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舰载预警直升机相比,舰载固定翼预警机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我国海军使用弹射器的003型大型航母开始进入船坞总装的阶段了,他将会搭载我国新一代舰载固定翼预警机,型号大约就是空警-600了,目前已经进行了多次试飞,那么现在的航母舰载预警直升机和固定翼预警机,各有什么优劣呢?

图为直-18Y舰载预警直升机。

我们简单的对比一下,以我国的舰载直-18Y预警直升机和美国的E-2C作为对比。直-18Y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舰载预警直升机了,首先在于他的内部空间大,他容纳了4名乘员、1名雷达操作手兼机械维修师,2名空情指挥人员,1名机长。这个内部人员规模有多大?E-2C“先进鹰眼”预警机的机组成员都只有5人,指挥人员才3人,还没有直-18Y多。

图为直-18Y预警机的内部画面,可见其指挥舱还是很大的。

从飞机的重量上看,直-18Y为14吨左右,有3台涡轴-6C发动机,单台发动机功率1600KW,总功率为4800KW,在这些动力的驱动下,直-18Y取得了最大336公里/小时的高飞行速度,而且飞行的距离很远,可达900公里,其滞空时间大概是4个小时,4架直-18Y预警直升机轮流升空作战,每架平均每天出动不到2次,就能覆盖整个24小时的时间,使航母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

图为美国E-2C舰载固定翼预警机。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预警直升机都这么优秀,俄罗斯的卡-31就只有11吨的最大起飞重量,飞行速度也很慢,只有225千米/小时,航程只有不到600公里,指挥能力也不如使用了有源相控阵雷达的直-18Y预警机。从指挥作战的能力来看,直-18Y要比美国的E-2C还要强大,当然,这是因为E-2C较小的体积所致。

图为直-18Y预警机的数据和设备配置。

当然,E-2C作为轻型固定翼飞机,其内部空间不如接近重型直升机的直-18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他的雷达孔径更大,探测距离更远。E-2C的雷达是一部脉冲多普勒雷达,是八木天线的米波雷达机制,他对空中目标最大探测距离超过600公里,当然,实战中能发挥出300公里就算不错,毕竟不可能飞到最大高度,也要面临复杂天气和电磁干扰,而且600公里探测距离是相对于高空轰炸机而言,对于中低空的战斗机,本身就只有400公里最大探测距离。

E-2C预警机内的3名指挥人员,分别是1名空情指挥人员、1名总指挥、1名机械师,但是为了弥补他的指挥能力不足,美国给机械师也赋予了空情指挥的任务,E-2C预警机作为固定翼飞机,他除了雷达孔径更大外,在飞行速度和航程上也都有优势,比如他的飞行速度可达630公里/小时以上,航程半径超过1200公里。

不过,E-C预警机即便是飞的再快、再远,也只能在距离航母周围300公里范围内活动,预警机不是攻击机,不会朝着一个方向一直飞下去,除非他就是被专门派往某个点执行任务,否则,他都是以巡回的回形针路线飞行,一圈一圈绕着特定的方向飞,这样航程就在不断的巡回中耗尽,更加有意义的数据是他的滞空时间,和直-18Y一样,也是4个小时,因此E-2C在航母附近300公里活动,加上自己300公里的最大对战斗机搜索距离,他能够为航母提供600公里的对外早期预警范围。

图为空警-600固定翼舰载预警机。

相比而言,直-18Y虽然使用有源相控阵雷达,刷新率更高,功率也不小,但是却只有最大200公里的搜索距离,也只能在距离航母200多公里处活动,所以他能够为航母提供的早期预警距离大约是400公里,在实战中,他的应召支援和实际搜索能力都不如固定翼预警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发展固定翼预警机的原因,毕竟直-18Y甚至无法发挥出歼-15战斗机的最大反舰作战距离,这就有些尴尬了。

图为空警-600固定翼舰载预警机设想图。

因此,目前来看,固定翼预警机在雷达孔径、功率、搜索范围、飞行距离等方面有优势,而预警直升机更多是没有固定翼预警机下的一个弥补,不过也好在直-18Y够大,能飞4个小时,从战术上说,已经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最大了,尽量的缩小了和固定翼预警机的差距。

