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名字里为什么要带一个看似不吉利的“病”字?
古人名字里带“病”字的也不少,比如汉武帝的得力干将、卫青的外甥——冠军侯霍去病,有兴趣的朋友可查一下汉朝时的花名册,你会发现名字带“病”字的很多,霍去病只是最著名的一个人物,比如汉朝的王去病,李去病,马去病等……
▲霍去病
后来的皇帝名字中也带“病”字。汉朝第十个皇帝汉宣帝刘询原来叫刘病已。从他以后,李病已、牛病已、马病已等名字比比皆是。
我发现汉朝带“病”字的名字很多,这和高官显贵及皇上名字带“病”字有关,可以说是一种时尚吧!
到了宋朝,《水浒传》中的人物病关索——杨雄;还有病尉迟——孙立;病大虫——薛永。宋朝的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疾、病相同)。当然,有辛弃疾做榜样,王、李、马、刘等弃疾的名字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
我所知道的就这些,亲们有知道的请补充一下吧!
▲刘病已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欢迎转发、留言、关注】
古人的名字里为什么要带一个看似不吉利的“病”字?
“病”字,非常不吉利,《水浒传》里面,有几个英雄绰号用“病”字开头,汉代还有名字中带“病”字的,如霍去病,刘病已等,这是为何呢?
先看《水浒传》绰号带“病”字是怎么回事?
病关索杨雄,病尉迟孙立和病大虫薛永,字面理解,似乎是指这三个英雄无精打采,病殃殃的,真是这样的吗?
还有另一种解释说“病”是个动词,是使之发愁的意思,换句话说就是超过或者超越的意思,病关索就是超越关索,关索是关羽的儿子;病尉迟就是超过尉迟恭。
哪种解释正确呢?让我们探究一番!
且看《水浒传》中关于孙立的外貌描写:
孙提辖下了马入门来,端的好条大汉,淡黄皮肤,络腮胡须,八尺以上身材,姓孙名立,绰号病尉迟。再看杨雄。
那人生的好表人物,露出蓝靛般一身花绣,两眉入鬓,凤眼朝天,淡黄面皮。可见,两个人外貌都有“面黄”二字,其他英雄没有如此面容,可见这个“病”确实是指面色不好,无精打采,病殃殃的,似乎是有肝病!
《水浒传》中没有薛永的外貌描写,他排名靠后,武艺平平,“病大虫”应该是指病殃殃的老虎,如果他武艺超群,生龙活虎的话,应该叫“赛大虫”才对!
至于霍去病、刘病已中“病”字,应该也是指疾病的意思,去病可能是父母最朴素的愿望,希望孩子健健康康,远离疾病。
关于霍去病名字由来,还有个传说。
卫子夫的姐姐,有一天抱着不满一岁的霍去病,去皇宫探望妹妹卫子夫,而此时汉武帝身体不适,正卧床休息,姊妹俩轻声细语,生怕吵醒汉武帝,这时候熟睡中的霍去病突然哇的一声哭了,汉武帝猛的惊出一身冷汗,病竟然奇迹般的好了!看到虎头虎脑的娃娃,问孩子是否取了名字,卫子夫说:“没有!”汉武帝笑着说:“这娃儿一哭,我的病竟然好了,取名叫霍去病吧!”霍去病因此得名!
古人的名字里为什么要带一个看似不吉利的“病”字?
中国历史上带“病”的人太多了!
