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军事爱好者称为“三蹦子”的旋翼机,为何会得到军队青睐?

本次70周年国庆阅兵式中,在特战方阵中,就有数架驮载在军卡上的轻型旋翼机,被国内军迷戏称为“三蹦子”,是我军罕见的特种作战装备之一。

这玩意小巧玲珑,有三个着地的轮子,借助滑跑加速起飞,一般能乘坐1-3人,是那种介于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之间的飞行器。

头顶部有只大的旋翼,前方气流吹动时,旋翼旋转产生升力,貌似一只大风车,带有一副螺旋桨,用来提供飞行的动力。

旋冀机可凭飞行员的操纵安全地滑翔降路,即使在失去控制的特殊情况下,也会像降落伞一样的降落,因此,安全有一定的保证,适合特种作战人员穿越狭窄的海峡,以及穿插到敌方背后阵地实施机降突袭行动等。

由于旋翼机起飞只需10-50米距离,着陆距离在15米之内,对起降场地的要求极低,不需要专用的机场跑道;其飞行采用的是风车原理,故而安全性能较高。

旋翼机还具有较高的航程和较大的载荷能力,且结构和机载系统简单,操纵简单,维护成本低,造价低廉,经济性好,约为直升机的1/10,因此,才会被军方特种作战部队看中,成为其飞行工具和武器。

自进入新时期,上世界20年代发明的旋翼机,似乎又焕发了新春,其再次勃发的背景战是一种安全、简单、便宜的航空运动器材,发端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航空俱乐部,有大量爱好航空运动的人参与了此项运动。

旋翼机复兴的潮流,得到了许多国家军方的关注,看到了其中的军事运用和装备价值,于是,就成了军方的特种作战装备之一。

被军事爱好者称为“三蹦子”的旋翼机,为何会得到军队青睐?

三蹦子这两年比较红,看着很简陋,别忘了,人家也是参加了国庆阅兵的选手,而300mm口径远程火箭炮、155mm口径履带式自行榴弹炮这些威猛的大家伙可没上去......旋翼机这些年深受部队的青睐是可以确定的。

但谈三蹦子咱们还得先从它的安全性开始。

很多人看三蹦子体积不大、速度也不快、没什么太高的科技含量,甚至是敞篷,只能搭3个人,觉得1发导弹、1枚RPG、一顿乱枪就把它打下来了,安全性很差。这个担心是多余了。

打仗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工作量很大。首先你要侦查,把敌人的部署搞清,哪里重兵防守,哪里是间隙,哪里有防御,哪里有漏洞,这些工作要提前开展。拿到情报以后再规划路线,三蹦子从哪起飞、在哪降落,中间会路过哪里,这是要提前设计好的。而规划的这条路线一定要规避开敌人,走漏洞、间隙。不可能那有个防空导弹、高炮阵地,或者是一支敌军大部队的集结地,你就开着三蹦子直接过去了......

通过路线规划,三蹦子其实就已经规避掉了90%的危险。

现在的对空导弹大多是红外制导,抓目标的红外信号,然后锁定。而旋翼机速度慢,红外信号低,这些导弹想锁定它也不容易。天上飞的战机速度太快,基本上是无法发现贴地飞行的慢速旋翼机。用导弹把三蹦子打下来这个可能非常低。

三蹦子体积小、贴地飞行、速度慢、反射面小、红外辐射低、噪音小,雷达想发现它,也是难。

本来走的这条路上就人少,哪能那么巧,刚好遇见一个扛着导弹的防空兵?即便是遇见了,他也不一定能迅速反应过来,反应过来也很难击中。

当然,地面遇见小股敌人,遭到机枪、步枪、火箭筒的射击,这可能也有,毕竟是打仗,谁也不能说100%的安全,损失也要有预期。不过即便是地面有小股步兵,旋翼机居高临下,完全可以还手。

旋翼机肯定是没想象中的那么脆弱,有很多的手段来弥补它的不足。

旋翼机之所以受青睐主要还是因为它的特征刚好符合现代军队的主流趋势。

1,轻量化。

各军事大国的陆军都在追求轻量化,军队不是越来越重,而是越来越轻,轻型装备吃香,重型装备不吃香。三蹦子刚好是足够的轻。现在部队青睐的是全地形车、轮式战车、卡车炮、轻型坦克,日本甚至有轮式坦克......

