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击炮弹在现实战争中真的可以直接往地上一磕直接当手榴弹用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的迫击炮弹,确实可以这样发射。
美军当时60毫米迫击炮导弹,采用的是M52引信。
这种引信结构简单,主要依靠1个保险栓和2个弹簧保险插销,来完成保险。
在发射时,需要手工去掉保险栓,然后将炮弹放入迫击炮中。
在炮弹底火被击发时,会有大力推动,从而解开弹簧保险插销。
引用晚上一张图。
左边的是击发前的保险插销,右图是之后的。
在出发底火时,保险栓已经去掉了。在推力下,A部分会先下压,B部分的那个插销就自动解除了,同时c部件会向前移动,让D上面的撞针可以下压,进入准备击发位置。
之前,D的撞针没有运动空间,是不可能击发爆炸药的。
这里简单解释一下,迫击炮弹里面有两种装药,一种是发射药,用于将炮弹推出弹膛,在空中飞行;另一种则是弹头里面的爆炸药,用于杀伤敌人。
《拯救大兵瑞恩》的发射方法,就是不用发射药,因为已经没有迫击炮了,只是通过手工的方法解开对于爆炸药的保险,然后投掷过去爆炸,杀伤敌人。
至少理论上这种方法可行,现实中千万不要使用,因为非常危险。
首先,是否能够磕一下就解除保险,没有把握。
就算神仙来,也不可能磕一下就保证保险解除了。
如果没有解除,你投掷炮弹有什么用处?
反而会让自己暴露,成为靶子。
其次,如果操作失误,比如为了保证保险打开,连续磕二下,就更危险。
第一下如果已经解除保险,你再磕一下就存在引爆炮弹的可能。
另外,迫击炮弹不是手榴弹,投掷起来很困难,而且还要尽量保证弹头着地才可以。
而60式迫击炮弹重量也有1.5公斤,也就是3斤,投掷起来并不轻松。
我军最笨重的67式手榴弹也就600克。
试问,你投掷迫击炮弹能扔多远?而迫击炮弹爆炸威力有15米,它的弹片很多,在几十米外其实也有杀伤力。
你在这么近距离投掷迫击炮弹,搞不好就炸倒自己。
其实,这主要是电影的虚构,噱头而已。
与其冒险使用迫击炮弹,完全可以使用手榴弹,效果要好十倍。
电影中是美军几乎打光了子弹,没办法才用的。
迫击炮弹在现实战争中真的可以直接往地上一磕直接当手榴弹用吗?
拯救大兵瑞恩剧照,“找人小队”和瑞恩所在的101师部分人与德军装甲部队奋战的那场戏,瑞恩将迫击炮引信保险拔出去之后,往迫击炮座磕一下交给米勒上尉,扔出去之后将进攻的德军炸的血肉横飞!这就这个镜头引发了军迷们的热议。
美军在二战期间连排级作战分队都配置几门M49A2型60毫米迫击炮,作为近距离火力支援和压制敌方的轻重机枪,其60毫米杀伤榴弹(也就是米勒上尉扔出去那种)使用M52B1引信这种引信上有保险丝,在装填到迫击炮炮管前需要将它拔掉。就是这样将其拔除,引信里的弹簧松解,炮弹处在代发状态。M52B1型引信的结构图,左侧是未拔除保险丝状态,右侧是保险丝已经拔除A弹簧向上,解锁B弹簧,D弹簧内包裹着雷管…炮弹发射出去之后触地,雷管将主装药引爆。那为啥要使劲儿磕一下呢?就是当保险丝拔除后,磕一下让引信的惯性保险解除(内部的弹簧松开),这样才能用手投掷出去后触地才能爆炸。
但并不是所有的迫击炮引信都和M52B1引信一样,因为这种引信不安全!如果不慎将引信上的保险丝挂掉了再加上振动,可能会自己无故就引爆了,有可能伤及己方的安全!
另外,部队也不提倡这样使用60迫击炮炮弹的做法,因为60毫米迫击炮炮弹重达1500克,远比手雷重!并且弹片杀伤半径15米,也就是说需要臂力过人的人将它投掷到20米之外才安全!现代迫击炮引信早已换成新型的“涡轮引信”,引信涡轮与内部的保险相连接,当炮弹发射出去之后“涡轮”借助飞行气流开始转动,当炮弹飞出30米远距离后,引信解锁。我军新型迫击炮炮弹也配置涡轮引信。
总之弹药是危险品,怎样将其安全的保管和使用是一个课题,不能因为它的某些额外的使用功能,就降低了安全的要求。
迫击炮弹在现实战争中真的可以直接往地上一磕直接当手榴弹用吗?
