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和郭襄是什么关系?
金庸书中最痴情的男人是谁?答案你绝对想不到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第二期
金庸的书中,痴情男人多如牛毛。但最痴情的是谁呢?诸位绝对猜不到是谁?听萨沙说一说吧。
萧峰,一生只爱阿朱。
黄药师,愿意和亡妻一起死。
杨过,等了小龙女18年没有变心。
这些人很痴情?不算什么。
他们都比不了这小子。
这个小子可谓是金庸作品中最痴情的男人,他就是 百岁处男张三丰。
大家都知道,张三丰暗恋郭襄。
两人第一次相见,是在华山顶上相见。张三丰叫做张君宝,还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郭襄也就十六七岁,两人算是同龄人。
郭襄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少女。
她的容貌不亚于姐姐郭芙和母亲黄蓉,是超级小美女。同时,她又聪明机智,善良温柔,人见人爱。
这样一个青春少女,估计瞬间就让张三丰倾倒了。
话说张三丰一直在少林寺打杂,估计也没见过什么少女,更没有见过少女侠。突然见到一个小女神,从此迷上郭襄这么优秀的女孩也是必然。
第二次见面是二三年后,郭襄十七八岁,已经成人,不再是少女了。
张三丰也十五六岁,在古代就是小伙子,可以成家了。
第一次见面两人没有什么交流,第二次就不同。
书中写:二人并肩下坡,走过一苇亭后,只听得身后脚步声响,回首一看,只见张君宝远远在后跟着,却不敢走近。郭襄笑道:“张兄弟,你也来送客下山吗?”张君宝脸上一红,应了一声:“是!”
看看,送客就送客,为什么脸红?就是害羞吗。
书中写:只听得树林中一声驴鸣,那头青驴便在林中吃草。郭襄道:“张兄弟,你也不必送我啦。”呼哨一声,招呼青驴近前,张君宝颇为依依不舍,却又没甚么话好说。
郭襄将手中那对铁铸罗汉递了给他,道:“这个给你。”张君宝一怔,不敢伸手去接,道:“这……这个……”郭襄道:“我说给你,你便收下了。”张君宝道:“我……我……”郭襄将铁罗汉塞在他的手上,纵身一跃,上了驴背。
再看看,依依不舍是什么意思?就是张三丰爱上人家了。
郭襄这么聪明,怎么能不知道张三丰单相思,赶忙送了他一个高档的分手礼物。
郭襄心里只有杨过,是不可能爱别人的。
再看下面,觉远禅师死了以后。
书中写:郭襄道:“张兄弟,少林寺僧众尚自放你不过,你诸多小心在意。咱们便此别过,后会有期。”张君宝垂泪道:“郭姑娘,你到哪里去?我又到哪里去?”
郭襄听他问自己到哪里,心中一酸,说道:“我天涯海角,行踪无定,自己也不知道到哪里去。张兄弟,你年纪小,又无江湖上的阅历。少林寺的僧众正在四处追捕于你,这样罢。”从腕上褪下一只金丝镯儿,递了给他,道:“你拿这镯儿到襄阳去见爹爹妈妈,他们必能善待于你。只要在我爹妈跟前,少林寺的僧众再狠,也不能来难为你。”
看看,张三丰显然是想跟着郭襄一起走江湖。
聪明的郭襄直接拒绝,不给张三丰留下任何机会,还安排他去找郭靖黄蓉。郭襄走江湖是很少回家的,也就不会和张三丰见面。
张三丰好惨哎!
人家是十动然拒,郭襄连一动都没有。
张三丰出家当了道士,清心寡欲活到100多岁。
而郭襄早在七八十年前出家做了尼姑,开创了峨眉派,五六十年前就死了。
两人一道一尼,一人一鬼,又过了这么多年,张三丰肯定忘了郭襄了吧?
遗憾的是,没有。
赵敏安排一个和尚打伤张三丰后,张做了一件事。
书中写:张三丰从身边摸出一对铁铸的罗汉来,交给俞岱岩道:“这空相说道少林派已经灭绝,也不知是真是假,此人是少林派中高手,连他也投降敌人,前来暗算于我,那么少林派必遭大难无疑。这对铁罗汉是百年前郭襄郭女侠赠送于我。你日后送还少林传人。就盼从这对铁罗汉身上,留传少林派的一项绝艺!”说着大袖一挥,走出门去。
大家注意,张三丰是将这个铁罗汉贴身藏着的,而不是放在哪个柜子里。
这说明什么?100岁了,张三丰还是没有忘情,时刻贴肉放在身上。
张三丰整整痴情了一百年,谁能赶得上?
