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差点被灭国,乞求大清派兵支援,请问当时的清军战斗力到底如何?
大家都知道,自从鸦片战争之后,八国联军入寇,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屡次签订各种不平等的条约,清军在外国军队的眼中更是羸弱不堪,甚至是一触即溃。但是在同一时期,清军依然在清朝各个藩属国内有一些不错的军事行动记录,那么公正的来说,当时清军的战斗力到底如何呢?
其实所谓人比人被气死了,虽然清军的战斗力和使用新型火枪、大炮并且有着先进战术思想的帝国主义军队比起来是不堪一击的,但是相对于周边的各个小国来说,清军还是有一战之力的。这里说一个例子,在光绪年间,清朝有一名武官李扬才,曾在江南参与镇压太平军,后转战两粤征剿各地的农民起义军因积军功官至署理广西浔州协镇,却因无故参革。这位仁兄一气之下,就变卖家产,以招抚越南股匪叶成林为名,拉来一支人马直接到了越南占山为王了。
当然和一般的盗匪不同,李扬才因为长期在广西地方活动,对越南的虚弱非常了解,他以恢复越南李氏王朝为口号,一时间吸引了很多越南的反抗实力聚拢到身边,声势浩大。而且和前期出关进剿的清军还打的有来有回,当时东京、太原、北宁等地多被其占领。其实李扬才不过也就是流寇成群,但是来越南王室看来就是心头大患了,足见当时的越南军队也不复当年安南的勇猛了,已经是兵疲将弱了。最后越南皇帝亲自请求清朝派人协助剿灭这股叛军,毕竟当时的清军在弱还是要比越南这些属国强大很多,而且广西猴子兵善战勇猛,长期在山地作战,拥有比较强的战斗力。
这个任务交给了广西提督冯子材手上,光绪四年冯子材从广西提督驻地柳州起程,不日率领二十六营清军自龙州厅城率队起行出关镇压李扬才叛乱。冯子材率兵出关后仅仅3个月,就将未祸多时的叛军剿灭,这也让越南国王嗣德帝看到清朝依旧有一定的战斗力,毕竟组织一支大军出征国境以外,如果没有一定的后勤供应和饷银支持是办不到的,至少越南自己就无法剿灭李扬才叛军。从这点来分析,当时清军的战斗力应该是普遍高于周边的藩属国家的,比如说朝鲜、越南、菲律宾等国。这点固然是因为作为中国当时是农耕大国,清朝有能力组织起一支常备兵,但是这和清朝当时屡受外国侵略有关,相应的应对战争的能力也要高于这些百年不习战事的藩属国。
虽然当时的清朝没有编练新式军队,但是普遍装备大炮、以及部分的前膛火枪,在加上一些旧式的鸟枪和抬枪,又能有冯子材这样知兵良将的指挥,战斗力虽然比不过帝国主义国家,但是和这些藩属国家相比较,依然是有着一战之力的。
不过在3个月越南王国还是有些后悔,毕竟眼见到清军的战斗力,又被法国人所恐吓,这个选择真的是太难了啊!
