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所有的小说里,张三丰的武功处于什么水平?
张三丰,是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主要人物之一,武当派开山鼻祖,在当时可谓是天下第一高手。那么放在金庸所有的书当中,张三丰又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地位呢?
张三丰第一次出场是在《神雕侠侣》的末期,跟着觉远大师追捕潇湘子和尹可西,在杨过的指点下,16岁的他就将潇湘子和尹可西给打败了。到了《倚天屠龙记》当中,张三丰已经是泰山北斗,白道领袖级别的人物,自己创立的武当派也成长为了能够跟千年大派少林寺媲美的门派。但是对于张三丰的成长经历,金庸并没有动笔描写过,对于众多金迷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遗憾。
首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张三丰肯定是属于顶尖高手了。我们可以先看看他的悟性,他不像金庸之前描写的主人公都是学习前辈的武功,也不像其他的绝学创始人,不知道挂掉了多少年,他是一个还在世的高手,堪称当世神话。
他除了根据觉远大师临终前的梦语悟出了武当九阳功以外,还创出了三十二式武当长拳,纯阳无极功,太极拳,太极剑,真武剑,棉掌,震山掌,震山铁掌,回风掌,倚天屠龙功,虎爪手,梯云纵,玄虚刀法,七十二路绕指柔剑,两仪剑法。当然,还有传说中七人成阵,可敌当世六十四位一流高手的真武七截阵。内功,拳法,掌法,轻功,剑法,刀法,阵法都有所领悟,可见其悟性超绝。
在《倚天屠龙记》当中,张三丰的出手也很少,主要的动作还是百岁寿宴上一招秒擒玄冥二老中的一老。玄冥二老已经可以算是江湖的一流高手,不论出于什么原因,张三丰能够一招擒住,可见其本领。此外我们可以从书中金庸对张三丰的描写可以看出一二。
1.这一番大笑,竟笑出了一位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大宗师。他以自悟的拳理、道家冲虚圆通之道和九阳真经中所载相生相克的内功相发明,创出了辉映后世、照耀千古的武当一派武功。只因专心于道家之学,便在武当山真武观中做了道士。2.后来北游宝鸣,见到三峰挺秀,卓立云海,‘于武学又有所悟,乃自号三丰,那便是中国武学史上不世出的奇人张三丰。 3.少林和武当两派武功各有长短,武当派中出了一位盖世奇才张三丰,可是少林寺千余年的浸润传授,究竟非同小可,只不过张翠山此时功夫在武当派中已是第一等高手,而圆字辈三僧虽然武功也算颇为了得,在少林寺中总不过是二流角色。4.同时闭关参究的一门“太极功”也已深明精奥,从此武当一派定可在武林中大放异彩,当不输于天竺达摩东传的少林派武功。 5.俞岱岩虽然残废,但他们说起来还是“武当七侠”,而七兄弟之后,还有一位武学修为震烁古今、冠绝当时的师父张三丰在。6.以张三丰此时的内功修为,只要不是立时毙命气绝之人,不论受了多重损伤,他内力一到,定当好转,哪知他内力透进无忌体中,只见他脸色由白转青、由青转紫,身子更是颤抖不已。7.这氤氲紫气练到相当火候,便能化除丹田中的寒毒。各派内功的道理无多分别,练法却截然不同。张三丰所授的心法,以威力而论,可算得上当世第一。金庸一点都不吝惜笔墨,在书中对于张三丰的描写,总是带着盖世奇才,武学宗师,震铄古今,深不可测等等字眼,可见金庸对于他笔下的这位奇才是相当的推崇。
此外还有两个情节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张三丰的威慑力,一个少林寺空性的话语,少林中千百名和尚一拥而上,你也未必就能把少林寺给挑了。未必两个字可以看得出来,少林寺自己也没有信心啊。
空闻、空智等只道他“要向众位大师求教”这句话,乃是出言挑战,不由得均各变色,心想这老道百岁的修为,武功深不可测,举世有谁是他的敌手,他孤身前来,自是有恃无恐,想来在这两年之中又练成了甚么厉害无比的武功。一时之间,三僧都不接口。最后空性却道:“好老道,你要考较我们来着,我空性可不惧你。少林中千百名和尚一拥而上,你也未必就能把少林寺给挑了。”他嘴里虽说“不惧”,心中其实大惧,先便打好了千百人一拥而上的主意。另一个情节就是《侠客行》当中的对话,拿张三丰与达摩祖师对比,可以看得出来,张三丰是可以于达摩祖师比肩的。
我师父又问那戴大夫,要他来说。戴大夫眼见南大夫碰了个大钉子,如何敢提少林派,便道‘听说武当派创派祖师张三丰武术通神,所创的内家拳掌尤在少林派之上。依小人之见,达摩祖师乃是胡人,殊不足道,张三丰祖师才算得是古往今来武林中的第一人。如果硬要拿他们几个大宗师对比的话,那就是关公战秦琼了,也没有那么必要了,个人感觉张三丰的武学已经站在了金庸武林中最顶尖的那一批了,就算他们之间有高低,想必境界也不会差太远了,都在伯仲之间。
在金庸所有的小说里,张三丰的武功处于什么水平?