还不是最痴情的男人嘛?
张三丰和郭襄是什么关系?
我们就金庸笔下的张三丰和郭襄而言。
郭襄一见杨过误终生,张三丰一见郭襄误百年。
初见张三丰和郭襄第一次见面,是在《神雕侠侣》的结局。杨过一行人上华山祭拜洪七公和欧阳锋,觉远大师带着那时还是张君宝的张三丰追赶潇湘子和尹克西。那年,张三丰十三岁,正是懵懂的年纪,郭襄十六岁,情窦初开的年纪。郭襄碰上了神雕侠,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只恨我生君已老,断肠崖前忆故人。
再见已是百岁高龄的张三丰,这天听闻少林派遭难,而武当派也是大敌压境,他从身边摸出一对铁铸的小小罗汉,交给弟子俞岱岩道:“这对铁罗汉是百年前郭襄郭女侠赠送于我的。你日后送还给少林传人。就盼从这对铁罗汉身上,留传少林派的一项绝艺!”再一次见面,已经是三年后,郭襄上少林寺找无色禅师打探杨过的消息。同时送给了张三丰一对铁铸罗汉,这对铁铸罗汉是郭襄十六岁生日之时,无色禅师看在杨过面子上给郭襄贺寿之时送的。而张三丰,也保存了这对罗汉百年,在少林寺遭遇劫难的时候,张三丰才将此送还少林,希望留传少林派的一项绝艺。
终见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见面,来得很快,郭襄与何足道上少林,何足道与少林发生冲突。张三丰用从铁铸罗汉悟出的罗汉拳对敌,却被误认为是偷师,觉远大师带着张三丰与郭襄逃跑后,在睡梦中,念着《九阳神功》圆寂。
途中俞莲舟与他二人分说武当派与峨眉郭襄渊源,殷素素快人快语:“这一位郭襄郭女侠,怎地又不嫁给张真人?”俞莲舟道:“恩师与郭女侠在少室山下分手后,此后再也没见过面。恩师说,郭女侠心中念念不忘于一个人,那边是在襄阳城外飞石击死蒙古大汗的神雕大侠杨过。”至此,少室山一别,不再相见。郭襄寻找杨过未果,四十岁那年,大彻大悟出家为尼,创下峨眉一派。而张君宝也在不断的历练中成长为张三丰,创下武当一派。
郭襄用二十四年去寻找一个人,从青丝到白首,大彻大悟,峨眉山的烟雾,像极了十六岁那年盛放的烟花,郭襄放下未放下未可知。张三丰用百年去等待一个人,从少年到期颐,他或许不再等待,也或许已经习惯了等待,一百年了,无所谓爱不爱了。
张三丰和郭襄是什么关系?
云中答题,相互学习。
张三丰,原名张君宝。是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与《倚天屠龙记》中登场的人物,为人天正气凛然颇有仙风道骨,是当世无出其右的武学奇才。百岁之时自创太极拳,将武当派发扬光大威名远扬,在“倚天”里俨然已是一代宗师,江湖上公认的武林领袖。门下七位徒弟并称为“武当七侠”。杨过赞道:“名师出高徒,大师的弟子气宇不凡。”觉远道:“师非名师,这个徒儿倒真是不错的。
——《神雕侠侣》·修订版·四十章
其实,从觉远与杨过的话中,便暗示了张君宝后来不凡的人生。
张君宝在“神雕”末尾登场,是少林寺里一个打杂的厮役小仆,拜掌管藏经阁的觉远为师,二人名为师徒实则情同父子。内力上得觉远传授的《九阳真经》已小有所成,不过于武功招式却稀松平常。因潇湘子与尹克西偷走了《九阳真经》,觉远带着张君宝追到华山,遇到了杨过与郭襄等人。后经杨过指点张君宝打败了尹克西,并受到了郭襄的照顾。
