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说讲究制度和法律,社会的道德会慢慢回归,如果一味的讲道德,社会会充满伪君子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个人认为胡适的观点完全正确。

很多中国人第一次到欧美国家生活,第一就会觉得夸张:法律太多,规则太多。

都说美欧自由,这么多条条框框怎么自由?

开始大家觉得极为不适应,闯红灯都会被告,随地吐痰会被重罚,同女同事开个黄色玩笑就能坐牢。

但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开始了解这套制度的意义。

其实所谓欧美自由社会、民主社会,并不是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

而是首先国家告诉你,什么是不能做的。然后,你在你能做的范围内,可以随心所欲,只要不违法就可以。

所以,在立法时考虑到维护社会道德,执法又比较严格,老百姓在遵守法律的同时,社会道德会逐步变好,这是潜移默化的。

反例就是。

在委内瑞拉,查韦斯规定穷人去超市抢劫食物没罪。于是人人都去抢,从开始只抢食物,到什么都抢。从开始抢劫不伤人,到先杀人再抢劫。从开始的穷人抢劫,到最后什么人都抢,连警察都去抢劫。

本来委内瑞拉社会治安还是凑合的,到今天委内瑞拉被公认为是拉美最不安全的地方之一,街头行走的危险程度超过邻近的垃圾国家墨西哥。

更夸张的是,社会道德开始沦丧。该国人开始不愿意去工作,却以抢劫到东西为荣。

胡适说讲究制度和法律,社会的道德会慢慢回归,如果一味的讲道德,社会会充满伪君子吗?

胡适说讲究制度和法律,社会的道德会慢慢回归,如果一味的讲道德,社会会充满伪君子。胡适的这段原话是这样的:

“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空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反之,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道德和规则》

可以说,这段话是胡适基于我国数千年的历史,得出的结论。即就是: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凭借着道德来实现社会的积极发展。即使是先秦时期,大部分的小国家也是依靠“礼法”,而不是道德。

▲ 胡适

儒家讲究“仁”、“义”,但却不讲究逻辑,不亲自过问百姓,而更多的是,凭借自己的才学沽名钓誉。因此在《孟子》里,没有几个论证是坚定完善的,基本上都考着排比、类比、比喻来得出结论,虽然有时候这些结论很让人为之一振,但更多的是鸡汤,是假大空。类似于这种: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孟子举例一堆例子,但世上之人百千万,完全可以举一堆相反的例子来驳斥。因而所谓的仁义道德,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是背离人民的。最后的结果怎么样?被董仲舒利用,发展成统治者的工具,人民成为精神的奴隶。

▲ 孟子与《孟子》

相反,法律却是站在最根本的一点——人。法律承认“人”的价值,尊重并保障人。因而普通人——尤其是底层老百姓,才能更接近以平等的尊严生存,并寻求发展,最终使得社会实现发展。

在古代,东西方几乎同时诞生成文法,西方的古罗马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东方的春秋战国以秦国“商鞅变法”为代表,这一切形成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质变飞跃。

▲ 汉谟拉比法典

秦国在法的大环境下,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平等,军民一家,互帮互助,因而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远远超出了山东各国,最后统一天下。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诗经·秦风·无衣》

胡适说讲究制度和法律,社会的道德会慢慢回归,如果一味的讲道德,社会会充满伪君子吗?

是的,事实充分证明这是正确的。

胡适是近代我最佩服的人之一,超级有洞察力和远见,所以,他也躲过了很多祸害和混乱。

大家记住一句话:凡是整天给你讲道德的,要么是忽悠,要么是骗子。

很简单一个道理:

你去看看那些腐败分子,哪一个在位的时候不少满口仁义道德,结果东窗事发之后才发,个个都是毫无道德。

道德本就是带有拔高的标准和成分在里头,本就是不现实的,比如,要你完全不考虑自己的利益,天天给老板加班,工资都不拿,在老板看来,你就是道德楷模了,当然他是很喜欢的,但是你愿意吗?

肯定不愿意!

如果非要以为讲道德呢?

答案就是伪善和虚伪横行,言行不一,都一个个成了伪君子。

相反,法律则是最起码的要求,是必须遵守的,比如,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个属于底线,底线必须遵守!一旦违反,就要受到严格的处罚!

慢慢地,大家都会形成规则意识,知道说明是可为,什么是不可为。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大家都遵守规则和契约,社会道德就慢慢回归了。

当然,法律和道德还是相辅相成的,只不过,这里说的是,不能一味地用道德来要求人,更多地应当是法律和规则来约束人。

胡适说讲究制度和法律,社会的道德会慢慢回归,如果一味的讲道德,社会会充满伪君子吗?

这其实很简单,其实就是权力分配的问题。依道德分配权力,则有权力的人就会打压有道德的人,从而垄断道德;依法律和制度来分配权力,有权力的人就不会打压道德,道德从而得以生长。我觉得这是显而易见的事。

胡适说讲究制度和法律,社会的道德会慢慢回归,如果一味的讲道德,社会会充满伪君子吗?

胡适说的对。

制度和法律是维护一个国家和平与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先决条件,道德充其量也只是法律之外的补充,不能置于法律之上。以道德为准绳,常常因人而异,因时间而变化,因需要而更改,无论高低,无论好坏,都不受法律的约束,其实是放任了胆大妄为和随心所欲之人,却是耐何不得。法律可以保护人身财产安全,可以保护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这都是道德所做不到的。每一次的动乱,都是法律不健全和不完善或者执法不严、任意践踏法律的结果,道德在这时无能为力……

法律还需要制度的保障,没有制度的依托,法律法规制订的再严再细,也变成了只是书本上的东西,二者相辅相成……

胡适说讲究制度和法律,社会的道德会慢慢回归,如果一味的讲道德,社会会充满伪君子吗?

制度和法律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底线,逾越了,就要受到制裁,是让人们敬畏的。道德是人们行为的标准,逾越了,只会受到口诛笔伐,是让人们尊重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