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岛战役日本为什么会输?
日军高估了自己的战斗力,低估了美国的战争潜力,从一开始就犯了轻敌的大忌。并且在瓜岛战役期间,日本海军和陆军还存在互坑对方,不给对方情报的情况。有如此多的失败因素,日军最后以惨败收场,也就不奇怪了。
瓜达卡纳尔岛战役的起因,是日本海军瞒着陆军在岛上修了一座轰炸机机场。按照海军的意图,修这个机场的目的,是打算在岛上放轰炸机,准备轰炸莫尔兹比。然而当美军发现这个机场后,很快就采取了行动。至于目的嘛,当然是搞掉这个机场。
当美军登陆后,岛上的日军守备部队瞬间就蒙圈了。因为岛上压根就没有多少日军,撑死了不到八百人。而美军则是派出了整个太平洋舰队,包括兵力将近两万人的登陆部队。这架势就犹如泰山压顶,吓得岛上的日军守备队直接就逃到了森林里面。
随后美军在岛上搜索前进,很快就发现了基本快完工的机场。并且美军还顺带还缴获了大量粮食、建筑设备、建筑材料,以及几百箱日本啤酒和一个完好的冷冻加工厂。
此后在瓜岛上的所有陆战,就将会围绕这个飞机场而展开。
就在美军登陆的几个小时后,消息迅速传回了日本。当时大本营的反应是这样的:
大本营参谋:美军在瓜岛登陆了!
大本营长官:纳尼?瓜岛在哪里?
陆军:啥?我们在瓜岛还有机场?
海军:不好意思啊,这事都怪我……
然后,日本大本营就在稀里糊涂的情况下开了一个关于收复瓜岛的会。
很快,大本营下达指示,命令陆军第十七军抽出部分兵力,在海军协同下夺回瓜岛。具体的收复方案,由十七军指挥官百武晴吉中将负责制定。但是知道美军情报的海军并没有把美军具体兵力告诉给百武晴吉,这就导致百武晴吉只能靠瞎猜来估算美军的兵力。
当时,百武晴吉根据日军自己的运输能力进行推算,认为这段时间里美军最多只能向岛上运送两千名士兵,于是就派一个叫一木清直的大佐率领两千士兵去夺回机场。(百武晴吉认为1:1的兵力足够了)
本来百武晴吉就已经够自大了,岂不料具体执行反攻任务的一木清直更自大。他认为美军都是娇生惯养贪生怕死的“少爷兵”,根本不是他手下打遍大半个亚洲的“昭和男儿”的对手。所以他连两千人都没有带齐,只带了916人就登上了瓜岛。并且就连这九百多人他还要分兵处理,留了125人驻守码头。
到了第二天晚上,一木青直就带着791名“昭和男儿”向岛上的16000多名美国“少爷兵”发动了夜间袭击。
经过一夜激战,美军阵亡35人,负伤75人。日军791人基本上全军覆没,仅在战场上留下的尸体就有七百余具。从数据上来看,日军被虐的很惨,反攻失败了。
反攻失败的消息传回十七军司令部后,百武晴吉怒了。他愤怒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恼火海军马鹿居然没告诉他美军有那么多人,二是愤怒为什么战斗打的如此丢脸。
为了换回面子,百武晴吉决定嚣张一次。他在明知岛上美军兵力的前提下,还是只派出了一支只有六千人的部队上岛,打算来一个以小博大,证明自己部队的实力。但是由于事发的太仓促,海军没有准备。于是这批六千人的日军跟前一批被美军团灭的九百多死鬼一样,也是坐着海军驱逐舰登岛的。
试问,陆军坐着驱逐舰能正常登岛么?自然是不能了。因此这第二批上岛的六千多鬼子兵可谓是“净身上岛”。除了两门高射炮,六门野战炮、六门山炮和十四门高速炮外,什么重武器都没有带。食粮也只带了约两周的份额,然后这些人就被运上了瓜岛。
这啥玩意都不带上岛,就靠这六千血肉之躯能挑翻一万多装备精良的美军?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多日之后,第二批登岛日军的也在多日的激战当中损失惨重。担任这批日军的指挥官叫川口清健,他在岛上攻坚不利后,回到了拉包儿的十七军司令部汇报战况。
在司令部,他如实的汇报了本部在瓜岛作战中遭到的真实困难,比如饥饿、疲惫、地形不利以及美军火力强大等,结果被司令官百武晴吉怒斥为典型的失败主义者。简直就是丢“昭和男儿”脸面的胆小鬼。
于是,装逼成魔的百武晴吉就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添油战术。
这一次百武晴吉在动员大会上叫嚣道:不要为失败在找借口!皇军面前有困难?皇军面前有敌人?皇军必胜!
