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点名陈安之“成功学”是毒鸡汤,害人家破人亡!你怎么看?
2009年我认识了一个陈安之的弟子,35岁左右的年纪,我们都叫他童老师,提着一个黑色公文包,大步流星走路,每天都是西装革履,但好像也就那么一套。退休的老人在江边拍拍打打伸胳膊伸腰,正当壮年的童老师对着江水抑扬顿挫滔滔不绝,配合着表情和肢体动作,一遍又一遍的演练演讲,我偶尔路过,帮他纠正他那广式普通话的错误发音,他非常认真的用本子记下来。
有一天他送了几张票给我们办公室几个女孩子,说是他的同事在本市某大酒店开讲,每张票价值1200。
千人座位的会场稀稀拉拉的坐了几十号人,场面挺尴尬,但一点都不妨碍童老师认真做主持。演讲的是他两位同门师弟师妹,师弟口吃,但是很认真谦逊,台风还算稳健,只是没有什么是激情。师妹则截然相反,声音高亢,语速飞快,说到激动处还会尖着嗓子叫:“要不要给我一点掌声?”台下估计都是像我们一样免费来看的,所以不好一点面子不给。
童老师的稿子我见过,跟台上师弟说的相差无几,也跟大家在网络和音像产品上见到的有异曲同工之处。
已经烂大街的理念,比如“成功是可以复制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卖产品不如卖自己”“想成功很难,不成功更难”“ 想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等等,在他们嘴巴里重重复复,几乎看不到更新。
穿插的案例必不可少的是恩师陈安之屡经挫折,因为成功学27岁成为亿万富翁、卖雪佛莱汽车的乔.吉拉德的故事、一个业务员晚上十一点想起一个该打的电话,非得从被窝出来穿戴整齐才开始。
演讲的过程中,我的几位同事借故开溜了,最后场下就剩十来号人,我委婉地劝童老师改行,他说:“如果有人可以成功,那为什么不可以是我?”
十多年过去了,这中间又出了很牛的刘一秒、翟鸿燊、徐鹤宁……但没有童老师。
童老师的微信头像又回到大卡车,他本来就是一个货运司机。在微信里让我给他介绍女朋友,说都离婚七八年了,七八年前他正是陷在在成功学里无法自拔的时候。
人民日报点名陈安之“成功学”是毒鸡汤,害人家破人亡!你怎么看?
这个问题很多答主都指出了陈安之的问题,我主要想提醒各位两点:
一,陈安之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风云人物了,为什么到现在才来揭露?早干什么去了?是看人家赚得盆满钵满看不下去了?那为什么非得等到这一天才有所醒悟?我认为,陈安之的成功学并不是一无是处。它的问题,如果比喻为治病救人的药物,那么你不能说它是假药,只能说是被夸大了疗效的劣质药。所以这里暴露出大众的问题是,在一种言论刚出现的时候,很容易被操控情绪、被煽动、被洗脑,把一些普通的道理和观点捧上神坛。(陈安之的那套东西不能说完全错,但并不值得搞系列讲座,可能半个小时就能讲完讲透)。而有一天醒悟过来,人们又转向另一个极端,把它往泥土里踩,批得一文不值。什么时候大众能多一点独立思考,不被表象迷惑?
二,成功学不应该成为一个贬义词、不应该成为毒鸡汤的代名词。我们不能否认,有相当一部分的成功学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成功学只负责给你启发和鼓励,不保证你成功。正所谓懂得很多道理却过不好一生。为什么?因为知易行难。你办不到,是你的素质问题,不应该甩锅给指引你的成功学。
人民日报点名陈安之“成功学”是毒鸡汤,害人家破人亡!你怎么看?
现在的人大部分都是去了洞察世界本来面目的能力,我觉得真正的成功学就是毛主席的矛盾论和实践论,要是花二十块钱买本毛泽东思想,比看成功学打鸡血实在多了
人民日报点名陈安之“成功学”是毒鸡汤,害人家破人亡!你怎么看?
陈安之,不过是一个靠嘴皮子忽悠人的骗子而已。我就没有见到哪一个企业是听了他的忽悠以后才发达起来的。现在,仍有很多企业的老板,不相信有才干却很低调的人。在这样的土壤中,不生出陈安之这样的骗子才奇怪。平日里,大家总是问:“为什么现在骗子那么多?” 却不知道,自己就是一个骗子的培养皿。张悟本也好,陈安之也好,不过是利用了我们期望“救世主”的心理来行骗。 《国际歌》早就告诉我们:“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我们很多人,却偏偏不信。只是到了骗子的嘴脸被揭露以后,才恍然大悟。我想啊!大家只有不断地强化自己的能力,牢记《国际歌》的教诲,不期待天上会掉馅饼,不期待意外之财,不异想天开,一切靠自己,才能彻底杜绝继续上当受骗。
人民日报点名陈安之“成功学”是毒鸡汤,害人家破人亡!你怎么看?
现在有一部分投机取巧的人,利用另一部分想投机取巧的人的心理,耍小聪明,骗取别人钱财,
导致这部分受骗者把本不富裕的家庭搞得更糟!说到底这是犯罪!国家应该尽早打击制止!这样的问题还很多,如比特币也在毒害人,应该尽快取缔!
人民日报点名陈安之“成功学”是毒鸡汤,害人家破人亡!你怎么看?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这同很多平台上的职场专家如出一辙。
萨沙自己也做生意,小有成就,离发财还有很远的距离。
以我打拼10多年的经验来说,没听过哪个成功的老板是看了什么职场的毒鸡汤才成功的。
我认识的绝大多数老板,从来不看任何同职场有关系的东西。
为啥?这些创业第一线的人,都认为这些书基本是胡说八道。
打个比方,萨沙很多年搞淘宝。因为我喜欢看书,搞了一段时间就曾买了销售量很高的什么淘宝职场密集来看。
但这种书,其实看了同不看没有区别。
他说的东西,你基本都知道。你不知道的东西,他也说不出。
这个作者自称在淘宝多成功多成功?萨胖一个朋友对我说:听他胡吹。他真的这么成功,一天赚几十万,还靠卖书赚这点小钱干嘛?都是忽悠。
这说的有一定道理。
其实,萨沙做生意的行业内部,颇有些很赚钱的老板。但这些老板,绝对不可能去写个书,传授自己真正的经验。
一来,人家是靠这些经验吃饭,分享给别人等于砸了自己和所有同行的饭碗,只有傻逼才会这么做。
二来,就像上面说的,卖书才能赚几个钱?现在出版业这么潦倒,一本书很乐观的也不过赚几万,还要拿书号,层层审批,多渠道销售。而淘宝普通店铺生意好的,一天赚几万也不稀奇,谁在乎出书赚的这点小钱。
萨沙对这个行业也是比较懂行的。
我曾经在书店看过所谓职场大师写的行业内部的书。
不客气的说,就是外行人的胡扯蛋。这种书只能骗骗不懂行的小白,拿给业内人士看简直贻笑大方,连基本常识都搞不清。
其实,说通俗点,陈安之这些人就是把人当傻子,通过骗傻子来赚钱,这就是他的生财之道。
打个比方,陈安之自称赚钱无敌,“月入百万。微信营销。商业模式”。他搞得什么代理美国费尔滋饼干店,还不是赔的内裤都没了。
其实国家应该重视这些所谓职场大师,真正靠胡说八道赚点钱就算了,也算讨生活。
但如果变为实体诈骗、传销诈骗,就应该坚决打击,不能容忍这些骗子以职场大师的名义公开骗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