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家族曾经为什么能得天下?

谢谢。

司马、欧阳、东方、孤独、南宫、太史、上官、夏侯,诸葛等都是复姓家族。历史上复姓家族出了不少王侯将相,侠义人士。

本篇只讲司马家族为什么能一统天下?

司马懿是三国中期出现的人物,他的出现应该说是他的才能,初露锋芒。三国时期是人才济济的时代,枭雄谋士文坛奇才风起云涌。司马懿能在这次海选中脱颖而出,与其说是曹操提携与信任,不如说确实有过人的才能。

曹操是干什么的,专门摆弄人事启用的权术家。在他眼睛里阅人无数,打眼一看就知道你是什么材料。

司马懿的发迹是时代造就的人物,也是命运的安排。正值曹氏家族难以支撑的节点上,司马懿把握好了时机。大体上取代了曹氏的集权,为将来大业打下了基础。

司马懿一生聪明绝顶,文武兼备。按照三国演义上说;司马懿和曹操几乎等耳,都尖诈狡猾,阴险毒辣。

但是作为我,今天反过来看,司马懿曹操都是天下难得的英雄。不论如何评价古人,本人认为司马懿是凭真才实学上位的。

治理一个烽烟四起,战乱不堪的国家,需要政治家的眼光,战略家的头脑。同时也需要思想家的气度,司马懿具备了这些必要的条件。

一个人,一家族,一国家的兴起,离不开智慧和文化。

司马家族中,出了司马懿这个奇人,所以曾经赢得了天下。

司马家族曾经为什么能得天下?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说通俗点,就是曹家人太短命,而司马懿太长命导致的。

大家注意,在曹操和曹丕时代,司马懿是没有什么实力的。

在曹操时代,曹操看出司马懿“有雄豪志”“有狼顾之相”,对他很是警惕。

司马懿仅仅担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和丞相主簿这些中低级职务,并没有掌握兵权。

在曹操时代,司马懿因为曹操的可以压制,成为一名谋士而已,对国家造不成任何威胁。

然而,司马懿和曹丕关系亲密。

曹操死后,曹丕奉命司马懿为尚书、督军、御史中丞、侍中、尚书右仆射等高级职务,还封他为侯爵。

虽司马懿位极人臣,然而曹丕仍然没有给他兵权,对他有所忌惮。

所以直到曹丕病死,司马懿虽扶持了自己一些势力,但仍然不足以和曹家对抗。

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曹叡。

曹丕死后,22岁的曹叡继位。

曹叡上台的时候权利不稳,而且东吴入侵。在这种关键时候,曹叡选择信任司马懿,交给他兵权。

而司马懿也不负所托,首先击溃东吴攻击部队,击败诸葛瑾,并斩杀吴将张霸。

随后,孟达叛变后,司马懿用十六日就攻破上庸,斩杀孟达。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叡让司马懿驻扎长安,率领大军。最终诸葛亮久攻不克,病死在军中,蜀军随即撤退。

类似的战争还有很多,司马懿在曹叡时代彻底获得了兵权。

而司马懿本来就是曹魏的重臣,势力强大,朋友、部署众多,此刻有了兵权更是如虎添翼,对曹魏已经形成很大威胁。

然而,曹叡还是有一套的,利用曹真、张郃牵制司马懿的军权。然而,张郃被诸葛亮所杀,而曹真又病死,这些牵制就逐步失效了。

更倒霉的是,曹叡在36岁就病死了,将权力交给养子曹芳。

但曹芳才8岁,不能亲政,这就为负责辅佐的司马懿提供的绝佳的篡位机会。

曹叡也看出司马懿不是善类,死前命令曹爽代表曹氏家族,牵制司马懿。

然而,曹爽的手腕无法同司马懿相比。

他采用政治手段,对司马懿明升暗降,任命他为无实权的最高虚衔太傅,试图废除他的权力。

司马懿表面同意,暗中则筹划政变。

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发动政变并控制京师,将曹爽族灭。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之变。司马懿时年70岁。

可以看到,在曹操、曹丕甚至曹叡时代,曹家还是能够控制大局的。

但到了曹芳时代,曹芳本人才8岁,无法和司马懿抗衡。而曹家也没有什么人才,区区曹爽比草包也好不了多少,最终导致曹魏实际上灭亡。

看看,曹操、曹丕、曹叡三个人都没有活过司马懿一个人,太失败了。

司马家族曾经为什么能得天下?

