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门罕战役中, 日军为何多次自相残杀?
在日军侵略中国受阻时,陆军和海军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陆军决定效仿德国进行北进作战,这样既可以抢占资源,又可以与德国共同夹击苏联。而南下派则决定应该派海军攻打东南亚,成为太平洋的霸主。可是他们得罪不起的美国现在还在向他们输送石油,现在动英美势力霸占的东南亚这块大蛋糕并不是个明智之举。
因此,整个日本军部就同意按照陆军的计划行事。题目中所说的诺门坎就属于蒙古国的领土。
蒙古国于1921年宣布独立,为了寻求保护,便攀附上苏联这个大靠山。而苏联方面又可以将它作为自己的门户,作为渗入中国的缓冲,又可以阻遏日本的进攻,何乐而不为?因此在1936年两国便签订了《苏蒙互助条约》。
不久之后,日本便对苏联动起了歪脑子——出兵进攻诺门坎。然而苏军早有对策,一个星期不到便火速增援了蒙古军,组成了苏蒙联军。
而在这次长达四个月的诺门坎战役中,日军总共闹出了三次大乌龙,多次出现自家人打自家人的场面,这可真是实力演绎发起疯来连自己都害怕,简直到了六亲不认的地步。虽然日军身为法西斯"三巨头"之一,可是在陆军方面,与法西斯界的扛把子德国简直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双方接触后不久,日军便被苏蒙联军狠狠揍了一顿。眼看拳头加大刀片子干不过,日军便想趁着苏蒙联军的增援部队赶来之前先狠狠的消耗一波对方的步兵,好巧不巧的是距离他们不远的地方,恰好就有一支独立野炮重炮部队和反坦克速射炮中队。
第一次乌龙:虽然武器到位了,可是日军却缺少远程重炮的射击经验,步兵与炮兵缺少配合,二者之间毫无默契可言。在日军与苏蒙联军扭打在一起的时候,日军的重炮和下冰雹似的进行了无差别进攻。你说打死点敌人还好说,可是关键这些炮基本全落在了自己队伍的后方,一瞬间日军这边被炸的是人仰马翻。
日军只好灰溜溜撤退,结果在回程的路上,苏军比日军更粗更大的重炮跟不要钱似的砸过来,日军打过去了半个基数的弹药,苏军回敬了三个基数的弹药,直接揍得日军哭爹喊粮。
第二次乌龙:日军眼瞅着正面刚不过苏军,便想来阴招,从东北这地界便调来了臭名昭著的七三一部队。
这支部队在中国人身上做了不少活体实验,在玩毒这一块算是顶尖的。于是22名细菌敢死队成员便乘着皮筏子,将22公斤的病毒一股脑的全倒进了哈里哈河的水中,里面包括霍乱、鼠疫、伤寒、鼻疽,总之你所能想到的一切病毒都被日军倾倒了进去。
本来是想借着这些病毒将联军给干翻在地的,结果又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细菌战早在一战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老毛子为了防备日军的这一手,早早地从后屋走了一根管道。而日军为了保证其隐秘性,这件事只和极少数的头头脑脑说了一声。而对于下方的士兵只是告诫河里的水太脏不要去喝。可是由于日军的后勤跟不上,很多饥渴耐难的士兵还是跑到河里去喝水了,结果一千多个士兵直接失去战斗力,日军又不得不抽调大批军医赶来救治。
而反观老毛子,一个个活蹦乱跳的,本着趁你病要你命的原则,疯狂往小鬼子头上招呼炮弹。
那这第三次乌龙是什么呢?日军北上肯定是需要物资补给的,因此日军的飞行大队便担任了此项重任。本来下面的士兵看见本国的飞机朝着自己飞来挺高兴的,从坑道里呼啦啦全跑出来,高兴地挥舞着双手,就害怕飞行员看不见自己而将物资投错了地儿。
飞行员的眼光那是一个准啊,越看下面的士兵越像苏军,于是一顿狂轰乱炸不算,又是俯冲扫射,下面的小鬼子还没想明白咋回事,就被自己人安排的明明白白。飞行员看见下面横七八竖躺了一排"苏蒙联军",便开着战斗机回去邀功去了,结果后面的步兵上去打扫战场的时候才发现死的全是自己人,这几个耳刮子抽的日军是啪啪响啊。