轻装部队的优点是快,现代战争就是以快打慢,可以快速的抵达战场。轻量化部队和三蹦子的性质一样,不是说直接冲向敌人正面,也是要规划、要设计,专打敌人的漏洞、间隙,从防御薄弱的地区插进去,绕到背面、侧面。

三蹦子那是非常的轻,可以跟着大部队一起投送,一起抵达战场。

2,特种化。

未来恐怕我们不会再看见大国之间的坦克会战,几十万步兵组成密集的战斗群发起冲锋,这已经是属于自杀了。未来的陆军的主流模式一定是特种作战,换句话讲,每个陆军都是特种兵。

很多人对特种兵的印象是以一敌百,横扫千军,一个人灭掉一群敌人,那是电视剧。

特种兵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正面硬干,他的工作就是隐蔽、侦查,自己藏起来,发现敌人,立即引导战机、无人机、直升机、大炮、导弹......去消灭敌人。自己不上。一支特种兵小队和由坦克、战车组成的步兵正面对抗,根本打不过。

以后的陆军都会向特种兵发展,一个小组一个小组的作战,不正面和敌人硬拼。在这一点上,旋翼机、三蹦子更好又完全契合,它也不是一款正面硬拼的装备。

三蹦子和大部队一起被运到战场,然后特种兵架着它,绕到各个节点,找块地皮停下来,旋翼机和人找地方一藏......这套组合的作用主要还是侦查。用十几架三蹦子拉着几十个特种兵去摸人家指挥所还是不现实。这些人防护等于零,被人家发现,落地来个炮火覆盖,那就全完了。现在打仗发现即摧毁,派一架三蹦子,拉这三个人,发现敌人,直接把坐标发回去,剩下的活导弹、炮弹、炸弹就干了。不用人强攻。

就像咱们上面说的,下面一股步兵拿枪射三蹦子,他在上面把你开枪坐标发到指挥部,几秒钟,炮弹就下来了,打起来,还是下面人吃亏。下面的步兵也需要隐蔽,不可能看见三蹦子在头顶,就拿枪乱打。

三蹦子的作用还是要和车辆划在一类,不能拿它和武装直升机去比,什么速度慢、运载量小、防护弱、火力不足这些东西谈不上。它的职责就是把特种兵运到位置。用三蹦子运送特种兵肯定比用车占优势。它不受地形限制,可以绕过山地,直接飞到位置。乘车的兵可能会遇到敌人的阻击,可能要绕过整座大山,会被困在某个地方,三蹦子则没这个烦恼,速度还快。

三蹦子还有个特点:便宜。因为它毕竟只是个三蹦子,也就是一发火箭炮弹的钱。

它起飞需要一小块跑道,而其他飞机、直升机、无人机起飞也都需要基地、跑道,从自己家这块起飞,旋翼机和其他飞行器一样,都得有这待遇,没什么区别。但如果真发生战争,它真的在敌后降落,想在安全的找块空地起飞,再飞回来,就不太方便了。但问题是它便宜,没条件直接扔了,士兵再想别的办法,也完全可以。出动一次,发现一个步兵班,然后指引炮兵来个覆盖,这就够本,更别说其他的高价值目标了。

旋翼机+特种兵,这套组合的作用是部队的眼睛,没必要强调他们自身有多强的战斗力,更比没要强求这套组合自身的战斗力。跟对手正面硬杠,不是他们的工作。说三蹦子防护性差、火力弱和说地形车防护差、火力弱完全一样,没意义。

信息化部队每个士兵都是一个信息节点,说直白点,每个士兵都是一个眼睛,眼睛分布在整个战场,哪个眼睛发现敌人,都会立即指引自己的炮火去消灭目标。三蹦子的作用就是散布“眼睛”也就是特种兵更加的便利:插眼、排眼。

合适的就是最好的。三蹦子虽然便宜、技术含量不高,但它刚好符合现代陆军的特种化、轻量化、信息化的大潮流。以前的很多昂贵装备、技术含量很高、很大很重,反倒提前被淘汰。

被军事爱好者称为“三蹦子”的旋翼机,为何会得到军队青睐?

