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苏联实施大雷雨计划绝对是个笑话,为什么一位叫狄科的德国老兵对此深信不疑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当时纳粹就是这么宣传的,在先建立结果的情况下,之后所有的行动也只是为了验证结果而已。想把事儿说清楚咱们得把问题拆成几段来说,首先的知道谁是狄科,然后知道《大雷雨计划》的前世今生,最后才能解释清楚。

谁是狄科

这个名字来自我国作家朱维毅在2005年出版的一本书,名叫《寻访二战德国兵》。在书的第二章《保卫祖国》里受访人就是这个狄科,他是二战时期德军的一个工兵,全程参与了巴巴罗萨行动。

在对他的采访中老兵坚定的相信苏联有进攻德国的计划,并引述了2003年《共青团真理报》的报道。在狄科的观点中德国人只是比较笨,错误的先发制人造成侵略事实,没了辩解的余地。

他的另外一个观点是二战其实是由德国和苏联共同发起的,因为西方公认的二战起点闪击波兰苏联也参与了。他想不通为何英法只对德国宣战,不对苏联宣战,所以狄科的结论是历史由胜利者书写,德国人只是太笨了。

朱维毅的书没有给出狄科的德文全名,所以这个人是否真实存在我无法查证,但他的观点倒是有一定代表性。别说当年,即使现代也有不少人相信如果不是巴巴罗萨计划,苏联早晚要进攻德国,证据就是那份《大雷雨计划》。

《大雷雨计划》的前世今生

所谓《大雷雨计划》是一份分层战略进攻方案,其核心内容是对波兰西部、罗马尼亚、东普鲁士实施覆盖性进攻,并且快速将战火烧到德国本土及纳粹侵占领土上,用进攻的方式维持苏联本身领土安全。

吐槽机能找到最初完整阐述这个计划的文本是维克多·苏沃洛夫在1988年出版的《破冰船》一书,作者苏沃洛夫是一名叛逃到英国的前格鲁乌情报官,这个身份让他写的很多揭秘类书籍销量很不错,苏联通过羊肉、羊毛等物资在西方的价格波动研判德军是否有进攻意图就是他提出来的。

关于《大雷雨计划》苏沃洛夫除了详细列出内容外还提供了一系列的证据,比如:

  • 1941年前线收到过“雷暴”的军事密码。

  • 41%的苏联红军挤在不足200公里的边境线上,没有阶梯纵深,怎么都不像防御态势。

  • 斯大林数次提出“进攻性防御”概念。

  • 苏联给西线部队配发的地图多是德国占领区地图,苏联境内地图较少。

还有一些零碎的侧面证据就不再罗列了,总之苏沃洛夫的结论是苏联早就有吞并欧洲的想法,大雷雨计划是真实存在的,也是势在必行的,他推测这个计划发动的时间是1941年7月6日。

到了1990年《军事历史杂志》刊登了一篇朱可夫传记,里面再次提及了这个计划,并且加强了证据引述,贴出一张《大雷雨计划》的秘密档案照片。至此所有的证据都显示苏联确实有这个计划,随后很多发烧友也相信这个论调,并以此为依据做过很多推演,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大雷雨笑话

在欧洲关于大雷雨计划的争执有个好玩的现象,支持这个计划存在的几乎都是原苏联地区的作家,包括列钦尼德·米哈伊洛维奇、伊戈尔·洛沃维奇等,质疑这个计划真实性的几乎都是北约作家,包括以色列的加布里埃尔·戈罗德茨基、西德的雅各布森等人。

在吐槽机看来所谓《大雷雨计划》真的就是一个笑话,所有支撑计划存在的证据都经不起推敲。比如号称实锤的那张秘密档案照片,我们可以轻易的发现这是一份手写的草稿,原文用钢笔书写,又用铅笔反复涂抹。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严肃军事计划会这么漫不经心,我承认毛熊很粗犷,但他们没二到这个份上。

而所谓41%的苏军挤在不足200公里的边境上表面看确实不是防御态势,但那也绝不是进攻姿态,种种资料表明这帮毛熊最大的可能真的是为防御做准备,他们应该是在修建工事。

苏联的参谋们确实可能制定了某些西线进攻的方案,但这并不代表毛熊会实施,1938年的时候波兰还制定了和法国瓜分德国的参谋方案呢,现在老美也有一堆各种颜色的计划,从对手到队友都打了个遍,这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狄科为何坚持相信大雷雨存在

事实上真正第一个提出苏联西征计划的人不是苏沃洛夫,那个人是阿道夫·希特勒,在发动巴巴罗萨计划前元首大人言之凿凿的告诉士兵们苏联准备进攻我们。故此我们必须先发制人,把战火烧到苏联境内,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家园被涂炭。

以此为契机大批德国青年加入了国防军,狄科正是其中之一,他参军的目的就是保卫祖国,且已经形成了苏联必将入侵的概念,之后他看到的一切都是为了验证结论而已。在战后为了维持自己行为的正当性,他必须坚信那个计划存在,换言之,他就是一个没有反省的战争参与者而已。

有人说苏联实施大雷雨计划绝对是个笑话,为什么一位叫狄科的德国老兵对此深信不疑呢?