十七军参谋长二见秋三郎少将提醒他,不能轻敌啊,咱都失败两次了,这不是意外。再轻敌就要输第三次了。
面对参谋长的理性劝诫,百武晴吉带着蔑视的表情反问他,你说要谨慎,那么你觉得什么样子才叫不轻敌呢?
二见秋三郎说:起码要等第二师团和第三十八师团来了,咱们再一起去。另外大本营还要给我们派五个野战重炮联队参战,否则反攻肯定没戏。
百武晴吉听完二见秋三郎的话,随即就格格一笑,嘲笑二见秋三郎是个胆小鬼,不配待着十七军。然后百武晴吉就把自己的参谋长送去了预备役,踢出了现役部队。
事后证明,二见秋三郎真是走了红运,如果他跟着白痴百武晴吉一起上岛,八成也会跟其它饿死鬼日军一样,在岛上被饿的不成人样。后来被踢到预备役的他,一直都待在本土,幸运的躲过了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所有败仗。
然后,百武晴吉自己带队上了瓜岛。这一次他带了足足两万多人!但是在登岛后,百武晴吉也瞬间懵逼了。
登岛之前,海军向他保证过,保证向上岛部队提供后勤支援。正是因为有这个保证,所以百武晴吉才敢来。但是登岛之后百武晴吉才发现海军真的是一群马鹿,把自己这两万多人送上岛后,直接就调头走了。
当时的岛上还有第一批和第二批先期上岛的幸存者。这些没有战死的日军,各个都饿的不成人样,为了填饱肚子,这些人是什么都吃。有个士兵饿疯了,把百武晴吉的盒饭也给偷去吃了。
眼见岛上的形势严峻,百武晴吉认为应该速战速决,直接向美军发动一次总攻,一举消灭岛上的美军。如果日子拖得太久,粮食吃完就麻烦大了。
然而,美军也不是傻子。日军增兵,美军也在增兵。就在百武晴吉登岛前,美军也增兵到了两万多人,在兵力上还比日军多出几千人。结果,百武晴吉就在没有搞清楚美军兵力的情况下,就向美军发动了总攻。
经过三天的猛攻后,日军死伤惨重,但楞是没有攻破美军任何一道防线。由于随身携带的干粮吃完,日军只得往回撤。瓜岛虽然不大,但也有五千多平方公里。日军在撤退行军的过程中,病死、饿死者不计其数。回到自己的营地后盘点人数,死伤三千人。百武晴吉直接傻眼了。
陆军不行,看海军的表现了。相比于陆军的大惨败,海军的表现要好很多。比如圣克鲁斯群岛海战、瓜达尔卡纳尔海战以及塔萨法隆格海战,海军都没有吃亏。但问题是,瓜岛上的轰炸机机场还在美军手里,陆军拿不下机场,海军又打不退美国海军。再这么耗下去,美军在有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切断了岛上日军的补给。百武晴吉跟他那一万多鬼子兵,到时候都会被饿死。
日军大本营得知瓜岛的情况后,强令海军向岛上投放补给,问题是事先没有计划,这急匆匆的怎么投补给?然后,海军就想到了用铁桶投放。把药品、弹药、粮食全部装到桶里,再在岛的外围投放,让陆军去海里捞铁桶。
这种投放方式,海军一共实施了三次,总计投放了3700多桶,但陆军只捡到了不到700桶。其余的都没捞到,沉海里了。
海军认为这么投放的效率太低,便向百武晴吉提出了一个非常正确的建议:撤吧!别在这干耗着了。
百武晴吉一听怒了,你们海军马鹿还有荣誉感吗?这是你们挖的坑,我们陆军来替你们挽回面子。现在你说要撤,可是皇军哪有撤退的道理?只要我还在,就要继续打!
