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里天山童姥为什么对虚竹这么好?

《天龙八部》中的天山童姥,可不是一般的女人。她是一个领袖级别的人物!

那些江湖豪杰,没有一个人见过天山童姥的容貌;也没有人知道天山童姥是何方神圣。如果用心分析一下就能知道,这一切都是天山童姥人为制造出来的烟幕弹。

天山童姥,要的就是领袖级人物的神秘感。

天山童姥这样级别的人物,很难与人正常的交流。

但在内心深处,就算是天山童姥,也需要别人对她真正的关怀,而不是对她的敬畏。同时作为一个有感情的人,关怀别人也是她自己的正常心理需求,只看这个人会在什么时候出现。

一.天山童姥与虚竹,在一个恰当的时间和地点相遇

如果天山童姥和虚竹在少林寺相遇,他们不会有任何故事。

天山童姥有着极强的防范意识,在正常的时候,一般人无法走进她的内心深处,所以也就没有办法看到,她内心深处柔软的一面。

而虚竹不一样。

虚竹算是天山童姥的救命恩人。

在三十六洞洞主、七十二岛岛主开的所谓万仙大会上,领头的乌老大要把天山童姥杀掉,用她来歃血为盟。

然后大家同仇敌忾,向天山童姥寻仇,找破解生死符的办法。

那个时间段正是天山童姥返老还童的日子,又要躲着她的另一个大仇人李秋水,那时她没有功力,只能让乌老大抓走。

那个时候天山童姥再现在众人面前的形象,就是一个哑巴小女孩。

若是选择去救她,非但没有任何好处,还有可能得罪以乌老大为首的群雄。

而那时的虚竹选择了出手相救!

虚竹救天山童姥,没有任何功利性目的。只是单纯地秉承着心中的信仰,慈悲为怀。他不能看着一个无辜的小女孩被人杀害;他也不能眼看着乌老大去制造杀孽。

无欲无求、慈悲为怀,人生的最高境界莫过如此。只有二十几岁,单纯的虚竹就做到了。

而那时的天山童姥呢?

她是逍遥派的大弟子;是缥缈峰灵鹫宫的主人;是九天九部中人人敬仰的尊主;是三十洞洞主、七十二岛岛主谈之色变的女魔头。

天山童姥能有那么高的地位,靠的绝对不是慈悲为怀。她的地位都是在刀尖上行走,从一场一场战斗中博来的。

那时的天山童姥经历过血雨腥风,也看惯了人间的阴险狡诈。

那时最能感动她的,反而是人间最质朴的情谊。

救命之恩,必当报答,天山童姥自然会懂得这个人生朴素的道理。

虚竹在一个极恰当的时间,天山童姥返老还童时,与天山童姥相遇。

如果正常的时候,天山童姥根本就不需要虚竹去帮助。

如果那个时候,天山童姥的外表不是一个哑巴小女孩,以天山童姥的腹黑,她也许会怀疑虚竹救她另有目的。

可无巧不成书,在极恰当的时间和地点相遇,给了天山童姥足够的理由去信任虚竹。

同时也给了天山童姥,对虚竹好的一个充分理由。

二.天山童姥与虚竹之间,是人与人之间的对等交流,他们之间只有亲情,不论尊卑

作为灵鹫宫的尊主,天山童姥已经唯我独尊太多年了。她把此生的痴情都给了无崖子,所以她没有丈夫,也没有儿女,也许她根本不知亲情为何物。

作为一个正常的人,每个人都需要亲情,天山童姥也绝不会例外!

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对自己好,来获得亲情;每个人同样也会对亲人好,来释放亲情,这是一个正常人正常的心理状态。

在虚竹的眼里:

虚竹首先把天山童姥当成了一个无助的小女孩,救助了她。

然后为帮天山童姥逃避乌老大的追杀,选择背着她,开始了一段逃亡之路。

这时在虚竹的眼里,自己是大人,自己又是出家之人,需要普度众生去救助这个小丫头。

这时的虚竹在面对天山童姥,是全是关爱与慈悲,他自始至终都把自己的人格放到了与天山童姥平等的位置上。

这种平等,在他知道了天山童姥的真实身份之后也从未改变。

而天山童姥呢?

