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中,你最不能接受的败笔是什么?

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有很多败笔之处,比如曲非烟的草草死亡,风清扬的娶妻被骗,任我行的神秘死亡,东方不败败得太快,绿竹翁去了哪里等等?你最不能接受的是什么?

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我最不能接受的,就是任我行的死亡。

任我行之死太过突然了,毫无征兆。他武功高强,无病无灾,还已经解决了吸星大法异种真气反噬的缺陷,而且他似乎没感觉自己身体又任何问题,还想着灭五岳、战少林武当、一统江湖,结果他说死就死了。死亡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其实就是金庸写到这里,发现矛盾冲突太过尖锐写不下去了,所以硬生生把任我行写死了。

试想,如果任我行没死,他将率领魔教进攻恒山派。此时的魔教人才济济,而五岳剑派人才凋零,恒山派孤掌难鸣。虽然少林、武当驰援恒山,但无论少林方证、武当冲虚还是恒山令狐冲,都不是战略家,而任我行已经安排下了围点打援之计,武林正派前途堪忧。

令狐冲计无可施,唯有死战而已。任盈盈知道了令狐冲的死讯,自然也不能独活,也殉情而死……于是《笑傲江湖》便成为一个悲剧故事了。

显然,读者是不可能接受这样的结局的,如果金庸老爷子真这么写,他估计会收到无数刀片吧。于是金庸只能把任我行写死,于是任盈盈上台,化解了矛盾,令狐冲与任盈盈得以结为夫妻。

所以,任我行毫无征兆的死了,死得太过突然,又恰到好处。因为读者需要他死,所以他不得不死。但是这样一来,《笑傲江湖》的深刻性被削弱了,成了结局圆满的成人童话。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我是梦露居士,为你解读金庸武侠。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笑傲江湖》中,你最不能接受的败笔是什么?

任我行率领的魔教跟武当少林率领的武林正派,没有一场最后的大决战,金庸先生就把任我行写死了。我认为这是《笑傲江湖》的一大败笔。

任我行在笑傲江湖里,可以称为一代奸雄,他被关在西湖牢底十二年,憋足了劲要跟东方不败和正派武林一较高下,他不但要歼灭武当少林,更想要所有正道门派臣服,完成称雄整个江湖的大愿。可是,就在华山,五岳剑派同气相残以后,读者没有看到他亲自一举歼灭五大门派,读者意兴阑珊,他没有机会再度对决左冷禅,自己也意兴阑珊。

这时候,金庸先生应该继续让他活着,来一场魔教和少林武当领导的其余正派的大决战,来一场最后的高潮,这样读者才会更兴奋。

这也比较符合当时正邪两派势不两立的发展局势,后来任盈盈不就说了,因为她跟令狐冲的关系,正邪两道的一场江湖大架不打了,说出去多丢人啊,免不得让人耻笑。

为什么金庸先生要突然写死任我行呢?因为不写死任我行,正派武林大概会被任我行带领的日月神教全部歼灭,那就变成了正不胜邪,邪反压正了!

因为,任我行作为江湖中第一大奸雄,在华山,他已经在心里制定好了歼灭少林武当的周密计划。任我行当时坐在华山仙人掌上,是怎么盘算的呢?

“任我行只是微笑不语,心中却在细细盘算,在少林与武当之间的三道埋伏该当如何安排;如何佯攻恒山,方能引得少林、武当两派高手前去赴援;攻武当山如何网开一面,好让武当派中有人出外向少林寺求援。”

从这里可以看出,任我行用的是围点打援和调虎离山之计,正派人物中除了已经死去的左冷禅,哪还有人能识破这么高超的战术?

任我行先去攻打武当派,围而不歼,然后放出武当派的人去少林求援,沿途设置三道防线歼灭少林赶来的援军,这是典型的围点打援战法。

少林僧人听说魔教攻打武当,大难临头,势必派遣高手武僧前去援助,这时候少林寺内就会空虚,任我行再派一支奇兵去歼灭少林守寺僧人,这是典型的调虎离山战法。

任我行真乃大才,一代奸雄。

他唯一的顾虑就是正派人物识破他的战法,所以他没有告诉任何人他的计划:“又须做得如何似模似样,方能令得对方最工心计之人也瞧不破其中机关。待得令狐冲大醉下山,他破武当、克少林的诸般细节,在心中已然大致盘算就绪。”

任我行这个歼灭武当少林的计划,周密有效,再加上他带领的魔教人手足够,威势正旺,而正派里唯一可以跟他在谋略上一较高下的左冷禅又死于华山思过崖山洞,剩下的方证冲虚武功虽高,智略上差任我行太多,而且冲虚竟然还想出炸药这种玩法,笑掉人的大牙,连令狐冲都不以为然。武林正道这次非给任我行一举歼灭不可。

