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上的士兵是怎么吃饭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潜艇得分时代,大体是以90年代为分水岭。
在这前,潜艇吃饭大概是这样。
首先潜艇无论是核潜艇还是常规动力潜艇,出海的时候潜艇内部堆积着大量新鲜的水果、蔬菜、鲜肉等新鲜事物。
可惜当年没有冰箱,而潜艇一旦下潜的温度非常高,蔬菜、水果、鲜肉很容易就变质了。
所以,原则上这些东西都要在一周内吃完,不然也就不能吃了,都腐烂了。
其余的时候,潜艇水兵的主食米面是不会变质的,主要副食都是罐头食品。
解放军的罐头食品还是很多的,猪肉、牛肉、鸡肉各种花样。
这些罐头食品往往是大锅煮出来,水兵们就吃这个。
原则上,潜艇水兵的待遇很高。因为在毛时代,普通老百姓一个月2两肉,而潜艇水兵的肉基本是放开吃的,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但是,大家不知道有没有长期吃过罐头食品。
这玩意吃多了,感觉吃什么味道都是一样的。很多潜艇水兵回忆,吃饭的时候闻到罐头的味道就食欲全消,有的都想吐。
有的潜艇水兵退役多年,到老也拒绝吃罐头食品。
不过,有一种罐头食品是受欢迎的,就是各种水果罐头。
但90年代以后,潜艇的伙食有很大改善。
主要是潜艇基本都安装了冷藏设备,所以新鲜蔬菜水果可以保存更长的时间。
这大大改善了潜艇官兵的饮食结构,至少不用长期只吃罐头食品了。
遗憾的是,潜艇仍然是作战第一,每一寸内部空间都要严格计算,所以冷库通常不大,也就是比我们民用家庭大冰柜大一些而已。而潜艇的水兵很多,所以还是不够的。
只能是这些水果蔬菜可以长期保存,隔几天吃一次,一直吃到返航。
至于吃饭上也丰富了不少,因为很多食材也可以冷藏,还发明了不需要冷藏的食材,所以厨师不再是单纯的用罐头食品煮,也可以炒菜或者清蒸、红烧等等。大体上,很多时候的菜和陆地军队食堂差别不大,但大部分时间还是要吃罐头食品。自然,这比以前是好多了。
很多人不知道,潜艇的厨师和炊事兵是全艇最忙的岗位,要求也最高。
因为潜艇在水下非常枯燥,没什么娱乐,吃饭就是唯一的感官享受。所以,厨师会想尽办法把饭烧好一些,烹饪难度很大。
另外,潜艇是24小时工作,吃饭也没有固定的点,基本是执勤结束就去吃。
所以厨师不但工作负荷大,而且工作时间长,休息很少。
一说厨师得到奖章的概率是很高的,同时潜艇水兵不当班时也会去厨房帮忙,因为厨师忙不过来。
很多人觉得水兵吃的好。
萨沙进入过我军常规潜艇和核潜艇的内部。
可以说,那种可怕的水下生活,就算天天给你吃满汉全席,普通大学生也坚持不了3天。
潜艇上的士兵是怎么吃饭的?
2018年我去天津参观过潜艇,还签署了保密协议,协议规定不能拍照,不能拍视频,刚进去就感觉特别压抑,进去不到20分钟就受不了出来了,在外面缓了2个小时才慢慢好起来,所以相对于空军和陆军,我更敬佩长期在这种环境下的潜艇兵!
