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火箭炮射程480公里,比飞毛腿导弹还远,为何只出口不装备?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说句不好听的,咱家的火箭炮,在一些人的眼里,这货压根就是一导弹。

您也别歪歪嘴,其实他们说的也不是没道理。咱别的不说,就说咱家东风快递,东风11才三百多公里,就这哥们一家伙都怼到四百八十公里,可以啦!

就光这射程比一些个导弹都牛叉,说真格的,咱要是蹲国际上吼一声:“俺们家火箭炮是第二!”

一准有人会接话:“你快拉倒吧!你家第二,俺们都得搁第三开始排了!”

所以咱家的火箭弹那真是个好东西,而题主说的这一款,应该是卫士2D,多管火箭,还是轮式的。

咋说呢?火箭炮这块,咱一般都是出口了,很少给自己个留着用的。

为嘛呢?

这里有一个答案,是咱家那个天天笑呵呵叫局座的小老头,说过的,咱不防吧嗒吧嗒他老人家这答案,感觉一下。

他老人家说,国际上有一个习惯,他们喜欢把先进的武器卖出去,这里头有俩目的。

一个是让这玩意接受一下现实的考验,瞅瞅有嘛毛病,这样就可以随时调整,毕竟实战和模拟出来的环境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再有一个,先进的东西,你卖出去了,这不就是钱吗?你拿着这钱继续开发这款武器,不香吗?这还不用你持续投入了。

这肯定开心。

你比方说美国,俄罗斯他们都喜欢这么干。

听了局座的话,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咱也不能把好东西窝起来,自己玩命的投入,你这属于不开窍,太傻了。

就这么一进一出的,让一款武器在这个循环中得到不断的活力,这才是发展武器的一个捷径。

当然这里头不包括类似于原子弹这种大杀器,再先进他也不能卖。

那么为嘛咱不装备呢?

很简单,这玩意咱要想装备的话,还不手到擒来,自己家的东西,说生产,嘎嘎的就出来,这都不带有疑问的。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会提出反对意见:“你自己不装备的话,临到真要用的话,这不就手生了吗?不应该啊!”

这就涉及到俺对这个问题的一些个看法,大家伙听上一听。

火箭炮这玩意,对于目前的咱来说,有那么点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觉。

咱先简单的聊一下,咱为嘛对火箭炮情有独钟,有了这个打底,这说的就会更加丰满一些。

想当年咱抗美援朝,在前三次战役的时候,真真的啥都没有,除了手里的比人家落后好几代的万国造之外,就剩下大腰子上的几颗手榴弹了,想弄几门炮出来,那也得打几个军里头去凑才成。

没东西啊!

这到了第四次战役的时候,咱从苏联人哪里打折购买了一些援助,这里头就有喀秋莎火箭炮。

这玩意在当时属于高科技,刚拿到手,咱还不会用,毕竟那会识字的不多。

直到第五次战役喀秋莎才获得了崭露头角的机会,而且还在后期。

但那效果真是震撼,嘛加炮弹洗地,火箭炮落阵地上,就是砸都能砸出一个坑来。

所以咱就喜欢上这个粗暴但又有性格的家伙。

火箭炮就算在咱家落地生根了,而且咱对这哥们的专注,也让他成为咱手上的一颗星星,所以要论技术,火箭炮咱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去。

结果造来造去的,咱就造出了个和导弹能够比肩的家伙。

但他是导弹吗?不是!至少咱自己不承认,因为国际上的定位五百公里算是导弹,大杀器,有很多限制的。

所以咱就只能研究个不到五百公里的。

谁要说他是导弹,那绝对是丧心病狂,要害朕!明明是火箭弹吗?

说了这么多,似乎和问题没啥关系,其实这就是铺垫了个前奏,后边就是一句话的事了。

您感觉这么个好东西,他能便宜的了吗?一发就可以达到三四百万的地步,而这火箭弹和喀秋莎一个德性,一发射就是一个批次,一个按钮下去两三千万就没了。

痛快是痛快了,钱没了。

啥叫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就是。打仗他也要考虑一下成本问题。

而且这家伙的精度有点小问题,小于六百米。当然在他的威力之下的话,这还行。

可你这么个火箭炮,在精度高的导弹面前就有点尴尬了,但就是价钱高一点,人家的射程可不止四百八不是?

而且在咱看来,咱家有航空兵,再不济还有个二炮,四百八十公里的攻击距离对于陆军来说,没那个必要,意义不大。

哎!没办法咱现在也算是腰子粗的有钱人啊!