有人说前苏联实施"大雷雨计划"其实就是一个笑话,而德国一个二战老兵在战后采访中却对此深信不疑。究竟当时苏联有没有这个计划,这个计划制定时的背景如何,为何又会成为一个天大的笑话,让我们慢慢走进这个据说是被解密的前苏联军事机密档案:

1941年5月在苏军的一次高级会议上,当时的最高统帅斯大林认为国防军事强大的同时,应该从防御转向进攻政策。于是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苏联军队在6月12日勿勿制定了对德实行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计划-大雷雨计划。当时德国正在西线和法.英交战。攻陷法国柏林后(都德的《最后一课》应该就在当时的背景下),转而攻打英国。苏联大举举兵至苏德边境,甚至拆除了用于防御的铁丝网,撒除了防御的纵深部署,本想坐山观虎斗,待德英战争胶着时,出其不意对德开战,坐收鱼翁之利。不成想,6月22号德国看出了斯大林的野心,在英未被攻陷状态下转而改打苏联,因当时苏军大举换防,阵脚未稳,而又未有纵深的战略部暑,以至苏军大败。说大雷雨计划可笑,可笑之处在于:本来是进攻的一方,却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而被对方识破打了个措手不及。这不能不说战机的重要。

正义不会缺席,但也许会迟到。假设当时先发动苏德战争的是苏联,德国为了发动战争准备了很久,而苏联制定的计划却不足1月,加之非正义很难得到友国(美英…等国)的帮助,谁胜谁败真难预测,否则历史真的需要重写…

有人说苏联实施大雷雨计划绝对是个笑话,为什么一位叫狄科的德国老兵对此深信不疑呢?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大雷雨计划有可能存在,但是绝对不可能实现,只是一种胡想的构思而已。

“大雷雨计划”是苏德战争爆发前,苏军试图先发制人进攻德国并称霸欧洲的明确计划。保罗 卡雷尔 的《焦土》一书中宣称,1993年初,俄罗斯的丹尼洛夫上校在著名的《奥地利军事杂志》上公布了1941年苏军总参谋部完整的战争计划。

作为一个国家来说,在大战之前参谋部都会制定若干的计划,包括一些似乎不可行的计划。

比如日本在珍珠港事变之前,就有很多的计划,仅仅北上苏联计划就有很多种,甚至还有登陆美国本土阿拉斯加的。

这些计划并不稀奇,只是作为若干方案的一种,让领导人有选择的余地。

计划只有被最高当局认可为第一计划,才算有价值。

比如德军攻打法国之前,德军总参谋部的计划是一战的复制,要求攻打法军正面阵地。

而曼施坦因的镰刀闪击计划,才是一种新式计划,要求从阿登山区奇袭。

本来镰刀闪击计划被德军参谋部斥责为妄想,然而在希特勒的坚持下逐步成为第一计划,最终用于实战。

其实,大雷雨计划只是苏联很多计划的一个而已,从没受到过重视。

它要求德军所谓全面进攻,入侵德国,进而征服整个南欧。

在当年看来,不但不现实,甚至是荒谬的。

斯大林还没蠢到,同所有资本主义国家为敌的地步。

实际上,在苏德战争爆发前,苏军奉行的是积极防御计划。

也就是如果德军发动对苏联的进攻,苏军就将他遏制在边境地区,然后击中预备队进行总反击,甚至突入德国领土。

为了实现这个计划,斯大林将大量苏军驻守在边境附近。

后在在德军的闪电战中,这上百万边防部队摧枯拉朽的被德国人吃掉,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说通俗点,大雷雨计划只有几页纸,斯大林都未必知道有这么个玩意。

有人说苏联实施大雷雨计划绝对是个笑话,为什么一位叫狄科的德国老兵对此深信不疑呢?

大雷雨计划

乃是苏联参谋人员

筹划的无数计划中的一个而已

根本就没有送至斯大林

就束之高阁

故,纸上谈兵的事

听过罢了

#凌远长著#

有人说苏联实施大雷雨计划绝对是个笑话,为什么一位叫狄科的德国老兵对此深信不疑呢?

