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满洲国”傀儡皇帝溥仪,被俘后在苏联如何度过战俘生涯?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溥仪在试图逃亡到日本途中,被苏联伞兵堵在奉天机场,成为了战俘。
随后,溥仪同其他被俘的伪满洲国和日本关东军官员和军官一样,被押送到苏联。
但是,溥仪的身份特殊,苏联人也没敢把他怎么样。
溥仪一行9人在苏军的押解下来到苏联,先后被关押在赤塔的莫罗科夫卡收容所、伯力红河子看守所、第45特别战俘收容所等处。
在这些地方,溥仪都受到特殊的优待。
溥仪拥有自己的仆人,安全照顾他的起居。
就吃饭来说,溥仪的待遇超过普通的苏军军官。
在当时苏联普遍大饥荒的情况下,溥仪一天有四顿饭:早晨是面包、咖啡等;午饭至少有两菜一汤;下午三点再安排一次;晚餐则是西餐,有牛肉、红酒等。
溥仪住在单间,平时有仆人伺候。溥仪不需要进行任何劳动,变天无聊可以收听广播节目、音乐和各种俄语节目。
他也可以离开牢房随便散步,找人聊天。,溥仪可以在山上、山下、河边、树林随便走走,观赏附近的景色。
更厉害的是,苏联方面还曾安排几个女兵照顾溥仪,也许想让他娶个苏联老婆。可惜,溥仪对女人并没有兴趣。
此时的溥仪仍然摆着皇帝的架子,部下每天又要向他请安。
而看守他的苏军官兵除了经常敲竹杠以外,对溥仪也不敢乱来,还是比较客气的。
因为在苏联过得很爽,溥仪一再请求不要将他遣送回中国,以防止被处决或者长期监禁。
为此,溥仪将随身携带的2箱最为珍贵的大内珍宝,无偿的捐给苏联方面。
其实溥仪后来回忆,他不捐也不行。除了苏联官员几次让他捐献以外,看守的官兵也隔三差五的敲诈勒索。
甚至连溥仪自己带着的金表,也被一个军官弄走。
最终,溥仪还是被遣返回中国,又坐牢10年。
同时,苏联将2箱珠宝还给了中国。但溥仪检查以后,认为缺少了很多珠宝。
但苏联方面不承认,说全部归还了,中国也没有办法。
2003年,乌克兰首都基辅一个收藏展展出了的400件“溥仪珍宝”,其中有溥仪最喜欢的银器和好几把宝剑,被溥仪视为第一珍贵的金剑也在其中。
尤其,溥仪珍宝的去向才彻底被搞清楚。
作为“满洲国”傀儡皇帝溥仪,被俘后在苏联如何度过战俘生涯?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同日,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宣读了“退位诏书”,结束了自己在伪满13年的傀儡生涯。其后,溥仪被带到苏联,度过了5年战俘生活,于1950年回到国内。
(溥仪旧照)
那么,溥仪在苏联5年的战俘生活,是怎样的呢?