听完百武晴吉的白痴言论,海军司令今村均都要气疯了。无奈之下,他只得陪陆军继续疯一把,又帮着运了两个师团(第六和第五十一师团)投入瓜岛,准备再来一波总攻。
结果美军更给力,美军太平洋舰队的两大杠把子——尼米兹和哈尔西都到了瓜岛视察。随他们一起的,还有大量的增援美军部队。
至于最后大战的结果,不用多说了。日军死伤惨重,被击毙、被饿死、被病死以及失去战斗力的人,不计其数,百武晴吉见此糟糕情况也是彻底死心。在得到了许可后,他主动要求海军把自己的部队全部运出去。
到了日本海军前来救人的那一天,瓜岛海面惨不忍睹,海军调动了二十几艘驱逐舰去岛上接陆军,但岛上的许多人都极度虚弱,连攀登绳梯的力气都没有,只能让驱逐舰上的水兵连背带拽拉到舰上。
有些重伤员没办法背,只能躺在海滩上听天由命。有些人拉响手榴弹,直接就在沙滩上自尽了;有些人连拉手榴弹自尽的能力都没有,只能让别人帮帮忙,杀掉自己。
这一幕幕惨剧,百武晴吉都看在眼里。事后的战报统计,他所属的十七军,阵亡者高达一万四千人以上,因伤病致死或下落不明的有九千余人,合计死亡近两万人,另外还有一千多人被俘。此战过后,百武晴吉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曾经一度想自杀,但被人及时救了。不过最后还是因为精神错乱而死。
瓜岛战役日本为什么会输?
瓜岛全称瓜达尔卡纳尔岛,它位于太平洋所罗门群岛的最南端,与图拉吉岛相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逼近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最前沿,由于日本输掉了瓜岛之战,这也成为了美军最终成功遏制日军侵略步伐的起点。
虽然日军在南太平洋一路势如破竹,差点进攻到澳大利亚本土,但由于日军统帅部在战争之初忽视了瓜岛这个扼守南太平洋的战略要地,直到美国人抢先占领了该岛之后,日本统帅部才如梦初醒,赶紧命令大佐清野士木率领着2000多名精锐部队火速赶往瓜岛,试图一举歼灭守岛美军,从而夺取瓜岛的控制权。
虽然守卫瓜岛的美军只有400人,但他们凭借有利的地势和呼之不尽的飞机大炮,把清野士木率领的2000多名日军打的硬是前进不了一步。虽然清野士木以残忍著称,但军国主义的武士道精神依旧胜不了守卫和平的力量,清野士木最后被迫开枪自杀,日军夺取瓜岛的行为最终被美军炮弹无情的浇灭。
日军总司令山本五十六不得已只能亲自坐镇,不断的将大量的军舰、飞机和兵力投入到瓜岛之战中。但美国人也不是吃素的,相比日本人的投入更是毫不逊色。经过了100多天的激烈战斗,日军虽然让美军在损失了两艘巡洋舰、五艘驱逐舰和死亡1500多人,但自己却付出了伤亡50000多人,两艘大型战舰、一艘巡洋舰和三艘驱逐舰被击沉,狼狈撤出瓜岛之争。(欢迎关注第一军情,若有其他问题,请在评论区留言。)
瓜岛战役日本为什么会输?