郭襄回头过来,见张君宝头上伤口中兀自汨汨流血,于是从怀中取出手帕,替他包扎。张君宝好生感激,欲待出言道谢,却见郭襄眼中泪光莹莹,心下大是奇怪,不知她为什么伤心,道谢的言辞竟此便说不出口。
——《神雕侠侣》·修订版·四十章
这是张君宝与郭襄的初遇,三年后,郭襄寻找杨过来到少林又见到了觉远与张君宝。因弄丢了《九阳真经》,觉远正承担相应的处罚。不知实情的郭襄与少林僧人发生冲突,后无色禅师出面化解。西域“昆仑三圣”何足道上少林挑恤,觉远与张君宝出手挽救了少林清誉,但此举让少林方丈想起了“火工头陀”事件,下令捉拿张君宝。
情急之下觉远用两只铁桶挑着张君宝与郭襄飞奔而去,在无色禅师的帮助下成功逃脱,觉远因过度劳累在昏睡中圆寂,临终前默念《九阳真经》,张君宝与郭襄各记去一部分。
张君宝大哭一场将师父觉远焚化,天地茫茫却不知归往何处。郭襄从手上褪下一只金丝手镯让他去襄阳投奔自己的父亲,后来,在襄阳途中听到一对卖菜夫妇,发愤图强不愿寄人篱下的的谈话,遂即改变了主意。挑了铁桶上武当山去,在一处岩穴渴饮山泉饥餐野果,修习觉远所传授的《九阳真经》。
数年之后终有所悟,以自悟的拳理结合道家冲虚圆通之道,以及《九阳真经》中所载的内功,创出了辉映后世照耀千古的武当一派。
郭襄,大侠郭靖与黄蓉的小女,姥爷是桃花岛岛主黄药师,自幼精灵古怪不拘泥世俗被人们称之为“小东邪”。十六岁那年在风陵渡口遇到了杨过,一场浪漫烟花的生日会,让情窦初开的郭襄从此爱上了大哥哥。为了寻找杨过踏遍了名山大川,却一生爱而不得。四十岁时看到了峨眉山的云和霞,像及了十六岁时那场的烟花,于是束发为尼开创了峨眉派。风陵渡口初相遇,一遇杨过误终身。
先回答你的第二个问题,关于张君宝与郭襄的年龄,这个书中有明确的说明,郭襄比张君宝大常以小兄弟相称,不过也就两三岁的差距。郭襄叫道:“小兄弟,出手打他啊,怎么你只挨打不还手?
——《神雕侠侣》·修订版·四十章
再来看这两人究竟是什么关系?
郭襄与张三丰第一次相遇是在华山,对其“照顾”有加。但这个“照顾”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杨过对觉远师徒以礼相待,尤其对张君宝出言称赞。而对于郭襄来说大哥哥认可的人,就是我郭襄认可的人。像在少林寺对无色禅师说,你既然是大哥哥的朋友,那也就是我的朋友了。
杨过是郭襄的初恋,更是一生的至恋。她心中只有杨过,即便是后来出家仍是念念不忘,为自己的徒弟起名风陵。对于张君宝来说,在郭襄心里只把他当做是小兄弟,没有任何男女感情和成分,也不可能有这个意思,因为她的那颗少女心已被杨过塞满。张君宝对郭襄或许动过那么一层感情,少林寺二次相见时,毕竟已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小伙子了,送郭襄下山时也曾红了脸。
只见张君宝远远在后跟着,却不敢走近。郭襄笑道:“张兄弟,你也来送客下山吗?”张君宝脸上一红,应了一声:“是!”