一、逃跑时意外被俘。1945年8月16日,在日本驻伪满代表吉冈安直的动员下,溥仪带着弟弟溥杰、侄子毓赡、医生和侍从等一行人,来到沈阳机场,准备逃往日本。
正当溥仪一行在机场大厅等候日本飞机时,突然被一伙全副武装的苏联红军包围了。机场的日军,全部被缴了械。这时,一位苏联红军军官注意到了穿着军装,身材端庄的溥仪。经过询问,得知他是伪满皇帝。于是,这位军官礼貌地把溥仪请到了停在跑道上的苏联飞机上,并没收了他随身携带的手枪。
吉冈曾试图阻止,但遭到苏军士兵的呵斥,并把溥仪和他强行分开。苏军士兵听说俘虏了溥仪,纷纷好奇地前来围观,溥仪甚至和士兵们握手拍照。
就这样,溥仪在沈阳和苏军偶遇,阴差阳错地成为了苏军的俘虏。随后,苏军将溥仪直接押送到了赤塔机场,将他关进了赤塔卫戍司令部。
(溥杰旧照)
二、关押中继续摆谱。1945年10月,溥仪被转移到了哈巴罗夫斯克第45号羁押所,这里除了溥仪一行人外,还关押了部分日本高级战犯。
溥仪在羁押所的待遇很不错,受到了苏联方面的优待。苏联专门为他安排了服务员,负责溥仪等人的饮食起居和管理。每餐都供应丰盛的俄式饭菜,还提供面包、水果、奶油制品等食物。另外,苏联方面还为溥仪配备了医生护士,定期为他检查身体。
除了这些周到的安排外,苏联人还每月发给溥仪30卢布的零花钱。不过,这些钱对于溥仪来说,没什么用处,只好赏赐给手下。
溥仪在拘留所依然端着“皇帝”的架子,每天定时接受溥杰和侄子等人的请安,享受手下人的侍候。溥仪从不参加劳动,每天大把的时间,都花在颂佛念经上。同时,他还喜欢摆弄手中的占卜玩意儿,预测自己今后的命运。
苏联人也没有干涉溥仪的举动,任由他在羁押所里摆谱。
(斯大林旧照)
三、急迫想长留苏联。由于溥仪在伪满洲国担任了十多年的傀儡皇帝,他十分担心被中国引渡回国接受审判。在他看来,像他这样的人,一定会被判处死刑。所以,溥仪想方设法地想要长期留在苏联,再伺机寻找机会前往英美。
早在1945年12月,溥仪就给斯大林写过一封信,表达了希望长期滞留苏联的想法。他在信中说:“不揣冒昧,斗胆提出,请求贵国政府允许我永留苏维埃社会主义境内。”但遭到拒绝。
其后,溥仪又要求加入苏联共产党,希望成为第一个加入共产党的皇帝。但没有得到任何回复。为表决心,溥仪自己在狱内成立了“马列学习小组”,每天定时学习两小时。
在1947年12月,溥仪又在哈巴罗夫斯克监狱,给苏联政府写了一封信,再次强烈表达了留在苏联的愿望:“余兹再三以最大诚意与热烈之愿望,恳请能长期居住于苏联联邦内。”但这封信,还是如石沉大海,毫无音讯。
溥仪见自己的屡次请求,都没有达到效果,于是打起了自己带来的满满两箱珠宝的主意,把它们以“帮助苏联恢复战后经济基金”的名义,捐给了苏联政府。
经苏方估价,这些贵重物品,价值近50万卢布(实际上远远不止)。但他的这些示好举动,同样没有获得回应。后来,苏联将部分物品移交给了中国政府。
(溥仪旧照)
四、积极地出庭作证。1946年8月,苏联把溥仪送往“远东军事法庭”出庭作证,在前后8次的庭审中,溥仪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以及扶植伪政权奴役满洲的野蛮行径。同时按照苏联方面的想法,揭发了日本人在东北修建铁路的目的,是为了将东北建成侵略苏联的前沿军事基地。
溥仪在他后来的回忆录中写道:“我痛快淋漓地控诉了日本战犯,以很大的积极性,为法庭提供材料。”溥仪的证言,为苏联赢得了更多战胜国的地位和权利。
五、无奈被遣返回国。1950年7月,经中苏两国政府多次协商,决定把溥仪引渡回中国。时间定在8月1日,地点则确定在黑龙江绥芬河。溥仪闻讯后,内心十分惶恐,他害怕中国政府的审判,更害怕中国人民对他的讨伐。
8月1日清晨,苏方为溥仪回国准备的专列,缓缓停靠在了绥芬河市车站。包括溥仪在内的50多名伪满官员被引渡回国,关押在了抚顺战俘管理所。
1959年,溥仪被特赦,回到北京居住,成为了一名植物园的园丁。1967年,溥仪去世,时年62岁。
(参考资料:《我的前半生》)
作为“满洲国”傀儡皇帝溥仪,被俘后在苏联如何度过战俘生涯?
