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印度人发明的数字叫阿拉伯数字?
生活当中,我们最熟悉的符号,恐怕就是“0123456789”。众所周知,这些符号是“阿拉伯数字”,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它最初来自印度。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相对于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而言,这个南亚国度对古代数学的研究资料十分匮乏。不过我们从婆罗门教、佛教的经典文献里,可以看出印度人有着优秀的数字天赋。
印度人什么时候发明“0123456789”,目前没有人知道,唯一确定的是约公元1200年前流传到阿拉伯地区。如图所示,当时的数字跟现在很不同,显得歪歪曲曲的。
印度发明的数字被阿拉伯人接受,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实用性,相比较其他地区而言。像阿拉伯人、欧洲人用的是象形文字或者单纯符号,至于中国人也是用多笔画的汉字来书写。
那么,为什么要靠阿拉伯人来传播?很简单,当时阿拉伯帝国横在印度和欧洲之间,而印度人又很少去欧洲,几乎全靠阿拉伯人来当中介。
另外1个原因是阿拉伯帝国重视学术,帝国境内重视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印度数学被纳入视眼。印度数学,不仅有着简便的写法,而且“10进位计数法”也很实用。
所以,印度数学被引入到阿拉伯地区之后,马上成为当地商人、数学家非常乐于研究的显学。
印度数学书被翻译成阿拉伯文,逐渐以“阿拉伯算数”之名传播到欧洲,于是那些数字也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我们说印度数字、阿拉伯数字、现在数字,三者在书写上是差异比较大,但是最核心的东西是一样的——实用。这种实用表现在书写方式方便,并且10个符号可以任性组合或者运算,表现各种数字。
这点优势太明显!因为无论是埃及数字,还是巴比伦数字,或者罗马数字,都只能单纯表示数字富豪,基本不可能进行运算。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阿拉伯数字”来源于“印度数字”。它之所以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原因是阿拉伯人在对外交流中传播了它,阿拉伯化的书写方式让世人误以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
为什么印度人发明的数字叫阿拉伯数字?
我们如今最常使用的数字的写法是:“1,2,3,4,5,6……”,这目前是国际通用的一种数字的写法,也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可是我们要知道的是,阿拉伯数字并非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它实际上是印度人发明的。那么问题来了,明明是印度人发明的数字,为什么偏偏要叫阿拉伯数字呢?
翻译运动这件事情实际上背后有很多历史原因。要了解这个事情的前因后果,我们就不得不从科学的原点说起。如果我们穿越到中世纪,见到伽利略、牛顿,笛卡尔,然后这个时候你问他们是干嘛的?
无论是如何去问,他们都不会说自己是科学家,这是因为在他们的时代,还没有“科学”的概念。对于牛顿而言,他是自称“自然哲学家”的,所以他的代表作才叫做《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对于牛顿而言,他从事的事业就叫做:自然哲学。自然哲学也就是科学的前身,自然科学起源于古希腊时代,后来传遍整个欧洲。但如果我们在5-10世纪去往欧洲:自然哲学是什么?
那个时代的人会完全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这段时期的人连自己的老祖宗干了啥,他们自己都不清楚。也就是说,欧洲文明的发展出现了断层,然后后来到了伽利略,牛顿时代又重新被接了回来。那为什么会这样的呢?
我们都知道,古希腊文明是世界上著名的海洋文明,起源的时间也很早,当时诞生了很多古希腊哲学家,其中就有一支发展出了“自然哲学”。不过,后来希腊被强大的罗马帝国所统治,但古希腊文明还一直留存着。
在罗马时期,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就是西方的文化中心,藏有许多珍贵的典籍,许多著名的学者都在这里讲学。
可是好景不长,由于野蛮人的入侵,罗马军队节节败退。最后,罗马的统治者想了一个办法,雇佣野蛮人来作为自己的边界守卫。一开始还真的是见奇效,可没过多久,这些被他们来请来的野蛮人回过头顺手就把他们给灭了,可是罗马帝国的版图十分大,当时被灭掉的是西罗马帝国,大概就是德国、法国、西班牙这片地方。东罗马帝国就是东欧和西亚这片地方,它并没有被灭绝,而是继续苟延残喘了1000多年,也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由于野蛮人不懂文明,在西欧(西罗马帝国)烧杀抢掠,西欧(西罗马帝国)陷入了动乱。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许多当时的知识分子开始大规模的迁到东罗马帝国。从此,古希腊文明就消失在了西欧这片土地上,这才有上文提到的西欧的人都不知道自己祖先做了什么。
