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大多有在家里供奉祖先牌位的习俗,而大部分北方人没有,为什么?
错,其实,北方人也有供奉祖先牌位的习俗。
记的小时侯在山西老家,每年一到过年,我父亲和我二大爷,就从柜子里拿出我们爷爷奶奶的牌位给供了起来,过完年的正月初五,把牌位收了起来,然后就是一大家人,出村送亡,可是,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你家就供爷爷奶奶,祖先的牌位为什么不供?原因是,我们的老祖,是在山西的洪洞县,大槐树一带,明朝移民,才迁徙到现在老家的居住地,我祖上,迁往山西北部后,一个村子又分成了各枝,祖坟因当年修张同公路,各枝又另立坟头,没等解放,我父亲和我大爷,走西口又走到了包头城定居。
向这样的反复迁徙,似想,祖先的牌位还能留存下来?
北方,真不同于南方地区,由其是内蒙古一带,大部分群众,全是从全国各地迁徙来的各省居民,向供牌位这件事情,连我都说不清先祖大名称呼,更不用说孩子们了,但在山西老家,我四哥活着时,年年过大年还是要供奉先祖牌位的。
南方人大多有在家里供奉祖先牌位的习俗,而大部分北方人没有,为什么?
中国南方,在家祭祖是最古老也是最原始的习俗。在北方则不是,这不是因为北方人不好祭祖,而是北方人在历史上一段时期,统治阶层不允许家庭祭祖所造成的。
(湖南沅水流域家中祭祖)
有人把北方人在历史上的迁徙联系在一起,说是中原人迁徙或是避难到南方,也就把北方的祭祖习俗也带到了南方。这种说法是因对历史关于祭祀方面的知识不了解所致。历史告诉我们,事情恰恰相反,是北方人或是避难,或是迁徙,来到南方以后,受当地风土人情的影响,入乡随俗,才开始在家中设神龛祭祖的,包括后来北方一些地方兴起的家庭祭祖活动,也是受到南方诸族风俗的影响。为什么这样说呢?
从上古时期开始,北方部落首领的统治权,排重要位置的不是经济、政治、军事的支配权,而是祭祀权,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神权。至今,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宗教神权依然是至高无上的。拥有了部落的祭祀权,才能经济、政治、军事的支配权。也就是说,当时的祭祀权是至高无上的。因此,北方的祭祀权就牢牢掌握在统治阶层手中,民间是不允许祭祀的。历史学家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夏、商、周时,不允许民间有祭祀活动,其中就包括祭祖。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周礼实施不下去,诸侯各自开展祭祀活动,如宋襄公祭次睢之社,鲁季氏之旅泰山,时人皆认定为“淫祀”。诸侯尚且如此,民间就更不能私自举行祭祀活动了。祭祀在北方统治者与当时的士人阶层眼中是一种权力的象征,一种“礼制”下的精神统治。
(南方家中祭祖)
《礼记•曲礼下》:“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的意思古人解释为:不合礼制的祭祀;不当祭的祭祀,妄滥之祭。在古代,北方的祭祖必须要有祭祀的场所,称为祖庙,后来发展成为宗祠,家庭之中不可“淫祀”。要祭祖先必须在祖庙之中祭祀。
历代的北方的统治阶层把南方人视为“蛮”,意思就也是不讲“礼制”,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在祭祀方面,称其为“其俗好淫祀”。这种不同的风俗,实质就是当时南北的文明差异。南方诸族当时不仅家家户户祭祀祖先,且“好鬼神”,把当时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以为是神鬼所至,立坛或祠祭祀。
历史上,从上古部落时期到封建社会礼教制度下,可以说,北方祭祀活动政权和礼教的束缚太多,规矩太严,一不小心就要掉脑袋,甚至株连九族,谁还敢私自祭祀?而南方诸族的各种祭祀活动就要自由得多,有时甚至可能随心所欲,想敬奉谁就敬奉谁。如南方的“傩祭”本为“鸾祭”,也就是祭祀鸟神,祈祷农业生产获得丰收。到了北方,时人以南方音记,把南方“鸾”字音,记成了“傩”字,其本来意思也变成“驱逐疫鬼”的一中行为,一种仪式。汉朝时,每年的腊月宫廷里都要举行“傩”活动,就是举行驱逐疫鬼仪式。
(南方家中祭祖)
在南方诸族之中,现在还有一些地方,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还遗存秋收之后,岁末年尾既举行家族的大型祭祖活动,也有家庭举行大型祭祖活动,称为“庆祖仙”。也就说明,南方的家庭祭祖不是北方带来的,而是南方固有的最古老也是最原始的习俗。
总之,南方人大多有在家里供奉祖先牌位的习俗,而大部分北方人没有,这就没有什么奇怪的,是历史原因所造成的。因此,那种持中原人迁徙到南方后,把家庭祭祖习俗带到了南方的观点也是站不住脚的。
南方人大多有在家里供奉祖先牌位的习俗,而大部分北方人没有,为什么?