欢迎阅读《梦露居士读金庸第7期:张三丰武学境界探究》,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在金庸小说中,张三丰属于顶尖高手,除了扫地僧,没有人能跟张三丰相比。
扫地僧与张三丰谁强不好说,因为扫地僧是金庸写出来救场的,神龙见首不见尾,没法比较。
一
张三丰的武功高在哪里?
要知道金庸小说中,武学水平高到一定程度后,比的不是武功,而是境界。如果境界不高,一辈子也只是个二流高手,到不了顶级。
比如独孤求败,那是“无剑胜有剑”的境界;东方不败,是“天人化生、万物滋长”的境界;扫地僧是救度众生、割肉喂鹰的境界。
王重阳也曾说,如果少了救世济人的胸怀气度,哪怕一生苦练武功,也不可能达到绝顶境界。
张三丰是什么境界?那叫“道法自然”,几乎是道家的最高境界了。张三丰是陆地神仙,修仙之人,你想他武功牛不牛?
二
为什么说张三丰是“道法自然”呢?
因为张三丰所会的武功,除了最基础的少林罗汉拳已经残缺的《九阳真经》,其余大多都是他从自然中悟出来的,相当于学了小学数学,自己发明微积分!
比如《倚天屠龙记》中说,他在武当山中闲游,仰望浮云,俯视流水,突然顿悟了武学里以柔克刚的至理,创出了震古烁今的武当武功。
张三丰北游宝鸣山,看到有三峰挺秀,卓立云海,他在武学又有新的领悟,所以自号“三丰”。
后来张三丰受到真武大帝龟蛇二将的启发,特意赶到汉阳,凝望蜿蜒的蛇山与稳重的龟山,又创出了七套包罗万象的武功,分别传给七位弟子,便是真武七截阵。
《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张三丰就是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最高境界。
三
金庸书中的大宗师,无不是自创武功。
达摩创《易筋经》,黄裳创《九阴真经》,斗酒僧创《九阳真经》,独孤求败创独孤九剑。
然而,没有谁像老张这样创了这么多武功,而且几乎都在武学理念上有所突破。
比如真武七截阵,两人同使威力大增,三人同使相当于四位高手,四人相当于八位高手,五人十六位高手,六人三十二位高手,到七人同使已是相当于六十四位当世一流高手!每多加一人威力便增长一倍,指数式增长,非常恐怖。
还有太极拳剑,让张无忌先学会再忘记,类似于独孤九剑的“无招胜有招”。杨逍和韦一笑将太极拳剑评为能与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相提并论的武学。
四
金庸书中的人物,对于张三丰的评价都是极高的。
比如,殷梨亭觉得自己能有张三丰两三成功力就能打败杨逍;俞莲舟感觉自己越练武功就离张三丰的境界越远,好像自己每天都退步了一样;杨逍和韦一笑将张三丰赞为学究天人;张无忌学得一身神功,却感觉张三丰深不可测。
张三丰曾带着少年张无忌去少林寺求取少林九阳功,没想到被少林僧人拒之门外。少林寺的人并不怕张三丰,因为他们认为,如果少林寺内的千百个和尚一拥而上,张三丰未必能把少林寺灭了。听听,多露脸啊。
后来《侠客行》中的白自在,更是将张三丰与达摩并列。
综上所述,张三丰绝对是震古烁今的大宗师,金庸小说中数一数二的大高手。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我是梦露居士,为你解读金庸武侠,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在金庸所有的小说里,张三丰的武功处于什么水平?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张三丰的武功深不可测,是最顶尖的几个人。
一般认为,张三丰武功也许仅仅比扫地僧稍差。
扫地僧可以一张击毙慕容博、萧远山,而张三丰可以一掌制服玄冥二老之一。
虽玄冥二老没有萧远山他们这么厉害,但也不是泛泛之辈,仅次于张无忌而已。
再说,扫地僧武功虽强,在有戒备时被乔峰打断肋骨。
而张三丰遭到刚相偷袭,被打的喷血,没几天就恢复。
乔峰武功远强于刚相,但扫地僧有准备,张三丰无准备,所以两人武功还是比较接近的。
就武功来说,张三丰也很厉害。张无忌在没有精通太极拳太极剑之前,被玄冥二老轻松打倒。
但学会这两门武功以后,则是很快打垮玄冥二老,可见太极拳太极剑的厉害之处,也可以看到张三丰的厉害之处。
在出场的高手中,扫地僧、张三丰、石破天应该是最强的三人。
在金庸所有的小说里,张三丰的武功处于什么水平?