1932年,溥仪在长春登基,年号康德,伪满洲国成立,溥仪当上了皇帝,溥仪认为自己已经继承祖制,不日便可恢复大清荣光,可是不久溥仪便发现,自己就是日本人手里的棋子,一个傀儡皇帝而已,整日战战兢兢,行事也是如履薄冰,自己的生命朝不保夕。
后来终于熬到日本战败,如果被抓,作为伪满洲的傀儡皇帝,溥仪自然逃不过法律的审判,溥仪便三十六计,跑为上计,扔下当时的身在伪满洲皇宫的皇后婉容和福贵人,一路跑到沈阳机场,但很不巧,在机场遇到了苏联的军队,就这样,末代皇帝溥仪被抓到苏联。
溥仪抓到苏联后,倒是没受什么委屈,苏联人知道他是中国的末代皇帝,身份很特殊,所以并没有把他当做战犯关押起来,反而还好吃好喝的伺候着溥仪。
1946年8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溥仪还作为首席证人,来到东京指证日本战犯的罪行,指证土肥原贤、版横征四郎、石田千吉等重大战犯。
溥仪在法庭指证完后又被带回苏联,他心里很清楚,经过这一次在法庭上的指证,他发现自己之前做伪满洲国的皇帝,本身也是在助纣为虐、罪孽深重,如果将来回国,恐怕逃不了法律的审判,国人也饶不了他。
为了保住性命,溥仪想了一个办法,向苏联政府申请保护,于是溥仪便向苏联政府写信,申请在苏联的永久居住权,但苏联政府感觉这位中国的末代皇帝很烫手,没人理他。
在1948年,溥仪在情急之下直接给斯大林同志写信,结果斯大林也没搭理他,溥仪这时候便开始耍小聪明,按中国规矩,这是我没上态度,是不是给斯大林同志送点礼,事儿就好办了?于是溥仪将故宫里带出的宝物,精挑细选,托人送给斯大林,没想到的是,苏联人不吃这一套,不仅没收礼物,连溥仪本人也不能要!
1950年,中苏友好,苏联向中国遣送了58名伪满洲国的战犯,把溥仪外加那点珠宝全部遣送到中国,到了中国,溥仪便进了辽宁抚顺战犯改造所进行改造。
原创:历史课课代表
作为“满洲国”傀儡皇帝溥仪,被俘后在苏联如何度过战俘生涯?
拉倒吧,朕的大清都亡了,还说这些有什么用?
溥仪作为我国几千年历史上最后一位君主,其遭遇也不是普通人可以比得了的。当年苏联大军直捣日关东军,近六十万的日本人被俘虏,除去这些人以外,溥仪也作为伪满洲国势力被带回苏联,那么在这段时期他究竟过了怎样的日子呢?
其实客观来说,溥仪当俘虏的这段时间生活还是非常滋润的。跟一般的俘虏不同,人家可是有着尊贵地位的,不管当时国内的情况怎么样,溥仪来到别人这里还是比较受重视的,并没有出现什么欺辱现象。溥仪被安排在当时苏联设置的收容所中,虽然这个场所没有宫殿那样的气派,但对于落魄的他来说也算是比较踏实了。
溥仪自己在回忆中表示,自从被人家俘虏以后,本身就没有设想什么好的结果,只希望不要让自己受太多的折磨。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到了苏联以后,高层和工作人员对自己都比较客气,每天的饭食也非常丰盛。
虽然不是慢慢的一桌子菜,但是对于战俘来说已经足够奢华了。根据记载,当时苏联方面一天提供给他四顿饭,早上牛奶面包,中午有牛排等西方肉类料理,下午还会有固定的下午茶时间,这样的待遇溥仪本人还是没太多怨言的。
而且苏联方面还进一步给他了一个特权,他可以在自己手下面前依旧保持着自己君主的地位。所以跟着溥仪走的这帮随从人员,每天还会跟原来一样的去请安跪拜,平时对这位主子也非常尊敬,基本上什么事情都要按照他的吩咐去做。而且就连溥仪本人,也一直在下人面前端起君主的架子。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苏联对他的心理方面还是非常照顾的。除去这些普通的生活以外,人家在异国还有了艳遇。根据记载,当时苏联的很多女孩都对这些从中国来的人感兴趣,很多随从都得到了异国女性爱慕的表示,最后就算是溥仪自己也收到了类似的信息。我们不清楚他本人对此有什么想法,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动心。
不过这些女子明白眼前这个人的特殊身份,就算她们再喜欢,也不敢把自己的命运捆绑到一个落魄君主的身上。虽然有很多女子围绕,但溥仪并没有和谁有明确的关系。不过这种现象对于他来说,也算是一种排遣愁苦的一种方式吧。
除去一般的生活事务以外,溥仪做的最多的就是占卜了。对于当时的苏联来说,占卜这一类的东西是不能出现的,所以他也只好偷偷的进行这项活动。每次在房间里实施占卜行动的时候,他都会让随从去门外把风,有什么情况要赶紧打暗号,他也可以把东西及时收起来。他之所以推崇占卜,应该算是跟自己命运的对抗吧。这种生活虽然不那么奢华富贵,但是对于溥仪来说却格外的踏实,所以他过一段时间以后根本不想回国。不过苏联在战后达成协议,要把此人引渡会国,交给中国政府处理。听到消息的溥仪非常害怕,因为他明白末代君主没多少有好结局的,他不清楚自己回去以后会有什么下场。
不过他不明白封建制度已经消失,人民政府不会对他进行迫害,所以回国后的溥仪也重新拥有了自由,平稳的走完了自己坎坷的一生。
作为“满洲国”傀儡皇帝溥仪,被俘后在苏联如何度过战俘生涯?
