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贼擒王”,唐朝将军张巡是怎样在士兵中准确找出敌方首领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尹子奇第二次和张巡交手的战例。

至德二年(757年)正月二十五日,尹子奇率领妫州、檀州及同罗、突厥、奚族等兵,与杨朝宗部会合,以十几万大军向睢阳进攻。

睢阳是江淮的要隘,一旦失守江淮也就保不住了。

张巡立即率兵3000多人于睢阳太守徐远回合,兵力增加到6000多人。

面对十多万敌人,张巡坚守城池,苦战16天。

期间敌军仗着人多势众,疯狂攻击,曾经一天攻打20多次。

但最终结果是敌人被杀2万多人,尹子奇大败逃走。

地处进入江淮的要冲,万一失守,江淮一带便不保。

尹子奇第一次失败后,并不死心,在3月再次率领重兵包围睢阳。

这次尹子奇知道短期不能获胜,开始进行长期围攻作战。

双方从3月开始激战数月,睢阳城内粮食不多,张巡被迫多次主动出击,试图击败尹子奇。

然而,尹子奇兵力上有十倍优势,所以虽然连连失败,但仍然保持围攻的态势。

张巡无奈之下,试图杀死尹子奇本人,让敌军因为主帅被杀而群龙无首。

但尹子奇也很狡猾,他怕被张巡发现,平时并不穿主帅的服饰,伪装成普通军官。

当年是古代,连纸张都没有发明,信息传播落后。

张巡不认识尹子奇的相貌,张巡部下也没人认识尹子奇。

辨认不出尹子奇,就无法攻击。

张巡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命令一批士兵,全部用蒿草削作箭头,射向敌军。

敌军中箭以后,发现没有受伤,惊讶的发现箭头是蒿草做的。

敌人士兵很高兴,认为唐军的箭支就要用尽,立即向军官报告。

军官大喜之下,忘记了掩饰,多人直接去找前线的尹子奇汇报。

见几个普通军官围着一个人,张巡判断这就是尹子奇。

他命令神箭手,部将南霁云拉弓射杀尹子奇。

南霁云用强弓猛射一箭,正中尹子奇左眼。

尹子奇受伤后,倒地不起,全军大乱。

张巡便率唐军将士趁势出城,差点生擒尹子奇。尹子奇带伤败逃。

尹子奇第二次攻打睢阳,就这样失败了。

其实这种擒贼擒王,就是今天的斩首行动,瘫痪敌人的指挥中枢,是非常有效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