——《倚天屠龙记》·修订版·第一章
师父觉远圆寂后,郭襄让无家可归的张君宝去襄阳,至此二人再未相见。“倚天”中张三丰登场已是九十岁的高龄,峨眉派的掌门人也换成了灭绝,师祖郭襄已不在人世。很多人说张三丰暗恋着郭襄,不排除这样的可能性。曾经一个血气方刚的少年,为一个称自己小兄弟的人红了脸。甚至百岁之际怀中还一直,揣着她送给自己的那对罗汉。
虽然书中说张三丰胸怀空明早已不萦万物,可这对一直怀揣的罗汉又怎么解释呢?七情六欲人之常情,能彻底放下的人又能有几何,有功力又怎么样,虚竹当了二十多年的和尚佛经倒背如流,又有无崖子传授的七十年功力,可面对梦姑时照样把持不住。这样说的目地不是说张三丰沉湎于儿女情长之中,那样的话也成不了一代宗师。
只是想说这人世间的感情,并非那么容易放下的。杜甫有云:人老多健忘唯不忘相思。张三丰一直怀揣着郭襄送他的那对罗汉,说明曾经有过那么一段真挚的感情。只是“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他只有将情感埋藏在心中。这世上情感有的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像郭靖与黄蓉、杨过与小龙女,有情人终成眷属他们是幸运的。但有的却是“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像郭襄对杨过、张三丰对郭襄、仪林对令狐冲,也不能他们是不幸的,世上之事有得有失,郭襄与张三丰虽然没有得到爱情,但各自传下了名动江湖的门派。更何况他们也并没有失去,对于郭襄而言,大哥哥杨过一直都在他心里,张三丰百岁之际摸出那对罗汉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爱一个人不一定要拥有。因此,对于他们二人的关系,可以理解为郭襄是张三丰的“梦中情人”。但这仅仅是曾经,每个人的成长中谁没有过兵荒马乱的岁月,不过对于张三丰而言,那段只有自己知道的往事早已随风而逝。
与其说郭襄是“梦中情人”,不如说是他的一个恩人。其实,在张三丰心中对于郭襄更多的也是感恩,那个在他最困难之际帮助过他的“姐姐”。大家好,我是@云中之笔 。欢迎朋友们留言点评,一起交流学习。我在头条等你,不见不散!
张三丰和郭襄是什么关系?
我是古山青衣客,我来回答。
张三丰是金庸书中最痴情的男人,张三丰爱郭襄,郭襄爱杨过,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大概就是张三丰和郭襄的关系了。
《神雕侠侣》中,张君宝(也就是张三丰)第一遇见郭襄。那年,张三丰十二三岁,跟随师父觉远追踪潇湘子和尹克西而来,在与尹克西的争斗中,张君宝摔破了额头。
那年,郭襄十六七岁,满眼都是杨过,她为张君宝包扎了额头,但是她很忧伤,满眼泪水,因为她想到了杨过即将离去。
也许,正是这楚楚动人的模样,满眼的泪水,让张君宝第一次动心了吧。
《倚天屠龙记》中,张君宝(也就是张三丰)第二次遇见郭襄。那年已经是两三年后了,少林寺外。
那年张君宝十五六岁,郭襄十八九岁。
郭襄前往少林,想要知道杨过的下落,再次遇见了张君宝。
郭襄与少林和尚发生了争执,经过一番争斗,解开误会,在落寞之中离开少林,张君宝在后面送行。
要知道,张君宝和郭襄其实根本没有见过面,但是书中写到,张君宝又是脸红,又是依依不舍的。
这说明,张君宝爱上了郭襄,类似于少男少女最初的心动,那种懵懂的,纯纯的初恋感觉。
但,很明显,这是张君宝的单相思。
也许是郭襄冰雪聪明,猜测到了张君宝的心思,也许是想到两三年前在华山之巅,杨过对张君宝的指点,因此,郭襄将杨过送她的一对儿铁罗汉,转送给了张君宝。
飘然离开少林。
《倚天屠龙记》中,张君宝与郭襄的第三次相遇。郭襄从少林离开后,没有过几天,又随昆仑三圣何足道返回了少林寺。
这一次,张君宝展示了自己非凡的武学天赋,凭借自己跟随铁罗汉学习的一门拳法,与何足道对打。
只是后来,他偷学武功,触犯少林禁忌,要被处罚,觉远用水桶,一边挑着一个,一个郭襄,一个张君宝,逃离少林,这也算是共患难了吧。
张三丰应该是为了郭襄,一辈子都没用娶亲,而且,在郭襄去世后,他也一直照拂峨眉派。
距离张三丰上次与郭襄在少林分别的百年后,张三丰也一直随身带着郭襄送他的那对铁罗汉,直到少林面临劫难,他才想将那对铁罗汉送还少林,为得是给少林留一门绝技。
其实,张三丰并非是放下了对郭襄的爱,只是觉得,可以埋藏在心底了。
因此张三丰与郭襄的关系属于,张三丰爱着郭襄,痴恋百年,只是不会,郭襄爱杨过,痴恋数十年,生死不渝。张三丰和郭襄是什么关系?