“大雷雨计划”其实真的存在过,只不过被苏联演绎成了笑话。

大雷雨计划的提出

1941年5月,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为军事院校毕业生举行的庆祝活动中作了一番重要指示。

奉行和平政策当然是一件好事,我们至今也一直实施着防御方针。但是,我们的军队已经大为改进,同时配备了足够的现代化武器,军队实力增强了,我们应该从防御转向进攻。

斯大林这番话有是有底气的。此时的苏军在波兰,保加利亚一带集中了268万陆军,并且有22000辆坦克及12008架飞机,火炮装甲车更是不计其数。而此时的德军,从保加利亚抽调走70多个师参与了墨索里尼对巴尔干半岛的入侵,东线兵员缺口严重,表面上看来,苏军占尽优势。

于是,苏联最高统帅部制定出“西线扩张计划”,明确表示在“6月12日进攻德国”,但由于准备不充分,推迟到7月。其计划主要内容是红军主力在克拉科夫卡托维兹方向进行主动进攻,切断德军与巴尔干半岛的联系,之后至插波罗的海,包围歼灭驻扎在波兰的德军。该计划就是苏联制定的“大雷雨计划”。

大雷雨计划的流产

其实希特勒早在苏联向保加利亚提出领土要求的时候洞悉其野心,也料定苏德必有一战,无论从国家利益、民族矛盾还是意识形态方面,终将要有一场战争。

于是希特勒早在1940年12月18日便批准了对苏作战的“巴巴罗萨计划”,只不过由于墨索里尼对巴尔干半岛的入侵,便把此计划推迟到1941年6月22日。

让斯大林没有想到的是,希特勒真是个战争疯子,西线在与英国作战的同时还敢在东线与苏联开战,从而打乱了苏联的布置,“大雷雨计划”也就此流产。

“大雷雨计划”成“大雷雨笑话”

当希特勒的“巴巴罗萨计划”已经实施的时候,苏军正在干什么呢?

苏军当然也在整军备战。苏军在没有纵深边境线布置了七十个师的兵力,为自己的“大雷雨计划”做准备呢。

看看苏军都干的什么事!他们把苏德边境的铁丝网剪开、防御战壕填平、边境布置的地雷全部起了出来,准备向西线全线进攻呢。

以至于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军先是击溃苏军俘虏几十万人,接下来一路畅通无阻,高歌猛进,甚至连德国人都说“像回到了家”一样。也就是说苏军的“大雷雨计划”更好像为德军“巴巴罗萨计划”开路一样,这也是对苏联统帅部的一种讽刺。

“大雷雨计划”就这样变成了“大雷雨笑话”,既是讽刺苏联的不自量力,也是讽刺苏联的错误指挥。当然,“大雷雨计划”也可以看做是苏联的一个战争预案,或许只是苏联参谋部的脑洞而已,毕竟没有展开计划,所以西欧认为这是个笑话,那么我们姑且就当笑话看看好了。

有人说苏联实施大雷雨计划绝对是个笑话,为什么一位叫狄科的德国老兵对此深信不疑呢?

答:所谓“大雷雨计划”,真的就是一个笑话。

因为“大雷雨计划”是在苏德战争爆发前,苏军试图先发制人进攻德国并称霸欧洲的计划。

为什么呢?首先,德国为了发动这次世界大战,已经准备了几十年,可以说在各方面都准备得相当充分,同时在各方面已考虑得很周到了。其次,德国在战前,早己把苏联作为了进攻对象,并因此提前就把苏联“研究”得很透彻。

而苏联呢,是在看到德国大举进攻法国后,才在1941年初临时想起制定起所谓的“大雷雨计划”的。可以说,这个计划制定的非常仓促,在各方面都很不完善。

可以肯定的说,如果苏联早进行了大雷雨计划,将必败无疑。

欺大林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虽然在当年5月批准了这个计划,所以他仍不敢冒然实施。

斯大林是想等德国陷入与强国英国交战的泥潭后,才“趁火打劫”的。没想到希特勒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还没有等到打败英国时,就突然闪电进攻了苏联。因此在战争初期就把毫无准备的苏军打得晕头转向,溃不成军了。

由此可以想象“大雷雨计划”有多笑话!

为此,二战参战的德国老兵狄科事后接受采访时对“大雷雨计划”当然深信不疑了。

因为,苏联的计划是进攻,而不是防御。

狄科说"作为军人,敌人是处在防御还是攻击准备状态,这是可以在作战中感觉到的。因为没有任何一支军队会同时处于两种状态。苏联准备的是进攻,故他们缺乏防御的准备和部暑。其纵深很薄弱。所以才会被打得狼狈不堪。”

普通士兵是战争的最直接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他们的看法总比那些理论家更有参考价值吧。

事实证明,所谓“大雷雨计划”真的就是一个笑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