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火箭军的洲际导弹列车有多厉害?
“导弹列车”全称“军用铁路导弹系统”,该系统概念源自苏联,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研制、1987年正式部署,曾经是苏联战略火箭军的重要装备。
与公路机动的洲际导弹发射车相比,导弹列车特征更不明显(从卫星侦察照片或航拍照片上来看就是普通的列车车厢),因此隐蔽性更高,这成为该系统具有比普通洲际导弹发射车更强的威慑能力的根源。
苏联解体后,美国三番五次要求俄罗斯销毁SS-24洲际导弹列车,而俄罗斯则在2005年销毁导弹列车后于2014年恢复导弹列车的研发、并计划于2020年重新部署导弹列车,由此可见导弹列车具有很强的威慑性和十分灵活的攻击能力。中国导弹列车是在于2006年被传存在的,从编组构成上来看与俄罗斯的导弹列车基本相同,都由车头、三节导弹发射车厢(每个车厢各装载一枚东风-31洲际导弹)、三到五节控制和勤务车厢组成。
与苏联的SS-24导弹列车相比,东风-31导弹列车具有更强的攻击能力,这一方面是由于东风-31作为上世纪90年代定型的导弹在设计上比80年代的SS-24更为优异,另一方面在于中国具有远比俄罗斯更庞大、通车里程更长的铁路网,因此中国的导弹列车在部署上更加灵活、也更难以被确定方位,可以说是“神出鬼没”。考虑到美国的洲际导弹都采用固定部署,导弹列车可以视为中国在战略威慑力和打击能力上对美国的一种“非对称”优势,能起到“四两拨千斤”式的效果。综上,中国火箭军的导弹列车攻击能力强、生存能力优异、且具有非对称优势,算得上是一种“杀手锏”级的武器系统。
中国火箭军的洲际导弹列车有多厉害?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1966年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正式成立,为了不引人注目,将其命名为“二炮”。如今的火箭军前身就是二炮,名称发生变化,本质依然不变。洲际导弹按照发射载体不一样,可以分为陆基导弹和海基导弹,后者的载体主要是核潜艇。在陆基洲际导弹中,载体可以细分为导弹发射井、重型发射车、铁路列车,尤其以铁路列车最具机动性。在导弹列车方面,俄罗斯队其实也拥有,但是中国导弹列车更加厉害。
在很久之前,大部分人对于洲际导弹都误认为它们静静的待在发射井中和发射车上面。事实上中国的洲际导弹列车很早就已经研制出来并装备部队,只是2006年才对外正式的公布。中国的导弹列车厉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荷载能力强大,第二是机动性非常灵活,第三是隐蔽性非常的好。在荷载能力方面最强的还是导弹发射井,可以部署弹头更大和射程更远的洲际弹道导弹。当然导弹列车也不并弱,一列火车可以同时部署三枚洲际弹道导弹。
截止到2017年,中国的铁路里程达到了12.5万,包含高铁2.5万公里。中国火箭军的洲际导弹列车依托南北纵横、东西连接、四通发达的铁路运输线,可以随时处于路上。并且中国的导弹列车机动性一天可以达到上千公里。这样的速度也是非常的惊人了。试想一下今天导弹列车还在湖南境内,明天就可以出现在内蒙古境内。中国洲际导弹列车与普通列车的外表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如果别国要想确定一列导弹列车的位置,至少要调动几十颗卫星进行锁定。然而中国火箭军肯定远远不止一列洲际弹道列车。
现在的高铁运输速度非常的快,中国火箭军甚至可能动用改装的高铁或者动车作为导弹发射载体。具体的情况也只能等待官方的公布,我们才会获得相关的消息。虽然中国的导弹列车隐蔽性非常的强,但是细心的军迷朋友们或多或少可能会发现。假设大家真的有幸看到导弹列车,自己看看就行,就不要将照片发布到网上进行传播。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去做,当然是为了防止军事信息的泄露。
中国火箭军的洲际导弹列车有多厉害?