张三丰的武功境界极高,甚至可能比扫地僧还要高一筹。但张三丰的实力并不见得多高。金庸小说里,少林武当执武林之牛耳,不过是从元末张三丰创建武当派,教出武当七子开始,之前从天龙八部的北宋开始,经历了射雕、神雕的南宋,武学也是逐渐没落,无数惊艳的高手退出了江湖才显露出少林武当,并不觉得少林和张三丰有多厉害。少林七十二绝技,在天龙八部里也不过是陪跑的料,要不是出了一个不知道修炼多少年,练的什么功法的扫地僧,有个跟叶二娘有私情的方丈,少林寺就是个笑话(叶二娘一天杀一个婴儿,何其狠毒,是最该杀的人),何况还有误信慕容博袭杀无辜的萧峰一家,少林寺不论武功、地位、德行都仅仅是占据了名门大派的名头,慕容博、萧远山暗中在藏经阁偷师多年,除了扫地僧知晓,无人能察觉,一个鸠摩智就让少林寺无人能敌,所以少林寺也好,武当派也好,都是被人加入了现实里的地位,实则在金庸小说并没有那么强。真正地位提升还是元末时期,五绝和郭靖、杨过等退隐的退隐,死去的死去,才有少林武当等六大派的名头。到笑傲江湖时期,少林武当又被日月神教压一头,简化版谁都可以练的易筋经开始在少林流传,再不用勘破诸相,加上一个天下第一的风清扬,可见任何时期少林都没有成为武林至尊。倒是张三丰在倚天时期成为了天下第一高手。
金庸自己在小说写张三丰,也不过是在倚天里,而且金庸自己也把很多小说改了多版,包括张无忌对上波斯三使,对上三渡,这个金庸钦点的武功第一的主角,武功也就那么回事,基本属于作者硬塞武功秘籍,说实话,九阳神功大成,加上七伤拳(七伤拳在冰火岛他就背下来了),张无忌完全就可以横行天下了。练了阳顶天恃之横行的乾坤大挪移(阳顶天必然打败过三渡),还是第七层,居然打不过三渡,练了太极拳剑,跟方东白斗半天。刚柔并济、百毒不侵、自动护体的九阳神功,催动七种拳劲的七伤拳,除了张三丰,谁人能敌。乾坤大挪移这运转劲力的无上功法,等于以一打二,对手加自身双重功力回击对方,比慕容世家斗转星移的立意都高,明教镇教武学,让明教发展成了元朝的大敌,最终灭了元朝,这可是比北宋都强的元朝(虽然是末期),慕容世家一辈子为了什么,不就是复国吗?慕容世家仗着斗转星移几辈子也没混成明教这样,明教却混成了慕容世家梦寐以求的实力,靠的什么,武力啊,乾坤大挪移必然是基石啊,这是个绝世武功、绝世高手镇守一方的世界,能力抗六大派,杀的六大派都是仇人,包括杨逍能镇住阳顶天死后的明教,靠的也有乾坤大挪移的因素。这么牛的武功到了张无忌手里居然成了太极拳一类的借力打力功夫。乾坤大挪移要镇不住波斯明教,波斯明教不早就抢回明教控制权了,区区波斯三使就让张无忌手忙脚乱,笑话一般,这是作者对武学体系描述出现的巨大漏洞,我一直认为金庸小说的武学体系不够严谨,一种武功为什么强,一个高手为什么强,强在哪里,为什么有的人练了几十年绝顶武功比不上练了二十多年的萧峰,这些都是以前的小说注重人物情节描写,忽视武侠小说最根本的武学体系设定,金庸小说也有武学体系,但缺乏细节,甚至是矛盾,这也是武侠小说没落的一个原因,无法说服读者,缺乏阅读的基础,人物实力差距、功法的差距无法细致体现。像后来的黄易的小说就把武学体系描述的更加细致,着笔于武学功法的细节设定,包括一些网络小说也吸收了黄易小说的优点,感觉更具可看性,刨除文笔、故事方面跟金庸大师的差距,其人物、功法因何而强,人物实力差距更具可比性,武侠小说的武,描写更实一点,而不是作者怎么写怎么是,怎么改怎么是。一本武侠小说,读者从字里行间读出来的才应该是小说要表达的,而不是单单作者解读,有点解释权归作者所有的感觉(真要说第一,也该是石破天)。