与舰载预警直升机相比,舰载固定翼预警机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舰载固定翼预警机对舰载预警直升机的优势简直太大了,作战效能完全不是一个层次,可以说是全方位的领先。至于劣势,唯一的劣势可能就是体积大呗,占机库的空间更大一些,但这只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比起它的作战效能完全可以忽略了。

对于预警机平台来讲,主要是看速度、航程、飞行高度和起飞重量这些指标。一般预警机的巡逻路径是双平行线的比和路径,巡逻一次可以无死角覆盖一片区域。航程更远的预警机,一个架次内就可以覆盖更大的面积;速度更快的预警机,覆盖一片区域的时间更短,因此敌情的刷新频率更高。而飞行高度则可以决定视野盲区的覆盖程度,飞行高度越高的预警机能看到的立体空域范围也就越大。

预警机巡逻路径示意图,一般都是闭合路径。高航程意味着可以覆盖更大的范围,或者同一个区域多次覆盖,速度快意味着巡逻一次花的时间更短。

速度和航程带来的作战半径和覆盖面积差距

首先,固定于预警机和预警直升机在巡航速度上有着巨大差距。比如辽宁号和库兹涅佐夫上用的卡-31预警直升机,最大速度仅250km/h,巡航速度仅205km,航程才600km;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上的HM-1“鸦巢”预警直升机更先进一些,但巡航速度也只有278km/h,航程也只有1300km。作为一种侦查预警平台,这种速度简直可以说是“龟速”了。

卡-31预警机

以EH101“灰背隼”为平台发展的HM-1“鸦巢”预警直升机

低巡航速度和低航程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一个架次内覆盖的空域和海域面积严重不足,而且滞空时间很短,不到3个小时。因此就需要配备多架预警直升机轮流升空值班,这无异是增加了甲板调度压力,取得的效果还不如一架固定翼预警直升机。

而固定翼预警直升机,比如大名鼎鼎的E-2C,最大速度可达648km/h,巡航速度478km/h,航程高达2700km。而且可以滞空4~6小时。保守估计一架E-2C覆盖空海域的面积抵得上4架或者更多的预警直升机。而且作战半径更远,是HM-1鸦巢的2倍,卡-31的四倍,对于航母舰队来说,预警范围和预警面积是至关重要的指标,二者相差实在太远。

E-2C固定翼预警机

起飞重量带来的设备性能差距

预警直升机一般都是10吨级的中型直升机。比如卡-31最大起飞重量只有12.2吨,鸦巢只有15.6吨,而E-2C最大起飞重量可达26吨,所以携带的雷达和处理设备以及作战指挥系统完全不在一个等级。

E-2C硕大的圆盘形雷达罩里是AN/APS-145型脉冲多谱勒雷达天线, 重达772kg,此外还包含由两台L-304计算机组成的OL-77/ASQ中央数据处理机以及终端操作设备组成作战指挥中心。雷达的峰值功率可达1MW,因此供电设备也占了很大一部分重量。这种雷达对大型目标探测距离可达560公里,对巡导弹发现距离达270km,可以同时跟踪2000个目标并指挥40个批次的拦截任务。

E-2C预警机硕大的盘子里装着雷达天线

E-2C内部的作战指挥中心

相比之下,卡-31预警直升机的EM801机载雷达对空中110km的发现距离,对大型舰船的发现距离也只有250km,同时跟踪的目标数只有200个,只相当于AN/APS-145的1/10,差距太明显了。相比之下鸦巢预警直升机的Searchwater 2000 AEW雷达要先进很多,但是和E-2C乃至将来的E-2D还是没法比。

EM801机载雷达,在直升机下方吊着,可以旋转

鸦巢的Searchwater 2000 AEW雷达,可以吊放也可以侧放,内部也有先进的作战指挥中心,到那时总体和E-2C和即将到来的E-2D差距仍然很大

平台升限带来的高度覆盖能力差距

直升机的升限很少有超过8千米的,实用升限小于5千米。而固定翼预警机可以轻松超过10千米。由于地球存在一个曲率,站得高望得远这个道理大家应该都懂。而且升限越高意味着能够覆盖的空域高度也更高。当前战斗机的升限一般都在20km以下,当预警机在约10km高度飞行时,可以有效覆盖20km以下的区域,形成无死角覆盖。而直升机显然做不到这一点了。