要说这诺门坎战役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至少是帮苏联练了军。还帮助朱可夫逃过了斯大林的大清洗,又为大清洗之后的苏联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军官。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场战役检验了苏联的战术和武器装备,为以后对战德国佬提供了宝贵的实战经验。所以说日军这波贡献完全不亏。
诺门罕战役中, 日军为何多次自相残杀?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又是黑化日本鬼子,故意抬高俄国鬼子的段子。
事实上,诺门罕战役中,日军除了使用细菌武器被殃及以外,没有自相残杀。
诺门罕战役,胜利者是苏军,但完全是惨胜。
此战根本不是日本关东军的计划,而是以第23师团为主的一些中高级军官,擅自的行为。
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希望推动日本北进。
当时日本陆军在长达30年内,把俄国作为假想敌,要求击败俄国获得远东和西伯利亚的广大领土。
日本陆军的训练、装备甚至宣传,全部都是将俄国作为敌人。
诺门罕战役爆发是1939年,当时侵华战争陷入持久战,两军还是在个别省份厮杀。
而关东军一些军官认为,这是好机会,正好可以北上攻打苏联。
当时日军正在争论究竟要北上还是南下,最终南下一派占了上风。因为日本缺乏石油资源,必须抢占印尼的大油田,不然海陆军都会瘫痪。
但日本陆军一派对南下极为不满。
因为南下尤其是太平洋地区作战,基本都是海军显威风,陆军只是配合而已。
如果海军战败,陆军困兽孤岛,也一定要玩完。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作为侵略苏联急先锋的关东军部分军官,试图仿效918一样和苏联开战,然后尽量扩大,最终形成全面大战。
所以,在得知外蒙古傀儡军进入伪满洲国境内以后,第23师团不顾关东军的命令,擅自调动大部队痛击苏蒙军。
但斯大林可不是好惹的。
当时德国已经和苏联密探,希望一同夹击波兰。这也就意味着,世界大战开始了。
斯大林很清楚,苏德必然一战。这种情况下,斯大林最怕两线作战,也就是德军在西线打,日军在东线打。
斯大林明白,日军在诺门罕开战只是试探性质。
必须全力给予重击,打消被他们试图大战的意图。
诺门罕战役中,日军主力就是第23师团。在关东军中,第23师团压根就是垃圾,属于三流部队,和甲种师团无法相比,兵力也只有1万多人。
日军后期虽然增兵,但也不过2万多人,坦克和火炮都不多,飞机相对较多,但也有限。
而苏军为了对付这2万日军,使用了超大部队。
苏军总兵力高达6万。对23师团最后一次总攻,苏军使用了坦克524辆,装甲车385辆,压制火炮542门,飞机500架。
苏军有超过7比1的坦克装甲车数量优势,6比1的火炮数量优势,3比1的兵力优势。
即便如此,苏军伤亡2万多人,日军伤亡接近2万。
可见,此战几乎是苏德战争翻版。苏军仍然是依靠数量和火力优势,碾压日军而已。
如果是一对一,苏军并不见得会胜利。
需要说明的是,日本军部根本不愿意战争,始终没有大规模增兵,而是同苏联反复谈判,最终达成协议而已。
以往出于吹捧苏军的需要,对诺门罕战役胡扯一通,什么苏军伤亡几千就歼灭日军6万。
其实此战,苏军打得非常艰苦。
如果日军是甲种师团或者不断增兵,战争胜负真是未定。
说白了,至少1939年的苏军没什么了不起。
诺门罕战役中, 日军为何多次自相残杀?
