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二战时的坦克歼击车,为何苏德都采用都没有旋转炮塔的设计?

不能旋转,这样不是会使得射击角度很窄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坦克歼击车的根本目的,在于作为相对廉价的反坦克装甲武器。

坦克歼击车一般和坦克混编,作战时处于坦克后面位置,或者在防御中发挥威力。

坦克歼击车的特点是装备的强悍火炮,往往强于同级别的坦克。

同时,坦克歼击车的成本低廉,往往只有坦克的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

它的目的主要是廉价反坦克,从成本考虑,就无需装备炮塔。

因为出于坦克的后方或者在防御中使用,也就不需要炮塔以提高反应速度。

早点装备这种武器德军就不会战败:二战德国追猎者坦克歼击车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库宾卡坦克博物馆是俄罗斯的国宝,里面有很多有趣的武器,萨沙带大家看一看。

萨沙的兵器图谱第138期

库宾卡坦克博物馆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附近,是一座以各国各时期的装甲车为主要展出对象的军事博物馆。博物馆位于俄罗斯库宾卡坦克训练基地。它是俄国最大的坦克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坦克博物馆。

该馆拥有290辆坦克实车展品,分别归属11个国家,从3吨的轻型坦克到180吨超重型坦克什么都有。这里还有从57毫米到600毫米的40门自行火炮,30辆装甲汽车,10辆侦察及通讯用车和大量后勤运输车辆。总之,俄罗斯历史上所有的老坦克,你都能在这里找到。

1978年9月10日,当时的苏联红军装甲坦克总局决定,在莫斯科郊外的库宾卡训练基地建立坦克博物馆。勃列日涅夫时代是冷战的高潮时期,要求什么都不能落后于西方。

该博物馆从一开始,就力争压倒西方同行。不仅当地政府无偿出让土地,而且红军近卫坦克师还出动大批工程车辆帮助修建展览馆。

谢谢美女摄影师的帮忙,萨沙搞到了博物馆的全部照片。

这是二战德军的追猎者坦克歼击车。这种外形怪异的歼击车,竟然还是捷克同德国合作的产品,成为1944年濒于灭亡纳粹的救星。

1944年,面对东西两线的装甲洪流,德军已经无力招架。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军和苏军坦克战损比为1:4,但仍然无法取胜,敌人的坦克太多了。

从1944年开始,德军开始检讨之前的装甲战略,认为高精尖的黑豹、虎式、费迪南未必是正确的。

这些坦克和坦克歼击车需要耗费大量资源和工时,根本无法同数量绝对优势的敌人对抗。

于是追猎者坦克歼击车诞生。

追猎者坦克歼击车是一种轻型装甲武器。它采用捷克斯柯达公司非常成熟的38t坦克的底盘。

38t坦克的底盘最大特点,就是结构非常简单,便于制造,可靠性非常高,可以大量生产。

正面装甲厚度60毫米,加上装甲有非常大的倾斜角,防御能力相当不错。

追猎者坦克歼击车的重量只有16吨,公路时速可以达到42公里,机动性优秀。

追猎者坦克歼击车最让希特勒满意的,是它的火力。

它装备1门75毫米Pak39型火炮,并非位于车体中间,而是偏向右侧。

这是它外形的最大特点。

这种火炮性能非常优秀,1000米可以射穿30度角钢板97毫米。这种穿甲能力,可以击穿盟军绝大部分主战坦克的正面装甲。

它的火炮命中率很高。

1000米内,优秀车组训练命中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战斗命中率也有百分之七十一(受环境和人员心理素质影响下降)。

追猎者坦克歼击车结构简单,易于生产,成为1944年德军的救命稻草,列为优先生产的武器。

从1944年4月到1945年5月,1年时间生产了2500多辆追猎者坦克歼击车。

虽然诞生就赶上德军大溃败,追猎者坦克歼击车仍然发挥了很大作用。

追猎者坦克歼击车的主要问题是没有炮塔,反应较慢,不适合进攻作战。

在防御中,追猎者坦克歼击车则是如鱼得水。

它可以在发现敌人15秒内开炮,在1500米尤其是1000米内具有非常优秀的命中率和毁伤力。

东线某个德军部队的报告中有这样的记载——“我们一个连就摧毁了20辆苏军T34坦克,而自身没有任何损失。有一个营摧毁了57辆坦克,其中包括在800米距离上摧毁了2辆IS-2重型坦克。没有一辆歼击车被敌方火力击穿,这个营为了到达指定地点,一天之内运动了160公里而没有一辆出现机械故障……”