在虚竹挺身而出相救天山童姥时,虚竹就已经获得了天山童姥的信任。

在天山童姥与虚竹相处的过程中,天山童姥发现了虚竹就是一个善良且迂腐之极之人。

在天山童姥这种历经沧桑,且狠辣、腹黑之人面前,真正无欲无求的那种善良,反而有着强大的力量!

天山童姥面前,虚竹可以为对他没安好心,想要杀掉他的乌老大说情;

也可以为天上的飞鸟,地上的梅花鹿去说情,让需要饮血才能练功的天山童姥,不要大开杀戒。

在天山童姥以及乌老大面前,他们从来不会有众生平等的意识。在他们的眼中,这些牲畜就是食物。

可天山童姥的心中,对虚竹的好感及信任又会增加几分。因为为那些牲畜求情,不会给虚竹带来任何好处,可他仍愿意去做,这一切都只能说明虚竹的善良是发自内心的,不需要任何的交换条件。

这时的天山童姥会选择去信任虚竹,这一份信任对天山童姥来说极为难得。甚至可能在几十年内,天山童姥只选择了信任一虚竹个人。

信任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敞开心扉,建立亲情,对一个人好的基本条件。

在天山童姥与虚竹相识不久,天山童姥就对虚竹说出了这样的话:

虚竹道:“小……小姑娘……”

那女童喝道:“什么小姑娘,大姑娘?我是你姥姥!”

这句话简单粗暴,却实实在在的已经把虚竹当成了自己人。

这对于天山童姥这种唯我独尊之人来说,是给虚竹极大的亲情和认可。

当然,在天山童姥与虚竹继续相处的过程中发现了虚竹可是实实在在的自己人……

三.虚竹是无崖子的传人,天山童姥愿意在他的身上延续亲情

以天山童姥的武学见识,很快就发现了虚竹身上的内功,根本就不是少林一派。

虚竹身上身负无崖子七十年的逍遥神功,也许可以作假。

但是被解开的珍珑棋局,加上他手上戴的七宝指环,一定能让天山童姥相信,虚竹就是逍遥派的嫡派弟子,是无崖子的传人,是逍遥派掌门人。

天山童姥,无论是在事业还是在武功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可在感情方面,她真的就是一个痴人。她痴痴的恋着师弟无崖子,一生从未改变。

可天山童姥终究还是输了,因为无崖子选择了她的师妹李秋水,他们不但在一起,还生了一个女儿。

虽然天山童姥九十六岁了,可什么事情,一旦牵扯到她的情郎无崖子,她立刻就变得毫无判断力。

当虚竹掏出无崖子给他的画像时,天山童姥立刻就想上去把那幅画踩得稀巴烂,因为当时的天山童姥以为那幅画上面画的是李秋水。

可当天山童姥才看到这幅画后,再看虚竹时,一切就变得不一样了。

虚竹长得并不好看,甚至可以说是相貌丑陋。虚竹本人对臭皮囊并不在意,天山童姥对于晚辈更看重真性情,对于容貌也不大在意。

可天山童姥知道李秋水非常在意!

李秋水与无崖子的过往,天山童姥不会完全知道。可是天山童姥知道,至少在表面上,李秋水有过非常多小情人。

在天山童姥的眼里,李秋水就喜欢相貌英俊的少年郎。

那么无崖子,如果想要让李秋水去传他徒弟武功,也应该找一个面如冠玉的弟子才对。

可虚竹呢,相貌丑陋不说,还是一个和尚。

那时在天山童姥的心中已经升起了一种冲动,这份冲动就是无崖子终于不再是颜控了!

在天山童姥眼里,也许到了晚年的无崖子,终于看出了李秋水的不可靠。才选择了与李秋水喜好完全相反的一个人为弟子。

李秋水不是喜欢帅哥吗,那无崖子就是要找一个丑陋的和尚为关门弟子,是为了什么?