在诺门坎战役期间,日本军队内部并非自相残杀,而且出现了一次很大的乌龙事件。
1939年夏天,诺门坎战役爆发。日本和苏联陆续调动部队参战,战役的规模越来越大。日本军队的武器水平不去苏军,例如坦克、火炮、卡车数量,都明显少于苏军。因此在战役中,日本军队经常吃亏。当时,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日本军队发动夜晚突袭,占领了苏军的一些阵地。第二天白天,苏联军队重新夺回阵地。到了晚上,日本军队再次进行突袭,这样的局面反复出现。
为了打破僵局,日本军队使出了杀手锏,从东北调来了那支著名的细菌部队。当时,苏军和日军都饮用哈拉哈河的喝水。细菌部队利用4天的时间,在哈拉哈河里撒放了大量的细菌病毒。随后,日本军队命令不准再喝河水。但是为了保密期间,没有告诉官兵们为什么不能喝。前线的日军官兵们,渴的受不了,还是喝起了喝水。结果,总计有1000多名日军官兵丧失了战斗力,其中400多人死亡。
最后,我们聊聊苏军的情况。日本军队布置病毒以后,苏联军队成功的破译了日本军队的电台,对这个情况非常清楚。苏联军队集中了400多辆卡车,从后方拉水。苏军官兵没有一个喝河水的,因此一点事也没有。其实在诺门坎战役中,日本军队内部互坑的事情很多。炮兵联队的火炮,需要运输联队帮助运输。结果,运输联队害怕苏军的炮击,把火炮运到湖边就不管了。等炮兵联队上阵地的时候,发现一门火炮也没有。
诺门罕战役中, 日军为何多次自相残杀?
诺门罕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日本和苏联进行的一场交战。
日军以满洲国的名义,苏联以蒙古的名义,两方进行了交火,但是日军显然没有认清苏联军工业的实力,苏联以牺牲经济为代价,换来了强大的军事能力,这场战争最后以日本的失败告终,苏联不仅大大摧毁日军兵力,同时炸毁了日军的仓库,给伪满洲国重重一击。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战争规模虽然很大,但俄、日两国去从未向对方宣战,也许是出于忌惮对方的实力,两国在此期间一直处于相对平和的关系。直到在1945年,美国向日本长岛投放原子弹仅两天后,苏联开始找日本算账,宣布对日本进入战争状态。
诺门罕战役前后持续100多天,双方参战士兵多达二十余万人,死伤达到六万余人。
那为什么说日军多次自相残杀呢?其实主要是来源于两个方面:
第一,日军没有认清自己和苏联军方的实力。有人认为,苏联强大,不是之前的沙俄可以比的,但是参谋辻政信红着眼睛,抽出武士刀大喊着要打回去,不然没有颜面。
辻政信与石原莞尔、濑岛龙三并称为“昭和三参谋”,但他真的配不上“参谋”两个字,可以说是一个无脑参谋。他领导的战争大部分大部分都是以惨败告终。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二战以后,日军头脑被送上军事法庭,他只被判刑了几年。
他出口也很狂妄,没有领导实力,却偏偏要带兵一个团,然而,当时日军才20个团都不到,具备与苏联对抗实力的就更少了,不过,日本高层居然赞同这个跳梁小丑,真的让他领兵去了。
第二,日军内部高层出现了矛盾。大陆政策下的日军被“成功”迷晕了双眼,诺门罕战役这么大的失败对于他们来说是绝对不可以容忍的,结果就是司令部、陆军省和参谋本部吵得面红耳赤。
这两个原因同样也导致了日军在诺门罕战役的惨败,苏联此举消耗日军的实力,无形中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随后对日本的宣战则是为诺门罕战役中的巨大损失做彻底清算。
欢迎关注小辫儿说历史
诺门罕战役中, 日军为何多次自相残杀?
