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家黄兴为何吐血而死?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伟大的革命家黄兴42岁就吐血而死。

这也很正常。

任何革命家,生活条件都是极为恶劣的。

他们的压力是巨大的,并不是单纯的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还有革命事业失败,殃及其他同志,家人受株连,心忧国家民族的命运等等。

一旦被捕,往往会遭到各种虐待、羞辱和酷刑。

比如秋瑾被杀前,只是提出不要枭首示众,不要斩首后又扒衣服。

当时,这都是对革命党的羞辱性处决。

黄兴从事革命工作长达十多年,期间有过无数困难、危险,死里逃生就不下二三十次,更别说生活状态极差了。 

有人统计过,辛亥革命前十年之中,发生的革命运动计有16次,其中至少9次是黄兴参与策划和领导的,亲冒矢石,与清军殊死作战。

而这些战斗基本都是在敌众我寡,革命随时可能失败情况下发生的,更别说黄兴自己性命不保。

这种生活,严重损害了黄兴的身体!

1916年10月10日,黄兴因严重的胃出血入院,入院前,他已经昏迷了1个多小时。

仅仅21天后,黄兴大量吐血而去世。

一般认为,这是黄兴食道与胃静脉屈张破裂出血。这种情况一般同严重的肝硬化有关系,在当年是不治之症。

而肝硬化,一般同严重不规律和劳累的生活有关系。

可以这么说,黄兴是活活累死的。

自然,黄兴的肝病可能在很早就有了。

早在1903年,不满30岁的黄兴就曾经吐血:听说俄军迟迟不从中国撤退,黄兴突感胸口一阵揪痛,一口鲜血喷涌而出。身旁同学大吃一惊,赶忙把他送往医院。在病床上躺了十多天,黄兴才逐渐康复。从此不满30岁的黄兴便落下了胃出血的病根。

革命家基本没有身体好的。

比如,毛主席就患有严重的失眠症,一生都是这样。他的睡觉根本没有规矩!

革命家黄兴为何吐血而死?

我是日航君,为您解答。

黄兴之死,确实让人感慨。黄兴先生将自己的一生奉献在了革命事业之中,然而还没有享受到胜利果实就早早去世。但是黄兴先生的目的也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救国。下面我将对黄兴先生的一生做个简短的叙述,以纪念这位革命志士。

一、少有壮志

黄兴出生于湖南长沙。在近代史之中,湖南无疑是极为闪耀的。整个湖南身上充满了一股“霸蛮”之气,正是这股霸蛮之气,才使得无数湖南人有着宁死不退,积极进取的精神;另外,湖南人身上还有这样一股“士气”,若是以我的看法,这股士气就是一股不服输的浩然正气。

“曾左为之先民;蔡黄为之模范”

黄兴自出生以来,身上就自然而然地带着这两种湖南人的气。自幼博览众书的他就立下了救中国的誓言。

后来黄兴认识到学文救不了中国,因此投笔从戎,前往日本读书之余经常研习军事,为后来的武装起义打下了基础。当时的黄兴已经认识到:

“中国大局,破坏已达极点。今而后惟有实行革命,始可救危亡于万一耳。”

后黄兴加入了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走上了武装革命的道路。

二、愈挫愈勇

史上能成大事之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的意志力极为顽强,不会被困难挫折所打败,反而会愈挫愈勇,黄兴就是这样一人。

黄兴先后参与或指挥了钦州、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州、廉州、上思起义,云南河口起义,黄花岗起义都遭失败。

换成一般人,可能就从此一蹶不振了。但是黄兴没有,经过短暂的失意后,他再次展开了行动。这一次他是去武昌任总指挥。

武昌起义后,面对着袁世凯装备精良的军队,黄兴指挥了多场战斗,赢得了国内外的重大声望,也捍卫了革命火种。

民国建立后,黄兴并不争权夺利,而是选择了功成身退,回乡归隐。

面对着袁世凯倒行逆施的行为,黄兴又再次出身,多次组织军队与袁世凯大战,力捍共和。

黄兴的精神令人敬佩不已,可以说在建立共和一事上,黄兴功不可没。

三、中年病逝

可能是为革命事业太过操劳,黄兴的身体一天不复一天。

1916年10月10日,黄兴因胃出血入院,10月31日,最终因食道与胃静脉屈张破裂出血(肝门静脉高压所致;根据其死前多次大量吐血以及肝肿大所推测,为肝硬化常见之并发症)在上海去世,时年仅42岁。

黄兴中年去世,正是因为他过于操劳,工作辛苦,导致饮食、生活不规律,后来又因为忙于革命而导致治疗不及时,最终导致大吐血。

黄兴被人凭借为:

“克强总是个最平实的人,做事有功不居,光明磊落,作战身先士卒,爱护袍泽,做人推诚务实,容忍谦恭,受谤不言诠,受害不怨尤,不道人之短,不说己之长。”

黄兴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是革命者的一生!