1945年8月19日,沈阳机场,一架小型飞机神秘降落,苏联红军迅速将这架飞机包围,舱门打开,一个衣着华丽、神色慌张的男子从飞机上走下来,他就是末代皇帝溥仪,在苏联红军的命令下,溥仪从怀里掏出镶满钻石的手枪,扔到了枪堆里,乖乖做了俘虏。
溥仪被苏联红军逮捕并关押五年在他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里进行了描述,但出自溥仪之口的内容已经被他删减加工,看上去更像是一本检讨书,难以还原当时真实的面貌,而随着苏联档案资料的陆续解密,溥仪5年的囚徒生活真实的呈现在人们眼前。
斯大林和贝利亚下令优待溥仪
第二天,溥仪和弟弟傅杰、两个妹夫、三个侄子、一个医生和一个佣人,以及溥仪两个装满金银和珠宝的高档皮箱,坐上苏军飞机,开启了自己的五年苏联俘虏生活。
在苏联的赤塔市,苏军正式宣布将溥仪等人逮捕,短暂停留后,这些人被转移到了哈巴罗夫斯克第45号羁押所,五年的羁押生活都是在这里度过的。
溥仪在苏联除了行动不自由,日子过得还是挺滋润的,1945年8月22日,苏联内务部长贝利亚给斯大林的一份报告中写道“溥仪一行人居住的房子条件很好,外面由专门挑选的部队负责警卫,里面由战俘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负责监督”,由此可见,斯大林对溥仪还是特别照顾的。
囚禁期间,溥仪的“皇上”架子还照样端着。
苏联的监狱里从来没有关押过“皇上”,身份特殊的溥仪也就享受到了别人享受不到的特别优待,溥仪一下飞机,监狱长就给他举行了一个小型宴会。在监狱里,溥仪不用参加劳动改造,生活起居都由三个侄子随时伺候着,身边人每天早上像往常一样给他请安,“皇上”的架子还妥妥的端着。
在生活上,溥仪不像一个囚犯,倒像是一个疗养者,饮食上,苏方每日四餐,早餐有面包和各种点心、咖啡、茶等,午餐至少两菜一汤,下午三四点钟还要开一餐,叫“午茶”,晚餐常吃的是西餐,有牛舌、牛尾、果酒和点心。享受着美食的溥仪可能还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刚刚度过二战的苏联经济非常苦难,老百姓能吃掺了草杆、糠皮的“黑列巴”面包。跟着溥仪一起的亲戚可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身边的人勒紧肚皮伺候溥仪吃完喝完,溥仪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他认为这都是天经地义的事儿。
溥仪住的监狱更像是一个“行宫”,过去是一个工业学校的二层教室,溥仪住一楼、日本战犯住二楼,地下室当饭堂,溥仪在自己的宿舍吃饭,不愿抛头露面,更不愿见日本人。溥仪享受单间待遇,房间内还安装了有线广播,经常播放音乐和俄语新闻。
苏方倒是遵守国际惯例,凡是将官以上的俘虏,每个月发30块卢布的零花钱,伯力市的国营食品店每月派人过来一次,卖一些香烟、糖果之类的零用物品,另外,每个人每月还发给10盒香烟,不会抽烟的就用香烟赌博,溥仪不赌博,也很少买东西,依旧像皇帝一样,把香烟和零用钱赏给身边人,他每天就在屋里,整天念佛经,偶尔散步、聊天,开始苏联人对他的活动范围有一些限制,时间长了,他可以到山上、山下、河边、树林里随便走走,活动范围比他当“满洲国皇帝”时还大,更有甚者,苏联人知道他会弹钢琴,还给他搞了一架钢琴过来让他消遣。