然而,2500多辆歼击车,不能挽回纳粹德国的命运。但战后美国曾经详细研究了追猎者,认为它是德军序列中性价比最高的装甲武器。

如果德军能够尽早生产一大批追猎者,就有效遏制苏联和美国的T34、M4坦克洪流了。

二战后,捷克斯柯达公司又制造这种价廉物美的歼击车,并且出口了100多辆到瑞士,被一直用到70年代。

关于二战时的坦克歼击车,为何苏德都采用都没有旋转炮塔的设计?

坦克歼击车是德国人的叫法,最著名的当属“斐迪南”。苏联人叫自行火炮,最著名的就是ISU100、ISU122、ISU152自行火炮,只是它们的意义不同于现在意义上的自行火炮。德国的坦克歼击车主要攻击对象就是坦克,而苏联的二战中的自行火炮除攻击德国坦克外,再就是伴随坦克纵队攻击德国的反坦克炮、反坦克炮地堡、要塞这些目标,更多的是“抵近射击”,所以强调了厚重的前装甲。这些自行火炮想取代的是那些突击火炮、反坦克炮,在移动中取得高生存率。这些自行火炮都有一定水平射角,主要担负的也是掩护坦克装甲纵队或警备战场的任务。对于任何德国坦克,苏联的ISU152自行火炮都是噩梦,无论是否用穿甲弹,虎式坦克都能一发销魂,其它坦克都能炸成零件。二战中,苏军并没有用好及制造出所向披靡的坦克装甲车辆系统,坦克以T34为代表、自行火炮以ISU100为代表达成了交叉火力掩护的目标,却缺乏刺猬般机枪横扫重装甲步战车、伴随履带火箭炮压制车(像谢尔顿坦克上面的那种航空火箭弹改装的火箭炮压制车)、远程自行火炮(可仰角60度射击)。如果这些装备完备,加上苏联柴油机行进500km的卓越特性,可以轻松深入敌后300km,突袭德军补给基地……

关于二战时的坦克歼击车,为何苏德都采用都没有旋转炮塔的设计?

在二战中,各国研制的坦克层出不穷,就以德国和英国为例,坦克既有以速度取胜的,还有凭借火力、射程和防御力留名的。这里不用多说,大家也知道指的是哪些坦克。但是在众多装甲兵器当中有很多另类的设计,就比如坦克歼击车。

我们发现,德国栓西安发明一种装甲作战武器,叫做坦克歼击车。比如有名的三号突击炮,到了战争中后期就被改称为坦克歼击车了。当然,也有专门研发用于歼击作战的战车,例如猎豹、猎虎、追猎者等等,几乎是么一种德式坦克都有衍生出来的歼击车型号。有细心的军迷发现,德国的坦克歼击车炮塔不能旋转。与坦克相比,坦克歼击车主要功能类似,为何坦克歼击车炮塔不可旋转?德国人这样给出答案。

首先,坦克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击毁敌方坦克以期突破敌方防线,为后方的装甲掷弹兵和步兵开道,即便是把坦克集中起来的闪电战,坦克的作用依然是激烈的装甲作战。而坦克歼击车就不一定是了,主要的坦克歼击车都是在战争完全不利于德国的情况下出现的,也就是说,不是为进攻而生,而是为了保障己方有生力量而使用,所以,与步兵基本一道作战,步兵完全可以掩护侧翼,没有可旋转的炮塔也就无关紧要了。

第二,以库尔斯克战役为例,在战争中期,德军还能保持战略进攻。为了这场会战,德军投入了大量的三突,以及黄蜂、野蜂自行火炮,这些实际与坦克歼击车作用无异的火炮主要被部署在一个坦克集群的中间位置,也就是有坦克的掩护,所以也不需要担心侧翼,只要发挥自己的火力消灭苏军坦克即可。

综上,战场要求使得坦克歼击车并不需要旋转炮塔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任务。

关于二战时的坦克歼击车,为何苏德都采用都没有旋转炮塔的设计?

便宜,建造快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