在天山童姥的心里,一定会解读成,无崖子收虚竹为徒就是要羞辱李秋水。

这让天山童姥看到虚竹时,会觉得她与李秋水几十年的较量,最终还是自己赢了。

那种痴情与悲凉所共同迸发出来的力量,会让天山童姥选择,同时让虚竹成为自己的继承人。

那样她和无崖子就有一个共同的继承人,他们的生命会在虚竹的身上,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下去。

天山童姥真的为虚竹安排好了一切,虚竹成为了缥缈峰灵鹫宫的新主人,掌握了灵鹫宫全部的秘密;天山童姥在武学方面对虚竹倾囊相授,至于他能领会多少,那是他自己的事情了;天山童姥还把李秋水的孙女同虚竹撮合到了一块儿,这让李秋水就再也没有机会去下手伤害他。

虚竹在天山童姥最后的那一段日子里一直与她相伴,虚竹的简单与善良让天山童姥明白了,其实心结是可以打开的。

可天山童姥却依然选择去爱不爱她的师弟无崖子,天山童姥与李秋水之间也还要彼此相恨。因为这份爱与恨,都已是他们活下去的理由。

人生简单苍白的虚竹,却比争斗了一生,站在人生巅峰的天山童姥活的还要明白。他们之间都给了对方最真挚的信任,这一份上升到亲情高度的好是相互给予的。

《天龙八部》里天山童姥为什么对虚竹这么好?

天山童姥本名巫行云。天山童姥对虚竹的好,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由开始的欲饮其血,到睹物思人,再到忆起刹那芳华,最后终于被虚竹寥寥数百字高深佛法所打动,回归了本性,虚竹也开始了自己的开挂人生。

天山童姥本名巫行云,与无崖子、李秋水同拜一师学艺。三人本感情至深,令人羡慕,然则好景不长,巫行云与李秋水同时倾心于神采飞扬,风度闲雅的无崖子,以至两人心生间隙。

巫行云纯真无暇,天真浪漫,自是不及李秋水的妩媚心机,很快李秋水便与无崖子耳鬓厮磨,双宿双栖。

面对李秋水的身形苗条婀娜,轻风动裾,飘飘若仙,巫行云自惭形秽,于是兵行险招,决心修炼逍遥派至高无上的武功“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以求永葆青春,来击败情敌李秋水。

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属至阳,本就不适合女子修炼,但巫行云心高气傲,竟将至阳功倒转修炼为至阴。巫行云期望他日能与无崖子长相厮守,又觉此功名字太过狂妄,于是易名为“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

此功虽然威力奇大,但却有个致命的缺点,便是每三十年,修炼之人便要返老还童一次,而且功力全失,需吸饮生血,方能继续修炼。

巫行云26岁这年,李秋水得知巫行云欲通过永葆青春来得到无崖子,于是趁其练功之际,在她背后大喝一声,以至巫行云走火入魔,身材永远保持在6岁孩童的模样,由于巫行云身材永如女童,又长居天山,遂自号"天山童姥"。

岂料,无崖子移情别恋,居然喜欢上了李秋水的妹妹李沧海,无崖子又不愿见天山童姥与李秋水为自己争风吃醋,遂不理二人,与李沧海避居于大理无量山琅嬛福地。

而天山童姥对无崖子始终难以忘情,思念日积月累,无以排遣,终于从一个纯真无暇的少女变成了一个性情暴戾之人,同时对李秋水的暗算也难以释怀,心有不甘的天山童姥转而为了报仇,毁了避于西夏当上皇后的李秋水的容貌,至此两人仇深似海。

弹指一挥间,几十年过去,两人冤冤相报,互有输赢,却终未有了结。

当天山童姥第三次返老还童之时,自知李秋水必会趁其功力全失而向她寻仇,遂化装成丫鬟藏于灵鹫宫内。岂料,七十二岛岛主之一的乌老大为寻生死符得解药,阴差阳错地将天山童姥擒获。

不明所以的乌老大使用各种手段折磨天山童姥,天山童姥装聋作哑,不吭一声,就在乌老大准备将天山童姥斩杀之际,被机缘巧合得到无崖子真传的虚竹山野间乱闯时遇到,虚竹慈悲心大动,将天山童姥救出。

此时的天山童姥急需吸饮生血来恢复功力,就在她准备在背后吸饮虚竹之血时,猛然看到了他手指上戴的逍遥派掌门信物七宝指环。

当天山童姥得知无崖子与与沧海均已去世,痛心不已,一生苦恋无崖子不得的怨忿也就有了些许平复,而作为无崖子的关门弟子虚竹,天山童姥自是对其稍有改观,多了几分情感。

五六日间,天山童姥咬破鹿颈喝血之后,虽身形如旧,但已变为十六七岁的少女,虚竹见其容色娇艳,眼波盈盈,简直就是个美貌的大姑娘,竟不敢像前日那样背负天山童姥,并说出男女授受不亲之语,惹得九十六岁的天山童姥玉颜生春,双颊晕红,顾盼嫣然,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少女时代,对虚竹的好感进步加深。

