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游击队》当中,李向阳为何使用一只没有准星的“驳壳枪”?
感谢邀请问答!
驳壳枪又名毛瑟手枪,出自德国著名的枪械毛瑟公司。
驳壳枪虽然出自德国,但是真正大量装备的国家却是中国。
那么中国到底装备了多少的驳壳枪呢?
只要是反映有关建国之前的战争影片中都有它的身影。
赵一曼、杨靖宇、罗金宝还有李向阳,他们手中拿的都是驳壳枪。
在我们正规的八路军部队里,只要是团级以下的干部身上背的也一定是驳壳枪。
而且朱德总司令从南昌起义一直到井冈山时期,也一直是使用的驳壳枪!
请注意看图:这是电影《平原游击队》中的李向阳,手握双枪!
如果你再仔细看的话,其中的一支上面是没有准星的。
其实,不仅仅是《平原游击队》中的李向阳的枪上没有准星。
但凡是当时的其它游击队员,以及《敌后武工队》中的魏强、贾正、刘太生和赵庆田这些武工队员的驳壳枪上也都没有准星。
李向阳只是其中枪上没有准星的代表形象之一!
把驳壳枪上的准星搓掉,这在当时的晋察冀地区、是那些从事危险侦察摸底任务的武工队员以及游击队员必须做的一件事!
搓掉枪上的准星并不是为了炫酷,而是关系到紧急时刻的性命攸关!
因为他们从事的任务不仅危险,而且还特殊。
通常情况之下,正规的八路军指挥员是把驳壳枪装在枪套中斜背在身上。
而这些深入敌后执行特殊任务的武工队员却不可以这样,他们一般是把驳壳枪插在腰带中。
这样再在外边罩上一件褂子,便于伪装。
其实作为正规的八路军在打仗时也同样危险,但他们却有从容拔枪的时间!
但是这些武工队员和游击队员就不是这样了。
当他们行走在小路上的时候,或者是走在村子小巷的时候,很可能会在突然之间从路旁的高粱地里、或者是小巷的拐角处出现敌人的便衣特务。
在这种猝不及防的情况之下,拔枪速度的快慢便成为了武工队员以及游击队员是否存亡的生死关口。
武工队员以及游击队员在腰间一般束的是一条由布做成的腰带,如果把驳壳枪插在里边的话,在拔枪的时候很容易被腰带挂住准星。
你如果把左手把住腰带一收腹,右手也可以把枪拔出来。
但这至少需要两秒钟的时间,然而在这两秒钟的时间里,生死局已经立判高下。
所以一旦遇到这种突发事件,一定要必须做到在一瞬间单手拔枪,顺手击发!
那么准星被搓掉以后会不会影响射击质量呢?
作为一名富有战斗经验的武工队员老手来讲,一般来说早就做到了人枪合一,在有效射程之内仅凭手感就可以做到杀伤敌人的目的。
其实驳壳枪上的准星在大多数情况之下,这些游击队员基本不用。
准星并不是不可行,而是瞄准一般需要的时间太长,而且枪口上跳的也太厉害。
所以,他们一般的射击都是凭手感。
这样一来准星的存在已经是没有太大的意义,相反的是它却成为了武工队员快速拔枪时的障碍。
这一做法在当时的晋察冀根据地非常的流行,效果也是相当的好。
所以我们就很容易的理解李向阳的一支驳壳枪上为啥没有准星了!
原创不易,望众位网友参与进来一起讨论,留言作评!
《平原游击队》当中,李向阳为何使用一只没有准星的“驳壳枪”?
因为只有那把道具枪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