此次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我国公开展示了一种新的超轻型旋翼机,其结构简单到只保留了一个旋翼机基本的框架结构,这种非常简单、非常小型的旋翼机被军迷称为空中“三蹦子”,因为他的三点式起落架布局和极为简单的外形像极了大街上的三蹦子。

图为此次阅兵式上展示的空中三蹦子--猎鹰旋翼机。

这种会飞的“三蹦子”叫做猎鹰旋翼机,由我国民企陕西保和防务研发,是我国立足于如今直升机数量稀缺而研发的一种小型突袭型旋翼机。他的基本起飞重量为560公斤,使用一台奥地利生产的 Rotax 912/914 活塞发动机,这款发动机的最大功率120马力,在他的带动下,这架轻便的旋翼机获得了185公里/小时的最大飞行速度。

图为猎鹰旋翼机,空中三蹦子非常轻便,可以发射弹药,也可以运送士兵。

猎鹰旋翼机对于机场的要求很低,基本上可以实现在平直的乡间道路上起飞的能力,他的滑跑距离最短只有20米,最大也只有80米,升力在起飞时主要靠上方旋翼,平飞中则主要靠后方的旋翼推动,别看他小,但是他有600公里的最大航程,一次飞行的时间最长可达5个小时。最大可以挂载250公斤的载荷,还能够发射反坦克导弹等轻型弹药。在载人运输模式下,可以一次投送2名全副武装的特种部队士兵。

图为在空中编队飞行,摆出不同造型的猎鹰旋翼机编队。

猎鹰旋翼机适用于投送轻型作战力量,比如特种部队,用于敌后渗透作战和快速部署作战,在过去这个任务是由直升机完成的,但是我国陆军航空兵直升机数量严重不足,现在的直20才刚刚研发成功,大规模生产后才能弥补对直升机需求的空缺,在此之前,这种便宜、量足的空中三蹦子可以起到在部分短程纵深投送和突袭中运送部队的任务,把运输直升机从特种投送任务中解脱出来,用于更大规模的空中突击作战。

图为猎鹰旋翼机,他们有效的弥补了我国陆军航空兵直升机不足问题,但是要根治这个缺陷,必须要量产直20通用直升机。

但是猎鹰旋翼机有他的固有缺点,比如他的个头小、防护弱、机动差,一旦遭遇攻击,尤其是地面的便携式防空导弹攻击后,他难以躲避,很容易就被击落,他想要安全的突防,最可靠的办法就是低空完成突防,防止敌人发现,否则就连轻机枪都能将其击落。猎鹰旋翼机的一大优势是很难坠毁,除非凌空击毁他,否则在遭遇攻击后,他都能够像竹蜻蜓那样旋转着缓慢下坠,因此又被称为是最为安全的航空器。

被军事爱好者称为“三蹦子”的旋翼机,为何会得到军队青睐?