小雪微鉴:无情嘲讽,却被啪啪打脸,这就是日本二战初期,面对蒙苏军队的真实写照。在2018年被公开的诺门罕战役,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二战百日局部战争,这场战争,以日本大败告终,耗时100多天。战役中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日本兵出现了自相残杀的局面,这也是日本在苏联战争中输的彻彻底底的主要原因,是不是很好奇,自相残杀,怎么可能?不信跟着小雪往下看。
苏蒙联军,对阵当时不可一世的伪满洲日本军,以自损5万告终1939年,日本在侵华战争中,有了一些战争中的问题,他们缺少战略补给,缺乏后勤保障,但就是这个形势下,日本关东军毅然和苏联在满洲交界打响了诺门罕战役。
兵力方面:朱可夫元帅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乔巴山元帅组成了苏蒙联军,而日本方面,则是出动日本王牌关东军,双方兵力有20多万人,大炮500余门,飞机900架,坦克、装甲车上千辆。这场战役,在不可一世的日本人眼中,是一场必胜的战役,如果拿不下来,则是一种耻辱,日苏两国并未宣战,就直接投入到了战争。
自相残杀事件一:在战争初期,日本人制定了在残酷的细菌战计划,臭名昭著的731部队就被派上用场,然而,事实却与日本人的想法大相径庭。在诺门罕附近的河流中,军官们投入了细菌,心想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但是,这个绝密消息没有告诉底下的士兵,他们口渴就直接喝河里的水,造成所部伤亡,这是一大自相残杀的行为。
自相残杀事件二:我们都知道,战争中双方为了迅速进行斩首行动,会组成军官敢死队!但是,日本人虽然组建了敢死队,却让他们的士兵先进行冲锋陷阵,然而,当士兵们正在和苏蒙士兵搏杀的时候,阵地上却进行了炮战,结果,还没等炮火开始延伸,就炸死了很多正在和苏军搏斗的日本兵,造成大部伤亡,这是二大自相残杀的行为。
自相残杀事件三:由于关东军所部离大本营太远,正在嗷嗷待哺的日本兵希望可以看到自己的飞机带着军备物资,然而,他们等来的,却是日本战斗机的轰炸和机关枪。在空旷地带,由于坐标出现问题,飞机上的人还以为底下人是苏联军队,结果造成大量士兵伤亡,这是第三大自相残杀的行为。
综上所述,日本在诺门罕战役中,以死亡3万的代价输给了苏蒙军队,耗时135天的日苏局部战争以日本大败告终。总结下来,这些自相残杀的行为,主要是日本军队的涣散和傲气造成的,关东军可是日本军队中王牌中的王牌,但是这样的大溃败,一定让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南次郎大将大为恼火吧。
文/小雪历史微鉴,古事新说,快意江湖!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的点点关注。诺门罕战役中, 日军为何多次自相残杀?
想必在大部分人的印象里,日本是一个极具有野心的国家。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日本算是一个岛国,地盘太小了。为了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他们就难免会将目光放向远方,希望能去其他国家侵占一番,得到更多的地盘。在当初,中国还比较落后之时,日本就欺负过来了,也是因此,才导致现在国人们一提起日本,心里就会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不否认,日本的实力还是挺强。这个国家的人都比较爱学习,又有着坚定的意志力和凝聚力,在领兵打仗之时,能力还是相当突出。不过,日本毕竟是一个人口和地盘都不算大的国家,在兵力不足的时候,却一直拥有着一颗极大野心,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日本当时将很大一部分兵力都放在了中国,有一种想要掌控下中国的野心。但是与此同时,由于二战的爆发,日本既然是法西斯的轴心国之一,那就一定会出兵参与世界大战。
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本来就不足的兵力再被分散,导致两方都不讨好。最后的结果就是,日本在中国的计划失败。而在二战的争斗当中,同样也是以失败结尾。说起来,在二战期间,日本和苏联爆发的战争当中,还出现了非常让人无语的一幕。那就是诺门罕战役,这场战役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日军并非死在苏联人的手上,反而是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上。在这场战役当中,日军内部爆发了三次自相残杀的行为。在了解了原因之后,就连苏联人都觉得很搞笑。
他们的第1次自相残杀,是因为误喝了日本方面投入的毒水,这是日本的内部消息传递失误导致的结果。日本这边是希望在河里投毒,然后让苏联人喝了中毒。但为了防止消息泄露出去,所以这件事情只有几位核心的日本将军才知道。而那些地位低的日本士兵们,因为没得到消息,误喝了河中的水,因此就丧命了。
第2次自相残杀,是因为炮兵和步兵的作战计划没有商量妥当,导致这个悲剧发生。最初,他们打算让炮兵先用火力压制一番。结果炮兵们没有准备充分,因此迟迟没有发动攻击。大家也知道,战场的情况总是一瞬即变,所以这些步兵们看到情势不对,等不到炮兵的火力发出,就急急忙忙冲上去作战。结果正打的焦灼之时,炮兵们的攻击发动了,然后导致这些日军步兵们通通丧身在自己人的手上。
第3次自相残杀,是因为物资的事情。日本这边给自己人送物资都是靠飞机投递,但是飞机飞在天上,对地面的情形就看得不是很清楚。日军这边看到自家飞机送来物资,还在欣喜若狂地赶上去迎接,没想到迎接来了一堆炮火。原来是这些天上的日军飞行员们,误以为下面的是敌人,所以才投炮攻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