司马懿家族能够得天下,不是他有多少的丰功伟绩,也不是像其他开国皇帝一样辛苦创业。

司马懿家族得天下的一个必然条件就是:曹操家族太短寿了,而司马懿又太长寿了。

这一正一反,此消彼长,主仆之间的差距就很大了。

司马懿是曹操时代的臣子,据说司马懿有狼顾之相,这样的人必生反骨,所以曹操一直也防着司马懿。

其实曹操也不用怎么防他,仅凭借曹操这两个大字,吓得司马懿都得哆嗦,更不敢有什么谋反之心了。

可悲的是,老天爷用另外一种方式提醒了曹操,可惜他没有想到而已。

曹操梦见三匹马同槽而食,便觉得这个梦境绝对不是一个好梦,但是也实在是没有想到这三匹马竟然是司马懿家族。

其实,这也情有可原,毕竟当时的司马懿,还没有任何的影响力,根本就进不了曹操眼里。

不是不反,只是时机未到。

曹操三代都在防着司马懿,只是到了后期,对这个司马懿实在可恨,很多战争没有他不行,但是又怕时间长了大权在握,威胁到朝廷。

一直到魏明帝曹睿,都也是把司马懿压得死死的。

可惜,曹丕、曹睿都太短寿了,一个四十岁,一个三十六岁,就像曹操报道去了,给了司马懿造反的机会。

曹芳继位以后,由于年龄太小,由司马懿和曹爽辅政。

这个曹爽是个二流子,屁本事没有,每天就知道吃喝玩乐,把朝政弄的是乌烟瘴气。

但是有一件事他没有忘了,那就是防着司马懿。

曹爽一看司马懿这个老贼,年纪一大把了,也活不了几天了,逐渐对司马懿放松了防备之心。

这也怪司马懿,太能装了,不怪曹爽看不出来。其实,也是怪曹爽心软,早点把司马懿咔嚓了,什么事也没有了。

司马懿一看自己性命即将不保,暗地里准备了三千死士,日夜操练,以备不时之需。

后来,曹爽带了皇帝曹芳去高平陵祭拜,宫中空虚,这个时候司马懿知道自己机会来了。

司马懿和曹爽可不同,给了一次机会,就能马上抓住。

司马懿迅速掌控了皇宫,而曹爽草包一个,放弃了移驾许昌的建议,交出了皇帝,最后自己也被司马懿咔嚓了,落了个满门抄斩。

写在最后:司马懿的成功,忍和能活缺一不可,更主要的是,后期对手实在太弱。但是对于司马懿的做法,绝大多数的人是唾骂的,因为司马懿生反骨,辜负了曹家对他的信任,总来说,小人一个。

司马家族曾经为什么能得天下?

司马家族能得天下是经过祖孙三代人运筹帷幄才成功的,并不是一番风顺的,司马家族之所以能得天下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由于曹操死的早,没有及时处理掉司马懿,使司马懿的野心逐渐膨胀,开始为谋取政权采取了一系列布置,继位的魏明帝曹叡也不是个简单货色,但是还没还没完全打压死司马家族就撒手人寰了,传位给了齐王曹芳,但年幼的曹芳又怎么会是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的对手,在司马懿带其子司马师、司马昭发动高平陵之变后,掌握曹魏大权。

2.除了曹魏政权厉害的当家人死的早,没有源源不断的后起之秀起来,司马懿又活得久,熬死了对手外,其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与他父亲一样,也是才智卓绝之辈,轻轻松松干掉了曹芳,为谋得天下又踏出了坚实一步。

3.司马炎以晋代魏,并不代表得了天下,那时东吴还没有消灭,司马炎也是雄才伟略之辈,积极运作,整军备战,储备物资,训练水军以待时机,终于乘着东吴皇帝孙皓暴虐治国,民心丧失之时灭了东吴,才取得了天下。

总的来说就是司马家族司马懿不仅活得长,熬死了不少对手,曹魏政权后期又没几个能打的了,又善于谋划,给子孙铺好了路,子孙也争气,没有出庸才,一步步按计划夺取曹魏政权,,最后孙子司马炎厉兵秣马,不负众望灭了东吴,才取得了天下。

司马家族曾经为什么能得天下?