溥仪整天礼佛诵经,坐床修行,他经常让侄子们放哨,自己躲到小屋里,跪在床边,摇那八个锃亮的日本硬币,给自己的未来进行占卜,当三个苏联兵检查的时候,侄子们给他发出消息,溥仪立即收起硬币,装作若无其事的和苏联兵打招呼,不过他多虑了,苏联人根本就看不懂。
献宝、藏宝和毁宝
一天,苏方的州内务局长(相当于公安局长)邀请溥仪赴宴,席上不断向溥仪诉苦,感叹战争过后生活的艰难,希望溥仪能“做点贡献”,溥仪心领神会,立即献出了不少金银财宝,内务局长带了一个珠宝鉴定师,将溥仪上交的珍宝逐一登记造册,双方签字交接,当然,溥仪还藏在身上一少部分。献宝完毕后,溥仪为了表功,同时也担心内务局长私吞,就给斯大林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和他的珍宝一样“泥牛入海”。
后来,有人私藏食品,苏方害怕有人藏食物作为逃跑的干粮,展开搜查,溥仪献宝时说的是通通上缴,如果查出来私藏财宝,那么他请求留在苏联的计划就泡汤了,于是就开始了毁宝活动,首先是一小袋珍珠,被碾成了粉末,然后是一副镶满了各种宝石的金手镯,散步时投进了冰窟窿,造孽呀!
立储君闹剧,无疾而终
溥仪在监狱期间依然不忘,在《我的前半生》里写道“从苏联回国时我断定性命难保,曾和妹夫、弟弟们商量立嗣问题,决定叫小瑞做我的继承人。”小瑞原名爱新觉罗·毓喦,是溥仪的远房侄子,溥仪宣布“我决定从现在起,立你为我的皇子,以后要称我为皇阿玛”,两人遥望空中,三跪九叩,算是给祖宗磕头,然后毓喦给溥仪三跪九叩,立嗣仪式草成,溥仪不忘嘱咐毓喦如何对他尽孝尽忠,“要念念不忘回复大清皇朝的基业”,毓喦诚惶诚恐的答应。
溥仪立嗣一事事先只和妹夫、弟弟商量过,其实毓喦只比溥仪小12岁,他自己也搞不懂自己是如何被溥仪选为继承人的,一家子都沦为阶下囚,依然做着恢复大清国的白日梦,一个真敢立,一个还真敢当。
回国后,溥仪也就不再提立嗣的事情,特赦后更是不再说这件事儿,因为他56岁时娶了37岁的李淑贤为妻,而自己私下里立的储君毓喦已经是44岁了。
作为“满洲国”傀儡皇帝溥仪,被俘后在苏联如何度过战俘生涯?
我是历史小明王,我来回答
1945年日本战败之后,这位满洲傀儡皇帝溥仪的春秋大梦也随之破灭,他不仅没有复国成功而且还背上了一个卖国贼的称号,这时候他最担心的不是名声臭,而是担心日本人杀他灭口。
随后溥仪设法坐上了去往苏联的火车,在苏联的特殊关照之下,溥仪再一次投入了苏联人的怀抱之中,再一次过起了战犯的生活。在火车上溥仪受到了苏联人的特殊优待,不仅提供了充足的粮食而且还配备专门的护士帮他检查身体,溥仪虽然从来没有真正感受过权力的好处,但是他一直非常享受那种虚荣,即使是俘虏期间也没有放下皇帝的架子,每天接受身边人的请安问候。
后来在二战审判者中溥仪供出了日本人在中国的罪行,苏联人认为他已经没有利用价值就把他转交回了中国,就这样溥仪再一次回到了中国当起了战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