就在这时,身形苗条婀娜,脸蒙白绸,身着白衫的李秋水寻仇而来。随即,李秋水点了虚竹双腿穴道,准备用匕首痛加折磨天山童姥之时。

那知虚竹在大怒之下,心情激荡,体内的北冥真气将双腿穴道冲开,急冲而前,抱起天山童姥,往山峰顶上疾奔而去。

待到李秋水追了三里有余,没料到虚竹踏在空洞的积雪之上,连同天山童姥一起掉下,两人才得以脱险。

此时天山童姥尚有七十九日,神功方能还原。天山童姥欲要躲到少林,但又转瞬想到,李秋水必会命西夏国一品堂出马搜寻,还是难逃她的毒手。

虚竹无意说起,自己如何胡乱解开无崖子那个珍珑棋局,天山童姥茅塞顿开,西行百里的西夏国,虽是凶险之地,但也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活命之地。

随后,虚竹将身负重伤的天山童姥负在背上,朝西疾行,向西夏而去,此时毫无心机的虚竹终于不仅取得了童姥的好感还获得了她的信任,并答应犯险之后,传授天山折梅手作为酬谢。

一路之上,虚竹以高深佛法劝解天山童姥,世间烦恼,皆因贪嗔痴而起,童姥开始慢慢回归本性,暴戾乖张的性格也就去了大半。

待到二人藏于西夏冰窖之内,虚竹不愿杀生吃荤,此时童姥便已开始不在强人所难了,心中只想神功大成后,如何找李秋水报仇。

两人言谈之中,岂料虚竹用寥寥数百字的《儒道四行经》辩的天山童姥天下第一强者的论断哑口无言。

天山童姥一生要强好胜,座下侍女仆妇自是不敢向她顶嘴,就连那些三十六洞、七十二岛桀骜不驯的奇人异士,也个个将她奉作天神一般,今日被驳得哑口无言,随即也被虚竹的天性善良,笃厚老实所打动,面恶心善的天山童姥终于归回了本性,心中便开始盘算如何能让虚竹继承自己灵鹫宫主人一位。

此后,天山童姥首先教他如何以天山六阳掌以化解生死符,然后又不断用计逼得虚竹学逍遥派武功,最后,又在夜里抱来梦姑让他破了淫戒。

就在天山童姥即将大功告成之时,李秋水终于在冰窖中找到二人。势均力敌的天山童姥与李秋水斗的难分难解,最后同归于尽。两人共计百年的功力均被传到虚竹身上。

天山童姥临终前将灵鹫宫主人传与了虚竹,虚竹自此便开始了自己开挂的人生!

《天龙八部》里天山童姥为什么对虚竹这么好?

《天龙八部》里的天山童姥为什么对虚竹这么好?

因为天山童姥爱屋及乌,喜欢他!

1、天山童姥爱屋及乌,自然也会喜欢虚竹,会对虚竹好。

无崖子是天山童姥一生的最爱!90多岁的童姥对无崖子,依然爱的死去活来,如痴如醉!

虚竹原本只是少林寺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和尚,结果误打误撞,一招自杀式填棋,机缘巧合的解了玲珑棋局。这可是多少年来,天下众多高手都无法破解的一道大难题!

正所谓傻人有傻福,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无崖子等了这么多年,终于来了一个能破解玲珑棋局的意中人。虚竹出身少林,武功基础扎实,为人忠厚善良,这样的人继承他的衣钵,当逍遥派的掌门人,无崖子还是比较满意的。

无崖子耗尽生命,把七十年的功力义无反顾的全部传给了虚竹,而且还把掌门戒指给了虚竹,让虚竹做了无崖子的关门弟子和逍遥派的掌门人。

既然虚竹是无崖子的关门弟子,又是掌门人,无崖子已死,天山童姥对无崖子的感情肯定有一部分、很有可能还是一大部分的感情不由自主的会转移到了虚竹身上。

无崖子看中的接班人,天山童姥自然没有不喜欢、不接受的道理。

爱屋及乌:天山童姥得知无崖子已死,心中肯定十分悲痛,但同时也是一种解脱,因为她知道自己再爱无崖子,无崖子也不爱她。无崖子死了,天山童姥心里也就释然啦,放下了这段不可能有任何结果的爱。

