各方谈判的文件。随后哈夫塔尔元帅已离开莫斯科,未与利比亚团结政府总理萨拉杰政府签署停战协定。俄外交部晚些时候指出,哈夫塔尔已离开俄罗斯,并未与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签署停火协议。

▲1月13日,俄外长拉夫罗夫(右)与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卢在会议前握手。

显然,俄罗斯方面的报道已经确认,在13日莫斯科举行的多方停火会谈并没有取得一致。随着哈夫塔尔拒绝签字,意味着由俄罗斯和土耳其共同主持的利比亚停火局势陷入了僵局。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则表示:

“我们同俄罗斯昨日在莫斯科举行了极富成果的谈判。哈夫塔尔起初同意,而后拒绝,并且很遗憾,他离开了莫斯科,没有签署文件。我们的同事签字了,我们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显然,从埃尔多安的话语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将这次双方签订停火协议的责任推给了哈夫塔尔,哈夫塔尔是在最后的关头没有签字。毕竟对于所谓的停火协议,也只不过是双方之间就目前占据的地盘,暂时停止交火,从而建立起来,一个双方都能信任的隔离区,恢复利比亚民众的正常生活。可是这样的停火协议显然对于哈夫塔尔发起的统一战争是不利的,毕竟利比亚团结政府所控制的领土也仅仅是的黎波里周边的领土。

如果没有土耳其强势的介入,显然哈夫塔尔领导的利比亚国民军必然会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统一利比亚,并且消灭萨拉杰领导的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那么有土耳其和俄罗斯方面所主持的停火协议,显然是在剥夺哈夫塔尔目前所拥有的优势。对于哈夫塔尔而言,显然是有些不想放弃,那么签订这样的停火协议又有何意义?反而是将自己的手脚绑住,让自己本可以解决的统一战争,最终变成了双方的对峙!

过这样的停火协议没有签订,也意味着利比亚还可能会爆发相关的军事冲突。不过好在1月19日在柏林还将会举行利比亚问题会议,也许这能够给利比亚双方之间的谈判带来一线希望。不过长痛不如短痛,利比亚能够完成真正的统一,也能够快速进入国家的发展建设。如果还是目前双方之间的敌对状态,那么利比亚还会在未来的时期内爆发新的冲突。(淡然小司原创,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什么说,哈夫塔尔与利民族团结政府总理达成和平协议呢?

谢谢邀请。当前除了伊朗局势,利比亚局势是另一个关注焦点,这也是卡扎菲王朝覆灭后,利比亚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利比亚老功勋哈夫塔尔率领的部队已经占领了利比亚90%以上的领土,而民族团结政府目前只是有首都的黎波里的统治权。

而两方的背后支持势力也开始出现天平的倾斜,团结政府最强的支持者是土耳其,而哈夫塔尔有俄罗斯的支持,美国基本处于中立位置。

这次在俄罗斯的“和平会议”更像是为接下来哈夫塔尔一统利比亚做些铺垫,过程也显得更为顺理成章。

哈夫塔尔并未同意和平协定,在签署之前飞回了利比亚,并对的黎波里进行了新一轮攻击。

你觉得哈夫塔尔会统一利比亚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为什么说,哈夫塔尔与利民族团结政府总理达成和平协议呢?

现在利比亚的局势又有了新的变化,主要不是对立的双方民族团结政府(GNA)和哈夫塔尔的国民军(LNA)变了,而是现在想要主导利比亚外部势力发生了变化。在2019年以前主要是意大利与法国在分别从背后支持冲突的双方,展开博弈。然而现在已经换成了土耳其与俄罗斯。

(普京与埃尔多安)

普京在1月8日到访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参加“土耳其溪”天然气管道的开通仪式。当日双方还就利比亚局势发表了联合声明呼吁冲突双方在12日零时停火,并展开对话。就这样双方相继宣布停火,GNA总理萨拉杰以及LNA司令哈夫塔尔在上周末齐聚莫斯科展开谈判。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以及土耳其外长恰武特奥卢与会参与斡旋。这次会晤旨在签署一项永久和平协议结束当前的冲突。

(莫斯科利比亚和会)

情况正如各方预料的那样,协议并未达成。虽然俄罗斯方面称哈夫塔尔“积极”看待协议,而且还有卡塔尔的半岛电视台造势,然而哈夫塔尔还是“再考虑一下”婉拒决绝了协议,会后直接返回了班加西。哈夫塔尔拒签协议公开的解释是“协议没有顾及LNA方面的许多要求”,包括:

  • 国民军进驻到的黎波里,宗教民兵撤离的黎波里或者投降。
  • 新成立的民族团结政府,必须得到东部图布鲁克议会的支持。
  • 土耳其与GNA达成的所谓安全备忘录作废,土耳其军队撤军