司马懿一声善于权谋,风光无限,可是在他死后司马家族便没有了他在时的繁盛,后来司马一族被灭门,司马懿后代是被刘裕灭族吗?刘裕又有怎样额下场呢?接下来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吧。

司马懿父子作为三国最后的赢家确实很了不起,可是他们的子孙都很杯具西晋除司马炎外都是非正常死亡,司马懿一系除司马睿以外都被刘聪石勒杀光了,而司马睿的东晋几乎所有皇帝都是权臣的傀儡,最后被刘裕灭族(司马休之等几名非司马懿后代的宗室北逃幸免),但没有杀司马睿的曾孙司马宝,这是司马懿唯一的后代了。司马德文(386年―421年),字德文,即晋恭帝,东晋最后一位皇帝。晋孝武帝司马曜次子,晋安帝司马德宗之弟,母为淑媛陈归女。司马德文初封琅邪王,之后历任中军将军、散骑常侍、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司徒、录尚书六条事等官职。晋安帝被桓玄所废时,司马德文与晋安帝都居于浔阳;桓玄败死后被迁至江陵。元熙元年(419年)刘裕杀晋安帝,立司马德文为帝,年号元熙。刘裕出身平民,一生简朴,但是后代却是一个不如一个。后世子孙荒淫无道,残暴无比,到宋朝第八代皇帝刘昱的时候,江山随时将覆,但是这位皇帝却毫无察觉。也可能是他太小了,因为10岁登基,15岁就被杀死了。

刘昱生性残虐,不务正业,淫乱朝政,常常亲手杀人,并常到街巷中扰民,杀人成瘾,一日不杀人,就闷闷不乐。而且刘昱喜怒无常,左右稍有不合心意,就拳脚相向。即位第四年,刘昱就“无日不出”,常常是夜里从承明门突出,夕去晨返,晨出暮归,从人各执长矛大棒,路上凡遇见男女行人及犬马牛驴立时杀死,致使人民惊扰,道无行人。一次他进入领军府,当时天气酷热,将军萧道成正解衣袒腹卧在堂中,见到皇帝急忙站起来相迎。刘昱指着萧道成的肚子说:“好大的肚子。”接着命萧道成站立在室内,在他的腹部画了一个靶心,然后持弓引箭就要射。萧道成忙说:“老臣无罪。”左右都劝说:“萧领军腹大,陛下这么好的箭法一箭就会射死他,以后就不能再射了,不如将箭头包起来再射。”于是刘昱换了一支包起箭头的箭正中萧道成的肚脐。刘昱又曾亲自磨刀说:“明日杀萧道成。”

萧道成十分忧惧,秘密与袁粲、褚渊商量废去刘昱,褚渊不说话,袁粲不同意。萧道成寄书给儿子萧赜,让他暗中准备。越骑校尉王敬则密结萧道成,夜里穿着黑衣服,匍匐在路上听察刘昱的行踪。是年七月七日乞巧节,刘昱临睡前吩咐杨玉夫说:“你在庭院里等着织女度河,看见了立刻报告我,看不见就杀你。”牛郎织女相会只是一个神话,哪里看得见,杨玉夫十分恐惧,在刘昱熟睡的时候用刀子杀了他。当时刘昱十五岁。萧道成杀死刘昱后,立了刘昱的弟弟刘淮做皇帝,之后就如司马懿后人司马炎让曹操后人禅让、刘裕让司马懿后人禅让一样,登基做了皇帝。萧道成做了皇帝后,杀光了刘裕后人。也许,这就是因果报应。司马懿是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他匡扶曹氏在三国中立于鼎盛地位,其后终于赢得天下,司马懿为什么能得天下?他为何被后世如此追捧?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说起司马懿,大家对他的印象无非就是阴险狡诈、老谋深算的一个老狐狸形象。不论后人对司马懿评价如何,不可否认的是,他确实是一位聪明绝顶的人。我们来看一下他的履历,曾经先后担任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这一个个响当当的头衔都是实力的体现,不是靠吹嘘奉承就能得到的。如果有人问:你能否用一句话总结一下司马懿的一生,小编会告诉他根本不需要什么修饰语,简简单单四个字足以概括司马懿传奇的人生,这四字便是“忍辱负重”。这一“忍”字诀果然奏了奇效,把诸葛亮弄得绞尽脑汁,好不容易才胜了司马懿几场,还算不上太大的胜利。有几次反被司马懿打得溃不成军。六出祁山虽然看似轰轰烈烈,实际上却是寸土未得。这在诸葛亮的战争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他不但熬死了诸葛亮,后来还熬死了曹睿,又辅佐曹芳,成了四朝元老。能当上四朝元老的,古往今来还真没几个,司马懿算得上凤毛麟角。到了曹芳这代,曹氏集团的势力已经渐渐衰微,司马氏的力量却已逐渐强大。但他也没有急于篡位,而是先忍着,等了个好机会除掉了心腹大患曹爽,把大权尽握在自己父子三人手中。