所以,天山童姥的这种移情别恋,是把对无崖子的眷恋转移到虚竹身上,很好理解。

2、虚竹心底善良,直言快语,天山童姥喜欢。

天山童姥本身就是直来直去,敢爱敢恨,不会拐弯抹角。而虚竹也是如此。

作为出家人的虚竹,更是谨遵佛法,不敢越雷池半步。出家人不打诳语,虚竹对天山童姥没有一丝一毫的隐瞒,姥姥问什么,他就回答什么。这让天山童姥特别喜欢。虽然虚竹有点迂腐和执拗,但是虚竹心地善良,直言快语,对人真诚,再加上虚竹又是她喜爱师弟无崖子的传人和接班人,自然更加喜欢。

3、虚竹不畏艰险,一心保护天山童姥,让她十分感动,所以更加喜欢虚竹。

虚竹虽然继承了无崖子的七十年的深厚内力,但他不会轻功和武功招法,刚开始就知道背着天山童姥拼命瞎跑。让天山童姥哭笑不得。

天山童姥也是为了自己活命,赶紧教给虚竹逃跑轻功和逍遥派的武功招法。原来,天山童姥练的是返老还童的顶级功法,这种功法到一定时候,就要变回小孩子,这时候的她功力太低,还需要慢慢恢复功力才行。

少林寺出身的虚竹,本来功底就扎实,再加上无崖子70年的盖世内功都给了虚竹,虚竹就缺少一个像天山童姥这样的顶尖高人指导。虚竹继承的是无崖子功力,天山童姥指导他武功是最好、最合适的老师。天山童姥和无崖子都属于逍遥派,知根知底,指导虚竹那是轻车熟路,虚竹学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经过天山童姥的贴身严厉指导,再加上虚竹的内力深厚,领悟力强,很快就学会了绝世轻功和逍遥派的武功招法。

4、虚竹尊师敬友,品德高尚,这也是天山童姥喜欢他的原因之一。

虚竹无论是对少林寺的师傅,对无崖子、天山童姥等前辈,还是对其他门派的长辈都是尊敬有加;虚竹对段誉、乔峰等朋友们也是肝胆相照,真诚对待;哪怕是对本门中的帮众下属也是和颜悦色,平等对待,不摆谱,也没有任何架子!

像虚竹这样重大局、重大义、重感情、恩怨分明的年轻人,天山童姥只有喜爱的份,对他好理所当然。

5、天山童姥对虚竹的好,最高体现就是——她竟然给虚竹找了个媳妇。

天山童姥和虚竹为了摆脱追杀,最后跑到了西夏国皇宫的冰库里躲藏。天山童姥不仅成功的让虚竹破了荤戒,还给他找了个“梦姑”,破了他的色戒!

你想啊,作为一个女人,竟然毫不避讳的给虚竹找媳妇,你说她不是喜欢虚竹?不是对虚竹好,还能有什么吗?

也许还有个原可能是因为这个西夏公主是李秋水生的,她想通过这件事来报复李秋水。但这也许只是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应该也是她喜欢虚竹,捉弄虚竹,为了逍遥派后继有人考虑。既然自己没能和师弟无崖子结为夫妻,那就给无崖子的接班人找个意中人也不错。

总结:天山童姥挚爱无崖子一生,她爱屋及乌,转而喜欢他的传人虚竹。再加上虚竹秉性善良,对人真诚,在她危难时刻,虚竹奋不顾身的对她舍生相救等原因,她不仅喜欢虚竹,还教他武功,给他找媳妇“梦姑”,那是真的对虚竹好,好的一塌糊涂!

虚竹因为有天山童姥这样的好老师,在他背着天山童姥逃难的路上,天山童姥通过连哄带骗、软硬兼施的方式,逼迫虚竹快速学会了逍遥派的各种顶尖武功,天山童姥尽其所能,要把虚竹培养成一代高手。

虚竹在打破清规戒律的情况下,武功突飞猛进,不仅成功跻身武林高手之巅,而且还如愿以偿的抱得“梦姑”美人归!