郭襄是张三丰暗恋一辈子的女神。
张三丰的俗家名字叫张君宝,六七岁跟师父觉远大师在少林寺看藏经阁,打扫打扫卫生,晒晒书,是觉远的俗家弟子。
觉远爱好读书,藏经阁里的书都要看一看,有一次在一本《楞伽经》里看到手写的《九阳真经》,把这本无上的内功典籍当成强身健体之法修练了,并拣一些容易的传给张君宝。
张君宝十二三岁的时候,有一天,师徒俩坐在藏经阁外读书,忽然听到后山有人打斗的声音,到后山一看,只见四个蒙古兵把两个人打倒在地,打的奄奄一息。
觉远慈悲为怀,劝走四个蒙古兵,师徒俩把两个被打倒的人扶进藏经阁疗伤,这两人一个是胡人尹克西,一个是僵尸般的潇湘子。
两人养伤一天,到晚上觉远去打坐了,张君宝拿着楞伽经读九阳真经,尹克西悄悄走到他身后点了他的穴道,抢了他手里的《楞伽经》和潇湘子一起跑了。这本《楞伽经》是达摩东渡时带来的原书,觉远师徒看护藏经阁失职,必须找回来,于是,师徒俩去追,一追追至西岳华山。华山险峻,找两个人何其难!很是巧合,这时候华山第三次论剑刚刚结束,杨过、小龙女和郭襄看到了潇湘子和尹克西,并听到他们商量奸计对付觉远师徒。
“哎,大和尚,你们找的两人藏在这里。”郭襄好心叫喊,可惜离得太远,觉远师徒没听到。于是,杨过又喊,杨过内力深厚,觉远师徒听到立马过来了。
杨过认为觉远的修为高过少林方丈天鸣禅师,内力之强不次于自己的长啸,能与郭伯伯相匹敌,不敢怠慢,现身相见。
觉远看出杨过是一位绝顶高手,让张君宝磕头,张君宝磕头,杨过还了半礼。
郭靖、黄蓉、黄药师、老顽童等人闻声过来了,觉远又让张君宝磕头。
张君宝没给磕头的只有小龙女和郭襄两个美女,这是张君宝第一次见郭襄,第一次见到她就记住她了。觉远和尹克西、潇湘子讲道理,让杨过等人评理。
郭襄说:“他们两个躲在这里,鬼鬼祟祟商量杀人夺寺,藏在寺里让你们找不着,等你们走了再下山,若不是做贼心虚,怎会起如此用心歹毒?”张君宝说:“师父,这两个恶徒心存不良,就是偷盗宝经。”张君宝修练九阳真经,内力雄浑,声若洪钟,连五绝都是心中一凛,杨过暗暗称奇,问道:“这位小兄弟尊姓大名?”
可惜,优秀如张君宝也没引起郭襄的兴趣,因为郭襄眼中只有大哥哥杨过。觉远迂腐,张君宝目光炯炯,跃跃欲试,杨过给他使眼色,你上,我给你撑腰。
张君宝根本打不着尹克西,但杨过和郭靖等人在,尹克西也不敢下杀手,张君宝处在挨打的局面。
“小兄弟,打他啊,别只挨打不还手,你只管放手去打,打不过我会帮你!”郭襄给张君宝加油。“多谢小姑娘!”张君宝被郭襄注意到了,精神大振,放手去打,尽管还是打不过尹克西,但越挫越勇。杨过教张君宝四招,张君宝制住尹克西,除了潇湘子,所有人为他喝彩,但张君宝在尹克西身上没搜出《楞伽经》。潇湘子逃跑,偷袭觉远,被自己的掌力反击回去震晕了,张君宝在他身上也没搜到《楞伽经》。这时,杨过的神雕赶一头苍猿过来了,苍猿东逃西蹿,啾啾哀鸣,郭襄看得不忍,奔过去叫道:“雕大哥,就饶了这猿儿罢。”神雕收翅凝立。尹克西站起来,扶起潇湘子,向苍猿招手,苍猿奔到他身边,两人夹着一猿,脚步蹒跚,慢慢下山,众人见这等情景,心下恻然生悯,没再想到去跟他二人为难。
郭襄回过头来,见张君宝头上伤口兀自汨汨流血,从怀中取出手帕,给他包扎,张君宝好生感激,欲待出言道谢,却见她眼中泪光莹莹,心中大是奇怪,不知她为什么伤心?道谢的言辞竟说不出口。只听得杨过朗声说道:“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把酒言欢,咱们就此别过。”说着袍袖一拂,携小龙女的手与神雕并肩下山。
其时明月在天,清风吹叶,树巅乌鸦呀啊而鸣,郭襄再也忍不住,泪珠夺眶而出。少年张君宝第一次出山,遇到郭襄这样的美少女,此番经历,他怎能忘记?
