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政权南下为什么通常要打襄阳?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北方政权南下,就必须要渡过长江天险。
长江分为几段,上流主要在四川境内到湖北西部。
然而,四川在古代本来就是天生的防御堡垒,北方民族想要杀入四川是千难万难的,更别说渡过四川境内的长江。
而湖北西部的长江到三峡一段,水流湍急,暗礁众多,平时正常行船都是危险百出,何谈战争期间在敌人防御下强行渡江?
所以,从这里渡江不靠谱。
第二段,是长江下游,主要是从上海到安徽这段。
这段的长江水流不再那么湍急,但是水量充足,导致长江非常的宽。
以南京附近的长江来说,古代用木船渡过去,要1个小时时间。
同时,即便是在小河小湖中练习出来的精通游泳的人,到了长江也得抓瞎,一样会被淹死。
同时,自古以来,从安庆直到苏州,都是中国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也是南方政权的核心地带,江防必然强悍。
从这里渡江,虽然比四川、鄂西要容易,但也很难成功。当年淫王完颜亮,就是在这里渡江失败后被部下造反杀掉。
第三段,就主要是湖北境内的长江流域。
在这里,长江突然有了巨大的变化,在这里长江水流变缓,而且江岔众多,比较适合大部队渡江。
比如武汉东面田家镇,这里的长江急剧变窄,两岸相距只有500米左右。
古代就有一种说法,“划船过江十八桨”。
同时,类似这样的地形还有很多,对于防御一方极为不利。
所以,北方游牧民族在不掌握制江权,水军又比较薄弱的情况下,选择从襄阳一线渡江是比较理智的。
同时,如果从江苏或者安徽突破,还没有到长江,就会遇到较为复杂的丘陵地形,河叉纵横。
以江苏的中部地区为例,当年新四军就是在这里建立了大量的根据地。这里地形复杂,到处都是河流,不适合大部队前进。安徽也差不都。
至于从四川鄂西突破,更是有大量无边无际的山地,地形比江苏安徽更复杂。
但是如果选择从襄阳突破,是比较容易的。因为从河北大平原向南,经过的河南也是大平原,直到襄阳才会有些复杂地形。
在古代的北方入侵者,多是游牧民族,当然会选择这条线突破。骑兵速度快,长驱直入,迅速就可以从河北杀到襄阳城下。
至于有人说插入大别山和桐柏山之间。
智障日军还真的就这么做过,被利用大山防御的国军用步枪、手榴弹,打的满头包。
这里复杂山地,是最适合防御地形,日军一些中队减员达到九成,就一个士官带着几个士兵,打着一面太阳旗,就算一个中队了。
北方政权南下为什么通常要打襄阳?
北伐政权南下打襄阳,是由于襄阳重要的军事地理特点造成的。
其实古代南下打江南有三个选择,一是进四川,二是攻武汉,三是打淮南。这三个方向,以打武汉为最好。占领武汉,占据长江上游,隔断四川与江南的联系,顺流直下,易于建功。后世的曾国藩就是这么做的。当然,曾国藩是在江南打,情况有所不同,但控制长江,地据上游是必要的。
北方要进攻南方,如果我们看看地图就会发现,要攻武汉,到达长江,就必须控制襄阳。襄阳是武汉的北方屏障。
襄阳地处盆地中央,多条河流汇集襄阳,汉水从襄樊之间穿过。其他的陆路交通线或汇集襄阳,或在襄阳的控制之下。古时作战,后勤保障任务很重,多依靠水运。占领襄阳,顺汉水可以直达长江。
如果要绕过襄阳,那军队的后勤补给线就时刻处于襄阳的威胁之下。无法作战。
所以,要从北方占领武汉,到达长江,就必须先占领襄阳。襄阳是绕不过去的。这是它占有的军事地理的特征所决定的。
北方政权南下为什么通常要打襄阳?
地理位置太重要了。襄阳是荆州的北大门,还地处汉水,直连长江。北方政权占据襄阳后可以顺汉水而下进攻武汉,然后沿长江顺流而下攻取南京。
北方政权南下为什么通常要打襄阳?
襄阳肇始于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此,已有2800多年建制历史,是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兵家必争之地”之称。
北方政权南下为什么通常要打襄阳?
题主这个问题问得很好。
1268年,蒙古正式发动对南宋的攻击,偏安一隅150年的南宋政权抵抗了8年,然后打开临安城的大门,投降了。
在水路运输和桥梁技术不发达的过去,中国大地上有两道天然屏障--黄河和长江,分江而治、凭江而守是一种战略常态。南宋政权为何放弃抵抗?最主要的原因是失去了襄阳、樊城两座军事重镇。
襄、樊重要在哪里蒙古在蒙哥时代,对南宋作战思路和忽必烈时代是有变化的,蒙哥时代非常重视长江中上游,准备夺取长江中上游之后对长江中下游形成俯冲态势。1258 年秋天,蒙哥率蒙军四万入蜀,同时,对鄂州和荆山进行攻击,夺取长江中上游的作战意图已经非常明显。如果蒙哥控制了四川盆地,那三路蒙军顺江而下,南宋危如累卵。可惜蒙哥死在钓鱼城(一说是被炮击而死,一说是水土不服患病而死),蒙哥死后,忽必烈执政,忽必烈从蒙哥失败中吸取教训,四川盆地不适合蒙古骑兵作战,所以不再图谋长江中上游,而是计划直接夺取长江中下游。
襄、樊地处汉江中游,为双子城,江汉平原与南阳平原交接之地,地势较为平坦,便于骑兵作战,占据襄、樊之后,蒙古军队既可以顺江而下到达长江进而攻击江浙,又能堵住四川东出救援南宋的通道,有百利而无一害,所以忽必烈选取攻下襄、樊。
为什么不直接攻击武汉题主说的从随州经大别山直接进攻武汉在当时不太现实,主要原因有:
1、地势崎岖,不便于蒙古军队行军作战;
2、如果仅仅占领武汉而没有拿下襄、樊,一旦蒙古大军沿长江而下,那么襄、樊,川军进攻武汉,进而尾随蒙古军队进行攻击,蒙古军队腹背受敌,对于水军不算强大的蒙古军队将是一个灾难。
忽必烈如何攻击襄、樊忽必烈最初采取的是围而不打的方法,在襄阳周围垒土筑城,二年之后,城好,南宋也看到了襄、樊的重要性,派出援军救援襄、樊,不过这时候援军变成了攻城军,无功而返。
欢迎探讨。
北方政权南下为什么通常要打襄阳?
襄阳位置:
自古襄阳就是个兵家必争之地,在三国时代,襄阳城就是魏蜀吴三国互相争夺的地方。一旦襄阳有失,则东南门户大开,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来讲,几乎是无险可守,等于是将大门向敌人打开。
历史战役:
当年蒙古大军攻南宋时,非得拿下襄阳不可.我们假设一下,如果不打襄阳,从小路走,只能是千把人的小部队,没有太多的辎重,很容易被消灭,而且后路容易被襄阳的守军切断。当时的蒙古大汗蒙哥见襄阳久攻不下,于是决定绕道西南,先攻打四川。可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极其错误。四川地区地形更是复杂,对于蒙古大军来说,进军缓慢,后勤压力也大。劳师远征,一旦作战不顺,被堵在坚城之下,只能是空耗国力、军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