中国火箭军的洲际导弹列车有多厉害?其实中国也是拥有洲际导弹列车的,由于保密的原因,外界对于中国导弹列车一直是知之甚少。而洲际导弹列车具备很强的机动能力,就如同海洋深处的战略核潜艇,如同“幽灵”一样可以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对敌进行核打击。
中国火箭军,作为中国战略威慑中的中坚力量,曾经还有个被人熟知的名字“第二炮兵部队”,作为弹道导弹为主的部队,其实力不容小觑,作为战略打击和战术打击为主的部队,一直守护着祖国的安康,以及维护中国在国际上的尊严。
所谓的战术打击力量,其实指的就是将地对地导弹作为核心的军事手段,进而进行大规模的常规导弹打击的部队,也是守护祖国疆土中最重要的的力量。而战略打击,指的是以洲际导弹为主的核战斗部,如果祖国本土遭受攻击,则使用战略核反击的军队。火箭军不仅进行导弹攻击,同时还具备侦查、工程、伪装以及干扰等军事行动。
洲际导弹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很多个系列,其中最诡秘的当属导弹列车。其优点就是将导弹隐藏在列车当中,误导敌军无法正确定位其方位,而且加上列车快速移动,想要有效打击也是难上加难。
中国作为铁路发展极为先进的国家,高速铁路有将近三万公里,同时还有超过三十万公里的一般铁路,这也让导弹列车有着极强的机动性。将洲际导弹藏在任何一辆列车中,敌人根本无法辨别,而且列车还可以直接开往山洞之中,极为隐蔽。如果想要进行攻击,只需要半小时的时间就可以整装待发,随意对敌军进行攻击。
中国的洲际导弹列车的外形与普通列车几乎一样,涂装几乎都是草绿色,这种传统的伪装方式,可以躲避空中侦察机甚至是卫星的有效辨别。导弹列车一般由6-8节车厢组成,每个车厢最多可以装备2枚型号为东风-31洲际弹道导弹,这种洲际导弹射程在1万千米左右,还可以装载多枚分导式弹头。
虽然中国导弹列车的真实数据比较少,但是从俄罗斯的导弹列车的真实数据中,就可以看出中国导弹列车的影子。美苏冷战期间,苏联为了威慑美国,就曾经研发出一款绰号为“幽灵列车”的导弹列车,这种型号的列车,车厢装载一枚型号为SS-24的洲际导弹,这种导弹最大装载弹头的数量为10枚10万吨的核弹头,可以说威力强悍,而且攻击误差不超过200米,可以说是一款机动性极强的核打击利器。
“幽灵列车”不仅威力强悍,而且时速可以达到每小时100千米,就算敌军及时发现列车的发射地点,列车随时启动就可以转移阵地,以此来躲避敌军的炮火攻击。目前中国的导弹列车在性能上绝对超越了苏联时期的“幽灵列车”,而且东风系列导弹的射速以及打击范围,都比苏联时期的导弹强上很多。经过十几年的时间,我国的东风-41导弹也已经问世,我国的导弹列车里面搭载的导弹换成东风-41也完全有可能。换成东风-41洲际导弹的列车威力将更强。
如果在实战中使用导弹列车,其优点不仅是机动性强,还可以对敌人进行有效的威慑,毕竟这种行踪不定的列车,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就算敌军得知发射地点,派出战机或者炮兵部队进行锁定方位,但是列车也会在发射之后及时转移,而且在进入山洞或者极为隐蔽的地点,根本无法进行追踪,再加上这种列车的时速较高,如果在行进时进行攻击,那么敌人想追踪的话就更加困难。
导弹列车是一个十分神秘的武器,毕竟这种移动速度以及攻击威力都非常强,说不动一辆导弹列车就有可能逆转整个战局,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虽然从来不欺负人,但是也不会被人欺负,这种“大杀器”也只有迫不得已时才会使用,这也是为何他的消息一直都处于保密状态。
中国火箭军的洲际导弹列车有多厉害?