瓜岛海战日本并不是输在海战上,而是输在了岛屿的地面战上,正是由于瓜岛过快的丢失使得日军在整个瓜岛战役中陷入极大的被动,无论在海战还是陆战中,瓜岛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凸显。尤其是日本海军,数次的海上交锋使其明白,如果不能夺回瓜岛,那么即便海军再努力作战也不可能夺回附近海域的制海权,打败美国海军。
美军迅速的占领了瓜岛,掌握了岛上的机场,获得了用于直接空中攻击的航空基地,同时也是为美军水面舰队提供情报的前进侦查基地。美军的飞机可以飞到北面很远的地方进行侦查,监视接近瓜岛的日本海军和运输船队的必经水域,而日军却无法对美军赶往瓜岛的编队进行有效的侦查,这使得美军总能提前发现日军的具体行动,做出相对应的措施,而日军却始终无法探知美军的具体动向,尤其是航母舰队的去向,这造成即便日军在海战中获胜,其舰队也不敢在附近长期逗留,担心暴露目标,遭到美军航母舰载机的打击,所以瓜岛附近海域的制海权大部分都在美军的控制之下,这成为美军获胜的决定性因素。
另一个同样致命的因素就是日军在情报方面的绝对劣势,对于登陆瓜岛美军地面部队数量做出了完全错误的估计,将2万人的兵力估计成2000人,进而一直在进行梯次增兵的行动,浪费了宝贵的运输船和护航海军。如果一开始就认识到盟军的登陆兵力数量,集中海军兵力进行几次大规模的运输,当然这要得到联合舰队主力的大力协助,还可能有夺回瓜岛的机会。毕竟美军航母舰队也一度被日本联合舰队逼离瓜岛附近,足见联合舰队还是拥有暂时夺取瓜岛附近制海权能力的。
最终日本大本营在这次战役后得出的经验就是,海上战役不再单纯的依靠海军进行,必须要有陆军的大力支持才有可能取得胜利。即由陆军大大加强各岛屿的防御能力,具备拖延登陆美军的能力,要在日本海军主力赶来之前确保岛屿的安全,尤其是不能丢失关键的机场使日本海军在海战中处于不利的态势。不过这个经验来的太迟了,后来即便日本陆军能够拖住美军对岛屿的占领,但是日本海军却已经没有和美国海军一战的实力了,实力上的差距太大了!
瓜岛战役日本为什么会输?
谢谢悟空小秘书邀请,对于1942年8月至1943年2月的瓜岛战役(也称瞭望台行动)日本为什么会输,这个原因虽多,但并不复杂。
仅谈战役胜负,先把双方在战争中的实力差距先放到后边,首先就是日本方面战术和战略上的错误判断为先(说得简单些就是因己方战报问题仍然没有认清己方与敌方的情况)。先是战术上,日本以为之前的中途岛战役虽然自己受到严重打击,但是美军方面损失也大。其海军由于仍有两艘大型航母和4艘轻型航母,还可以继续支持日本陆军攻占西南太平洋各主要岛屿的行动。然后在想尽办法各种神操作使日本不至于输掉战争。为了这个行动,日本早在42年上半年就已经在所罗门群岛各处修建机场。
再有这场战役,盟军(此事基本是美军承包大局)其实是先发制人的,为了应对日本的这个计划也进行了相应措施。其实早在42年初,日本就已经准备南下夺取西南太平洋诸岛,而当时美国就有在西南太平洋阻止日本南侵的计划,并已经在4月开始付诸行动,叫做瞭望台行动。只是珊瑚海海战和中途岛海战滞缓了日本南下的计划。而美国方面随着主导权优势的逐渐易位,已经开始准备在那里以攻为守,美国始终都在积极组织准备着。而在七月初,美国方面发现日本在瓜岛上正在修建机场,由于这种做法会对美国与澳大利亚的海上交通线形成较大的威胁,于是美国的瞭望台行动的第一个攻击目标就改为针对瓜岛和图拉吉岛。为此美国与其盟友方面在7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临战演习。
由于日本方面对此并不知情,战役之初表现的错不及防。这也显示日本对情报和侦查的不够。故而美军在这场战役拥有先手优势(先手优势总是能增加己方的主动和胜率)虽说当时日本在中途岛遭遇严重失利后海上力量受损,但是由于之前日本在太平洋战场的各种史诗胜利,在瓜岛战役刚开始的时候美军方面对日本仍心有余悸,初期日本的技术优势仍不逊于美军。开战第一天美军在瓜岛的登陆进展还算顺利。有上万人登上瓜岛。至于图拉吉岛好在岛屿不算大,日本虽经过顽强抵抗让美军见识到了日军的战斗意志,但美军仍然占领了该岛。
