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法国为什么能成为五常?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如下:

第一,法国投降的早,工业实力尚存。

二战前,法国是世界上的第五大工业国,一度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百分之八左右。

此外,法国是欧洲大陆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它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门类齐全,自动化程度很高,高于苏联、日本、意大利等国,甚至强于英国。

由于法兰西战役爆发后,法国在不到1个月内迅速投降。

实际上,德军突破阿登山区,又突破马奇诺防线以后,法国人的抵抗就逐步消失了,连巴黎也被定为不设防城市直接放弃。

所以,法国本土损失不多,甚至比被德军狂轰滥炸多年的英国要好。

第二,法国仍然具有大量的殖民地。

法国本土面积为55万平方公里,海外殖民地面积高达1234.7万平方公里,是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大殖民帝国。

而希特勒允许法国维希政府保留殖民地。

整个二战中,法国殖民地除了北非和越南遭受战火以外,其他基本没有受到波及。

所以,法国战后立即又有了广大的殖民地。

相反,很多英国殖民地已经被打的一团糟,或者当地实力都借助轴心国宣布独立,比如缅甸之内。

所以,法国人凭借殖民地就有这很大的影响力。

第三,需要利用法国对付苏联。

德国已经被肢解,短期内不成气候。

那么欧洲大陆最能够对付苏联的,显然只有法国了。

处于战略考虑,英美都希望扶持法国以对抗苏联。

毕竟法国的工业底子再次,人口众多,战争结束时戴高乐的自由法国就有100万以上的部队,实力也不弱了。

可以预计,法国可以编组300万大军,能够有效对抗苏军。

所以,英美当然不惜代价扶持法国了。

第四,如果不扶持法国,法国可能赤化。

谁都知道,最初周恩来、邓小平他们,都是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学习了马列主义的。

其实,法国一直都是共产主义的温床。

直到今天,法国共产党仍然是法国第六大党,

这主要是,法国工人的斗争意识比较强,同时他们的生活也比较贫困。

战前1936年大选,法国共产党获得了150万张选票。

法国沦陷后,法国共产党举起反抗纳粹大旗,党员迅速增加到50万人。

而法共领导的游击队有二三十万人,有7.5万党员在斗争中牺牲。

当时法共实力雄厚,实际上,1946年大选后法共成为法国第一大党。

当时如果不能支持法国复苏,恢复国际大国地位,法共就有可能合法夺取国家大权。

那么,到时候整个欧洲都是苏维埃的地盘了。

二战后法国为什么能成为五常?

你觉得民国有资格成为五常吗?如果你觉得民国有资格成为五常的话,那么法国必然有资格成为五常。

首先入常的条件是什么?二战打的长不等于能入,死人多不等于能入(限于篇幅我就不扒这其中光是征集的壮丁就有多少是被国府自己弄死的了)。付出巨大牺牲的国家多了,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按人口比例来算,牺牲不可谓不大,也没见入常啊。

那么入常的条件是什么呢?

影响力,强大的影响力,可以将自己军事,政治,经济的力量投射到世界上的一个或多个重要地区,在这一地区想办成事情无论如何绕不开你,那么与其把你排挤在场外,让你只能用其他方式来反对,不如把你请进场,大家一起坐下来谈谈,至少先互相交个底。

这才是入常的硬条件。常任理事国就是把世界上几个最有影响力的,解决热点地区问题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国家聚到一起,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少了还是办不成事,太多了含金量不足,也丧失了常任理事国的权威。

那么战后的法国是不是比民国更有影响力呢?

这是民国35年,也就是1946年4月24日《大公报》报道的4月21日中法两军在河内冲突的消息。

看不清楚的话,这还有一张放大的。

如报中所示,据中央社消息,中法军车相撞后,法军当即枪杀国军驾驶兵,撞车地点共有四名国军被杀。紧接着市区各地都出现了法军杀害国军士兵的事件,除上述四人外,又有十五人遇害。

枪击事件发生后,国军53军随即约束各部,以电话通知各部不得开枪。

这是民国35年,也就是1946年6月26日《东南日报》报导的国军在越南被法军缴械事件。

看不清楚的话,这还有一张放大的。

如报中所示,途经越南的国军官兵,在正式通知法方且经法方同意的情况下遭到法军武装包围,“据理力争,未能生效”,被解除武装,遭到关押,身上财物也被掠去。关押三天后才被释放,且被收缴之武器未予归还。

以上事件都说明了一个共同的问题,战后,在印支,在远东,法国依然能骑在国府头上拉屎,法国依然比民国说的算,远东的事务法国依然是绕不开的那一方,那么民国能入常,法国就更能入了,没什么可奇怪的。

(同时在非洲,中东的问题上,法国也是绕不开的一方,至今依然如此。)

后来,共和国成立后,抗法援越把法国人揍出了印支。同时又通过一系列事件证明在东亚、东南亚,美国不是唯一说的算的。所以共和国就入常了。

想入常,想当个真常,做不到这个,再多的人抬也没用。

二战后法国为什么能成为五常?

