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1815年拿破仑第二次退位后是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而不是被处死刑?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因为拿破仑虽然失败,在法国人民心目中仍然保有崇高的地位。
当时法国普通老百姓普遍崇拜拿破仑,认为他是军事天才和法国真正的国王。
拿破仑在27岁那年第一次统军出战,在此后的1年里,他带领4万名士兵,打了60多次胜仗,俘敌16万人,迫使奥地利在投降和约上签字。当年的拿破仑被称欧洲的“常胜将军”。
1798年,拿破仑带兵远征埃及,他征服了埃及,进军叙利亚,打败土耳其,洗劫巴勒斯坦。
1804年,拿破仑6次发动对反法联盟的战争,全部取得辉煌的战绩,打的联军抱头鼠窜。由此,他被推举为法兰西皇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达到了人生价值的巅峰。
至于波旁王朝的继任者路易十八,法国老百姓认为不过是个才能平庸的贵族而已。
拿破仑在军事上击败了欧洲几乎所有强国,还制定了一整套国家的新式制度,包括各种法律,将法国彻底进入了当时最先进君主立宪制度。
拿破仑虽然在滑铁卢战败,大部分法国人认为这是被被整个欧洲封建力量围攻的结果。
拿破仑是人民心目中的英雄。
在百日复辟期间,拿破仑登陆法国时只有很少的部队,本来应该被波旁王朝迅速消灭。
谁知道,拿破仑振臂一呼,无论波旁王朝的军队直接倒戈投靠过去了,拿破仑是法国军人的偶像。
自然,法国的贵族和教士仇恨拿破仑,但他们毕竟是少数。
就是因为有法国民众的支持,反法联盟不敢随便处决拿破仑。杀掉拿破仑,可能引起法国民众的强烈反感,就连波旁王朝的位子也会坐不稳。
况且,拿破仑是教皇认可的法国国王。而欧洲贵族的潜规则来说,国王是不能处决的,无论国王犯了多大的罪。
所以,英国人将拿破仑第二次流放,去了圣赫勒拿小岛。
随后,英国人暗中给拿破仑下毒,用砒霜将他毒死,而不是公开处决。
1982年,瑞典医生、毒物学家伍德写了一本震惊世界的书,这本书名是《谁是杀害拿破仑的凶手》,书中以大量的史料和科学实验,推翻了一百多年来的权威结论,证实了拿破仑并不是死于胃癌或其他疾病,而是死于砒霜慢性中毒。
伍德医生为了从科学化验上取得据,四处奔波,几经周圻,终于找到了几十条拿破仑的头发。拿破仑死前,曾经剪下自己的头发赠送给心腹部下。
在化学化验中,测出拿破仑生前体内砷含量是正常人的13倍,并且多次化验都得出同样的结果。因此可以推断,拿破仑是被小剂量砒霜慢慢毒死的。
伍德医生认为,毒杀拿破仑的正是他过去的部下蒙托隆将军,他被波旁王朝收买,以照料拿破仑曰常起居之机,用小剂量的砒霜放至拿破仑的食物之中,通过曰积月累,从而将其毒死。主谋就是波旁王朝的阿图瓦伯爵。
为什么1815年拿破仑第二次退位后是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而不是被处死刑?
拿破仑第一次失败后,一返回巴黎,就又重新恢复了权力,说明啥?说明人家拿破仑在法国人心中威望非常之高。拿破仑可是数次挽救法国于危亡的主儿,而且还数次打败一票大小强国,这种英雄谁不爱戴?可惜拿破仑复位之后旋即遭遇滑铁卢,仅仅百日就被推翻。
不过,推翻归推翻,拿破仑的威望可没有消失,在法国人心目中那可是大英雄,在很多国家国民心中,也是解救自己的大英雄。就连那些敌国的国王女王们,对拿破仑也是又恨又敬。这样情况下,当然拿破仑是杀不得。
不杀也不能放了啊,不然说不定啥时又复辟了。于是只能讲大英雄囚禁起来,还不能在法国或邻近地区,万一再跑回去咋办?选来选去,选到了远在天边的圣赫勒拿岛,严加看管。就算拿破仑又跑了,他也跑不远就被抓住了。
当然,还是害怕他复辟,于是给他下了慢性毒药,就这么着,威震欧洲的拿破仑在慢性毒药的浸润下,最终驾崩了。
为什么1815年拿破仑第二次退位后是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而不是被处死刑?
首先,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判处拿破仑死刑并不合法。再次,强行处死拿破仑,法国及同情和支持拿破仑的欧洲其他国家的人们,会出现强烈反弹,这对英国在欧洲推行势力均衡政策是不利的。个人观点:虽然拿破仑不能被判处死刑,但是英国人似乎并不希望这个囚徒长命百岁。因为即便拿破仑被囚禁在了圣赫勒拿岛,若无神助,断难逃脱。可是夜长梦多,万一形势突变了呢。拿破仑最终长眠于这座小岛,死因成为难解之谜。我们毋宁相信他不是被谋杀的,尽管这种可能性极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