那么说到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人家老外为嘛就买了,难道他们傻吗?”

能在国际上混,那个都不傻,至少比俺聪明多了。

原因还是价格,在他们看来,用比导弹还低的家伙,卖来了堪比导弹能力的火箭炮,太划算了。

虽然差点,但在他们的眼里,这压根就不是个问题,而且这能力比老式导弹还要牛叉的好不啦!

所以他是火炮里头贵的,但是是导弹里头便宜的存在!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中国火箭炮射程480公里,比飞毛腿导弹还远,为何只出口不装备?

射程480公里的火箭炮,为卫士-2D火箭炮。该型火箭炮是一种带有控制系统的远程多管火箭武器,采用高机动轮式越野车为运载方式,采用六联装贮运发射箱,火箭弹可根据不同的战略战术要求,换用六种以上不同类型的战斗部,主要任务是攻击敌方400公里内纵深范围内的目标(如,军事基地、集群装甲部队、导弹发射阵地、机场、港口、交通枢纽、政治经济中心、工业基地)。

同时,卫士-2D火箭炮所使用的火箭弹上安装了低成本惯性制导器件和末端卫星修正技术,射击 精度小于600米,完全媲美许多老式战术导弹。

卫士-2D火箭炮虽说性能很优异,但是却并没有列装国内部队,只用于出口。归其原因在于“性价比”。

在攻击近距离目标时,卫士-2D使用成本远过高。卫士-2D火箭炮,优异的性能背后是高昂的成本单发火箭弹价格在300-400万之间,一次齐射的花费2~3千万人民币。

我军现役主力远程火箭炮PHL-03远程火箭炮(PHL-03远程火箭炮是一款12管300毫米口径的多功能远程火箭炮系统,最大射程150公里,命中精度、杀伤威力方面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虽然口径小,射程短,但单枚火箭弹的成本低。攻击同一个近距离目标,花销要远小于卫士-2火箭炮。(同样办一件事且都能办成,但一个便宜、另一个贵,这种情况下肯定是选便宜的)

攻击远距离目标时,卫士-2D火箭炮的作战效率比不过巡航导弹。虽说卫士-2D火箭炮所使用的火箭弹上安装了简易制导组建,使其射击精度小于600米。如果放在火箭炮门类里这是一个很出色的成绩,但与巡航导弹相比就差的远了。

攻击同样的一个目标,巡航导弹可能一枚就能完成任务,而卫士-2D火箭炮一次齐射也未必能完全摧毁任务目标。

而且虽说巡航导弹单枚价格高,但是由于其效率更高,花销反而可能会比卫士-2D火箭炮小。

(长剑10巡航导弹,有效射程1500公里,命中精度达CEP10米,每枚造价500万-700万元,只相当于2枚卫士-2D火箭炮火箭弹的价格。假如,摧毁一个目标需要2枚长剑10巡航导弹,成本为1000~1400万;反过来说,卫士-2D火箭炮摧毁目标需要一次齐射,其成本是费2~3千万)

不高的“性价比”,使得卫士-2D火箭炮在国内地位很尴尬。这也使得卫士-2D火箭炮没有列装部队,主要用于出口(对于众多军事弱国来说,在缺乏资金或没有市场的条件下,选择卫士-2D火箭炮也便同样拥有了近程导弹打击能力)。

而且卫士-2D火箭炮属于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只要国家有需要,列装不过是分分钟的事情。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

中国火箭炮射程480公里,比飞毛腿导弹还远,为何只出口不装备?

对于没有弹道导弹的国家,我们的卫士-2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据信射程达到了480公里。大量出口,广受好评。速度快,威力大,被称为穷人手里的导弹。多种弹药配合使用,成为真正的团灭武器,因此受到欢迎。要问我国为何不装备,答案就在装备发展中。他国装备,不代表我国也要装备,我们有更高的发展目标,随着技术提高和进步,答案越来越清晰。美国今年在德国部署16套法玛斯的最新版本270-A1,使用一种精确打击导弹,射程超过了550公里,使用成本低,信息化水平高,火力反应快,俄罗斯升级自己的“龙卷风”,射程也在500公里以上。为了保持同步,珠海亮相一款AR-3箱式火箭炮,可以兼容射程370毫米的火箭弹和750毫米火箭弹,射程有了大幅提高。

