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一直被冠以坠机之王,为什么有人说印度只是第二位?
确实只能算第二。第一位是美国:军用飞机基数大,加上频繁的海外部暑,作战,高强度的训练,所以坠机总数是第一位。但由于美国的军机数量与坠机数相比,比例还是很底的,这有赖于美国的科技,后勤保养,飞行员素质等水平很高,与印度无可比性。印度坠机数多,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完善的航空工业体系,飞机、备件靠进口,后勤保障体系薄弱,机体老化,空勤、地勤人员素质低等等造成的。
而从坠机比例和总量来看,印度天下坠机第一乃实致名归。:
印度一直被冠以坠机之王,为什么有人说印度只是第二位?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印度坠机的数量确实很多30多年大约是1000架。然而美国的坠机数量更多,半个多世纪超过1万架。
其实,坠机未必是坏事,只要不是太夸张就可以。
为什么呢?
也许大家发现,我军历史上坠机也是挺多的。以 飞豹为例,2011年11月7日17时40分许,浙江丽水,海军第十八飞行团(驻义乌)的一架飞豹战机坠毁于缙云县独山农场的壶镇前路乡南弄村附近,两名飞行员罹难。前座为海航6师的师长叶斌,后座是大队领航副主任海军一级领航员明健少校(31岁)。
看看,连海航6师的师长都牺牲了。
然而有一个阶段,却几乎没有坠机。
这不是说那个阶段我军飞机各方面都提高了,而是因为为了避免坠机,大大减少了训练的数量。
飞机不升空,当然不会坠落。
这个虽然表面上能够不出现坠机这种难看的数据,然而部队没有受到应该有的训练,一旦开战不堪设想。
美军一向认为,训练当做实战,实战当做训练。
所以美军的训练水平很高,尽量贴近实战。
在类似于实战的高强度训练中,有些坠机也不稀奇。
毕竟飞机不是汽车,坠机概率还是很高的。
还是以飞豹为例2009年7月18日,一架歼轰-7A在参加中俄“和平使命-2009”联合演习前在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坠毁。两名飞行员牺牲。
2011年10月14日上午,陕西蒲城,2011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试飞院814号JH7A原型机在飞行表演时坠毁。两名飞行员仅有后舱飞行员在触地前一刻弹射救生成功,前舱飞行员余锦旺未弹射牺牲。
这两次都是表演或者国籍演习,显然都会使用性能最高的飞豹,但也避免不了坠落。
所以,追击未必是坏事,但想印度这种坠机就比较夸张,主要还是第三世界国家,空军各方面都和世界先进水平有差距。
印度一直被冠以坠机之王,为什么有人说印度只是第二位?
这是个被忽略了的问题,也是近些年黑印度黑的有点多的产物。不过印度冠以坠机王国也没有什么不贴切的,印度在最近40年中先后损失了1000架各型军机,这也是一个事实。但还有一个国家是当之无愧的坠机世界第一,那就是被忽略了的美国。
先来说说印度的坠机这个“梗”吧。根据媒体统计,在过去的2019年印度空军优势一无既往的坠毁了11架各型军机,这个数据的确让很多国家“望其项背”哈。在过去的40年中,一直围绕着印度空军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坠机”,也是国内军迷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一件事,共计损失了超过1000架各型战机。
从数据上来看,印度的坠机率真的是离奇的的高,但相比美国,印度就显得有些小巫见大巫了。下面我们有数据说话。美国军机事故率高居世界第一位,据相关媒体的统计,在过去的60年中,美国先后坠毁的战机的总数量超过了20000架,平均每年的坠机数量为330多架。
再来一组比较详细的数据,仅1947年-1989年的40年间,美国海军就一共坠毁了12000多架军机,造成了8000多名飞行员的死亡,这中间还不包括美国空军和陆军损失的飞机数量。即使在近20年中,美国的坠机数量虽有所减少,但至今依旧保持着平均每月损失2架的水平。
由此可见,印度的坠机有什么神奇的,美国不愧是世界头号军事强国,坠机数量也是其他国家难以望其项背的,这就是事实,而这个事实在国内被遗忘了。
根据《国外现代战斗机飞行事故》发布的数据显示,西方战斗机中飞行安全性较好的机种事故坠毁机型一般都会战斗飞机总装备数量的10%左右。列举机种战斗机的坠机率,美国的F-14坠机率为20.8%,英国的鹞式垂直起降战机为18.05%,美制F-16战斗机为11.25%,F-15战斗机为10.4%,F-18战斗机为8.24%。
以美国的F-16战斗机为例进行解读一下这个百分比的占比,F-16坠机率占比11.25%,有记录的坠机事故的数量已接近500架的规模。再来看看最新的隐形战机,目前国际上就美制F-22、F-35、俄罗斯的苏-57和中国歼-20四款,目前尚没有坠机记录的也只有中国的歼-20,美制F-22迄今发生坠机事故4起,F-35发生2起,俄罗斯的苏-57坠机事故1次。
从数据的角度来看,美国才是真正的坠机王国,距今已经20000多架的记录,就算是一直被广泛诟病的印度也难以望其项背。因此美国是坠机世界第一,印度勉强排列在第二位,这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
印度一直被冠以坠机之王,为什么有人说印度只是第二位?
第一是USA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