导弹列车其实最早是苏联人的玩意,而我们国家关于导弹列车的消息最早则是出现于2006年,当时二炮部队(即今天的火箭军)的洲际导弹亮相于央视的新闻联播,这是官方首次确认我国的导弹列车相关消息,而在2007年2月份,农历腊月廿七,东风-31洲际导弹列车再次亮相与观众面前!那么,我们火箭军的导弹列车,究竟是怎样的存在呢?
其实,采用轨道列车发射的洲际导弹,相比于常规的陆基发射井式或者车载式洲际导弹,最大的突出优势就是隐蔽性和长距离机动性,如果是相对于车载式的,那么其巨大的载荷能力也不是普通车载式能相比的,而且大家要知道,车载式洲际导弹一大缺点就是其搭载的洲际导弹载荷能力相对较小(相对于发射井式),不管是核弹头当量还是射程,都要小于发射井式的洲际导弹,唯一的优点就是生存性和机动性,而如果采用轨道列车来运载和发射洲际导弹的话,除了能弥补载荷量的问题之外,还能同时保证导弹的机动性和生存性!
所以,如果火箭军使用列车来运载和发射洲际导弹的话,那么,就能同时弥补发射井时洲际导弹的生存性问题和车载式洲际导弹载荷量不足的问题(也只针对于拥有大战略纵深的核大国),而且,我国的铁路运输能力之强大是有目共睹的,虽然导弹列车的机动性号称一天内可达上千公里可能有点夸张,不过即使加上有设施保障的限制,但是数百公里是绝对没问题的,如果想要保证发现后并长时间跟踪,那么用来监视该列车的卫星数量将会超过300颗,然而,即使是美国貌似也没有能力动用数百颗卫星来监视一列不确定的列车,所以,混在众多货运列车里的导弹列车,想要发现并摧毁,貌似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不过,有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的铁路网,大家可以看上图,我们的铁路运输能力确实很强,但是大家发现没有,其运输网络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也就几条明显的干线,如果导弹列车需要在西部运输或者发射的话,对于天上的间谍卫星来说,感觉就是一个活靶子,所以,我国导弹列车的具体消息是怎样的不好说,其实导弹列车的缺点也不少,核反击手段中,最有效的还是ssbn,没有之一!
中国火箭军的洲际导弹列车有多厉害?
中国火箭军的洲际弹道导弹列车有多厉害?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与洲际弹道导弹列车息息相关的铁路网络:中国幅员辽阔、铁路网络经历数十年发展,整体呈现纵横交错分布态势。截至2015年底,中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2.1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位,高速铁路总里程达1.9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位。迄今已形成多层次、大纵深的铁路网络格局,为中国火箭军的洲际弹道导弹列车发展奠定了基本基础;在战时可为洲际弹道导弹列车的机动部署、紧急发射等作战行动提供极为广泛的回旋余地。试想一下,如果一列洲际弹道导弹列车藏身其中,那么真可谓是龙入深海、虎入深山:在未开启车厢发射导弹之前,在外观与普通列车基本无异。无论是太空卫星侦察、还是电子侦察机、无人机的高空、中低空侦察,甚至是侦察兵的抵近侦察都难以对此做出准确判断。更何况要在如此庞大、错综复杂的铁路网络中寻找一列洲际弹道导弹列车无异于大海捞针。其隐蔽性、威慑性丝毫不亚于潜伏于深海远洋之中的弹道导弹核潜艇。目前,我国战略火箭军跨洲际远程战略威慑力量结构主要由东风-5B液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东风-31及新一代东风-41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构成。其中,东风-5B洲际弹道导弹因采用液体燃料,模块化整体组成体积巨大,而加注燃料过程较为麻烦且难以较长时间保存,因此只能采取固定发射井模式。