实用是第一位的

03式远火,还不具备自动装填能力。换一车弹药需要1小时,就争分夺秒的战场来说,这是我们绝对不能容忍的。所谓好者更好,精益求精,今天早有能力做到的我们,永远不会止步,射程要更远,火力投送时间要更短,精度要高,威力要大,自动化程度要更为先进,而且发射成本要更低。这么一说,网友们都能明白了吧?这就是今天正式亮相的新一代远火,有称箱式火箭炮。M270的火箭弹在227毫米,我们的要在300毫米以上,威力和射程明显要有过之而无不及。过去网友形象地称我们为火力不足恐惧症,只怕这“病”呀会更加“严重”了呢。总之一句话,刚刚亮相的远火,更加实用。

我们的表述

作为新的一代,可实施全纵深火力打击,又能联合火力打击,因称为第四。所追求的目标,更高更快更强。想到做得到,又可控制住成本,正是新的作战理念下的结果。魂舞大漠的理解,这一成果是在发展了多年,并使用了多年以后,在技术不断进步下所取得的。如果早一点装备如AR-3,或者SR-5,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不符合我军需求。过惯了苦日子的我们,现在有了更多选择,不是要追随他人而去,而是要建立了自己的判断和认知,只有达到了,或符合了我们新质装备标准,才会得以进入部队普遍装备,否则我们宁肯等一等。网友们觉得是否如此呢?

03开火▼

SR5开火▼

中国火箭炮射程480公里,比飞毛腿导弹还远,为何只出口不装备?

射程480公里,只出口部装备,这是说卫士-2D吧?

卫士-2D是我国研发的一款先进远程火箭炮,其最大射程超过了450公里,并且拥有低于600米的打击精度,可以说在目前世界先进火箭炮中,卫士-2D无论是射程还是精度都是最为出类拔萃的!不过卫士-2D目前主要用来推向国际市场,我们自己却并未装备,这是因为我们的装备门类太齐全了,而且多年来形成了自己的装备体系,现阶段并没有卫士-2D的位置。

火箭炮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地面主战装备,火箭炮的射程远、威力大、覆盖范围广,一个火箭炮营一次齐射就可以把方圆数公里内的地面目标彻底摧毁,是对付地面装甲集群和步兵的最佳武器,这样一款好用的装备我们自然也会装备,目前我军主力火箭炮为PHL-03远程火箭炮,该火箭炮采用12管300毫米口径设计,最大射程在150公里左右。

相比于PHL-03远程火箭炮,卫士-2D的射程是其三倍有余,所谓一寸长一寸强,火箭炮的射程越远自然优势威力就越大,那么为何我们自己却不装备自己研发的卫士-2D?我国是一个武器装备十分齐全的国家,目前担负陆地中远程打击任务的装备有各种远程火炮、火箭炮、弹道导弹等种类繁多的武器。

目前在我国的陆战装备序列中,负责100公里以下打击任务的是大口径火炮,比如射程达50公里的PLZ05式155毫,负责150公里左右打击任务的则是PHL-03远程火箭炮,负责200公里以上打击任务的则是短程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比如东风11、东风15、长剑10巡航导弹等。

火箭炮虽然好用,但却是一种昂贵的武器装备,火箭炮发射时犹如一辆辆豪车在天上飞,射程越远打击精度越高的远程火箭炮装备成本就越高,卫士-2D的装备成本显然比PHL-03远程火箭炮高出很多。目前我国的陆战装备体系已经完全覆盖近、中、远这种全面的打击范围,而且我们还有强大的空军可以随时提供空中支援,此时若再加入一款卫士-2D,作用并不是十分明显,但会大幅增加装备成本。

卫士-2D主要面向的是客户有这么几个特点:没有强有力的空军提供空中支援,也没有各种巡航导弹或弹道导弹用来中远程打击,这种客户只能选择卫士-2D这种火箭炮。不过现在没有装备不代表我们一直不会装备,在特殊情况下比如夺岛战争中,紧急生产一批卫士-2D从大陆直接覆盖整个岛屿也是不错的选择,不过这种需求用到的时候再去生产装备也不晚。

中国火箭炮射程480公里,比飞毛腿导弹还远,为何只出口不装备?