文:日航通鉴 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

革命家黄兴为何吐血而死?

湖南人杰地灵,钟灵毓秀,人才辈出。毛泽东主席,彭德怀元帅,贺龙元帅,曾国藩(曾文正公)等等杰出人物都来自湖南。如果说要选出出生在湖南的伟大人物,近代历史上著名革命家军事家黄兴必然在前10之列。他为革命事业辛劳付出,以一腔热血和爱国之心不懈奋斗,积劳成疾43岁就英年早逝,令人惋惜他的故事永远让人肃然起敬。

黄兴是湖南长沙人,字克强。他打小的时候就喜欢中华武术,曾经在长沙著名的岳麓书院读书,他的学习成绩也十分的优秀,所以在18岁的时候就以优异的成绩被送到日本留学。黄兴对于军事十分感兴趣,这可能与他小时候酷爱武术有着关一定的关系,所以他在日本留学期间,经常观看日本士兵的操练,并且特别的邀请了日本的军官讲授军事,系统的学习一些军事知识。在课余时间他被没有放在游玩上,去参加了射击的学习并且经常去参加射击比赛。黄兴通过比赛的实际训练,练就了一身的射击本领,据说当时他留学的抽屉里装着满满的都是他参加射击比赛所获的奖牌。

1903年,这是黄兴留学的第2年,他听闻沙俄要侵占我国东北的领土,积极的参加了抗拒沙俄的拒俄义勇军,同时这也是黄兴军事生涯的真正开始。这一年他回到了国内,在家乡长沙他当了一名老师,但是他心怀天下,心怀中国,和宋教仁陈天华组织了华兴会,重新担任了会长,并且积极联系各方筹划发起长沙起义。但是这个计划并没有能成功,失败之后,黄兴逃到了日本。逃到日本以后,黄兴并没有一次因为一次的失败而丧失信心,依然积极的筹备和策划爱国活动。

1905年的时候,孙中山创立中国同盟会,黄兴积极协助,并且在同盟会中担任了重要职务,当时的地位仅次于孙中山。黄兴因为有着出色的军事才华,所以在同盟会中很快的成为重要的军事领导。中国同盟会成立的第2年开始,黄兴就在我国西南地区多次发动武装起义,反抗清政府。黄花岗起义中黄兴担任军事总指挥,亲自上阵,带领100多人的敢死队和当时的两广总督府进行作战,战况激烈,黄兴在这次抗战中,右手的食指和中指都被打断。据相关人士回忆说,黄兴虽然断指却用无名指来忍痛扣着扳机继续作战。

黄兴影视形象,成龙饰演

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是黄兴名声却越来越大,在接下来1911年的武昌起义爆发后,黄兴担任了湖北前线的革命军总司令。据说当时湖北的军政府派人,举着“黄兴到”的大旗,骑着马在武昌,汉口的革命军占领区跑了一遍以后,当时的革命军,都极大的受到了鼓舞,可见黄兴的名声和威望。黄兴的爱子名叫黄一欧,小的时候黄兴就将他送到了革命军中锻炼,他在写给爱子的信中,简单霸气却又激人奋进

一欧爱儿,努力杀贼近代史上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胡适曾经这样评价黄兴的家书。当年曾见将军之家书,字迹娟逸似大苏。书中之言竟何如?一欧爱儿,努力杀贼。八个大字读之使人慷慨奋为而爱国。呜呼将军,何可多得。

当年新政府在与沙俄政府交涉失败,东北土地沦陷以后,黄兴听闻此消息,胸口一闷喷出一口鲜血,他的同学赶紧将他送往医院。从这时候起,黄兴的胃便落下了病根。黄兴一直奋斗在革命前线,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后,黄兴担任当时的陆军总长,袁世凯窃取国民果实,为了维护民主共和,他主张武力讨伐袁世凯。后来黄兴在武装讨伐袁世凯的战争中失败,失败以后黄兴又一次远走他乡,逃到了外国。

1916年也就是民国5年,正直当时中华民国国庆的时候,黄兴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昏迷了将近一个时辰(两小时)。虽然病情有所好转,也没有出现吐血的情况,但是医生诊断出黄兴的身体依然不容乐观,因为黄兴有胸闷气短的情况,医生考虑是胸部积水,不久之后,黄兴的病情又一次恶化。1916年10月31日的时候,黄兴在上海病逝。他的临终遗言让人敬佩又潸然泪下,他对自己的孩子说

吾死汝勿泣,须留此一副眼泪,为其他苍生哭,则吾有子矣。

黄兴的事迹让我们肃然起敬,他为热爱祖国,操劳一生,是一位让人敬仰的伟大人物。

文/红雨说历史

革命家黄兴为何吐血而死?