张无忌对上三渡吃了败仗,张三丰上去估计也不能取胜,加上张三丰伤在刚相的偷袭之下,包括张三丰无法奈何张无忌体内的玄冥神掌、包括张翠山之死等等,当然这也是作者为了让张无忌最后得到九阳神功,情节需要,但实则已然让张三丰宗师级的金身不断褪色,结合天龙八部时期,内力称雄,无数玄奇功法横行,射雕、神雕、倚天时期已经是兵器或者神兵利器的天下,五绝也是拿起兵器更胜空手,你看萧峰用过打狗棒吗?所以射雕三部曲时期,比天龙八部时期已然是逊色一筹了,很多人都觉得五绝比天龙四绝不差,实际差多了。天龙八部时期,比之前已然是武学没落了,逍遥子、扫地僧、慕容龙城、段思平时期才是金庸小说的最强时期。
在金庸所有的小说里,张三丰的武功处于什么水平?
金庸老先生的张三丰,深不可测!
在金庸所有的小说里,张三丰的武功处于什么水平?
我是古山青衣客,我来回答。
张三丰是一代宗师,《倚天屠龙记》中的战力天花板,在后人眼中,与达摩祖师并称的绝代人物,开创了武当一脉,与少林齐名。
一,少年张三丰。张三丰第一次出场:《神雕侠侣》后期,众人齐上华山绝颠,巧遇觉远张三丰师徒二人(此时,张三丰还叫做张君宝),师徒二人追寻尹克西和潇湘子而来,为得是少林《楞伽经》,以及其中的《九阳真经》。
此刻,张三丰只有十二三岁,内力奇高,已经超越了尹克西和潇湘子,在杨过的指点下,三招击败了仅次于五绝高手的潇湘子。
此处,可见张三丰的潜力和悟性。
张三丰第二次出场:少林寺外遇郭襄,郭襄赠铁罗汉,他在练习铁罗汉上面的基础拳法之后,竟然可以直面号称昆仑三圣的何足道,何足道甘拜下风。少年张三丰的悟性奇高。
此时,张三丰不过十五六岁。
二、中年张三丰。张三丰听了郭襄的话,前往襄阳,路过武当山,直接上了武当山,隐居于一处洞中,修炼觉远传授的《九阳真经》十余年,内功大进。
后来,又多读道家藏书,对道家练气之术又颇有心得,于洞中悟道七天七夜,终于明白了阴阳相济的武学至理,在武当真武观做了道士,开创了武当一脉。
三,老年张三丰。创出各种绝学,武当绵掌、梯云纵、神门十三剑,纯阳无极功,两仪剑法,绕指柔剑法等等。
他听闻“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这二十四个字,在深夜中,直接创造了“倚天屠龙功”传给了张翠山,可见张三丰在武功上悟性,以及在书法上的造诣。
他曾一招擒下玄冥二老的其中之一。
四、金庸书中,对张三丰的夸奖。说张三丰是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大宗师。
说张三丰的内功境界,无论别人受了多重的内伤,只要没有立刻死了,有一口气在,只要张三丰的内功到了,就可以好转。
张三丰为救张无忌,亲上少林,一座少林寺如临大敌,空性和尚说,千百和尚一起上,不信你老道一个人能挑了少林寺。要知道,少林彼时有三大神僧,都是江湖超一流高手,一般人,谁能挡得住两个人的围攻?谢逊打空见神僧时,也属于偷袭,否则打都打不动,现在面对张三丰,要全寺一起上。
《侠客行》中,白自在认为张三丰与达摩并肩。
张无忌得张三丰指点了一夜,才明白武学的奥义,自己面对范瑶时,曾想过,若非得张三丰指点,武功一道突飞猛进,面对范瑶的剑法时,还真不能轻易胜之。
我个人的观点,综上所述,张三丰是旷古绝今的大宗师,无论是谁,武功越高,越觉得张三丰的深不可测,而且,张三丰创出了很多武学,并非一般人可以相比拟,在金庸书中,属于修仙一列的存在。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