预警机的巡航高度,高度越高覆盖的范围越广,但飞行高度受到平台本身升限能力约束

与舰载预警直升机相比,舰载固定翼预警机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舰载固定翼预警机与舰载预警直升机相比,有着很多的优势。特别是对于大型航母来说,舰载预警直升机因为机体大小、航程、预警能力和空情指挥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在同等技术水平下,其作战能力和作战效率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舰载预警直升机的机体普遍小于舰载固定翼预警机,这导致舰载预警直升机的航程、携带雷达的性能及空情处理能力都不如舰载固定翼预警机。以俄罗斯的卡31预警直升机为例,该机长12.5米,机高5.6米,旋翼全长14.5米,最大起飞重量为11吨左右,最大飞行速度为250公里/小时,最大航程为680公里,续航时间只有3小时左右。机腹下面装的E801 M型空中和海上监视雷达,可以探测3200至4800米左右高度的空中目标,能同时发现200个目标,并跟踪其中的20个目标。E801M可搭载乘员4人,其中包括2名雷达操作人员。美国E2D舰载固定翼预警机,长17.6米,翼展24.56米,最大起飞重量达到26吨,最大飞行速度为648公里/小时,航程2708公里,续航时间可达6小时。机身背负着一台AN/APY-9超高频相控阵雷达,可以不受地球曲率的影响,以居高临下的方式探测任何空中目标。机上共有5名机组成员,2名驾驶员,3名雷达和空情指挥人员。它具备很强的空情探测和指挥能力,装备有数据链,可在远离航母数百公里外执行预警任务,引导并指挥战斗机执行防空拦截和攻击任务。

(卡31舰载预警直升机)

(美国海军的E2D“先进鹰眼”预警机)

从这上面可以看出,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由于机体体积较大,具备更远的航程,更多的内部空间,更大的载重量,因此可以安装更多的设备,更大更好的雷达,搭载更多乘员,空情探测和指挥能力要远超过舰载预警直升机。舰载预警机多以回形针式航线,围绕航母编队进行预警,舰载固定翼预警机因为航程大、续航时间长,所以它更适合长时间预警。同时,由于预警直升机升有限,不能完全覆盖高空范围内的目标,而固定翼预警机则没有这方面的问题。

(E2预警机内部可以承载5名乘员)

不过,舰载固定翼预警机也因为其重量大,所以它必须依赖弹射器才能起飞,不然很难在航母上完成起飞。世界上能制造航母弹射器的国家只有美国一家,其难度可想而知。舰载预警机的设计也有很多难点,目前舰载固定翼预警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预警直升机受场地限制比较小,技术难度也比较小,所以它使用的更为广泛。

(E2固定翼预警机需要借助弹射器才可以完成起飞)

(卡31预警直升机)

总体来看,舰载固定翼预警机在航程、起飞重量、雷达性能、预警能力和空情指挥能力上,更具优势。但是舰载预警直升机技术难度较小,对起降条件要求比较低,对于暂时没有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的国家来说,它毕竟暂时解决了预警能力有无的问题,所以在这个方面,舰载预警直升机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总之,舰载预警机总体上还是固定翼飞机的性能更好些,但对于没有弹射器的航母来说,预警直升机却是最好的选择。

与舰载预警直升机相比,舰载固定翼预警机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舰载预警直升机,根本无法同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相比。

我们一点点来看:

第一,雷达探测距离不同。

直升机的载重量,无法同固定翼飞机相比。

普通的预警直升机的小型雷达,探测距离一般只有100多公里。

而美军装备的E2C预警机,雷达探测距离高达560公里。

以航母战斗群来说,直升机区区100多公里的探测距离太短,目前主流反舰导弹射程均超过100多公里。

第二,雷达性能相差很大。

还是以E-2C预警机为例,它的雷达可以同时追踪2000个目标,指挥40批次的拦截机群任务,完成一场高强度空战。

而预警机的雷达远远无法达到。

辽宁号的卡-31预警直升机,机载雷达可同时搜索、跟踪20个100-150公里范围内的战斗机类空中目标,及250-285公里范围内的20个快艇类水面目标。

第三,作战范围相差很大。

E-2C预警机最大航程接近3000公里,时速高达600多公里,空中加油后可以续航时间超过12小时。

该机可以在距离航母300公里范围,巡逻飞行。而它的雷达探测距离很远,可以形成高达800公里的探测范围,形成强大的防御圈,成为航母战斗群的保护神。

然而,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的要求较高。因为它的起飞重量都在20吨以上,必须依靠弹射器才能顺利起飞。