观点我来说,选择您来做。我是军创刘德雨,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这个问题源于美国大片《拯救大兵瑞恩》片段, 我认为这是一种宣扬英雄精神的做法,在现实战争这种桥段到底能不能实现?我们先科普一下迫击炮弹爆炸的原理,大家再做判断。
拯救大兵瑞恩
迫击炮,英文名字是Mortar,是一种是一种炮身短、射角大、弹道弧线高、以座钣承受后座力、采用炮口装填、发射带尾翼弹的曲射滑膛火炮。迫击炮的发射原理是:利用迫击炮自带的发射药管和附加药包被点燃后产生的反冲力将迫击炮弹发射出去。
82迫炮弹剖面图
迫击炮弹爆炸需要两个关键:一是隐藏在尾翼中间的迫炮弹底火,底火中装有基本药管和附加药管,底火撞击撞针后发射出去,二是迫炮弹引信撞击到硬物体后,迫击炮弹才会爆炸。
迫击炮
我们以87式82毫米迫击炮杀伤榴弹为例进行证明,它重量是 4.2KG,杀伤半径为密集杀伤半径22米,试想一下,即使我们能把底火撞在硬物上引燃,但这4.2KG的铁疙瘩我能能扔出22米吗?67式木柄手榴弹的重量600g,训练的及格成绩是30米,这4.2KG的迫炮弹扔出22米,我觉得基本不可能,即使是能扔出22米,谁又能不能保证迫炮弹肯定是引信头朝下落地,电影里演的桥段终究是剧情的需要,如果有这种情况也是极端的个例。所以,我觉得迫击炮弹等手榴弹这只是剧情的需要而已,现实战斗中根本不可能有这种情况,不知道您听明白了吗?
迫击炮实弹射击
迫击炮弹在现实战争中真的可以直接往地上一磕直接当手榴弹用吗?
大家在看战争影片时,有时可以看到士兵们在情急之下将迫击炮弹当手榴弹用。是否真的是这样吗?。首先我们要知道迫击炮的发射原理,炮弹底部是有着一个发射药管,正常来说,炮击炮弹滑到炮管底部就会撞击到撞针进而点燃火药接触保险,这样发射后才能落地爆炸。所以说把炮弹底部磕一下,扔出去引爆还真的说得通的。磕的那一下就是解除了炮弹的保险,扔出去接触地面就会爆炸。
美国的M52B1迫击炮引信,结构就是由钢珠卡口卡主弹簧销,只要手动拉开保险,钢珠卡口就会松弛下来。然后随便一磕炮弹,然后扔出去落到地面就会爆炸了。这种使用迫击炮弹是在遇到紧急情况下或者炮架损坏的时候才可以,平日是绝对不允许这样操作的。因为说的很简单,其实危险性是很大的。比如说,迫击炮的炮弹比手榴弹重,手榴弹你能扔出30米,而迫击炮弹你可就不一定了,再说炮弹的杀伤范围比手榴弹可大,扔出去的距离不够,弄不好会伤到自己人。关键是如果你不会扔的话,掌握不好方法,弹头没有先着地,炮弹引擎没有触发,炮弹就不会爆炸。
我军战斗英雄胡绪清,在一场战斗中发现敌人机枪阵地,在身边没有手榴弹等爆炸性的武器下,利用一个土堆做掩体,把一发60迫击炮弹扔出并成功引爆了炮弹,消灭了敌人。为攻击部队大大减轻了压力,最终赢得的胜利。
迫击炮弹在现实战争中真的可以直接往地上一磕直接当手榴弹用吗?
不行。
我曾当过八二迫击炮的一炮手,从开始学习迫击炮的知识到实际操作,就没听说过拿迫击炮弹去当手榴弹用的。
实例证明:
以离我们最近的战争来说,是一九七九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因为越南多山、森林覆盖率高,所以我们营属炮连的八二亳米迫击炮和八二毫米无后座力炮发挥了很大作用。每当有战报传回我们内地部队,总有我们这种小口径炮兵的捷报。就是再艰苦的战斗,也都是战友们把炮弹放进炮管里发射的,与越寇十年左右的战斗不计其数,从未听说过拿迫击炮炮弹当手榴弹用的事例。
那时我们营属炮连装备的是我国自制的六七式八二毫米迫击炮。主要发射杀伤榴弹,另外根据需要还可发射长炮榴弹、曳光弹、燃烧弹、宣传弹、烟雾弹,其中曳光弹和宣传弹使用了特殊的延时引信,而其它的是触发引信。
原理证明:
引信、药管和药包只有在炮弹发射前才会由弹药手根据指挥员指令把它们组装在炮弹上。药管象子弹的底火,药包起加力作用,它们在弹体的尾部,引信则是拧在弹头上的。
一个完整的炮弹由弹药手传到二炮手手中,根据命令放入炮口,炮弹自由落体滑入炮管底部,其惯性使药管碰向撞针开始点火,药包发挥药力把炮弹推出炮管射向目标。由于科学地配重,弹体在空中是不会翻筋斗的,到弹着点一定是头朝下的,引信被撞击才会引发弹体爆炸。
自我经历:
一次我连实弹考核,一个新兵在接老兵装好附件的炮弹时紧张了,把接到手的炮弹掉在了地上,吓的我们全班出了一身冷汗,幸运的是炮弹是平着着地的。如果是引信先着地,全排战友都得报销。
我说了这么多原理和体会大概说清了吧?