虽然我也老黑法国,虽然法国人的咯吱窝都在二战时晒黑了,虽然法国人的军事理念和装备理念在当时看来非常沙雕。但这也不能说明法国真是个弱鸡,毕竟能和英国那么多年刚下来,可以说欧陆传统两强之一,法国的综合实力(尤其是非洲的殖民实力)还是非常强的。如果一定要选五个常任理事国,谁能替换法国?

另外,英国和法国同属殖民主义的老牌帝国,而美国是新兴大国,罗斯福主张去殖民主义。这表面上是让殖民地民众自主、自决,特皿煮~ 但实际上是为了削减英法的实力,好让自己坐实老大位子。但邱胖子又不傻,如果不把法国拉进来,自己一个人应付没殖民传统的美国和苏联肯定吃亏,所以它极力的把戴高乐拉下来一起蹚浑水。

当然,丘吉尔也和蒋光头聊过这事儿~ 然并卵蒋光头对殖民地这块同样不Care。

但光靠邱胖子自己努力还不行。二战中苏联影响力的扩大瞎子都看的到,但毕竟这么个意识形态和西方不对付的国家让英美还是心生芥蒂的。美国最后接纳法国也考虑到同属西方阵营,一定程度的上可以遏制苏联。而苏联同样觉得自己在意识形态上与西方不对付,需要一个能帮自己说上话的人,而这个最优的选择就是在夹缝中的法鸡。

二战后法国为什么能成为五常?

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可是日本一直都虎视眈眈的“宝座啊”!奈何自联合国成立以来,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法西斯国家无一例外都被排除于常任理事国之外,而五大理事国之中的:美国、俄罗斯、英国、中国以及法国能够超常胜任,自然是和在二战中的突出贡献离不开的。这其中的美国和苏联虽然是1941年加入的,但是凭借着超一流的国力也是后来居上,贡献突出;反观英国和中国,此两国更是西牵德国、东扯日本,国内都被摧残至极,一片“国破山河碎”之景,实则悲壮!反观这法国,虽然顶着老牌资本主义的帽子,但是却次次退缩,柏林政府一枪不放,全国坚守不到一月,便屈辱投降。如此“菜的至极”的法国,究竟凭借着什么能够入选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与美苏英中四国相比同列呢?

其一:如今的青铜,往日的王者

说起法国,自拿破仑缔造法兰西帝国直到二战爆发之前,都是一个欧洲“大神”的存在,法国被人说起来的时候,老是被称作“英法”,的确之前法国的实力是可以和英国相提并论的,英法都是欧洲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曾经是18世纪到20世纪初期叱咤风云的“人物”,法国当初的发展也是推动欧洲发展的。1920年的《凡尔赛和约》上,英法两国还是稳稳坐在世界老大的位置上,那个时刻的美国还不敢和英法叫嚣。只不过二战初期的法国,因为国内革命等因素,竟然成为了“一枪不放”的青铜般的存在,但是毕竟法国的基础尚存,反法西斯战争也有其一份功劳。

其二:自由法国取代了法国

上边说到,从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之后,法国在国内外综合因素下,面对德国狂势的进攻,毫不犹豫在坚守一个月之后便选择了投降。虽然投降换来了德国民众的暂时性和平,但是被统治下的法国,依然饱受着战乱的威胁,二战时德国对待俘虏国的做法是惨不忍睹!柏林政府虽然举白旗了,但是法国的戴高乐却组建起了一支“自由法国”军队,他们寄篱于英国,虽然实力不强,但是凭借着戴高乐的指挥,也是极具顽强力地抗击着,直至二战结束……

其三: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二战胜利之后,美苏英中的贡献是世界人有所目睹的,但是二战之前的法国,其工业产值位于世界第五、欧洲第三,这也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所不及的;另外,法国在二战之后仍然具有1200多平方千米的殖民地,这对于法国日后的发展也是极其有动力的。法国所具备的优势,是众多反法西斯国家所无可比拟的。

其四:对抗苏联的底牌

说到底,还是美国对于法国的全力支持,才保留了法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的地位,而美国一心想独大,独大的眼中钉便是苏联的阻挡。二战之后,英国已虚弱的不成样子,德国也被制裁的够呛,唯有法国实力尚存。所以说,为了防备苏联先发制人、独大欧洲,美国就得先培养法国来制衡苏联。

说到底,法国能够入选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的根本原因,还是源自其本身的优势!

二战后法国为什么能成为五常?

当然是靠实力咯,高卢鸡作为欧洲的老牌强国,其实力自然不容小看,当年被德国人秒杀纯属意外!

法国能成为常任理事国,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法国战后实力还很强大!