潜艇兵,是最艰苦的兵种,没有之一,是他们筑起了海底长城,为国家的安全默默付出。你想要了解潜艇兵是怎么吃饭的,首先你要了解潜艇兵是怎么选拔的。
潜艇兵的选拔标准异常严格,除了体能考核项目,更关键的是心理方面的考核。潜艇兵属于特种兵,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兵种,选拔标准甚至比飞行员的选拔还要高出许多。
体检方面:视力必须在4.8以上,而且不能做过激光手术。牙齿必须整齐、啮合良好且完整。因为潜艇一旦发生事故,在逃生过程中需要屏住呼吸、紧紧咬住供气面罩,如果口腔检查不合格,会有生命危险。
身高方面:必须在162到171公分这个区间,因为潜艇的空间十分狭小,所以身高对他们在潜艇中的训练和执行任务都有很大关系,如果身高过高是十分不便利的。
心理方面:由于长期在水下工作,生物钟都是紊乱的,而且空间狭窄,不能有幽闭恐惧症,对心理健康有严格的要求。
文化方面:由于潜艇的内部有很多需要操作的仪器,且都是高端技术设备,所以对文化要求也比较高。
其他方面:都参照特种兵的征兵要求。
那么他们平时在潜艇上是怎么吃饭的?所有兵种,每天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训练,体力消耗很大,所以军队给士兵提供的伙食标准都很高,潜艇兵的标准更是军队伙食的最高标准“四类灶”,平均一天人均伙食费在120元以上。
虽然标准很高,但是因为潜艇实际情况,一般人还真的吃不惯。在潜艇做饭的条条框框太多。
潜艇做饭的原则:第一、不能使用明火做饭,防止造成事故。
第二、不准使用土豆、红薯、萝卜这类型的食材,原因你懂的。
第三、要使用食用后残渣较少的食材。
第四、因为是密闭空间,所以不能使用葱姜蒜这种气味比较重的食材。
潜艇上的炊事兵工作压力很大,要求很高,因为平时长期在水下工作,特别无聊,所以炊事兵会想尽一切办法,把菜烧得好吃一点。
由于潜艇是24小时工作制,吃饭没有固定的时间,所以炊事兵不但工作压力很大,而且工作时间还很长。
潜艇兵实际用餐选择虽然我们在宣传片中经常看到潜艇兵都是大鱼大肉,餐桌上面琳琅满目,但是正式进入静默航行以后,满桌菜的情况就看不到了,因为要24小时工作,所以就餐时间不固定,遇到紧急任务,只能吃罐头和冷餐。
而且新鲜水果在潜艇上只有10多天的保质期,而潜艇兵的任务周期一般为2个月左右,这些新鲜食物吃完以后,潜艇兵就只能吃脱水冷冻和罐头食品。
所以对于舰艇兵来说,前几天是最开心的,因为前几天吃到的都是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越往后食材种类就会越单一。
一天两天你可能感觉不到,要吃接近2个月的罐头食品,这个真不是一般人能够忍受的。
实际就餐流程一般到饭点的时候,由于空间狭小,所以饭菜是由炊事兵使用“接龙”的方式进行传菜的,用最少的活动范围,把饭菜传到每一个舱室。
而且在潜艇上用餐,是一项任务,有时间限制,必须在五分钟之内吃饭。因为不能影响潜艇的航行,所以在舱室必须远离操作仪器和阀门,快速把饭吃完。
虽然吃饭已经很艰苦了,但了解潜艇兵一天二十四小时的生活之后,可能你会觉得吃饭并不那么难以忍受了潜艇中的24小时,有详细的计划,主要分为三部分。值班、休闲、睡觉。
休闲时刻,个人可以根据具体意愿安排,主要就是运动、看书、看视频,但因为是轮流值班、轮流休息所以不能播放音乐,不能大声喧哗,遇到紧急情况,舰长会通过内部通讯系统发布指令,大家都要以最快的速度到岗。当然也会定期举办一些小活动增加一些趣味性,由于受到场地限制,也只能扳扳手腕、比比俯卧撑这类的,
2018年我进入潜艇参观的时候,床位设计是我没有想到的,居然床铺分为三层,而且一间房要睡9个人。这样狭小的空间翻个身都是奢侈,而且由于淡水紧缺,有可能几天都洗不上一次澡,每天只是简单擦拭一下就睡觉了。条件的艰苦,可见一斑。
值班时,只能听到轮轴轻微转动的声音,而且每次训练也都是在狭小的环境中进行操作的,一点失误都不能有,操作必须精确,每次航行,都会有这样的训练。
除了长期罐头食品,还需要克服一些艰苦的环境大家千万别以为在海中航行,一切都是安静的,可以说噪音是24小时伴随着潜艇兵。这些噪音主要分为三种,机械噪音、螺旋桨噪音、流体噪音。第一、机械噪音
主要来自于潜艇内主辅机、轴系的转动,导致振动而引起的。
第二、螺旋桨噪音
螺旋桨噪音是潜艇高速航行时主要的噪声源,是由螺旋桨转动引起的,哪怕在低速航行时,螺旋桨的噪声也是潜艇的主要噪声源。
第三、水动力噪音
主要是由不规则水流流过高速运行的潜艇而产生的。
普通潜艇不像核潜艇有大量的降噪技术,有时噪音高达150分贝以上,这个可比我们在闹市区的噪音还大。
潜艇中虽然有大量净化空气的设备,和制氧装置,但是在密闭舱内,难免还是会有一些脏颗粒物,例如:有机污染物、灰尘、气溶胶、纤维等,不可避免地会漂浮在空中。肯定不如空旷的场地空气那么新鲜。常规潜艇标准温度为16度到27度,但是常规潜艇中空调开启是有时间限制的。在没有空调的时候,温度达到50度都时有发生。但是你很难从潜艇兵的口中说出不想呆在这里的声音。结语综上所述,潜艇兵在这么温度高、噪音大的狭小空间下吃喝拉撒,严格执行任务两个月,居然没有一个人有怨言,都是无比骄傲,靠的不是其他,靠的是保卫祖国的信念。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一直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向潜艇兵致敬。
潜艇上的士兵是怎么吃饭的?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怎么吃饭?潜艇兵吃饭能吃吐了,就算是这样憋着您也得吃下去。
您也别不信。潜艇这地能有多大?抬个头不注意都有东西怼脑门上,睡觉也的抱着一颗鱼雷睡。
一出去,没有个十天半个月这都不带回来的,潜艇里头大大小小就那几十号人,您就算是聊天,啥天能聊十天半个月?