从我们入伍八二毫米迫击炮就是部队里最小口径的炮了,就算迫击炮弹能顶手榴弹用,一个炮弹八斤四两,人能扔多远?二十二米之内只能炸自己。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则删
迫击炮弹在现实战争中真的可以直接往地上一磕直接当手榴弹用吗?
迫击炮作为战争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步兵装备,不仅可以提升杀伤力,同时还可以造成威慑作用,这一些电影中也可以经常看到它的身影,甚至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士兵在被层层包围之后,会选择将迫击炮在地上一磕,充当手榴弹对敌军进行攻击,那么这种攻击手段在现实中真的可行吗?
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个有趣的小知识,手榴弹的发明其实就是根据迫击炮的一个设计缺陷而进行的改良。这也让二战时期的士兵在没有手榴弹期间,就会使用迫击炮来充当手榴弹,而且迫击炮当做手榴弹,在二战期间确实出现。由于当时美军的60毫米迫击炮的内部引线使用的是M52B1弹头引信,其内部还配有一个钢丝保险销,这一点与现在的手榴弹非常相似。只要这个保险销没有被拔出,无论怎么磕碰都不会爆炸。但如果在特殊时刻只要拔下这个保险烧,拍击炮内部的引信则会完全被激活。
除了这种配置以外老式的迫击炮弹,其实已经将这种保险销拔除。只要猛击迫击炮弹的尾部,就可以充当手榴弹。而且一些老式的迫击炮弹中的隐引信采用的是惯性解脱保险,这种保险在被投掷之后将在炮身内部自由活动在惯性驱使下,将自动解脱保险,这才让人们在电影中看到的士兵使用迫击炮弹充当手榴弹。
而且这种操作不止在美军攻坚战中出现过,甚至在辽沈战役期间也发生过。我军使用敌军遗弃的迫击炮弹,来当做手榴弹进行投掷。虽然这些都是在极端战况之下才会发生的情况,但不得不提的是,迫击炮炮弹确实可以充当手榴弹攻击,但值得注意的是,迫击炮弹在这种操作之下极不稳定,毕竟引信的敏感度不太好掌握,而且比手榴弹还要危险的多,所以在当时士兵除非万不得已,并不会将迫击炮战作为投掷手雷的首选替代品。
到了现代战争中,很多国家已经放弃了使用60毫米迫击炮弹,这种炮弹重达1.5公斤,比手雷要重的多,最重要的是成年人投掷的距离并不会很远,再加上迫击炮弹的杀伤半径为15米左右,如果投掷区域不远的话,很可能造成击杀友军的情况。之前还曾发生过后勤部队的一辆运输60毫米迫击炮弹运输车,由于运输途中导致一枚迫击炮弹的引信损坏,而导致整辆卡车直接爆炸的情况。虽然这种事情并不常发生,但是这种不确定因素还是让军方颇为头疼,毕竟一颗炮弹就能造成如此大的破坏力,这又是将一颗引信坏掉的迫击炮弹放在军火库的话,那么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目前迫击炮弹基本上都已经改成了涡轮引信,这种引信的好处在于在迫击炮弹高速旋转时,才会被激活,基本上炮弹飞出30米远之后,引信才会彻底释放,从而造成高杀伤力。使用迫击炮弹作为手榴弹的情况,目前较为集中在壕沟战,所以就算迫击炮战的爆炸半径很广,但并不会造成巨大的杀伤力,而且,双方士兵人数较为平均的话,迫击炮弹也不会作为首选的武器。
虽然二战电影中经常出现这种画面,但基本上都是作为残酷场面上的渲染作用。战场上的老兵不会以身犯险用这种杀伤力较大的武器作为攻击手段,而在电影中基本上也能看到,除非美军弹尽粮绝,在毫无办法之下才会这么使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