火箭炮,师从苏俄军品,最初从口径132毫米的喀秋莎起步,现已将师傅远远地摔在了屁股后面,徒弟早就超越了师傅;在火箭炮领域,我军工发展壮大提速之快,令全球军界为之侧目。

我军工研发的300毫米大口径火箭炮,射程动辄150公里起步,能打480公里远的火箭炮还真有,被我军工给捣鼓出来了,非常歉虚地说射程世界第二,还真的没人敢说世界第一。

威力强大的PHL-03式300毫米远程多管火箭炮,已成为我集团军炮兵旅远程打击的中坚力量,与国庆阅兵式中出现的155毫米车载榴弹炮、155毫米履带式自行榴弹炮,共同构成了我军属炮兵旅性能卓越的远程攻坚火力。

作为WS系列火箭炮中的卫士-2D火箭炮,是目前已知全球射程最远、威力最大的火箭炮,没有之一,就是第一,据公开披露的材料显示其射程高达480公里,属于妥妥的地对地弹道导弹的射程了,确实比海湾战争时伊拉克军队装备的苏制飞毛腿地对地导弹射程还要远许多。

一个单元的卫士-2D火箭炮系统,由1辆通讯车指挥车、6-9辆发射车以及6-9辆运输装弹车所组成,弹长8.1米,弹径425毫米,采用了车载一体化设计的6联装发射/储存箱,堪称目前全球口径最大、射程最远的火箭炮系统,没有第二个国家的火箭炮能打到400公里以上。

尽管卫士-2D火箭炮系统射程远、精度高、威力大,但却价格不菲,6只管子内的6枚425毫米火箭弹一次性发射出去,2000万人民币就没有了,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平均每发火箭弹价格为333.33万元人民币。

在我集团军战时有了射击精度更高的地对地弹道导弹可以直接调用的背景下,射击精度620米左右的火箭弹,肯定不如地对地弹道导弹打高价值目标来得精准,所以我军并未装备425毫米的WS系列火箭炮。

目前,WS系列火箭炮属于出口型,土耳其早就采购了此款火箭炮,并已经实现了国产化,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军方没有弹道导弹,对有弹道导弹射程的卫士-2D火箭炮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几乎可以替代价格昂贵的弹道导弹,因此卫士-2D火箭炮成了中国精密机械进出口总公司出口的拳头军品。

中国火箭炮射程480公里,比飞毛腿导弹还远,为何只出口不装备?

我国对于火箭炮可谓是情有独钟,火箭炮发展型号繁多、种类复杂、体系健全以及打击射程衔接,尤其是在远程火箭炮领域近些年发展迅猛,先后在国际市场上推出了WS系列和AR系列远程火箭炮,其中射程达到了480公里的就属于WS系列远程火箭弹。

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我们展出了03式远程火箭炮,其常规弹射程达到70公里,弥补了战术导弹与火炮之间的打击空白;后续的阅兵中展出了03A型远火,射程近一步衍生至150公里左右,且具备了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命中精度达到了最低的两位数指标;在本次70周年阅兵式,AR-3国产版本箱式远程火箭炮首次亮相,信息化程度、弹药种类、打击射程和打击精度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WS系列火箭弹的射程达到480公里,超过了飞毛腿弹道导弹早期型号300公里的射程,堪比地对地战术导弹这一表述没有太大问题,那么为什么我军始终没有装备射程更远的这类火箭炮呢?

首先,火力打击体系功能重叠。不仅仅是远程火箭弹,我国还展出了以B-611、P-12以及M-20等为代表的地对地战术弹道导弹,其射程也大多介于300公里左右,主要受到国际条约的限制,武器射程一般不超过300公里;很有意思的是,上述战术导弹在解放军的序列中并看不到,也即是说解放军并没有装备这些杀器,核心原因就是我们火箭军本身就装备了数量不少的中近程弹道导弹,在射程上已经涵盖了2000公里以内的中近程精确打击任务,至于100公里以内的战役战术火力突击,陆军本身的远火火力基本满足作战使用,故而也就没必要再装备更多、射程更远的远火。

其次,与时俱进是发展重点。本次我国列装AR-3型自用版本箱式远程火箭炮最核心的指标是其具备自动装填和兼容发射的能力,而这一点是此前03系列远火所不具备的;共架发射能力是当前火箭炮发展的重要趋势,火箭炮不再是单一的发射同一口径的火箭弹,还可集成发射不同口径的火箭弹甚至导弹系统,大大提升远火打击灵活性,这一点至关重要。另外,模块化装填发展大幅缩短火箭炮的准备时间,实现了各类弹药的自动装填能力。

最后,物美价廉是中国军工出口秉持的核心理念。地对地战术弹道导弹对于一些第三世界的国家来说有些遥不可及,远程火箭炮的出现有效弥补了这一遗憾,对于没有战术导弹的国家来说,一款射程可达上百公里甚至480公里的火箭炮具有极大的威慑力,射程即是真理的吸引力也就展示出来了;另外火箭炮一定程度上可以规避出口射程的限制,突破300公里这个门槛;同时火箭炮相对战术导弹系统配套装备的采购价格要低得多,价格也是一大优势之所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