说不好听点,对方屁股上有几个痣都知道,当然这都是聊天聊出来的,毕竟潜艇里头想洗个澡那都是一种奢侈行为,毕竟淡水是潜艇里头最为宝贵的资源。
当然您也别和俺提现在的潜艇都有海水淡化设施,那玩意出来的水,很怪的。
咱接着说,您就算是聊天,那也得压低了声音聊天。毕竟潜艇讲究一个静默,您这里咣叽咣叽的瞎聊,敌人的声呐搁着大海都能听见了,还保持啥静默呢?
就问您,憋屈不憋屈,就这环境俺感觉,把俺塞进去之后,撑死了三天就得抑郁了,指不定连三天都撑不住就要疯了,贴在铁门上扣门去了。
所以在这种地方,心情那是极度的压抑,吃饭?真心吃不进去!
这也是为什么?所有军种当中,潜艇兵的待遇是最高的。
俺记得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大陆军作为所有军种的老大哥是最憋屈的,一天的标准也就四毛五,海军高一点一块多,空军两块多一点,到了海军差不多有个四块五,五块的样子。
所以潜艇兵在吃饭这块待遇是不错,那会叫潜灶。
吃饭问题咋说呢?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整个潜艇在那会也就一个厨师,这要应对全艇大概六七十号人的饭食。
那为嘛不多配几个厨师?你还准备塞一个炊事班进去吗?还是那个老话题空间有限啊!
所以那会要是那个兵闲下来了,都得去厨房帮厨去。
吃的东西当时在咱的眼里很不错,首先是有新鲜一点的蔬菜,但那会没有冷库这玩意。
您别说空间有限的潜艇了,就是地方宽敞一点的军舰上都没有,当然现在有了,这也是九十年代以后的事了,可空间也不会太大,也就是普通人家的冰箱吧!
那会没有冷库,所携带的新鲜蔬菜,必须在十天之内吃完,吃不完你就别想了,全得臭了,这东西保存时间不长的。
那么剩下吃什么呢?各种罐头可劲糟吧,什么午餐肉,什么凤尾鱼等等,当然这里头最为受欢迎的是水果罐头。
那午餐肉吃多了,您别说闻到味了,就算是看到都恶心的想吐了,吃的太多,都吃伤了。
俺在电视节目中就看到过,局座说过这事,到现在局座都没有恢复过来,就不大喜欢吃这东西。
那会最受欢迎的菜,你都猜不到,是咸菜嘎达,那种大块的,吃的时候,切成一条一条的,或者是榨菜。
做饭问题咋说呢?潜艇里头最为忌讳的使用明火,毕竟那就是个密闭的空间,有明火就意味着有火灾的隐患,所以都是电磁炉之类的热上一热。
而且做的饭菜用料他也有讲究,什么豆子,什么萝卜这些个顺气的都不能作为材料来做饭。
因为这东西吃完之后,容易排气,您就想哇,整个潜艇就那么大空间,很久都不会散去的,一张嘴呼吸,得咧您,那味道够齁的,绝对不是齁甜齁甜或者齁咸齁咸的感觉。
所以做饭的时候,油烟味也不能太大,,什么蒜啦,葱啦,姜啦都不能上,而且做饭基本上是靠煮。
想到这里,俺不知道为什么想到了韩国人,他们家最特殊,毕竟一个喜欢吃泡菜的民族,这家伙要是到了大海里头,这潜艇兵一吃饭到处是泡菜,那泡菜味估计散不掉吧!够来劲的!
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处理这事,毕竟印象当中韩国人的没泡菜就没法吃饭的。
哎!咱接着说!