就在盟军方面对瓜岛展开行动的后。日本方面很快也反应过来,但日本内部仍有人认为美军并未有实力正式对日本反扑,这不过是一场有限的袭扰行动。不过令日本头疼的是,美军方面控制了日本之前在瓜岛上建造的RXI机场,后被盟军改名为亨德森机场。故而在此后双方开始了十分激烈的瓜岛争夺战,在空中和海上也都展开了激烈的交锋,战役开始扩大。
在海上,先是1942年的8月7日-8日的萨沃岛海战(日本胜)、8月24日-25日东所罗门海战(美军胜)、10月11日-12日艾斯佩兰斯海角海战(美军胜)、10月25日-27日圣克鲁斯海战(日军战术胜,美军战略胜)、11月12日-15日瓜达尔卡纳尔海战(美军战略胜利)、11月30日塔萨法隆加海战(日军胜)。还有43年的1月14日-2月7日Ke作战(日本战略胜)。
日本海军在瓜岛战役期间的表现大体还算良好,特别是夜战,像萨沃岛海战,日本一度掌握制空权和制海权。好在日本当时的反潜能力捉急(当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日本现在反潜能力相当不错)美军在海上多少挽回了一点体面。而在战役之初由于美国战争机器尚未全开,海军造船还未达到爆舰的程度,航母在战役中受损较大无法与日本进行有力的制空权以及制海权争夺。故而瓜岛战役前期美军及其盟友都是比较艰苦。但是日本在前期还算有优势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大战果进而赢得整个战役的能力上表现的很不佳(也可能与海军和陆军不和有关)这也是日本输掉战役的因素之一。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到10月份的艾斯佩兰斯海角海战,战役胜负的天平开始发生改变。由于日本又犯了轻敌的毛病(又是日本输掉战役的因素之一,当然美军方面敢于打日本海军擅长的夜战,也难怪日本轻敌),而美军方面则吸取了之前的经验教训,各种抢先有利位置,充分发挥己方优势,日本到最后都输的一脸茫然。很大程度上讲,埃斯佩兰斯角海战让美国海军重拾信心,改善了战术,本身美国海军的技术装备也不差,美国在附近海域开始逐步扭转颓势。之后双方在空中和海上仍有激烈的交火。
而几乎关乎战役全局的安德森机场,日本想尽办法即使摧毁等方式始终未有放弃,10月下旬日本陆军对安德森机场展开大规模进攻,但捉急的战术让守卫机场的美军一度打出一比三十六的惊人战损比。随后的圣克鲁斯海战,日本海军的表现,使美军在太平洋一度陷入没有航母能用的窘境。日本似乎又搬回一局。但是由于损失了一批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比中途岛损失的还多(毕竟日本培养飞行员可不像美国那样快)。这使日本的海航战力下降,而在战役接下来的消耗战中,日本的劣势愈加明显(这包含了后勤补给),而美国的优势则越来越大。美日之间巨大的综合实力差距,也是战役中日本不能取胜的因素之一。日本之前的那种以打促和的计划彻底成了不知己不知比的异想天开。
进入42年年底,战役其实已经成定局了,日本仍不服输的继续耗,继续增兵,无论是陆上还是海上,日本不管怎么做虽然给安德森机场造成巨大损失,但就是不能夺取瓜岛。而自身还再一次受到严重消耗。日本也只是让美军一次又一次见识到了日本陆军和海军的几个厉害之处而已。日本不停地努力,但最终得到了什么叫做你不努力一下你都不知道什么叫绝望感受。到43年12月31日看到日本陆军与海军巨大损失的日本高层再也不愿意打下去了,开始考虑撤兵。到43年初在做了一些抵抗和掩护岛上日军撤兵的行动后于43年2月9日正式结束这场战役。
瓜岛战役日本为什么会输?