法国的历史也是非常厚重的,历史上经历了第一至第五阶段的共和革命,在后期的资本主义发展中也领跑于世界,其工业建设以及政治体制建设都比较完善。

在二战开始以后,法国对于马其顿防线太过依赖,再加上本身对德国抱有的一些“和平”幻想,以至于他们对战争并没有特别充分的准备。所以在后期的闪电战过程中,法国也以速败收场。

速败虽然有点耻辱,但也有一些好处,英国跟德国死磕了这么久,整个国家基本没什么好地方了,私工业化建设大大落后。

反观法国,由于很快就被占领了,所以他们的大多数基础建设和工业建设都保存完好,再加上法国本身保留着众多的殖民地区,在战后是一股怎么也无法忽略的力量。

不开玩笑,当年的高卢鸡,是除开美苏英三国,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第二,为了稳定欧洲格局。

希特勒完蛋之后,法国式欧洲大陆上唯一的“资本大国”了,对于英美来说当时的苏联和德国还属于不稳定因素,苏联的基本体制和资本主义是天然的“敌人”。

而德国人的战争意识仍然有可能对日后产生威胁,所以英美考虑到欧洲大陆上的基础格局,决定让法国作为牵制德苏的力量,未来再出现什么突发情况,自己也不至于压力太大,所以给法国五常席位,是为了稳定欧洲格局。

第三,斯大林出于“面子”考虑。

由于在二战中的突出贡献,当时的苏联有很强的话语权。在投票选举第五个常任理事国的时候,苏联手中握有三个选票。

由于乌克兰比抵抗德军的过程中立下了很大的功劳,所以苏联就把珍贵的一票给了乌克兰。第二票他考虑个人利益,把它投给了白俄。

这两票投完以后,苏联手中剩下的一张票就非常重要了。斯大林纵观当时的局势,英美两国一心想让法国入住五常,法国那边也非常期盼苏联最后一票能给自己,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斯大林把票给了别人,那么势必得罪欧美最具影响力的三个国家。

这样一来本来还有点摇摆不定的法国肯定会完全倒像美国,这是苏联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为了安抚法国,他还是把最终一票给了他们。

综上所述,自身国家实力以及各大国之间的利益碰撞,最终把法国送进了五常的阵营,这件事情看似巧合,但分析清楚以后也变成了一个必然事件。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实力。咱们当年能进五常?也是靠的实力!

咱们虽然比不了英美苏联,但经过抗日战争的洗礼,绝对是整个亚洲地区最为强大的国家。

二战后法国为什么能成为五常?

法国在二战中以闪电般的速度溃败于德国,震惊了世人,但法国也是有贡献的。在贝当政府宣布投降后,1940年6月18日,以戴高乐将军为首的法军将领通过英国广播公司(BBC)号召继续抵抗德国的侵略。“自由法国”开始出现。也就是流亡英国的法国政府。虽然法国本土投降,但国内仍有大量的有生力量有组织地抵抗侵略者。尤其是在盟军诺曼底登陆后,法国国内的反抗力量里应外合,配合盟军打击德军。

在法国贝当政府宣布投降后,法国在非洲殖民地(如乍得、喀麦隆、刚果、加蓬等国)一直在对德作战,在亚洲(如法属印度和印度支那等)一直在对日作战,这些法国的海外殖民地达到20多个。在近20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抵抗力量依旧通过各种方式参加或支援盟国的作战任务。

二战后,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了举世闻名的“四警察”思想,“四警察”由苏联、美国、英国和中国组成,四大国即以“警察”身份行事,向有问题的国家发出最后通牒;如果这一通牒被拒绝,就将立即对该国实施轰炸和可能的军事进攻。

苏联方面主张,“世界警察”应该由美国、苏联、英国三国组成,中国(国民党政权)无权列入。英国也主张由“三警察”而不是“四警察”统治世界。

罗斯福仍然坚持自己的主张。他在多种场合表示:“在将来,一个仍然不可战胜的中国将不仅在东亚,而且在全世界起到维护和平与繁荣的适当作用。”他表示,他不是没有认识到中国目前还很弱,但他想到更远的将来,中国毕竟是一个拥有4亿人口的国家,把它当作朋友,总比当作一个潜在的麻烦来源要好一些。他说:“中国作为世界组织的最高理事会的一个成员,就会使这个组织具有世界性,这就有利于把亚洲号召起来,使其效忠于这个组织。”

由于美国政府的一再坚持,中国(国民党政权)进入了“世界警察”集团。

美国最后又提出介于法国对二战的贡献,吸收法国作第五个常任理事国。建立联合国的目的是为了成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影响力的大小至关重要。而法国这个殖民地遍布世界的老牌大国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文化影响力,都是名列前茅的!纵使本土本占领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1945年6月26日,旧金山制宪会议圆满结束,《联合国宪章》正式签署。宪章第23条明确规定: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为:美、苏、中、英、法。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地位从此被正式确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