不过,他们都是名字上带病,不希望身体上带病。
1,霍去病。
霍去病是汉武帝时期的名将,是为中华民族开拓生存空间的大英雄。霍去病17岁参军,第一战就带病800深入匈奴腹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让匈奴人闻之色变。漠北之战中,他封狼居胥,饮马瀚海,把大汉疆土扩展到了贝加尔湖,开创了长途奔袭战的范例。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长途迂回快速歼灭敌人,成就了冷兵器时代的闪电战,河西走廊成为农耕民族的乐园。
2,刘病已。
刘病已是汉武帝的曾孙,开创昭宣之治的明君。刘病已的爷爷是戾太子刘据,因为造反被杀,家属全部坐牢。刘病已母亲在狱中生下他这个遗腹子,在狱卒保护下得以活下来。
刘病已后来被霍光选去当皇帝,封了贫贱出身的许平君当皇后,有了南园遗爱故剑情深的典故佳话。刘病已还开创了为功臣画像表彰的先例,他的麒麟阁11功臣成为云台28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先河。
3,辛弃疾。
辛弃疾是南宋朝文武双全的词人,他写的很多诗词入选语文课本,辛弃疾还曾带领50人冲进敌营捉拿叛徒后全身而退。
4,冯去疾。
冯去疾是秦朝的丞相,当时李斯是左丞相,冯去疾是右丞相,两人地位差不多,名义上冯去疾还要地位高。史记中介绍,汉朝的冯唐冯奉世都是他的后人。
5,樗里疾。
樗里疾是战国秦人,秦惠文王的异母弟弟,在秦国,他长期当政,提拔了白起魏冉等人,开创了秦国崛起的新时代。因为一开始封地在严,所以也叫严君疾,后来封地在樗里,人称樗里子,是风水堪舆学的祖师爷。
与疾病相似的字,还有一个就是“鞅”,这个字同“怏”,病怏怏,就是病的很严重,闷闷不乐。
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个字做名字居然很流行,除了人们熟悉的改革家商鞅,还有赵襄子赵鞅,他颁布了春秋第一部成文法律,被孔子骂的狗血淋头。还有范鞅,这个人是晋国六卿之一范卿的首领,在晋国朝堂活跃50年之久,他死后仅4年范氏被灭族。
中国古代那么多人在名字里面带了疾病之类的字,实际上代表着父母对孩子的美好期待,希望他能健健康康活下去。
知事很喜欢的一个历史人物,他的名字居然是无忧无虑的意思,那这个人就是赵国的开创者赵襄子赵无恤。
恤,在汉语中有忧虑的意思,赵无恤的名字,就是无忧无虑的意思。
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字,不光有把难产,厕所,当名字的,也有那么多有爱的名字。
古人的名字里为什么要带一个看似不吉利的“病”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古人的第一大威胁,绝非战乱。
战乱在古代并不多,大部分还在边疆地区出现,不是中原腹地。
以北宋为例,直到靖康耻,国内没有大规模的战乱发生,农民起义也基本都是迅速被平定。最嚣张的方腊,闹了也不过半年时间。
所以,打仗并不是古人最害怕的东西。而且就算打仗,古人也可以逃走。
古人最怕的,其实就是病。
在没有先进医学的古代,没有疫苗没有抗生素,古代儿童的夭折率是非常高的。
抛去其他不谈,仅仅天花在古代的致死率,就高达百分之三十到五十。
天花致死是不分贵贱的,很多皇族因此死亡,包括很多皇帝。
乾隆之所以上位被选中,其中重要原因就是他得过天花。
即便是成年人,在没有抗生素的古代,也是很容易病死的。
大家看看《红楼梦》中的晴雯,得了个感冒就死了。
贾宝玉的哥哥贾珠,20岁就一病死了。
贾宝玉的好友秦钟,也是受了点风寒就死了。
因为无法抑制细菌感染,更无法对抗病毒,很多小病都可以送命。
即便干农活,不小心把手上划了小口子,也可能因为破伤风送命。
关于中国历代平均寿命有这样的数据:夏代18岁,秦汉20岁,东汉22岁,唐朝27岁,宋代30岁,清代33岁,民国35岁,新中国1957年57岁。
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唐代人才能活27岁?
这是加上了大量夭折儿童的年龄,平均下来自然就少了。同时,当时人因对抗不了疾病,活到50多岁就算是高龄,往往也百病缠身了。
七十就是古稀,古来稀少。
以上都是废话,古人就是畏惧疾病,才给孩子取名中带着病。
比如霍去病,去病,意义很明显了。遗憾的是,霍去病并没有去病,24岁就病死了。
秦始皇的右相叫做冯去疾,还有著名的民族英雄辛弃疾,他们名字同霍去病是一个意思。
汉宣帝刘病已,病已,一种说法就是已经战胜疾病的意思,刘病已在儿童时期曾经得过重病后康复。
刘病已也没有活到多大,43岁就死了。
古人的名字里为什么要带一个看似不吉利的“病”字?