瓜岛战役,是爆发在1942年8月到1943年2月间美日双方为争夺太平洋中的瓜达尔卡纳尔岛而展开的一场夺岛战役,一开始双方并没有认为会在这里展开一场大战,但是随着双方都逐渐认识到该岛的重要性,都逐步加强了对该岛的军事力量,越打越大,终于成为了一场大型战役。
而在这场战役当中,尽管日本方面投入了三万多精锐部队以及海军主力参战,但依然收获了失败,原因很多,下面一一分析。
一是对瓜岛重要性估计不足实际上刚开始的时候,瓜岛是在日军手上,只不过刚开始的时候日军在该岛只有工兵部队2700人,守备部队240人,总共2940人,对于绝大多数为工兵部队的日军,且守备人数不多的情况下,实际上对于美军来说,夺取这座岛并不需要费多大力气。
而美军为夺取该岛,则是做足了准备,出动了包括3艘航母、1艘战列舰在内的主力舰队,搭载美国海军陆战第一师整师去夺取瓜岛。在美军强大的火力面前,瓜岛的守军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就被美军夺取了岛屿。
瓜岛为何重要呢?这要从当时的战争态势说起。当时来说日本在中途岛战败之后,逐步丧失了太平洋战场的制海权,于是就转而进攻南太平洋地区,企图以新几内亚岛为基地进攻澳大利亚,以牵制美军的行动,延缓美军进攻东南亚以至于本土。
瓜岛正好是位于所罗门群岛的东端的最大的岛屿,岛上可以修建几场,并且也可以作为进攻澳大利亚的跳板。
美军比日军更早认识到了瓜岛的重要性,所以刚开始进攻瓜岛的时候就投入了大量的军力,加上日本在岛上的守备力量几乎等于没有(只有240人的守备队,另外2700人是工兵),被美军轻松拿下。
如果日军在该岛一开始就有比较雄厚的守备力量,那么至少不会被美军这么轻易地拿下,退一步说,即便美军要夺岛,也要花上一些时间,这个时候日本完全可以增加岛上的军力,与美军至少能够对抗一阵子。
而且一旦岛屿被美军夺得,岛上的战略要地就基本送给了美军,自身要夺回来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伤亡代价。同时岛上的机场被美军攻占的时候已经完工了80%,也基本等于把一个快建好的机场送给了美军。
二是对美军的战力严重低估在日本陆军与美军交手之前,他们一直认为美军是少爷兵,怕死,只要日本人能够发挥武士道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美国人一定会被吓傻,从而纷纷丢下武器逃跑。
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因为之前日军在东南亚打的太顺利。如山下奉文带着3万日军逼的马来半岛的14万英军最终投降,战争开始时期的菲律宾战役,日军把美军打的灰头土脸,最终迫使美军放弃了菲律宾,留下了数万名美军战俘。
在这样的轻敌思想指导下,日军一开始只派了一木支队1000余人去夺岛,但是日军没有估计到的是,面对着一木支队1000人的,是美军整个海军陆战一师,17000多人,而且是全副武装,拥有着大量重武器的,并且也是作战起来不要命的士兵,而一木支队基本没带重武器,拿着轻武器刚登岛就向美军发动了冲锋,结果自然是然并卵,送了几百个人头给了美军。