郭襄寻找杨过,到处寻寻觅觅,始终落得个冷冷清清,终南山古墓长闭,万花坳花落无声,绝情谷空山寂寂,风陵渡凝月冥冥。
三年后,郭襄十九岁,张君宝十六岁,郭襄来少林寺打听杨过的消息,遇觉远师徒,结交无色禅师,无色禅师送郭襄下山,张君宝跟上去,恋恋不舍,郭襄把铁罗汉送给他,无色禅师让他回少林寺,并告诉郭襄,半个月后,昆仑三圣来少林寺挑战。郭襄信步下山,见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弹《百鸟朝凤》,舞剑、自己跟自己下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郭襄忍不住出言指点他下棋,中年男人遇棋、琴知音,对郭襄大是爱慕。
郭襄闯荡江湖三年,所经异事甚多,只当是过眼云烟,风萍聚散,不着痕迹。
十天后,郭襄去少林看看昆仑三圣挑战少林寺,路上被三个西域高手欺负,中年男子出现,打跑三人为郭襄出了气,还给她弹琴,原来他是琴圣、剑圣、棋圣的昆仑三圣何足道。尹克西和潇湘子把《楞伽经》藏在猿猴肚皮里了,都怕对方独吞九阳真经,互相防范,逃到昆仑山精疲力竭,大打出手,潇湘子当场死了,尹克西只剩下半口气,被何足道看见,尹克西良心发现,求何足道去少林寺给觉远大师带句话:“经书在猴肚皮里。”何足道听成“经书在油里了。”何足道这次来就是送这句话的。
少林寺规矩不让女人进,天鸣方丈邀请何足道进去喝茶,却不能让郭襄进,何足道几句话折服天鸣,天鸣也邀请郭襄进去喝茶。
达摩院首座无相却不同意,非要和何足道比武不可,郭襄说:“何大哥,我又不是非进不可,你传了那句话便走吧,无色禅师是我的朋友,你们两家不可伤和气。”何足道当即找觉远,打算传了话就走,无相不依,非要比武。
“郭姑娘说了,咱两家不可伤了和气。”何足道不战。
无相咄咄逼人。
何足道拿一块石子在青石路上画棋盘,艺压少林,少林寺没有谁能做到,天鸣方丈正要出言认输,觉远挑两大桶水来了,硬是踩平棋线,技高一筹,何足道跟觉远比剑。觉远只修练九阳内功,根本不会武功,何足道身在局中而不知,全力攻击,觉远遇险,张君宝扑上去用杨过教的一招“四通八达”打何足道退三步。何足道不服,让张君宝接他十招,张君宝打的非常非常出色,何足道心服口服,传了那句话,走了。张君宝看郭襄给他的铁罗汉学会罗汉拳,打走何足道,挽救了少林寺千年名誉,不光没受嘉奖,还被认定偷学武功,要废了他,觉远把张君宝看成儿子一样,挑起张君宝和郭襄逃命去了。觉远奔跑数十里,累得筋疲力尽,休息过程中背诵九阳真经,张君宝、郭襄、无色禅师三人用心默记,觉远油尽灯枯而死。无色禅师把追兵引去另外的方向,张君宝和郭襄获得了安全。
郭襄说:“张兄弟,少林僧人不会放过你,你要小心在意,咱们就此别过,后会有期。”
张君宝垂泪说:“郭姑娘,你到哪里去?我又到哪里去?”郭襄心中一酸,说:“我天涯海角,行踪无定,自己也不知到哪里去,张兄弟,你年纪小,又无江湖阅历,少林僧众正四处追捕你,这样罢。”从腕上褪下一只金丝镯递给他说:“你拿这镯儿到襄阳去见爹爹妈妈,他们必能善待你,只要在我爹妈跟前,少林寺的僧众再狠,也不能难为你。”
张君宝含泪接了镯儿。郭襄又说:“你跟我爹爹妈妈说,我很好,请他们不用记挂,我爹爹最喜欢少年英雄,见你这等人才,说不定会收你做徒儿,我弟弟忠厚老实,一定跟你说得来,只是我姐姐脾气大些,一个不对,说话便不给人留脸面,但你只须顺着她些,也就是了。”
因为郭襄说她姐姐不好相处,男子汉大丈夫岂能寄人篱下,看人脸色活?张君宝路过武当山停下来,开创武当一派。张君宝在郭襄跟前表现的比何足道还好,可惜郭襄心中只有一个人,哪怕像何足道那样的奇男子,张君宝这样的少年英雄,郭襄也只能负了他们。
张君宝自问配不上郭襄,不敢有非分之想,只能把对郭襄的爱恋埋藏心中。
郭襄能拒绝张君宝,却不能阻止张君宝暗恋她,张三丰一百一十岁的时候,少林惨遭灭门,他从身上摸出郭襄送给他的铁罗汉,希望少林能有一样绝技传下去,而那只金丝镯儿像铁罗汉一样,被他贴身带着,带了将近一百年。(图片来源网络)
张三丰和郭襄是什么关系?
