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良命运多舛,从青楼走出来的画家,她是如何成为丈夫的左膀右臂?
张玉良原名陈秀清,被潘赞化纳为妾后改名潘玉良。她的一生极为传奇,幼年成为孤儿,后又被舅舅卖入妓院,被潘赞化赎身后开始接触教育,后又学习绘画,凭借惊人的天赋,最终成为世界著名艺术家,虽命运多舛,却也多受眷恋。
△张玉良(潘玉良)
身世凄苦,幼年成为孤儿,又被舅舅卖入妓院张玉良,1895年6月14日出生在江苏扬州一个贫苦家庭,一岁时丧父,两岁时姐姐去世,到了8岁那年,相依为命的母亲也撒手人寰。失去了生存支柱的她,被舅舅所收养。
在舅舅家生活了六年后,勤劳的张玉良因为经常干活,14岁的她已经出落成了一个大姑娘,亭亭玉立、姿容出众。于是,财迷心窍的舅舅便在初夏的一天,将其偷偷哄着卖进了芜湖县城的怡春院,就此成为雏妓。
△潘玉良自画像
青楼不同于妓院,想要在此生存,不仅要有出众的容貌,更需要一身出色的才艺。因此,张玉良虽然流落风尘,却因容貌出众而受到老鸨的大力培养,虽未读书识字,却也习得一身歌舞技艺。
辗转又过三年,17岁的张玉良因姿容清秀、气质脱俗,渐渐芳名远播,成为了芜湖地接令人瞩目的一朵名花。就在这一年,清廷海关监督潘赞化到芜湖上任,当地衙门及工商各界设下盛宴,为其接风洗尘,商会会长更是将张玉良请来,意图取悦于潘赞化。而张玉良的人生,也就此开始法神转变。
巧遇良缘,张玉良成为潘赞化小妾,人生开始发生转变接风宴上,张玉良凭借一曲《卜算子》而表现惊艳,受到了潘赞化的瞩目,两人为此还颇有一番对答。而这一切,都落在了商会会长眼中,为了讨好潘赞化,商会会长当夜便将张玉良送到了潘赞化府上,却不想被其所拒。
△潘玉良和潘赞化
次日,张玉良又奉令陪潘赞化出游,她虽是当地人,却对当地风景名胜的历史和典故知之甚少,于是她这个导游反而变成了听众,知识渊博的潘赞化不仅没有为此看低于她,反而为其细细讲述。为此,张玉良一颗少女心便逐渐被才识出众的潘赞化所融化。
游玩归来,张玉良恳求潘赞化留下自己,并说出了商会会长和老鸨意图用自己拉潘赞化下水,使其为他们的货物过关行方便的目的。面对楚楚可怜的张玉良,潘赞化虽然同意将其留下,却并未就此占她的便宜,反而将自己房间让了出来,睡到了书房当中。
△潘玉良自画像
一晃就是两个月时间,期间潘赞化不仅教张玉良读书写字,还曾想为张玉良赎身,并将其送回扬州做一个自由人,但孤苦伶仃的张玉良回到扬州却又没了生活来源,最终潘赞化决定纳其为二房。而张玉良也就此改名为潘玉良。
两人婚后三天,他们乘船到达上海,潘赞化不仅为其安排了新居,还为她请了教师,教其读书写字。
得遇良师,步入艺术生涯,留学归国后成为教师在上海,潘赞化请来的教师每天上午为潘玉良上三个小时课,下午由其自行练习,日子倒也过的充实。潘玉良对于知识极度渴望,刻苦学习之下进展惊人。
△潘玉良自画像
有一天,她经过邻居著名画家洪野先生的窗外,从此开始经常偷看洪先生作画,在被洪先生发现后,洪先生也被潘玉良展现出的绘画天赋所折服,于是收其为徒,教授其绘画。
1918年,潘玉良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成绩出色的她却因出身而落选,直到洪野先生出面争取,这才得以入学。潘玉良简直就是天生为艺术而生,一旦作画便全身心的投入,还曾因在浴室素描而遭到毒打。
△潘玉良的画展
1921年,以优异成绩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在校长的建议推荐和丈夫潘赞化的支持下,她得以留学法国,并以优异的素描成绩考入国立里昂美专。1923年又转插到巴黎国立美专,而她的同学,便有后来的著名画家徐悲鸿、邱代明等。1925年,从巴黎国立美专毕业后,她又进入罗马国立美专,并成为高级学术权威琼斯教授的免费学生。1928年,她油画专业毕业,正式考入了琼斯教授所授课的雕塑班。