一木支队的覆没并没有引起日军高层的注意,他们第二批又派了大约6000人去夺岛,思想还是与之前一样,认为美军是少爷兵,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在没有了解对方的情况下继续发动冲锋,结果自然还是然并卵。
最终,日本人将该岛的陆军人数增加到了20000人,基本是由精锐的第二师团组成,由百武晴吉中将指挥。当时日军估计岛上有10000名美军,但实际上美军当时有23000人,再次发动了对岛上美军的冲锋,但是美军此时早已构建好了工事,武器装备精良,弹药充足,更重要的是,美军的战斗意志非常强大,丝毫不弱于日军。这种情况下日军组织了好几次大规模的进攻都被美军挫败。
日本人在夺岛过程中之所以使用了添油战术,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对美军战斗力估计不足,不仅仅是对美军单兵战力估计不足,认为美军都是少爷兵,战斗意志不强,连美军的人数也严重低估,以至于到后来投入了大量精锐部队上去之后,还认为美军人数只有大约10000人。这些都是日军屡次发动进攻都没有什么效果的根本原因。
三是失去了制海权和制空权在中途岛战役中,日本海军损失惨重,失去了四艘主力航母,导致在瓜岛战役中日军投入的海军力量明显弱于美国海军,在美军三艘航母的绝对力量面前,缺少航母的日军也只能以夜战通过战舰之间的对决为主,虽然日军在这些海战中取得了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航母的缺少,日军空中力量不足,最终在美军优势空中力量的打击下,海军仍然损失惨重,丧失了制海权。
在丧失了制海权的情况下,就意味着夺岛战役基本就已经失败了,因为没有了制海权和制空权,就意味着岛上军队的补给和补充就得不到保证。而到了后期美军源源不断地增援瓜岛,使得日军要夺回瓜岛已经越来越不可能。
四是岛上恶劣的环境可以说占领了该岛的美军可以让士兵们在岛上舒适的地方休息、补充、防御,力图夺回瓜岛的日军,在突破不了美军防线的情况下,为躲避美军的攻击(主要是空中打击)只能躲进茂密的丛林。
实际上,日军对大多数时候都是躲在了岛上的茂密丛林,这就导致了日军在后期疾病丛生,许多日军都患上了疟疾、热病等热带疾病。由于补给的供应不上,日军在岛上开始饿肚子,许多士兵营养不良,再加上疾病等原因,自然就没了战斗力,失去了战斗力的士兵成为了日军的“累赘”,纷纷被日军抛弃在了丛林中。
总结所以,综合以上来说,日军在瓜岛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一是对瓜岛重要性估计不足,以至于瓜岛被美军轻易夺取;二是对美军战力严重低估,没有一开始就投入优势兵力作战;三是失去了制海权和制空权导致物资补给和人员补充跟不上;四是岛上恶劣的环境导致了日军大量的非战斗减员。瓜岛战役日本为什么会输?
二战时期,日本人不满足于入侵亚洲,把手伸向了更远的地方,但历史事实证明,日本小国寡民,虽经济、科技发达,树敌太多仍双全难敌四手,更何况当时的日本政府,惹上了极为强悍的美国,美国在二十世纪可以笑傲全球,是公认的世界警察。日美双方交战颇多,其中互有胜负,尤其是在瓜岛战役中,胜负更是百转千折,瓜岛战役双方投入的兵力都不少,装备也是先进于美方,为什么日本人在瓜岛战役时,还是输给了美国人?