司马懿临死时嘱咐二子曰:“吾事魏历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极矣;人皆疑吾有异志,吾尝怀恐惧。吾死之后,汝二人善理国政。慎之!慎之!”最后这两个慎之,其实传授的也是一个忍字。意思是说:我已经被别人怀疑有篡位的野心了,这是很不利的。你兄弟俩千万学会忍耐,得等到时机非常成熟的时候才可以行大事,要多加谨慎,小不忍则乱大谋!司马懿在曹魏权侵朝野,一度执掌大权,并且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和平定辽东。因此也受到了不少人的推崇,很多人对他的评价颇高,认为他是唯一一个可以与诸葛亮抗衡的统帅。之所以对他评价如此之高,主要是因为在三国后期一度阻拦诸葛亮北伐,严重阻碍了诸葛亮的各项计划,最终导致诸葛亮功败垂成,呕心沥血征战半生也没能帮助蜀国一统天下。为什么说司马懿能忍?在曹操在世时,司马懿在其手下效力,但是曹操看出了他的野心,对他一直有所猜忌,所以一直被压制着,但是司马懿是个老狐狸啊,能够忍常人所不能忍,谋常人所不能谋,最终成就了大业,把曹魏江山占为己有,笑到三国的最后。

司马懿成功的第二要诀就是敏而好学。他很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从不故步自封。他最突出的学习“成绩”体现在向曹操的学习上。虽然小说中没有明显提到此事,但明眼人却不难看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打着天子的幌子,四处兴师铲除异己,最后把天下大权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曹操却没有自己称帝,而是把机会留个了自己的儿子,因为那时的机会更加成熟。曹匹称帝时,向汉的势力已经几乎全部消亡,满朝上下尽是他曹家的势力,想当皇帝就如探囊取物一般。如果说曹魏政权都是曹操这样的枭雄,那么显然司马氏不可能窃取政权。其实有史书记载曹操觉得司马懿“鹰顾狼视”,是有反叛之心的人,故而比较忌惮。但鉴于其子曹丕和司马懿交情颇好,司马懿给曹丕做过太子中庶子。而且曹丕也算是文韬武略,颇善于权谋。最重要的是曹丕要比司马懿小了足足有八岁,于是乎曹操认为曹丕定能驾驭司马懿。曹操逝去后,曹丕上位,司马懿的命运也由此有了大的转向,延康元年,曹丕即魏王位,司马懿受封河津亭侯,转丞相长史。同年十一月,曹丕登皇帝位,史称魏文帝。登基后,任命司马懿为尚书,不久转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司马懿得到了曹丕的信任和重用。而此时曹操时期的谋臣已经凋零,司马懿的施展空间就很大了。司马懿成功的第三个要诀就是心狠手辣。例如在平定公孙渊之时,不但杀了公孙渊父子,还将公孙渊宗族,并同谋官僚人等,俱杀之,计首级七十余颗。在谋杀曹爽之时,先杀了曹爽兄弟三人,又灭其三族。果真是无毒不丈夫,斩草除根!免除了许多后患。

司马家族曾经为什么能得天下?

三国乱世,想要生存下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时候群雄崛起,有多少英雄诞生,但是也有很多英雄没有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就陨落了,只能说是缺点实力和运气,当时天下算是一片大乱,最开始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然后东征北战,实现了自己的在中原的霸主地位,后来孙刘联合共同抵御曹操进攻,然后三分天下,古代有句话叫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当然在经历多年的战火之后,天下还是要回归一统的,但是这个一统的人并不是曹家的人,也不是刘家的人,更不是孙家的人,而是司马家,那么司马家为什么可以一统天下呢?

有没有发现,三国的魏国是最强的,但是曹操奋斗一生打下来的江山,却给司马懿做了嫁衣,司马家族取代魏国建立晋朝,也是跟魏学习的,曹丕怎么对待汉献帝,司马炎就怎么对待曹奂,于是这样天下就归了晋朝。那么大家有没有考虑过为什么三国归了晋国呢?有人说司马懿是个牛人,全靠司马懿的运筹帷幄,也有人说三国魏国实力最强,司马懿是站在巨人肩膀上,这些其实都没错,但也不完全对。