而东风-31、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因采用固体燃料,体积较为灵巧,在燃料加注保存、机动部署、搭载发射方面较为方便,可灵活采取固定发射井、移动车载、导弹列车等多种陆基发射模式。相较于传统的陆基发射模式如导弹发射井的固定发射、导弹发射车的预定阵地发射,洲际弹道导弹列车具有隐蔽性好,机动性强、部署灵活性高的优势,有利于躲避敌方的打击,拥有强大的战略威慑能力和战时生存能力。2006年2月,中国第二炮兵部队(即现在火箭军的前身)东风-31洲际弹道导弹列车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崭露头角。
2007年2月14日春节前夕,中国二炮部队东风-31洲际弹道导弹列车再度亮相,令国际各界为之震撼。央视公开曝光的弹道导弹列车由发射控制、发射任务指挥,导弹运载等多节不同功能车厢组成;发射任务指挥车厢安置了一部大型动态显示屏幕和会议室。发射车厢显示控制按钮由多人操作。
东风-31洲际弹道导弹列车车厢在外观上同普通的客货列车无异:外表仍采用中国客货列车普遍的草绿色涂装,有利于实施伪装。整个发射系统总共由6—8节具有不同功能的车厢组成,具有发射东风—31A改进型洲际弹道导弹的能力,射程超过10000公里,可携带多枚15万吨TNT爆炸当量的分导式核弹头。其战略威慑能力与冷战期间令北约谈之色变的前苏联SS—24洲际弹道导弹列车旗鼓相当。我国新一代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于1984年正式立项,由中国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研制,1994年试射定型,2010年交付部队,2012年至2016年间进行了多次发射,2018正式服役进入中国战略火箭军战斗序列。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的服役,结束了美俄两国在陆基洲际弹道导弹两家分庭抗礼的局面,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东风-41射程高达14000公里,可携带8~10枚拥有独立飞行轨道的分导式核弹头,并携有诱饵弹头用于欺骗、突破反导系统。东风-41的服役给美国现今亚太反导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 :拦截难度极高,拦截成功概率极低。而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列车的出现,则成为美国反导系统如芒在背的强劲对手。2015年12月5日,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进行了铁路列车机动发射任务,证实了此前传闻中的"幽灵导弹高铁"的存在。目前,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列车已完成技术性能检验 ,解决了导弹发射对列车及铁路路基造成损伤的问题,顺利进入实战部署阶段。得益于中国庞大且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络,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列车相较以往传统的陆基发射模式如固定发射井、移动车载,在部署灵活性、战时机动性、隐蔽性都大为增强,具备战略突然性,易给对手出其不意的打击,使其措不及防。
因此,中国战略火箭军的洲际弹道导弹列车是中国庞大铁路网络与先进洲际弹道导弹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地利"优势 ,具有高度隐蔽性、机动性及灵活部署性,具备强大的陆基战略威慑能力,是中国战略火箭军的一张王牌。
中国火箭军的洲际导弹列车有多厉害?
多厉害说不上,只能说是我国核打击方式的一种补充。而对于我国导弹列车的发展,相关报到是很少的,也一直处于相对保密状态。但毕竟研发导弹列车的国家相对较少,也就只有俄美中三国,所以再怎么样也是前三的水平!