很显然这些条件在GNA以及俄罗斯还有土耳其方面来看,明显是过分了。哈夫塔尔想要的挺火协议就是让的黎波里方面彻底投降。

(哈夫塔尔与绍伊古)

从双方的表现其实可以反应出目前双方实力对比的现状,哈夫塔尔实力明前要强于的黎波里方面,其不但占据着全国大部分领土,而且国民军的军力明显强于的黎波里的宗教民兵。这其实都源于哈夫塔尔所能得到外部支持要明多于余的黎波里。其背后有俄罗斯提供的技术装备和雇佣兵,还有沙特、阿联酋、埃及提供的资金、情报等支援,而的黎波里只能从土耳其和卡塔尔那里得到现实支持,联合国和西方国家所能提供的人仅仅是人道主义物资而不是军备物资。在完全占优的状况下,而且已经拿下第三大城市苏尔特,在哈夫塔尔看来解放的黎波里只是临门一脚的事。

(国民军)

其实现在说协议彻底崩溃还为时尚早,在本周末利比亚问题柏林峰会即将召开,冲突双方以及相关国家将会再次聚首,所以战事可能不会马上重启。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

为什么说,哈夫塔尔与利民族团结政府总理达成和平协议呢?

哈夫塔尔元帅肯定是迫不得已,在后台金主俄罗斯的高压下,只能暂时低头,只能与民族团结政府进行和谈。哈夫塔尔和他领导的国民军9个月来通过艰苦卓绝的战斗,本想攻克的黎波里,进而统一利比亚全国。由于半路杀出了个土耳其,由于土耳其横插了一杠子,在这个搅屎棍的搅动下,哈夫塔尔元帅的梦想破碎了,一统天下的愿望可能功亏一篑。

哈夫塔尔是一万个不情愿,可是受制于人啊,国民军命运的密钥掌握在俄罗斯人手中,所以他只能仰天长叹了!要做卡扎菲第二,看来只能是梦想了。最新的消息是:1月14日利比亚内战双方在莫斯科举行了会谈后,哈夫塔尔并没有签署所谓的协议。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

利比亚前总统卡扎菲被推翻8年时间了。至今还是处于这种战国争雄的局面,归根到底还是大国间较量的结果——利比亚和叙利亚相类似,俨然成了大国较量的场地。即便是联合国承认的民族团结政府,也是美国和法国等摆弄的一个傀儡。哈夫塔尔为什么和利比亚团结政府风道扬镳后另立门户,进而夺取天下?根本原因还是各个大国和地区强国在民族团结政府里面的代言人之间勾心斗角各自为政。

卡夫塔尔和他的国民军之所以能够快速的成长壮大,且成燎原之势,与他后面大国的强力支持是分不开的,比如说俄罗斯、埃及、沙特阿拉伯等等,要钱有钱,要枪有枪。否则就凭哈夫塔尔那几万游击队,还想一路凯歌地打到首都去?所以,哈夫塔尔和国民军只是俄罗斯等国手中的一张王牌,什么时候把这张牌打出去?这完全取决于俄罗斯的政治需要!

在去岁今初土耳其突然加入利比亚内战之后,利比亚的局势开始风云突变——利比亚内战已不单他是国民军和民族团结政府之间的战争,而是双方背后的金主俄罗斯和土耳其之间的“较量”。可恰恰目前俄罗斯和土耳其的关系又处于很微妙的准蜜月期。现在利比亚内战的态势是——国民军只要再加一把劲,就可以吃掉民族团结政府。也就是说民族团结政府已岌岌可危了。土耳其横插一杠子——就是要救民族团结政府与于危难,土耳其当然渴望民族团结政府能有一个喘息的机会。所以就通过俄罗斯向国民军施压,先行停火,然后再通过谈判签订停战协议划界而治,利比亚终将成为一个诸侯割据的局面,这与目前的叙利亚局面何其的相似啊。

如果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有求于俄罗斯总统普京,希望交战双方尤其是国民军先行停火,普京能不答应吗?当然会毫不犹豫地答应——

一则内战双方实现停火,符合联合国和西方国家的普遍要求。毕竟民族团结政府是联合国公开承认的合法政府;二则俄罗斯给土耳其送上了一份开年大礼。双方停火,使得土耳其在民族团结政府面前,可以以功臣自居,为之后崛起利比亚的油气资源打下了基础;三则俄罗斯和土耳其的关系更上一层楼。俄罗斯的战略是想把土耳其从北约那边拉过来,既然要挖墙脚,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啊。土耳其欠了俄罗斯一个大人情,利比亚交战双方在莫斯科会谈,俄罗斯主导利比亚局势的已成大势,如此一箭四雕的好事儿,俄罗斯岂能错过良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