带“病”字的古人其实并不多,知名的也就刘病已、霍去病,再加一个辛弃疾。
古往今来,没有人喜欢“病”,更别说名字里带“病”了,但古人的聪明在于把“病”和其他字搭配起来,造成完全相反的意思。
1,汉宣帝刘询,汉武帝的曾孙,又名刘病已,“已”是停止、消除的意思,“病已”就是疾病消除、不得病的意思,父母为他取名时,一定是希望儿子健健康康,祛除百病。
(▲ 汉宣帝刘病已剧照)
2,名将霍去病,名将卫青的外甥,名字里的“去”是远离的意思,“去病”就是远离疾病的意思,名字寓意远离疾病,健康长寿。
关于霍去病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一说是汉武帝刘彻取名。当初汉武帝宠幸卫子夫,霍去病的母亲是卫子夫的姐姐,霍去病很小的时候还没取名,霍妈妈抱着她到皇宫探望妹妹。当时汉武帝卧病在床,浑浑噩噩,无精打采,宫里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说话,没想到小小的霍去病突然"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昏睡的汉武帝受到惊吓,猛然醒来,出了一身冷汗,顿觉畅快舒爽,病疴瞬间消除,他一高兴下就赐给这个小娃娃一个名字——去病。(▲ 名将霍去病剧照)
一说是算命先生取名。据说霍去病的父母找了一个算命先生给孩子算命,算命先生说此子命中有富贵,年纪轻轻就能当大将军,不过23岁时会有一场大病,关乎生死,取名“去病”才有可能避过这场大灾,霍去病因此得名,但霍去病没能躲过命运,23岁便英年早逝。
3,抗金名将、宋词大家辛弃疾,辛弃疾的祖父辛赞崇拜名将霍去病,希望孙子将来能成大将之才,像霍去病一样为国家建功立业,因此模仿“去病”给孙子取名“弃疾”,意思完全一样,与霍去病、刘病已的名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人把“去病”、“病已”、“弃疾”解释为贱名长命,显然驴唇不对马嘴。贱名是真贱,比如给男孩取名猫、狗、牛等,给女孩取名屎、猪等,而且大多是称呼乳名,绝不可能用贱名称呼大名,但“去病”、“病已”、“弃疾”却是人家正儿八经的大名,意思是正面、积极的,完全不是“贱名”。
以词组入名,在古代并不少见,往往用来传达美好的愿望和寓意,比如有些夫妇受重男轻女思想影响,很想生一个男孩,但事与愿违,总是生女儿,为了生一个男孩,往往给女儿取名盼娣、招娣、念娣、引娣、连娣等,又盼、又念、又引、又招,想儿子都想疯了。
(▲ 名将霍去病雕像)
由此可见,“去病”、“病已”、“弃疾”都是祈望孩子健康的好名,不是贱名。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饮关注我!
古人的名字里为什么要带一个看似不吉利的“病”字?
谢谢邀请!
古人的名字里为什么要带一个看似不吉利的“病”字?我个人认为,有几个意思。
一是,古代时期由于医学科技匮乏,没有最好的良药治疗各种疾病。古人最怕的就是得病。所以,在古人的思维里,就是用“病”来治病。比如: 汉武帝时代,有个名将叫霍去病,汉朝的王去病、李去病,马去病。汉武帝的曾孙叫刘病已。还有宋朝《水浒传》里108将里的绰号,病关索杨雄、病尉迟孙立,病大虫薛永。从以上这些带病的人名和绰号,都有一定的说道。他们为什么不叫霍有病、王有病等?这就很显示病去了,而刘病已就表示病已经没有了。
二是,“病”这个字在汉语中为十画,十在起名学上五行为水,而水代表流动、冲走的意思。所以把病都被水给淹没了。
三是、“病”这个字,是广字外边有两滴水,里边有个丙字,而丙在阴阳五行上为火,这就叫“水火既济”,表示升官发财的意思。不妨你可以查看一下历史,凡是叫“病”的人名,哪个不是有头有脸的名人。
中华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留给我们的印记,不仅体现一代代文化文明的发展,也能体现当时人们的生存状况的背景,人们对历史的探索,就是对现实发展状况的梳理,了解历史,就是对未来有着更美好的憧憬!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