你这做饭的时候,也不能叮呤咣啷的这么来回的抄,毕竟潜艇一般蹲在海里,都是要静默的,你这都炒菜,跟放了一个小喇叭告诉对方,你就在这里也差不多。
所以在潜艇上做饭,限制是很大的。
再有就是这些个吃饭啦,做饭啦产生的垃圾,您还得分类,液体的直接就能排了,固体的也别多想了直接装起来,密封,等到上了岸再做处理。
所以在这里能上潜艇当食材的,还必须符合一条尽可能少的遗留残留物,做不到这一点的食材也上不了潜艇兵的餐桌。
而且很多情况下,潜艇兵吃饭的时候都是蹲在地上吃的,压根就不会临时准备个桌椅板凳,来个仪式感很强的吃饭场面。
毕竟潜艇这事,谁能知道啥时候就要有事情发生,解决问题才是潜艇兵的任务,吃饭也只能潦潦草草的吃那么几口就成了。
最让潜艇兵难受的是,潜艇的活动空间有限,而且一个岗位固定在哪里,基本不带怎么走动的。
一个瘦子上去,没多久就得长二斤,您这下来还得让自己不能这么继续的胖下去,两难的选择。
所以潜艇兵的待遇是好,但那完全是因为他的环境真真的差。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潜艇上的士兵是怎么吃饭的?
好多媒体都大谈潜艇兵待遇如何如何好,伙食标准甚至超过飞行员,什么大餐都能吃到。其实这是误解,潜艇兵只有在岸上才能吃到大餐。潜艇进行远航任务的时候,潜艇兵的伙食是很苦逼的,普通人根本受不了。
潜艇由于大部分时间是在水下航行活动,这个特殊的航行环境让潜艇上的很多平常活动都变得特殊起来,例如在潜艇上做饭吃饭就成为一个大问题。
对于各类水面舰艇来说,他们的炊事班可以直接进行煎炒做饭,为舰员提供可口的伙食,煎炒做饭时产生的大量油烟可以直接排放出去,没有任何顾虑。而潜艇则非常不同,它在水下是完全封闭的,外面的海水进不来,里面的东西出不去。正常煎炒做饭时产生的大量油烟根本无法排放出去,而且潜艇上各个舱室在平时是相互联通的,产生的油烟还将扩散到全艇各处,显然会对潜艇兵的工作、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所以,潜艇上的炊事人员在做饭时,首先需要避免使用明火进行食材的煎炒,最大程度上杜绝油烟的产生。潜艇上往往配备有烤箱/烤炉、电磁炉、微波炉等电器炊具,可以对各种食材进行蒸煮、加热,以保证在没有产生油烟的情况下还能让艇员吃到热气腾腾的食物。尽管不能进行复杂的加工,但潜艇上伙食还是比较好吃的,毕竟它拥有全军最高的一类伙食标准,即使没有煎炒的加工,仍然能保证比较可口。
一般而言,潜艇部队的伙食标准是全军最高的,和飞行员的空勤灶伙食标准处于同一水平,甚至是普通陆军士兵伙食标准的数倍。
毕竟潜艇长期在水下潜航,潜艇兵需要面临各种内外压力,长期在暗无天日的密闭空间下生活,还要执行各类高风险、高难度的训练科目,潜艇兵往往面临比较大的心理压力,很容易心理低落。而优质可口的潜艇伙食,则被认为是鼓舞士气的一个绝佳途径,保证潜艇兵持续拥有高昂的士气。在有关于中国海军潜艇部队的新闻报道中,经常可以看到潜艇上会给潜艇兵过集体生日,弄各种好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高昂的士气。
为潜艇兵提供可口的饮食成为各国海军的共识,以美海军的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为例,每次出海执行任务时,潜艇上都会装载有近5000公斤的面粉、1500多公斤鸡肉、牛肉、猪排、牛排、龙虾等肉类食材,此外还有大量蔬菜、水果、饮料等。就餐时潜艇兵可以自由选择烤牛排/猪排、烤龙虾、面包、披萨饼等各类食物,可随意不限量挑选。等享受到这些美食时,相信潜艇兵也会变得乐观积极起来,勇于面对潜艇上的任何挑战。
潜艇上的士兵是怎么吃饭的?