你说的可能是一种表面现象,或者说不够全面。北方人,南方人都有过年敬祖习俗。
可能南方人大多是汉族被驱赶的人,他们远离家乡,根本无法找到自己祖宗的坟地,所以只好在家供奉祖先。北方人,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很早就住在本地,他们的祖先的坟地就在自己住地周围不远,所以好像他们没有把祖宗供奉在家里。但有一部分人,祖宗坟地离家较远,过年烧纸,送钱之类,就是在户外某十字路口,做这样的祭祀活动。
北方人家族大的,条件好的,他们也修了祠堂之类,把祖先牌位一一放在一个大祠堂里,过年过节,都去供奉,祭拜。南方人也有修祠堂的,不过在家供奉祖先的较多,这显然是家庭条件还不算好的。这和北方在野外坟地祭祖的情况差不多。
北方人,祖先坟地相对家略远,所以没有达到每月两次或一次祭拜。这可能与生产忙闲有关系,但他们知道一月两次是应该有的。南方人在家里祭拜,自然方便很多,所以一月两次,雷打不脱,所以显得比北方人更孝敬。
其实南方北方都一样,只是细节上,条件上有点差异,方式不一样,祭祖的心都是一样的。
南方人大多有在家里供奉祖先牌位的习俗,而大部分北方人没有,为什么?
说到南北就要了解历史了,北方在古代就是游牧民族,四处迁移!游牧民族是没有供奉祖牌先位的包括宗祠,后来中原人大多南迁了,中原人一直有供奉祖先牌位和建宗祠的文化,南迁后把中原文化很好的保留了下来!
中原人南迁或,北方人同样也南迁到中原定居了下来,南下到北方各省,他们也带来游牧民族一些文化!所以北方人保留着他们之前的不建宗祠不搞神主牌位的习惯了!
南方现在有些地方也开始不供奉神主牌,因为文革的一大场洗礼!包括家谱在文革很多被烧了,现在有一些只有在地文史档案馆可以查,
也好多老人文革偷收藏起!
不过总体上讲南方人的宗族观点还是非常强的!改革开放后很多在恢复宗祠建设,家谱的重新的按老人口述及档案馆资料重谱写!
南方人大多有在家里供奉祖先牌位的习俗,而大部分北方人没有,为什么?
一、根据基因测试结果,北方汉人的汉族基因纯度87%,南方汉人为86%。因此,许多人所说的南方汉人比北方汉人更象汉族的言论,纯属无稽之谈,纯属一厢情愿。
二、至于祭祖方面北方人与南方人的差距,这个我也承认。我分析主要原因如下:
1、南方汉族的祭祖风是从海外华人处返潮的。1949年后,我们大陆从很大程度淡化了祭祖,比如破四旧,比如平坟,比如烧家谱,比如对乡绅的态度等等。
而许多海外华人,尤其是唐人街等华人相对聚居区保持着我们的绝大多数传统文化习俗(中华文化总体上是一体的,可还有个十里乡俗不同的经验说法。也就是说是有微小差异的)。在改革开放后,东南沿海地区国人又与海外华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和互动。受他们的影响和祖辈的记忆,恢复了许多传统,尤其是祭祖方面恢复的更多。而我们其他地区的国人与海外华人的联系,比东南沿海差的远了,因而,祭祖意识和方式方法主要靠祖辈记忆,受海外华人的影响少多了,故恢复的就少多了。
2、东南沿海的富豪富翁比其他地区多的多。也就是说他们有更多的资金优势,祭祖的许多内容是要花钱的。
3、汉族居中,四面八方都与我们的少数民族互相影响。北方人如此,南方人也如此,东南西北都如此,无非就是互相影响的对象不同,内容当然有差距。这个不是影响祭祖的原因。
三、有关其他
1、陕西关中祭祖的记忆