在解答此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瓜岛在哪儿,瓜岛位于澳洲东北方向,是所罗门群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屿,日本原本就是个岛国,自然对瓜岛没什么想法,之所以拼死要拿下这里,是想利用瓜岛当做跳板,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版图。那时的瓜岛,还是个荒草丛生、热带植物肆长的荒岛,1942年,日本人在这儿投入兵力,并建立了飞机场,同年七月,美方也对瓜岛用兵,目的自然是搞垮日方机场。那个时候两国科技水平虽领先于其他国家,但还远远实现不了电子地图,只有手画的粗略图纸,美日双方就这样展开了战斗。
美方一开始势如破竹,一万多美军登陆瓜岛,日方还没来得及反映,两千多名修建机场的工兵,就被美军当场俘获,不少人会认为,美国人肯定会乘胜追击下去,却没想到他们居然撤退了,理由是无法保证日本后续部队会不会追击过来。美国人这么小心翼翼,是因为之前损失不少兵力,日本人一旦反扑过来,很难保证这场仗可以打赢,所以美方航母编队打头先撤,后续部队也有样学样,但由于几位军官是平级,导致谁也指挥不了谁,几拨人僵持在瓜岛,结果给了日方一个机会,同年8月8号,日本主力部队赶到,打得美方措手不及,仅仅半个小时,美军四艘军舰沉没在大海之中,日军打了场打胜仗,进一步取得了制海权。
获取短暂胜利以后,日本人采取美军所不擅长的夜战,携带重武器快速登岛,与美军展开拉锯战,美军仗着人多也不退缩,同时日方错估了美军数量,故而增兵不多,用现代的话来说,就像车轮战一样,打完人了才再上,导致美军越打越勇,始终保持优势。日美在瓜岛打了几个月,终于领导日本海军的山本五十六坐不住了,决定与美军来一次大决战,想一战分出胜负,在1942年10月26号这天,日方与美方的航母在海上相遇,双方在正面展开交战,结果美军胜出,日本两艘航母全部葬身大海。虽然日方又反扑回去,看似是获得了胜利,但其实输的十分彻底,整个瓜岛战役中,日军损失近千架飞机,两千多名飞行员,那个时代培养出一位飞行员,要花费大量的心血,更重要的是,这么有经验的精英,无法被新兵所替代,日本在瓜岛上吃了一个大亏。
瓜岛战役最后的胜利者是美国人,那么日方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个人认为有几点原因,首先第一点,便是日方过于自信,并低估美军的战斗力,当时日本人在瓜岛急于修建机场,忽视了防御的重要性,使得岛上的工兵们,对此毫无防范,美军一次进攻就将其击溃。日军受到美军的攻击后,没有即使能退出来,导致在战役中产生巨大消耗,海空皆元气大伤,再无力量与美军抗衡。还有一点就是日方海陆空三方矛盾根深蒂固,难以有人站出来全权指挥,这就导致了三方没有协同配合,容易让美军找到机会反击,在瓜岛战役时,日本陆军、海军几乎各打各的,谁也不配合谁,各自为战只会失败的更加快。
其次第二点,日本急于求成,并且野心欲望太大,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人心不足蛇吞象,日本可以称得上亚洲霸主,但那仅仅针对于科学技术而言,日方过于高估自己的作战能力,导致每每攻下一个地方,总会分出一拨人去占领,表面上看没什么问题,但实际上却大大减少机动兵力。比方说,日本成功入侵亚洲各国,以战略思维来看,应当徐徐图之,不可操之过急,可他们却急于加入太平洋战场,与美国展开战斗,这也导致了日本无法快速补充兵力,当时日本已经占据新几内亚以及拉包尔,这是日本兵力可控最大面积,但日军仍向太平洋伸手,于是才有了在瓜岛修机场的事情。
日本虽在瓜岛小赢一把,但综合实力日本是比不上美国的,美军有庞大的国力作为后盾,物资补给源源不断,军事能力亦不容小觑,日本区区一个岛国,人力资源不充足,战线又来得那么开,彼此之间无法进行支援,人们常说最大的悲哀,就是野心与实力不相匹配,日本就是这个情况。最后第三点失败原因,就是日军错误估计了美军的数量,日方最开始的判断,是认为美军只有两千多人,可实际上有一万六千多人,正因为误判,导致日方在此增援兵力不多,没有采取集合进攻的方式,而是小队分兵作战,导致一次次实力,美军遭受攻击后,增援也不断赶来,直到仗打完了,日方也不知道美军究竟有多少人,侦查一点儿也不到位。
日军在二战时,最大的特点就是急,急于求成导致忽略了很多东西,例如忽略了美军的运输、补给,而美军专打日方后勤线,导致日军很多重型武器拿不出来,火力不够无法对美军造成压制。最后一点就是日军抢占制海权,却不重视制空权,使得美方空军增援时毫无阻碍,以上这几点便是日方在瓜岛战役失败的主要原因,可见日军开始的战略方向就出现了问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