而可以制造航母弹射器的国家屈指可数,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的装备自然困难了。

其实说来说去就是一句话,我国航母战斗群必须尽快装备固定翼预警机。

与舰载预警直升机相比,舰载固定翼预警机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两者差异一比简单明了,固定翼预警机飞的高、看的远,滞空时间长,可以为航母编队提供更有效的早期预警。

当前舰载警机延续冷战美苏两国风格,美国都是大吨位弹射型航母,固定翼飞机上舰毫无压力。而苏联在航母发展方面严重绕弯,一直采用四不像的载机巡洋舰,由于过早解体雅克-44不能配套上舰,在舰载警预机方面只能采用直升机顶替。

以美国E-2D“鹰眼”为例,机长17.6米、翼展24.56米、最大起飞重量26吨,最高升限11275米、最大飞行速度626千米/小时、航程2708千米,滞空时间可达6小时。进行空中加油的话,滞空时间可以高达8小时以上。

飞的高受地球曲率影响小,5名机组成员(2名驾驶员、3名任务操作员)凭借机载相控阵列雷达,可以有效探测数百公里外的目标并指挥战斗机执行防空拦截等任务。

而以俄罗斯卡-31为例,最大升限3700米、最大航程680千米、最大飞行速度255千米/小时,航程680公里。航程和速度都受到限制,卡-31无法伴随舰载机编队执行作战任务,只能在舰队附近执行防空警戒任务。由于升限的制约,只能进行低空预警;载重有限携带航电设备功率受制约,搜索距离以及指挥能力和E-2相比不在一个档次。

目前世界上拥有固定翼舰载预警机的国家包括美国、法国,其他如中国、俄罗斯、印度等都采用预警直升机,主要原因就是缺少弹射技术。而近年我国航母及航空工业发展迅速,除卡-31、直-8预警直升机外,已经有多种固定翼舰载预警机出现,未来可能成为美国之后第二家采用固定翼舰载预警机的国家。

与舰载预警直升机相比,舰载固定翼预警机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比起预警直升机,固定翼预警机探测范围更大,预警能力更高,当今拥有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的国家,只有美国,法国“戴高乐”也从美国买了4架。有志发展大型航母的国家,非造不可。我们的固定预,虽还未现身,但早在媒体多有有关分析和探讨,全尺寸模型早已出现,说明对固定翼的考虑。固定翼好是好,研制难度大,成本和造价都比较高,必须具有弹射型航母才能使用,不是任何国家有财力和技术能力可支撑,大都数也没有必要。而预警直升机,大小航母皆可部署,使用灵活性较高,因此为大多数拥有航母的国家所使用。结合本题,下面重点来说说我国舰载预警机发展的情况。

买不如造

根据2011年的合同,我们从俄罗斯购买了9架卡-31直升机,以应急。当时的情况,主要我们缺少一款可靠的直升机。直-8国产多年,但就其技术性能来说,还不能满足上舰部署需要。直升机是一大短板,不只缺乏发动机等关键系统,主要因为还没有健全配套直升机研制的实验设施。现在我们知道,直升机打造,并没有固定翼飞机容易,一切全靠实验。自2008年以后,研制开始加速,在直-8基础上打造全新的直-18,已经成功飞上了辽宁舰,其中一款直-18AEW,性能已趋于成熟,想造多少有多少,根据需要来打造。直-18AEW是我国研制舰载预警机的开始。

传说空警-600

从最早运-7AEW,到JZY01,军迷网友们开足马力想像,有热切盼望之意,到今天才算明白,运-7也好,运-12也罢,都不是我们未来固定预良好的发展平台。在旧有机型上改造,就其技术难度来说,还不如全新来打造一款飞机。美国就是这么干的,一款E-2还可兼作运输机使用,把航母最大作用海域可增加至1000公里之外,在600公里的工作时间在5小时以上,为舰载战斗机提供了可靠的预警支持。借鉴参照他国研制模式,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003也会配套来研制一款固定预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