1928年,毕业之后的潘玉良毅然选择回国,并在王济远先生的资助下在上海举办了中国第一个女西画家画展”,此后又先后举办了四次画展。1929年,潘玉良开始任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西画系主任。1930年,又开始兼任新华艺专、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教授、导师,执教往来于宁沪。
心痛离国,大洋彼岸再创辉煌,最终成为国际著名艺术家1936年,潘赞化的大夫人来到上海,对于潘玉良她极为不满,潘玉良为了不让潘赞化为难,无奈之下选择远离,乘坐加拿大皇后号邮轮再度远赴欧洲。
△潘玉良做雕塑
不久后,潘玉良在“中大”的学生王守义到达巴黎,并向潘玉良订购了一座格鲁赛先生的雕像。雕像完成后,鉴赏权威那赛夫先生赞叹不已。
1950年,潘玉良历史九个多月,先后在瑞士、意大利、希腊、比利时4国举办巡回画展,并获得比利时皇家艺术学院的艺术圣诞奖章,此后她又被选为“巴黎中国艺术学会会长”。
1958年8月,“中国画家潘玉良夫人美术作品展览会”在巴黎多尔赛画廊开幕,展出了她多年来珍藏的作品,雕塑《张大千头像》、《矿工》、《王义胸像》、《中国女诗入》,仙画《塞纳河畔》、水彩画《浴后》等等,除自藏画之外,全部被订购一空,其中巴黎市政府购藏十六件。
△潘玉良的雕塑
1959年,巴黎大学破天荒的将多尔利奖授予了潘玉良,巴黎市市长亲自主持授奖仪式,把银盾、奖章、奖状和一小星型佩章授给了她。
虽然在国外取得了成功,但她的内心还是极为怀念祖国的,然而潘赞化却多次在信中暗示,由于此时国内的氛围,希望其不要回国。为此,直到其于1977年在巴黎逝世,潘玉良也始终未能再踏上祖国的土地,回到国内的只有她的遗作和遗物。
张玉良命运多舛,从青楼走出来的画家,她是如何成为丈夫的左膀右臂?
张玉良后来遇潘赞化后自己改名叫做潘张玉良,她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波谲云诡,从一青楼女子到大学教授富有传奇色彩;玉良是江苏扬州人,从小父母双亡,只得寄养在舅舅家,而舅舅是失去良知与做人准则的人,在舅舅家生活了3年后,唯利是图的舅舅将13岁潘玉良卖到芜湖妓院。
玉良颜值不高、年龄又小,妓院只是让她作歌妓。这也因祸得福,1913年,著名的革命党人,潘赞化担任了芜湖盐督。当地商人为了巴结潘大人,在妓院设宴款待,玉良伴唱,歌声清越动听,引起了潘赞化的关注,并主动与其交谈,才有了以后的故事。当时潘尽管已有家室,还有一个儿子,但不过才28岁;他年轻有为,俊朗儒雅,受过西式教育,思想开通,悲天悯人。
玉良知道,在妓院早晚会被强迫接客的,哀求潘赞化替自己赎身,而身为革命党人,潘最反对嫖妓,如果为她赎身,自己在政界的名声会受到很大影响;然而,潘赞化是个有眼光与善良的人,尤其两人接触多了,潘赞化认为玉良有着很高的艺术天赋,如果有学习机会定能有所造诣;权衡再三,决定宁可放弃名誉和前途,也要把潘玉良救出火坑。
于是,潘赞化顶着压力,为潘玉良赎了身;同时,他直言不讳地拒绝了玉良的以身相许,只是把她留在府中,当她作一个普通朋友;在后来的朝夕相处中,二人产生了感情,在著名的中国共产党领袖陈独秀主持下结为伉俪。
婚后,在潘赞化的全力支持下,潘玉良有了全面、系统的学习绘画的机会,最终成为中国“画魂”;可以如此优秀爱国(抗战时捐款)的中华女儿,因为自己的身世与世俗观念的影响,后来只能定居国外,死后葬在异国他乡——大家可以看看《画魂——张玉良传》,身后,她的画作身价倍增,前两年,她的一幅画在香港拍卖出几千万人民币!