在辛亥革命时期,近代民主革命家黄兴先生为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在辛亥革命胜利不久,黄兴就销声匿迹了,最后他更是吐血而死。那么,在辛和革命胜利后,黄兴到底去了哪里,还有他最后为何吐血而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历史,从历史的蛛丝马迹来探究真相。

黄兴跟曾国藩是老乡,他是湖南长沙人。他出生于官宦之家,少年的时候还考上了秀才,本是要走科举之路,但他因成绩优秀,被张之洞选派被送往日本留学,就此成为了他人生的转折点。黄兴在日本留学期间,接触了资产革命思想,就此走上了革命道路。他先是在日本创建了华兴会,后又与孙中山一起创建了同盟会,并与孙中华上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被称为“孙中山先生的第一知交。”

在同盟会成立后,黄兴积极从事武装起义,先后参与或指挥了钦州、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州、廉州、上思起义,云南河口起义等起义。在广州起义,他更是身先士卒,率军攻打两广总督衙门,右手被打断了三根手指,他忍着剧痛,用断指的第二节扳枪继续射击,但终因寡不敌众,起义失败,黄兴侥幸突围,逃到香港,继续从事革命运动。

1911年10月10月,武昌起义爆发,黄兴率先赶到武汉,担任革命军战时总司令,指挥起义军与清军激战,为武昌起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随后,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黄兴为陆军总长。随后,袁世凯担任中华民国总统,孙中山和黄兴只能靠边站。袁世凯先是任命黄兴为无实权的参谋总长。黄兴辞不就任,袁世凯随后任命黄兴为南京留守府留守。不久之后,黄兴又为川汉铁路督办一职,跟孙中山先生一起去走实业救国的道路。

紧接着,发生了宋教仁案,孙中山主张兴师讨袁,黄兴则认为南方各省意见不统一,革命力量薄弱,主张法律解决。随后,孙中山兴师讨袁,二次革命爆发,黄兴为江苏讨袁军司令。由于讨袁军一部分军队被袁氏用金钱收买,发生内变,讨伐袁失败,黄兴与孙中山等人又只好再次流亡日本。事后,孙中山认为有些人不听从他的指挥,错失良机,导致二次革命失败,对黄兴多有责难。

随后,孙中山在日本要改组国民党为中华革命党,要求入党时要按指纹,并且要宣誓服从孙中山的命令。黄兴与孙中山意见不合,拒绝加入,前往美国,在美国发起抵制袁世凯向美国借款的运动。1915年,袁世凯称帝,黄兴派人协助蔡锷将军出逃北京,发动护国战争。黄兴四处奔走,动员社会名流和地方将领反对袁世凯称帝,并且在南洋筹款接济云南护国军。袁世凯死后,黄兴回国,同孙中山恢复了往日的亲密关系。

由于长期为革命事业奔波,积劳成疾。1916年10月10日,黄兴因胃出血入院。10月31日,黄兴因食道与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吐血而死,终年42岁。根据其死前多次大量吐血以及肝肿大所推测,为肝硬化常见之并发症。1917年4月15日,黄兴被国葬于长沙岳麓山云麓峰下小月亮坪。

革命家黄兴为何吐血而死?

1916年10月31日,由于黄兴长期为革命事业而奔波奋斗,积劳成疾,最终因食道/胃静脉屈张破裂出血(肝门静脉高压所致;根据其死前多次大量吐血以及肝肿大所推测,为肝硬化常见之并发症)在上海去世,时年仅42岁。

革命家黄兴为何吐血而死?

黄兴(1874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31日),汉族,原名轸,改名兴,字克强,一字廑午,号庆午、竞武,曾用名李有庆、张守正、冈本、今村长藏。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建者之一,孙中山先生的第一知交。于1916年7月回到上海,同孙中山恢复了往日的亲密关系。由于长期为革命事业而奔波,积劳成疾,1916年10月10日,黄兴因胃出血入院,10月31日,最终因食道与胃静脉屈张破裂出血(肝门静脉高压所致;根据其死前多次大量吐血以及肝肿大所推测,为肝硬化常见之并发症)在上海去世,时年仅42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