而这些知识分子在把古希腊文明带往东方的东罗马帝国时,当时阿拉伯人已经崛起,他们看到了许多古希腊的经典,突然发现古希腊文明的水平远远超过自己的水平。于是,他们就把古希腊的典籍翻译成阿拉伯语。当时中世纪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建立了一个叫做智慧宫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专门搞学术研究的,里面就有专门负责翻译的结构。这个过程也被称为:第一次翻译运动。
阿拉伯与印度的历史由于阿拉伯人的崛起,他们迅速向外扩张,占领了大片疆域,其中就包括了印度。这也使得阿拉伯人也接触到了印度的文明。
当时阿拉伯人的学者就发现了印度人发明的数字使用起来很方便。阿拉伯数字实际上早在阿拉伯人占领印度时就已经被发明出来,是在印度的笈多时代,大概是在公元4世纪-5世纪之间。
第二次翻译运动由于阿拉伯人把这些数字广泛的使用了起来,,并且还加以发展。
后来阿拉伯文明的典籍又在11世纪前后被西欧人翻译回到了西欧,这也被称为第二次翻译运动,从此古希腊文明又回到了西欧,同时“这些数字”也跟着去到了西欧,这些典籍引发了西方的学术复兴,进而引发了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之后,西方的科学文明逐渐走向全世界,而当时由于西方的人是从阿拉伯人这里了解到这些数字的,他们并不知道这是印度人发明的,于是,把这些数字就叫做阿拉伯数字。随着科学文明遍布全世界,世界各地的人也都开始使用这种数字,称呼也沿用了西欧人的叫法,一直保留至今。
总结整个过程说白了就是古希腊的文明传到阿拉伯,阿拉伯人又接触到了“印度人发明的数字”,将两者融合,后来又把古希腊文明连带着“印度人发明的数字”传回了西欧,西欧进一步发展了古希腊文明,进而诞生了科学文明,科学文明传遍了全世界,“印度人发明的数字”也就传遍了全世界,而最早西欧以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这些数字,因此管这些数字叫做阿拉伯数字,后来这种叫法一直被沿用了下来。
为什么印度人发明的数字叫阿拉伯数字?
现在国际上通用的数字是阿拉伯数字,因为名字中带有阿拉伯三个字,导致很多人以为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
其实发明阿拉伯数字的人是印度人,称印度人发明的数字为阿拉伯数字有两个原因,一是欧洲人误以为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二是数字在阿拉伯人的传播作用下才得以广泛使用,欧洲人感激阿拉伯人为传播数学所做出的贡献。
公元3世纪的时候,一位叫做巴格达的优秀古印度科学家发明了“阿拉伯数字”,最初的阿拉伯数字只有1,2,3三个数字,数字3是通过1加2得出的,在此基础上,科学家又通过2加2得出了数字4,以此类推,逐渐发明了从1到10的数字,但是直到此时,还没有出现数字0,人们用两个手写的五指来表示数字10。
零的出现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最早表示零的符号就是一个点,后来演变成一个圆圈,这一演变过程最迟完成于公元9世纪,0的出现是数学史上的一大创举,没有它的存在,个位数字很难向十进制迈进。
罗马数字比阿拉伯数字早2000多年,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0,最初罗马的计数只到V(5),5~10的数字由V和其他数字组合,例如VI(6),4的写法是IV,人们发现改变数字符号的位置可以表示不同的数,印度人从罗马数字中得到启示,于是发明了十进制数字,使阿拉伯数字的表示方法更加丰富。
公元7世纪,随着崛起的阿拉伯人征服了周边地区,印度也被轻易征服了,阿拉伯人惊奇地发现,印度人的数字好像更先进,印度数字书写更加方便,而且算法比其他数字的算法简单,商人们也更愿意用这种方法做生意,于是阿拉伯人开始学习印度数字并广泛使用。
阿拉伯数字的使用给人类带来了诸多便利,因此得到了广泛传播。很快阿拉伯人就将它传到了欧洲,阿拉伯数字的应用弥补了罗马数字的不足,欧洲人以为这一伟大的发明是阿拉伯人完成的,所以称之为阿拉伯数字,准确地说应该是印度数字。
后来欧洲人也认识到了错误,原来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发明的,但是由于大家已经习惯了这种说法,群主众基础太深厚了,所以就没有改称为印度数字。
话说回来,阿拉伯数字能得到广泛的应用,阿拉伯人在其中的确也功不可没,扮演了至关重要的传播者的角色,如果没有阿拉伯人对印度数字的重视,如果没有阿拉伯人的传播,印度数字可能会养在深闺无人识,被逐渐埋没。
印度人发明的数字被叫成阿拉伯数字,这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次重大误解,其实类似的误打误撞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印第安人”这一说法,众所周知,现在我们称作印第安人的群体指的是生活在美洲的土著人,这是因为哥伦布当年进行环球探险时,一心一意想去印度,抵达美洲时,他满以为自己到达的就是印度,所以就把看到的当地人称为“印度人”,直译成汉语就是印第安人,虽然人们后来发现了他犯的重大错误,但是由于这种称呼已经普及开来,也就没有做出更正。
比如有一种豆子,它连自己该叫做什么也不清楚,在荷兰,人们把它叫做“中国豆”,在中国,人们把它叫做“荷兰豆”。
比如有一种不讨喜的传染病梅毒,意大利人管它叫“法国病”,法国人管它叫“意大利病”,或者“西班牙病”,俄罗斯人管它叫“波兰人病”,波兰人想了想,管它叫“日耳曼人病”,日耳曼人不乐意了,仍然管它叫“西班牙病”。
阿拉伯人坚决认为这是“基督徒病”,日本人愤愤不平地把它叫“唐疮”、“琉球疮”、“葡萄牙病”。
还是我们中国人最厚道,不埋怨老外,内部消化了,把它叫做“广东疮”。
为什么印度人发明的数字叫阿拉伯数字?