你说天山童姥对虚竹是不是真心的好?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秒删)

《天龙八部》里天山童姥为什么对虚竹这么好?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很复杂,女人的心谁知道呢。

但大体应该是以下几点:

第一,喜欢无崖子。

童姥曾经对李秋水说,虚竹是无崖子的忘年交,万万不能害他。

道理就是这样了。

童姥对无崖子痴迷了一辈子,到九十多岁直到无崖子选择了李秋实,还是痛哭流涕。

这可以说是痴情。

痴情的女人不要说暗恋男神的徒弟传人,就是是一条狗,她也会好好对待。

第二,虚竹救过童姥。

童姥当时差点被乌老大他们杀死,没有人敢救。

是虚竹冒着巨大威胁,舍身救了童姥。

童姥此人性格变态,但还是懂得报恩的。

童姥传授给虚竹折梅手,固然有借机自保的意思,但也非常用心,并不单单是利用虚竹。

第三,童姥虚竹有相同点。

虚竹外和内刚,性格固执甚至到迂腐的地步。

童姥也是刚烈的女人,非常倔强,不然不会搞到90多岁还极度仇视男人。

两人本性比较接近。

还有,虚竹为人坦率,直来直去,在少林寺认罪连犯过淫戒都说了。

童姥为人直爽,说话并不遮掩,一些不好听的话也当面说。

所以,虚竹和童姥还是能相处的,不然虚竹早就跑了。

第四,虚竹是童姥80年来唯一长期接触的男人。

虽然童姥已经是个老人,但她从十多岁失恋后就不接触男人,手下几百仆人都是女人。

然而小和尚虚竹是童姥唯一长时间相处的男人。

所谓异性相吸,总比同别的女人要容易相处。

《天龙八部》里天山童姥为什么对虚竹这么好?

天山童姥对虚竹好,不只是想报答他,还有一份“情意”。

一、虚竹的救命之恩

当日,天山童姥被乌老大等人,掳来。

他们商量好了,想要趁这个特殊时机,杀了天山童姥。

却不知道,天山童姥正在返老还童。

明明仇人就在眼前,七十二洞洞主,竟然无一人注意到这个小姑娘。

众人虽然认不出她的真实身份,却也想斩草除根。

天山童姥被点了穴道,根本无力反抗。

关键时刻,是虚竹心怀慈悲,救走了她。

所以,虚竹对天山童姥,是有救命之恩的。

二、天山童姥对他虚竹有特殊的“情意”

天山童姥对虚竹很好,救命之恩只是表面原因。

最根本的原因,天山童姥曾经跟虚竹说过:

“从来没人对我这么好。”

这句话是天山童姥的心里话,事实也的确如此。

天山童姥性格暴戾,武功还极高,杀人不过一眨眼的事。

众人只知道对她俯首称臣,甚至连她长什么样都不认得。

高高在上的感觉,固然美好。

但是漫长的岁月里,她太寂寞了。

她知道,所有人尊敬她,是因为怕她。

却没有一个人,真正地关心她。

她孤独了一辈子,临死之前和虚竹相处的这段日子。

虽然是逃亡,却也享受了很多温暖。

所以,虚竹对她而言,是带给她温暖的人。

《天龙八部》里天山童姥为什么对虚竹这么好?

天山童姥这个人原本就不坏,属于那种面恶心善的人。

我们之所以认为她恶,无非是她有着生死符这等凶残暗器毒物。这东西不仅仅是旁门左道,更是凶恶之物,中符之人,奇痒剧痛难忍,往往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只能是求助于童姥的镇痛止痒之药。

一般来讲,用这种狠毒暗器的人,就不会是什么好人。再者天山童姥也确实利用生死符的特性,去控制灵鹫宫麾下的三十六洞主、七十二岛主,让他们乖乖听从号令。这种残酷是令人发指的,无怪乎那些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物一提起“生死符”便浑身发抖,一听到“天山童姥”就胆颤心惊。

但是,大家忽略了一点,这里面的什么三十六洞主、七十二岛主,其实也都不是好人。当初乌老大他们乘着天山童姥功力全失,率众攻上缥缈峰,捉住一个八九岁的哑巴小姑娘,他们并不不知道这个小女孩儿就是返老还童的天山童姥,对其使了诸多酷刑,其狠辣可见一斑。

乌老大道:“也不会。我们什么拷打、浸水、火烫、饿饭,一切法门都使过了,看来她不是倔强,却是真的不会。”

当时三十六洞洞主、七十二岛岛主歃血为盟要杀童姥,还商量着一人割捉来的小姑娘一刀,虚竹在旁边看不过去,挺身相救。

事实上,乌老大与灵鹫宫本就不能算是一个整体,时时刻刻都有反叛之心。如果童姥没有生死符,又该如何驾驭他们?