为了更好的回答这个问题,专门询问了一位服役了12年潜艇兵战友。
(潜艇上的厨房只有几平米,炊事员也仅有两三人)
潜艇兵的伙食标准是全军最高的四类灶,训练或者有任务时还有不等的额外补贴。潜艇兵出海吃的是潜灶,早在八十年代潜灶每人每天的伙食标准已经是2.48元,相当于普通陆军部队士兵5天的伙食费。
潜艇是除了一些日常食用的食物外,还会经常给官兵分发一次性食品和时令水果,巧克力、糖果、水果罐头、牛奶、麦乳精等零食与滋补品。很多官兵都吃不完,存着探亲回家时带回去。很多海军部队的战友都知道潜艇兵的伙食好,但并不是很羡慕,因为他们知道潜艇兵太苦了。
在九十年代之前,潜艇上的厨房设备是非常落后的。每次出海潜艇内都会带大量的时令水果、蔬菜、鲜肉,以补充战士们的营养。但是当时的潜艇是没有冰箱的,这些食物只能保存一个星期,甚至更短的时间。
(90年代前的潜艇内,任何食物都是通过大锅蒸煮出来的)
新鲜的食物吃完之后,战士们只能吃各种肉罐头,水果罐头。在当时那个年代,罐头还属于稀罕物,有些地方的老百姓也只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吃顿肉。潜艇兵关于吃肉却是不限量的,想吃多少吃多少。但是当时的潜艇上没有专业的加热设备,肉罐头都是通过水煮加热,那个味道吃几次还行,连续吃十几二十天谁也受不了。
而且潜艇上的用餐时间非常的短,即使厨师做的再好吃,负责岗位的潜艇兵也仅有5分钟的吃饭时间,都是匆匆填饱肚子,根本来不及品尝味道。吃饭时必须远离仪表盘、控制阀门等各种仪器,几个人低着头凑合着吃饭。
90年代后,随着科技的发达,现在潜艇上装备了冷库、电烤箱、微波炉、净水器,罐头种类也相对增加了不少。因为有了冷库,水果、时蔬和鲜肉都能长时间保存,虽然时间长了口感会降低很多,但是营养还是有的。新鲜食物与罐头的比例是5.5:4.5。
日常食用的肉食以烧烤为主,时蔬能凉拌的就凉拌,不行的就用电磁炉炒。烧烤和炒菜的油烟则通过油烟机里的过滤系统过滤掉,然后和艇内的空气混合,再通过全艇的空调系统过滤一遍,这样就可以去掉大部分的异味。不过即使这样潜艇内残存的味道,也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即使是经常在艇内工作的士兵从外边突然进入潜艇,也会被熏的脑瓜疼。在这种环境下吃饭,即使再好的美食,也不会有太大食欲吧。
潜艇上的士兵是怎么吃饭的?
潜艇往往以其深潜大洋的作战特性,为自己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同时也引起外界的好奇,一寸空间一寸金的潜艇上,是如何吃饭的呢?
其实,潜艇上是有专门的厨房与餐厅的,虽然潜艇的空间普遍紧张,但对于官兵们的基本生活还是会保障的,专门的饮食空间也方便潜艇集合厨余垃圾集中处理。
为了节约宝贵的氧气,潜艇上是不允许使用明火加热的,早期潜艇一般都采用电热灶加热,后来潜艇厨房中又加入了微波炉,数字化时代后,多功能微波炉大大丰富了潜艇烹饪的方式,也丰富了艇员们的饮食,改善了潜艇的生活条件。
(图为韩军官兵在潜艇餐厅吃饭,可见菜色较为丰富。)
关于厨房与餐厅的使用与,不同潜艇也有不一样的讲究,空间较大的核潜艇厨房空间相对宽敞,加工能力也更强,餐厅空间也会相对宽敞,能容纳更多艇员同时用餐,而某些吨位小的潜艇因为条件限制,需要轮次进餐,笔者甚至还见过潜艇兵使用寝室小桌作为餐桌的照片。
(图为潜艇厨房)
说道潜艇餐厅就不得不提一个趣闻,许多人看见潜艇餐厅顶部都会有数组大灯,都不理解其用处,甚至以为是照明灯,实际上那是无影灯,用于应急手术。这也是潜艇对空间的妥协,作为潜艇上最宽敞的平板,餐桌在必要时要客串手术台的角色。
进食后,厨余垃圾也不能随便丢弃,污染艇内空气是小事,滋生细菌或影响设备才是要命的。所以厨余垃圾一般都是集中存储,上岸处理。
(图为我军潜艇官兵包饺子。)
此外,餐厅还是艇上官兵的娱乐空间,比起其他更加狭隘的地方,餐厅确实是艇上难有的宽敞了,在一寸空间一寸金的潜艇,这一丝的宽敞也是令官兵放松的难得空间。
欢迎大家关注本号,提供更多军武知识科普。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