张玉良命运多舛,从青楼走出来的画家,她是如何成为丈夫的左膀右臂?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张玉良后来叫做潘玉良,她的一生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
潘玉良本来姓张,是江苏扬州人。从小丧父,儿童时期又丧母,只得寄养在舅舅家过了3年。
舅舅是个无良之人,将13岁潘玉良卖到芜湖妓院。
好在潘玉良相貌不佳,加上年龄又小,妓院只是让她先作为歌妓,没有接客。
1913年,著名的革命人潘赞化担任芜湖盐督。
当地盐商为了巴结潘赞化,在妓院设宴款待。期间,潘玉良唱的歌很动听,潘赞化不觉对她注意起来。
当时潘不过28岁,年轻有为,气宇轩扬,相貌英俊,又是一方大员。
更重要的是,潘赞化受过西式教育,思想开通,心地善良。
而潘玉良知道,自己如果留在妓院,迟早会被强迫接客。
于是,潘玉良苦苦哀求潘赞化为她赎身。
但潘赞化就为难了,作为革命党,他本来是最反对嫖妓,如果赎身就等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名声会受到很大影响。
同时,潘赞化少年时期,就在父母安排下成亲,还有一个儿子。
如果结婚,就是纳妾,这也是潘赞化一直反对的。
然而,潘赞化是个心肠很好的人,宁可放弃自己的名誉,也不能看着潘玉良落入火坑。
尤其两人接触多了,潘赞化认为潘玉良有着很高的艺术天分(潘赞化也擅长绘画和音乐),将来恐怕能成大才。于是,潘赞化顶着巨大的压力,为潘玉良赎身。同时,他不要潘玉良为了报答的以身相许,让她留在府中当做一个朋友。
不过,没多久,两人就发生了感情,在陈独秀主持下结婚。
随后,在潘赞化的理解和支持下,潘玉良开始系统的学习绘画,终于成为了著名的民国画魂。潘玉良一生作画无数,精品很多。
几年前,她的一幅画还在香港拍卖出数千万人民币的高价。
张玉良命运多舛,从青楼走出来的画家,她是如何成为丈夫的左膀右臂?
张玉良是一位才女,但同时也历经了许多磨难。很多人多说,张玉良是从青楼走出来的画家,但却容易忽视一个令人心痛的事实:她是被自己亲舅舅卖到妓院的。而不甘沉沦的张玉良,在动荡的社会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最终成了一位了不起的艺术家。
1899年,张玉良出生在一个贫苦的手工业家庭。晚清的社会很黑暗,百姓的生活也很困苦。不幸的是,张玉良幼年时,便失去了双亲,后来又被舅舅卖到了青楼。
在那个时代,亲情终究抵不过现实的黑暗。不过,张玉良也算是幸运的,虽然被至亲卖了换钱,却被芜湖的一个海关监督看中,得以赎身做了小妾。为张玉良赎身的,是潘赞化,早年曾参加同盟会,思想也比较进步,所以还专门给张玉良找了个家庭教师,以便让她学习文化知识。
后来,张玉良有个叫洪野的邻居,见其比较聪颖,就收了她做门生,平时教张玉良画画。到十九岁时,张玉良又遇到了一个贵人——刘海粟。
当时,张玉良报考了上海美专,但因其出身“卑贱”,硬是被拒绝了。当时,得知此事的刘海粟校长,亲找到张玉良,特批她入学学习。进入上海美专的张玉良,学习很勤奋,表现也很出色,后来又得以赴欧洲留学深造。
张玉良1921年到欧洲,先后在法国国立里昂美专、巴黎国立美专、意大利国立美专等学校学习。到1926年时,她便获得了罗马国际艺术展览会金质奖。这个成绩,足以说明了她在艺术上的造诣。
1929年时,张玉良回国,在上海美专绘画研究所兼职任教,并很快举办了我国第一个女西画家的个人画展,轰动了整个画坛。成名后的张玉良,还曾在当时的中央大学、新华大学做教授,可以说是成了一位了不起的女艺术家。
1937年时,张玉良再次赴法,后参加过许多欧美国家的画展,先后获奖二十余次。不过,比较遗憾的是,张玉良久居海外,晚年虽然想回国,但碍于形势,却未能如愿。在张玉良死后,她将自己的画作全部捐献给了祖国。
张玉良命运多舛,从青楼走出来的画家,她是如何成为丈夫的左膀右臂?
她并没有成为丈夫的左膀右臂,而是赴法留学后留在了法国,凭着一份天赋加百倍的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也是第一个作品入驻罗浮宫的中国艺术家,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在一个法国艺术巡回展中见过她的原作,视觉冲击力很强。色彩非常响亮。那时候我一直接受的是俄罗斯式的绘画理论教育,这种风格第一次看到,所以印象深刻。
张玉良命运多舛,从青楼走出来的画家,她是如何成为丈夫的左膀右臂?
长的奇丑无比,不过命好,碰到好男人,愿意对她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