张三丰与郭襄的关系不简单,江湖有两种说法:第一种,便是张三丰一生恋慕郭襄,创立武当派以及各种武术绝学,也与郭襄离不开。
郭襄到少林寺找无色禅师询问杨过的下落时,碰见两个人,一个是觉远,另一个便是张君宝。当时,张君宝只是俗家弟子,一看郭襄,不禁被其美貌所吸引,于是便送郭襄下山。觉远死的时候,郭襄前来祭拜,哭了一场,并将十六岁时,觉远送她的一对铁罗汉,送给了张君宝。张君宝便要跟着郭襄一起走。郭襄觉得不妥,便给了张君宝一个金镯子,让他去找郭靖。张君宝便欣然前往。后来在途中,反复想着:我一个男子汉,想要有出息,怎么能靠老丈人呢?于是到了湖北,便没有找郭靖,而是上了武当山。
郭襄四十岁的时候,出家为尼。当时,对身边人说:“心中人让我太过思念,只能出家。”张君宝知道以后,同样是四十岁,便随其出道。
郭襄送张君宝的铁罗汉与金镯子,张君宝便一直保存着,知道百岁,张无忌小时候,给他玩过,别人都没有碰过。但是在郭襄的心里,那么聪明的人,早就知道张君宝的想法,可是,心以许给了杨过,又怎么能给第二个人呢。就这样,真爱一场,早就了武侠千古,也早就了两位开山立派的大圣人。
倚天屠龙记中的黄衫女子,大家还记得吗?“终南山后,活死人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 ”说的是杨过与小龙女的后人。可是,这个孩子并不是杨过带大的,的确是郭襄带大的,所以黯然销魂掌,九阳真经等。小龙女何尝不是个聪明的人,活死人墓被伊志平白睡了,便通了江湖世道,好像是个女的对杨过就很倾心,但她最认可的便是郭襄。杨过最后找小龙女,跳下蜂谷,杨过忽见郭襄也跟着下来了,便问道:“你怎么下来了?”郭襄说:“我见你跳,便跟着跳下来了。”这样的对话,难道还比不上“过儿,你去哪里,我就去哪里?”小龙女武功心法了得,自是听在心里。
杨过父亲也是痴情种,杨过的爷爷也是痴情种,郭襄的娘是痴情种,姥爷也是痴情种。小龙女看杨过不肯都娶,所以生下孩子,便留给了郭襄,自己与杨过浪迹江湖去了。
张君宝以前不知道,但是想到既然给了铁罗汉,便是告诉我,还我佛心,她对我只是同道中人的仁心。所以自己只好同道陪同,却不近前。
第二种说法,便是什么关系也没有。历史中有张三丰,没有郭襄。张三丰不爱说话,但是论起儒释道,便滔滔不绝。
张三丰是北宋人,朱元璋曾派人到处找张三丰,一直没有找到。知道永乐时,张三丰才回信,民间说,也许不是张三丰回的信,是下面人实在受不了皇帝的任务。但是也有说张三丰当时却在河南出现过。
所以如果大家看不了郭襄孤独终老,你们想想让她最后碰见谁?我来写!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