旋翼机才是真正靠谱的轻型飞行单位。

不知道有人还记得以前那种动力翼伞吗?通过大大的背挂风扇,配合翼伞滑翔升空,然后带动人员飞行前进。

这种动力翼伞除了民间体育运动外,曾经一度深受军队的欢迎,将其列为特种渗透作战的神器,因为借助动力翼伞,可以在悄无声息的情况下,将部队轻飘飘的投送到敏感地带。

但是动力翼伞有个毛病,这东西对起降场地要求很大,飞行的可控性也很差,如果遇到一些复杂地形,比如密林、山谷等等,可能就要出问题了。

此外,动力翼伞一次只能带一个人,虽然也有双人或动力翼伞车,却并不是那么好用,限制更大。

在这种情况下,超轻型的旋翼机便很快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它的好处很多,最大的优点就是起降受限制小,且载荷相对动力翼伞更大,能运送更多的兵力。

我军的“三蹦子”可以携带1-3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但体积上还真没比动力翼伞大多少,噪音上也差不多,何况相比在空中展开的巨大滑翔伞,涂了迷彩的“猎鹰”反倒算是个小巧目标了。

通常一台“猎鹰”旋翼机的滑跑仅需20米,对气象、地形要求很小,20米即可起飞,一飞就是600公里,载荷为2人250公斤载荷,还能发射反坦克导弹,这么高效又轻便的东西为啥不用?

只要使用的好,这些旋翼机可以轻松的将一支部队在数百公里的范围内调来运去,或者维持5小时的留空时间,极大的增加了部队的机动能力。

必要的时候,旋翼机还可以当做车辆使用,不上天就不上天呗,在地上同样可以充当载具,总比人拉肩扛要舒服。

再换个思路想想,有600公里的飞行距离和2人一单位、武装补给同行、起降可控的能力,那是不是意味着未来空降兵战术会发生改写?也许轻型旋翼机技术会发展出一条新的军事科学出来。

所以有人戏称:美国花几十年搞高科技,下血本研究飞行兵,搞了多少年还是个大玩具。结果兔子眨眨眼,翻手用土办法就整了个功能更特色的新产品。

被军事爱好者称为“三蹦子”的旋翼机,为何会得到军队青睐?

我是长安视界,我来回答:

本次70周年国庆阅兵式中,在特战方阵中,就有数架驮载在军卡上的轻型旋翼机,被国内军迷戏称为“三蹦子”,是我军罕见的特种作战装备之一。

这玩意小巧玲珑,有三个着地的轮子,借助滑跑加速起飞,一般能乘坐1-3人,是那种介于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之间的飞行器。

头顶部有只大的旋翼,前方气流吹动时,旋翼旋转产生升力,貌似一只大风车,带有一副螺旋桨,用来提供飞行的动力。

旋冀机可凭飞行员的操纵安全地滑翔降路,即使在失去控制的特殊情况下,也会像降落伞一样的降落,因此,安全有一定的保证,适合特种作战人员穿越狭的窄海峡,以及穿插到敌方背后阵地实施机降突袭行动等。

由于旋翼机起飞只需10-50米距离,着陆距离在15米之内,对起降场地的要求极低,不需要专用的机场跑道;其飞行采用的是风车原理,故而安全性能较高。

旋翼机还具有较高的航程和较大的载荷能力,且结构和机载系统简单,操纵简单,维护成本低,造价低廉,经济性好,约为直升机的1/10,因此,才会被军方特种作战部队看中,成为其飞行工具和武器。

自进入新时期,上世界20年代发明的旋翼机,似乎又焕发了新春,其再次勃发的背景战是一种安全、简单、便宜的航空运动器材,发端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航空俱乐部,有大量爱好航空运动的人参与了此项运动。

旋翼机复兴的潮流,得到了许多国家军方的关注,看到了其中的军事运用和装备价值,于是,就成了军方的特种作战装备之一。

除了以上优点外,猎鹰旋翼机的其他性能同样非常优异,其空重只有300公斤,搭载一部奥地利生产的Rotax 912/914 活塞汽油发动机,最大功率能达到120马力,充沛的动力加上轻巧的机身,让猎鹰的载重达到250公斤,速度可以达到185公里的时速,加满油后能够持续飞行5个小时,航程超过500公里!而目前更新的三座型载重已经达到650公斤,并且在4000米以上的高原能够几乎满载起飞,实战价值特别突出!