天山童姥以生死符控制他人的行为,确实有些残暴,但以恶制恶,以毒攻毒,在江湖中本就很常见,上位者针对下位者的威严以及御下手段,更是随处可见,如果以此就来断定天山童姥的好坏,未免过于片面。

如果天山童姥真的是一个只依靠生死符强迫他人臣服的恶人,那么她从小养大的梅兰竹菊四姝就不该生得那般正常,她们的言行举止中,根本看不出多少阴暗面,反而还有一丝明媚俏皮。而她们对于童姥更是死心塌地,虚竹能够成功入主灵鹫宫,全靠她们遵从天山童姥的遗愿。

当然,关于天山童姥的善良,更多的还是体现在虚竹身上。

当时虚竹从乌老大手里救下童姥,并带着童姥逃亡。在得知小女孩儿是老身童像的老太婆时,依然是对其关照有加,并多了几分对老人的尊敬。一路上,虚竹对童姥十分关照,从树上掉下来时,因为怕压着童姥,宁可自己受伤。而最终在得知童姥的真实身份之后,虚竹依然怜惜童姥,甚至违背本意不阻止童姥杀生饮血。在遇到童姥宿敌李秋水之后,虚竹更是不顾自己危险,再次救下童姥,并背着断腿的童姥一路躲避追杀,最后更是陪伴童姥躲在西夏皇宫的冰窖中,被动抵御李秋水。

虚竹身受无崖子传功,算是逍遥派传人,属于童姥后辈,救下童姥无可厚非。但是,虚竹此前并不知道童姥身份,更不知道其与逍遥派的渊源,之所以救童姥,更多的是凭借心中的本性善良。

虚竹的善良,触动了童姥内心的柔软,是故一路上指导调教,帮助虚竹理解吸纳身上的逍遥派武功,后面更是要将毕生所学传给他。这里面自然是有着对师弟无崖子传人爱屋及乌,但是虚竹的善良本性和屡次就她的恩情,也是童姥选择回报的原因。

至于后面她后面明知虚竹是佛门弟子,还强迫虚竹破戒吃荤,甚至捉来西夏公主和虚竹颠鸾倒凤,其也不是想要害虚竹。童姥长期处于高位,性格乖张,行事风格都比较强势,什么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让虚竹破戒,更多的是为了留下虚竹陪她,然后好传给虚竹武功,至于让梦姑遇上虚竹,那可是帮她当了驸马爷,虚竹还不得感谢她。虽然这一切都不是虚竹心中所愿,但却是童姥所认为的对虚竹的好,以天山童年里跋扈暴躁的性格,用自己的方法对别人“好”已经很不错了。

当然了,这种方法并不提倡,对一个人好,其实更应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否则,无异于穿着别人的鞋,仍旧走自己的路。

最为关键的一点,如果童姥真心恩将仇报,残暴凶恶,那么就不会选择虚竹这样一个善良和尚,来当灵鹫宫的主人。

所以,童姥之所以对虚竹那么好,其根本原因乃是童姥本性就不坏,只是江湖险恶,自身遭遇坎坷,不仅感情受挫,身体也被李秋水害至残疾。她不得不把自己内心的柔软隐藏起来,换上一副凶恶的面孔做派,久而久之,养成了她乖张的性格。

事实上,像天山童姥这种表里不符在《天龙八部》中很常见,这本书本身就带着金庸先生对于皮相的理解。是非好坏从于心,而不是着于表象。像南海鳄神岳老三,四大恶人之一,凶神恶煞,但其实本性并不坏。吐蕃国师鸠摩智顶着佛门子弟的帽子,却全然没有宗师形象。慕容复看似人中龙凤,翩翩君子,私底下却毫无底线。

或许这就是人生,如梦亦如雾,如梦幻泡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