首先声明我是1979年十九岁就离家求学和工作了。可是,由于生于一个老家庭,且是族长家庭,因而知道一些。
(1)、祭祖日程。一是大年三十下午人员相当齐整的上坟祭祖。二是正月十五上坟送灯。三是清明节上坟,并且修整祖坟。四是十月一日寒衣节上坟送寒衣。五是许多女儿孙女在这些时间点前几日上坟。六是逢大事喜事上坟告知。七是遇白事反复上祖坟。
(2)、比较认真的趋向。一是大家族相对认真和讲究的多。二是离市县城越远的地方越认真和讲究。三是这些年一些富人更讲究和认真。四是城市人相对淡化。不过,不少人己经意识到无根的生存,浮萍式生存对生存质量的严重影响了。
(3)、从老人处了解一些过去的点滴。一是过去有庙有祠堂,有祖宗牌位,有家谱(一般五年一续)。无论在家里牌位,还是祖坟上的祭祖,都是很庄重的。1949年至1965前之间逐步消失。许多人己难以续上家谱了。二是过去比现在更讲究和认真。三是过去的祖坟绿化是很讲究的。
(4)、近十几年不少人在努力恢复传统做法。尤其是退休人员的积极性很高。
2、对于祭祖的认识
我认为应该把握好分寸。比较认真和讲究是很有必要的,千万不可无所谓。只有这样,一是才生存的有根有努力方向,不然会心里空落落的,不知自己来自何方,不知自己去往何处,一不小心就与动物差不多了。二是我观察越不讲究的人,越易懒散和走极端,越易玩世不恭,人丁越易断。
但是,也不能太过于讲究。如果太过于讲究了,一是财力上不一定供得上。二是花费时间和精力太多,会影响正常生产和生活的。三是会成为神神叨叨的人的,甚至会不知怎么生产和生活了。
南方人大多有在家里供奉祖先牌位的习俗,而大部分北方人没有,为什么?
供奉祖先牌位是为了祭拜祖先。
1.古代历史上中国北方比南方先崛起,比如古时各朝代的京城基本上都在北方,而南方还是一个蛮荒之地。
北方的发达也昭示着北方有阶层的分化,祭祖这件事在北方就是个严肃的事情,高阶层的人才有资格祭祖,而且祭祖还要安排固定的日期。一般普通人没有这个祭祖的资格。
2.比如当年周天子分封诸侯国时,虽然诸侯国有兵权政治权,但是唯独没有祭祖权,祭祖权只有周天子才有。
所以虽然周天子没有什么兵权,诸侯们还是必须听从他的调遣。即便要祭祖也必须在周天子之后。
古代信神佛意识就是如此严重,周天子拥有祭祖权,他所做的一切就代表着祖先的意愿,子孙后代不敢轻易违背,诸侯王再大兵权,也不敢触犯祖宗的规矩。
而南方属于周天子未到过的蛮夷之地,没有许多条条框框阶层分化,所以所有人都可以祭祖。
3.周天子皇室衰落后,虽然有诸侯国挑衅祭祖的老规矩,但是还是遭到很多人的反对。
传统祭祖规矩已成一种认知,只有地位高的人才可以祭祖,即使到了清朝末年,还是只有皇帝可以祭祖和登泰山,官员也必须有皇帝的同意才有资格。
在农村同样只有资历较老的长辈才有资格祭拜祖先,普通人是不行的。
所以在北方农村就有这种现象,只有一个宗族的长老家里放着祖先的排位,且也只有特定日子大家才能去祭拜。普通人家里是不可能也没有资格摆放祖宗牌位的。
南方就不一样,南方没有所谓宗族的领导才有资格管理祖先宗祠的一说,任何人家里都可以摆放祖宗牌位,人人都可以祭拜祖先,而且随时随地都可以,比如有好吃的可以供奉祖先,忽然发生什么事想祷告祈求祖宗保佑,或者想起过世的亲人磕磕头烧柱香。
所以,北方并不是没有祖宗牌位的,只是北方城里人很少摆,农村也只在宗族长辈家里摆放,清明gui节和过年去祭拜,而南方随时能看到家家户户的祖宗牌位,随时可以祭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