▲猎鹰旋翼机三人武装小组

猎鹰旋翼机目前一共有双座和三座两种,采用敞开式串联座舱设计,视野开阔,便于快速行动,除了运载轻装士兵之外,机腹下部还能安装侦查摄像头以及7.62毫米机枪,左右侧还可以挂载两枚小型精确制导弹药,可以说猎鹰旋翼机完全就是一部具备一定对地打击能力的小型人员空中静音运载具,那么这样一个小东西到底能够实现什么样的行动呢?

▲注意机腹下挂载的激光制导炸弹

首先可以使用猎鹰旋翼机进行复杂环境中的斩首行动,美军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附近的人员密集区内找到本拉登的住宿,周围守卫严格,稍有响动就可能打草惊蛇,导致任务失败。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噪音,美军不惜专门改造出一架隐身黑鹰直升机用来运载士兵。而我们拥有猎鹰无人机,具备几乎和直升机一样的垂直降落能力,静音效果绝佳,完全能够在未来的作战行动中运载特种士兵执行特种作战任务!

猎鹰旋翼机高原飞行能力突出,并且能够在冰雪等复杂地貌条件下进行起降,因此在未来可能爆发的山地丛林作战中,可以利用旋翼机抢占制高点和要点,架设支援火力点或者进行环境侦查乃至于空中炮火的引导以及电子地图标注,为后方大部队的进攻提供有力支援!猎鹰无人机已经参与过朱日和基地和东南地区多次士兵对抗演习,正逐步摸索出适应我军实际作战需求的战术,中印边境和某岛都是多山地的地形,未来将是猎鹰旋翼机大有可为之地!

▲安上雪橇猎鹰旋翼机就能进行雪地滑行起飞降落

这次大阅兵中展示的“猎鹰”旋翼机,是由陕西宝鸡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是唯一一款由民营企业制造的军工产品。该公司是我国著名的民用军工产品生产厂家,除了“猎鹰”旋翼机外,还生产多款装甲车,不仅已经装备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还向外出口了三十多个国家。

同意请点赞

欢迎关注长安视界。更多纪录片、知识推送给您

被军事爱好者称为“三蹦子”的旋翼机,为何会得到军队青睐?

旋翼机是一种介于飞机和直升机之间的飞行器,其原理是利用机体向前飞行时的相对气流,吹动旋翼自转产生升力。所以旋翼机的有两个螺旋桨,尾部有一个推进螺旋桨,顶部有一个自传旋翼。这种旋翼机是特殊时代的产物,曾经被我军一些特种作战部队使用,执行特种侦察和渗透任务。由于其一般采用前三点起落架,还能够乘坐2~3人,所以被称为“飞天三蹦子”。

不过,笔者不认为这种旋翼机应该大量装备部队。

其实旋翼机并不是什么先进装备,早在二战的时候德国的U型潜艇就搭载旋翼机进行侦察之用。这种航空器虽然拥有飞机和直升机的一些特点,但是总体来说并不是非常出色。

旋翼机一般最大起飞重量不大,只能够携带2到3人,最大飞行速度更加慢,只有180公里/小时左右,留空时间也不长,作战半径也就200~300公里。

旋翼机虽然看起来风光,但是其有自身的缺点,那就是发动机噪音其实是很大的,在地面很容易发现来袭的旋翼机。而且旋翼机速度慢,飞行高度低,很容易被地面兵力发现并击落。

此外,旋翼机受到气象影响非常大,难以在夜间或者是复杂气象条件下作战。

我军特种作战使用旋翼机其实是一种土法上马的做法,是在直升机数量较少,难以满足部队需求的情况下,由基层特战力量自行尝试的一种航空渗透手段。

但是在实际作战中,两三百公里的作战半径根本难以实现大纵深的渗透和突防,载荷较小也很难为渗透部队提供更好的武器搭载量,加上自身防护能力弱,其实是不适合未来特种作战的。

要说旋翼机的作用,可能还是在边防巡逻、城市警务之类的勤务中才有意义。用于野战部队的特种作战渗透,这个真的是想多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