中国导弹列车发展中国导弹列车的发展一直比较隐秘,外界对于它知之甚少,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国确实有导弹列车存在。早在2006年的时候新闻联播就在报到二炮部队的消息中,首次提到了中国导弹列车的情况。而后在2007年初,装备东风-31洲际导弹的导弹列车亮相荧屏,这时外界才证实了中国导弹列车的存在。
从新闻报到中的画面来看,我国的导弹列车采用草绿色涂装,大体与普通客/货车无异。所以列车一旦融入到铁路网中,一般侦察手段还是难以察觉的。导弹列车由6-8节车厢组成,每列列车可搭载1-2枚东风31洲际导弹。
而近些年通过媒体的报到,说我国有意在导弹列车上寻求突破,希望借助国内强大的高速铁路网,实现导弹列车的高速机动性,增强这类方式的核打击威慑力。还有报道中也提及了要把最新的东风41洲际导弹应用到导弹列车上的规划。
所以通过以上报到,我国对于导弹列车的发展还是比较重视的,这相对于美俄两国对于导弹列车日渐冷淡的态度截然相反。就目前的发展态势来说,可能我国导弹列车技术已经是世界第一了,美俄两国那边估计没什么发展了。
俄罗斯为何放弃导弹列车发展?俄罗斯确切的说苏联是最早装备导弹列车的国家,早在1987年苏联的导弹列车就是战备执勤了。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全部的导弹列车。
当时西方国家是十分忌惮苏联的导弹列车的,美国为此还特地调用卫星来监控苏联的导弹列车基地。但后来发现一旦苏联的导弹列车开出基地,混在其他普通列车中,那么监控一列导弹列车,美国至少需要300颗卫星侦察。这显然美国人动用不了那么多卫星,对导弹列车实时监控也无从谈起。
这种导弹列车威慑力极大,但俄罗斯继承后好像发展的意愿不是很高,相关的项目一度停滞,甚至缩减退役了一大部分导弹列车。至于俄罗斯人为何要这么做,很多人觉得是俄罗斯没钱。的确俄罗斯的研发经费有限,有限的军费都用在刀刃上了,这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俄罗斯人觉得多余!因为以俄罗斯现有的核力量,像核潜艇、战略轰炸机等都可以对标美国。发展这些就够了,所以他们觉得没必要再花费大量精力去发展所谓的导弹列车。
个人觉得俄罗斯这样选择也没有错,毕竟今时不同往日了,没钱只能省着花,反正手里的家伙够用了,没必要什么都发展。而俄罗斯放弃发展导弹列车,就目前而言对其也没太大影响,核力量上依然可以和美国分庭抗礼。
导弹列车的优缺点导弹列车的热度之所以持续减缓,主要是因为国际上对它的分歧还是比较大的,也就是它的优缺点比较明显。如果不能克服它的缺点,很多国家都不愿意发展。那么导弹列车有哪些优缺点呢?我们来了解下!
优点
导弹列车最大的优点就是隐蔽性和机动性。隐蔽性就是导弹列车可以混入普通列车中,让敌国卫星难以侦察。而且列车还可以依托隧道、山势隐藏自己,利于导弹发射。
在机动性上,列车普遍时速都有100-120千米/小时,这样跑上一天跨越个一两千公里不是问题。如此大的跨度,是公路机动是实现不了的。而且未来如果搭配上高铁,那个跨度会更大,导弹发射起来也会更高效。
缺点
导弹列车的缺点也是挺明显的,首先它隐蔽性也是相对的,列车在山区、隧道中还好,但一旦到了城市这些人员密集的地方,列车的保密性就不好说了。近些年有很多人把武器运输的图片发布到网上,这无形中就泄密了。而导弹列车虽然在涂料上与普通列车无异,但因为导弹箱体要密封,所以形状上还是有点区别的,这点很容易被国外间谍识别出。
其次导弹列车如果要执行战备值班配备真正核弹的话,那么它的危险性也是很大的。山区铁路有时会有泥石流、塌方等情况,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列车会有脱轨危险,这样车上的核弹安全性就大了。然后导弹列车也会经常经过城市密集区域,如果发生意外或者被不法分子破坏,那个代价也是很惨重的。
最后就是维护成本较高。车辆停止、启动、编组的时候都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这有可能损坏导弹和发射控制车厢内安装的精密仪器,这会影响到导弹发射。而且导弹发射后对列车的箱体和铁轨地基会有损坏,后续维护起来十分不易。
介于以上缺点,俄罗斯和美国这些年都不太愿意发展导弹列车了,发展重心都放在核潜艇、战略轰炸机等核载体上。而我国之所以还在发展,最主要的还是我国的海基、空基核载体水平有限,还不能做到美、俄等国的水平。所以要多种方式发展,以增强我国的核反击实力。
综述导弹列车也是核打击方式的一种,既然它能被研制出来,就说明它有可取之处。扬长避短,只能能克服它的不足,导弹列车还是极具威慑力的。我国近些年铁路的发展要比西方国家好很多,所以在这方面有一定优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