首先说司马懿是个牛人,司马懿在三国中也是军师的职责,三国中最不缺的就是军师,比如贾诩、荀彧、诸葛亮、鲁肃、陆逊、郭嘉、庞统、徐庶等,其实都是牛人,这些也都是我们很熟悉的人。他们的智慧和成就也不差。再说三国的实力,虽然三国中魏国最强,但是蜀国和吴国也不差,蜀国占据四川,天府之国,又有蜀道天险,当年汉高祖刘邦就是从这里起家的,而吴国有占有江南富庶之地,也有长江天险,国力加上自然条件,三国的差距也没那么大。之所以司马懿能够奠定晋国,智谋是基础,最重要的还是年龄,司马懿活了73岁,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

司马懿是被曹操征召的,是因为曹操求贤若渴,听说司马懿有贤德,所以征召他,但是司马懿却还在观望,巧妙的拒绝了曹操,等到曹操稳固了北方,司马懿觉得可以出来了,于是就跟随了曹丕,而且深的曹丕的信任。曹操在跟司马懿打交道的时候,觉察出了司马懿有雄豪志,又发现他有“狼顾之相”,心里很忌讳。因此对曹丕说,司马懿不是甘为臣下的人,必会干预我们的家族之事。但因曹丕和司马懿关系很好,总是回护他,而得以无事,于是司马懿勤于职守,废寝忘食,遂使曹操安心。

首先就是司马懿在当时选择的主公。相信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曹操在消灭袁绍之后,已经成为了天下实力最大的诸侯。在这时司马懿加入到他的阵营当中,可以说是为自己之后拥有比较强的实力打好了基础。毕竟当时曹操所占领的地盘和人口都是最多的,要想在短时间内集结大量的部队,也是最容易的。相对来说处于进攻的态势,这比较符合司马懿内心当中的一些标准。而曹操当时对这个人虽然比较看重,但是却知道他是有一定野心的,不能够给他太大的权利,所以使得司马懿一直处于受到压制的状态,这样对于司马懿才能的发挥是没有好处的。但是却给了司马懿充足的时间去了解军队和朝廷当中的一些情况,为自己之后采取一些办法打基础。

其次就是司马懿懂得隐藏实力。其实在很早的时候曹操就已经发现了司马懿身上所具有的才能是比较高的。可是无论他怎么逼迫,司马懿就是不愿意进入到朝廷中,做一些比较重要的官职,帮助曹操一起商议一些计策等。就这样曹操也觉得这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所以才会留给自己的儿子来使用,最终导致司马懿通过自己之前积累的一些经验和本身具有才能成功地控制了整个曹氏集团。

最后就是他的身体素质是很好的。相信这一点很多人也都表示非常奇怪,毕竟他和曹操属于同一时代的人,在曹操的孙子都被他熬死之后,这个人仍旧活着。由于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准备,他在私下里已经凝聚了很多的人心,最重要的是那些可以和他匹敌的将领和谋士已经纷纷去世,在这司马懿已经成为了当时曹魏朝廷之中最厉害的谋士,在这时他想指挥一些军队作乱,也就变得比较简单了。

曹操死后,曹丕对待司马懿有了无限的信任,于是司马懿逐渐掌握了朝政,曹丕的寿命说不上短,但也不长,曹丕死的时候四十岁,此时司马懿47岁,曹丕的儿子曹叡的生命也不长,只活了三十六岁,此时司马懿60岁。距离司马懿去世还有十二年呢。这才是司马懿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

曹丕、曹叡在位期间,司马懿从容布局,不仅把持了朝政,还安排了自己的儿子进入朝堂,而且司马懿还用计除掉了最大的威胁曹爽,给自己的孙子夺取江山铺平了道路。司马懿去世的时候,大局一定,这才有了成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司马炎继承晋王的位置以后就顺理成章的取代了魏国,建立了晋国。有时候,人生的成就大小看的是智慧,成就的多少看的却是命得长短。只要不是傻子,熬也能熬出个好结果。

但是可笑的是司马家的统治也没有持续多少年。这些三国豪杰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对自己子嗣的教育。这些人的皇位往下传下三代必出一个没有能力的皇帝。司马家的皇帝就闹出了一个最可笑的笑话,那就是发生了大饥荒,这位皇帝却问那些人为什么不吃肉呢?看来这位皇帝真是养尊处优到了一种地步。这也没有办法,毕竟三国之中争雄的都是一些草根出身的人,他们的世家虽然流传,但是流传的时间并不高,没有一套可行的教育体系,只顾自己争雄争霸,却顾不上自己的孩子。于是皇位总是流传不了许久,过不了百年就崩塌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