的确有意思,印度人发明了数字,却叫阿拉伯数字,听起来有点奇怪,但知道了原因后,就没什么稀奇的了。
公元前三世纪左右,古印度人发明了1到9的数字,但当时,没有“0”,“0”的出现比较晚,大约是1到9数字发明后的一千多年。
笈多王朝在印度出现时,0的表示,还不是用圆圈,是用点来表示0。那么,什么时候县由点转为圆的,已无从考证,只是在公元876年,在印度的瓜廖尔人们发现了一块刻有“270”这个数字的石碑,这就至今发现的最早有关“0”的记载了。
后来,0一10的数字符号就传到了阿拉伯,阿拉伯人又将这套数字传到了欧洲,欧洲人不了解情况,认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数字,因此,他们就称这套数字为阿拉伯数字。
由于十进制计数法和阿拉伯数字笔画简单,容易书写,看起来也比较很清楚。特别是在用于计算时,非常方便。所以,随着历史的进步发展,阿拉伯数字逐渐在各国流行起来,最终成为世界上通用的数字。
图片来自网络
为什么印度人发明的数字叫阿拉伯数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阿拉伯数字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古代印度的婆罗米人发明。
当时这个数字被周边各国使用,也包括阿拉伯人。
那个年代,印度商人主要负责印度洋和东南亚的贸易,他们无法到欧洲。
而阿拉伯人则垄断了从亚洲到欧洲的贸易,所有货物必须经过他的手中转。
比如著名的火药,也是通过阿拉伯人才传入欧洲的。
阿拉伯数字也不例外。
大约公元7世纪,这套数字从印度传到阿拉伯人。
随后,这套数字由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西方很快学会了。因为是阿拉伯人教给他们的,所以欧洲人叫做阿拉伯数字。
不过,阿拉伯人也不是单纯的中转,也有改进。
印度的阿拉伯数字,只有1到9而已,没有0。
阿拉伯人学习了以后,增加了0。大家不要小瞧这个0,让阿拉伯数字有本质的变化。
在中国,大概718年引进了印度数字与零,然而中国的数学家觉得它们没有用处,中国人有自己的算法。
直到19世纪,中国和日本接受了西方的印度-阿拉伯数字系统。
为什么印度人发明的数字叫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数字】在文字学中称为【印度-阿拉伯数字系统( Hindu-Arabic numerals) 】。
【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的【婆罗米数字】,大约公元7世纪在印度发明的。
印度婆罗米数字印度梵文数字大约在公元1000年以后,信封伊斯兰教征的阿拉伯人征服并统治印度,也即莫卧儿王朝。
印度的【婆罗米数字】也就渐渐传到了阿拉伯,演变成为【东阿拉伯数字( Eastern Arabic numerals)】.如下图:
大约在13 世纪初,【东阿拉伯数字】经由北非传入欧洲。在欧洲,这种数字演变成【西阿拉伯数字( Western Arabic numerals)】 ,也即今天的「0、 1、2、3、4、5、6、7、8、9」。
15世纪,一份使用阿拉伯数字教学的德语手稿页面(Talhoffer Thott,1459年)。印度的【婆罗米文字】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文字,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拼音文字的始祖——迦南字母。【婆罗米文字】广泛使用于亚洲几十个国家:
引自:周有光,《世界文字发展简史》,页304中国新疆发现的【佉卢文简牍】,其实就是犍陀罗文字,采用的印度的【婆罗米文字】:
【阿拉伯数字】和【婆罗米数字系统】中的数字对照表:
引自维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9%86%E7%BD%97%E7%B1%B3%E7%B3%BB%E6%96%87%E5%AD%97#%E6%95%B8%E5%AD%97综上所述,所以,从印度(婆罗米数字)——阿拉伯(东阿拉伯数字)——西方(西阿拉伯数字),大约有六七百年的历史。由于时间太过于漫长,西方人并不知道源头印度的婆罗米数字,他们以为是阿拉伯人原创的,所以称为「阿拉伯数字】,渐渐约定俗成。阿拉伯的数字的演变过程,如下表:
引自:wiki——Arabic_numerals from:https://en.wikipedia.org/wiki/Arabic_numerals其实,今天的考古发现,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和传入西方的时间是差不多。【东阿拉伯数字】在元代就传入中国,在西安的【元斡尔垛遗址】中发现遗址中发现了铁造的【阿拉伯数字幻方】:
引自:马德志,(1960). 西安元代安西王府勘查记. 考古(05), 6+26-29.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