你觉得当时的清军如果经过新式的训练和加强装备,能够和帝国主义军队有一战之力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越南差点被灭国,乞求大清派兵支援,请问当时的清军战斗力到底如何?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清末著名的中法战争。
首先要说明一点。
越南只是满清形式上的藩属国,实际上根本就是独立的。
越南对于中国是所谓外王内帝,也就是在中国面前,越南是所谓越南国王,是藩属国。
然而,越南国王对内则称帝。
说通俗点,越南只是利用这个藩属国的身份,保持和中国的外交和经贸关系。
早在明代,越南内乱,明军趁势出兵攻占越南全境,实行直接统治。
然而越南不断叛乱,最终明军认为无法统治这里且花费巨大,被迫撤走。
随后明朝和满清,对于越南基本不干涉。而越南内乱连连,国内频繁叛乱暴动,中国不愿意介入这种麻烦事,只是承认获胜的一方为越南国王。
直到清朝末期,当时法国人已经介入越南。
法国人同满清不同,他有着占领越南的侵略野心。
早在咸丰时代1856年,法国人已经武力攻占了越南的沱㶞及嘉定等地。
当时满清自己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惨败,已经无力顾及越南。
到了同治元年1862年,法国直接武力强迫越南阮朝签订第一次《西贡条约》,割让边和、定祥、嘉定等地给法国。
随后10年,法国人得寸进尺,逐步将越南南部和中部纳入势力范围。
1873年,法军攻陷河内,将势力渗透入越南北部。
这下,就同满清的利益有所冲突了。
因为法国一旦占领越南北部,满清的云南和广西立即受到直接的威胁。
所以,处于自保的态度,满清必须扶持一切力量,阻挡法军占领越南北部。
而当时,越南北部盘踞着一支强悍的部队,黑旗军。
黑旗军本来是反清的农民起义军,属于天地会系统的军队,首领刘永福。然而关系的天地会起义随后被清军击中重兵扑灭,黑旗军不得已逃到中越边境北圻西北部山区一带,盘踞下来。
说通俗点,黑旗军就是割据一方的军阀力量,兵力也不算多,最初只有300多人,后来逐步扩充到二三千人。他们的主要生意是向来往客商,尤其是通过红河的船只征税,也就是类似于保护费。
因红河的商贸发达,所以黑旗军生存没有什么问题。
当时满清不便于追入越南境内作战,而越军挡不住法国的进攻,哪里有心情去管山区割据的这股中国军队。
由此,黑旗军就成为地头蛇发展起来。
法军进入越南北部以后,首先要打通红河到中国的航线,这就严重影响了黑旗军的利益。
所以,黑旗军必然要和法军作战,满清和越南出于自己的目的,也大肆支援鼓励黑旗军。
说起来,黑旗军虽然都是凶悍的广西山民,战斗力很强,但之所以连连获胜还是要感谢窝囊的法军。
此时的法军和拿破仑时代相差很大,他们在越南的兵力很小,装备不好,高级军官互相内讧,协同作战的是不可靠的越南雇佣军。
更重要的是,这群法军战斗意志薄弱。法国传教士曾经点评法军在越南的殖民地军队:这些小伙子们来到这个国家,只对两件事情感兴趣,越南的酒和女人。他们不愿意打仗。
同时,法军的指挥官也非常低能,到了连自己性命都当做儿戏的地步。
谁都知道越南北部都是山区丛林,地形复杂,火枪火炮不容易发挥威力,进攻一方很容易遭到伏击。
然而,法军几次三番以小股兵力进攻,结果每次都是溃败。
比如占领河内的法国将领安邺,遭到黑旗军袭击后,竟然带着几十名名法军士兵去扫荡土匪。
结果刚刚出城追到河南纸桥附近,就被黑旗军团团包围,基本都被斩杀,安邺的脑袋还被黑旗军割下来四处示众。
继任的法军将领李维业也高明不到哪里去。他上任后,再次中计,率领400多法军追击到纸桥被伏击。
说起来,法军既然有400人,完全可以和兵力不过1000多人的黑旗军激战。
然而,法军士气低下,遭遇伏击以后四散逃命,惨败。
李维业又被打死,脑袋还是被站下来示众。
自然,黑旗军只有3000人,装备低下,也不是什么正规军。
清军赶赴越南北部的军队战斗力也平平,很多都是乌合之众,不能打硬仗。
然而,法军也好不到哪里去。
后来观音桥决战中,800法军被3000清军俘虏,双方本来旗鼓相当。
然而,激战中越南雇佣军不愿意拼命,首先扔掉枪支逃走。随后法国士兵也不甘示弱,撒丫子跟着逃。
这800法军丢弃所有辎重和火炮,向后方狂奔。
他们用了36个小时的时间,就跑完了当初花费6天才走完的路,堪称神速,跑的比兔子还快。
其实,观音桥战斗,法军伤亡不过100人,清军伤亡则有300人。
总而言之,黑旗军、清军战斗力都不强,然而法军也很烂。
满清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陆战几乎全部失败,就在越南面对法军赢了几次。
难怪法国在二战会亡国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