万万想不到的是,金庸先生突然把他写写死了。

任我行因为练习吸星大法,患有被反噬的隐疾,他的突然死去本不太意在,可是如果他能在最后大决战跟方证比拼内力时死去,才更合理吧。没用武功,没有打架,突然死去,我觉得这就是一个败笔,是金庸先生不想看着魔教打败正道,日月神教歼灭武当少林。

我猜想,金庸先生不能让他的书里出现正不压邪,邪反胜正的状况出现,是突然写死任我行的初衷。毕竟《笑傲江湖》是武侠小说,侠代表正义,要胜过邪魔外道代表的不正义。

《笑傲江湖》中,你最不能接受的败笔是什么?

《笑傲江湖》是金庸先生后期作品,其时先生的文学水平堪称登峰造极,应该说是没有败笔的。但书中还是有几处情节,令笔者觉得遗憾。

一、仪琳的爱情

仪琳,她容貌绝秀、身形婀娜、温柔善良,一直在默默地关怀着令狐冲,最终,令狐冲任盈盈琴箫合奏笑傲江湖,而仪琳呢,尼姑庵中常伴青灯古佛......

仪琳与令狐冲相识甚早,当时她被田伯光抓获,令狐冲为了救她,与田伯光斗智斗勇,历经数场苦战,而后被青城派罗人杰一剑刺入心口,此时,仪琳的一颗芳心,就牢牢地系在了令狐冲身上,但她性格实在太柔弱了,“......她说话之时,双目仍是凝视着令狐冲,眼光中流露出爱怜横溢的神情,似欲伸手去抚摸他的面颊,却又不敢......”,她怯于表达自己的感情。

这个惹人怜爱的小尼姑,一直都是在顺从,顺从师门教诲、世俗礼教、甚至于令狐冲对小师妹和任盈盈的感情,唯独,她没有顺从自己的心意。

书中最为真情流露的是,仪琳向哑婆婆(令狐冲装扮的)倾述心事,她在月夜中轻轻呼唤“....令狐大哥、令狐大哥....”,不知令狐冲在往后的岁月中会不会想起这销魂蚀骨的声音。

二、宁中则自杀

金庸的书中,有三段非常著名的自杀殉夫(情)事件。

第一,是胡一刀的妻子自杀殉夫,这是个女中豪杰,陪伴丈夫游览江湖,在胡一刀中毒身亡后,她也干脆利落地随之而去,她的自杀,是真正的殉情;

第二,是殷素素自杀,张翠山在愧疚、伤心、失望等强烈的负面情绪中崩溃,继而自杀,殷素素自杀殉夫,除了夫妻间感情深厚之外,应该还有深深的愧疚吧。

第三,就是宁中则自杀了,她是在真正认清了丈夫岳不群的面目,再加之爱女岳灵珊被女婿林平之所杀,心灰意冷之际,乘令狐冲不注意,自杀身亡。

任我行何等人物,都这样称赞她“....叫甚么‘华山玉女’宁……宁甚么的。啊,是了,叫作宁中则。这个小姑娘倒也慷慨豪迈,是个人物,只可惜嫁了岳不群,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了......”

宁中则的自杀,实在令人叹息。

《笑傲江湖》中,你最不能接受的败笔是什么?

小说没什么败笔,张纪中版电视剧最大败笔就是最后给岳不群和任我行来一场决战,完全失去原著中的讽刺意义。

《笑傲江湖》中,你最不能接受的败笔是什么?

个人认为最大的败笔,是为了衬托令狐冲的悲惨,为了制造虐恋,让令狐冲青梅竹马的小师妹岳灵珊在《紫霞秘籍》丢失后开始怀疑令狐冲,并认为他故意杀了大有,以及莫名其妙地疯狂爱上林平之。各位仔细想,令狐冲是谁?是岳灵珊青梅竹马的大师兄,是一个从小跟她一起长大十几年,是一起创立了灵冲剑法,彼此都深深了解对方的为人和性格的人,岳灵珊竟然怀疑令狐冲藏了紫霞秘籍?他为啥要藏?为啥要害大有?十几年的感情,相伴相知,就这一点为人都不相信?竟然还不如任盈盈??岳灵珊最后对林平之的情感几乎等同于痴狂,执迷不悟!死了都不清醒!为什么林平之有这么大的魅力?就因为他可怜?同情他父母双亡没有人照顾?就因为他背负深仇大恨?林平之也没对她付出什么啊?怎么就把她迷得不要不要的?就因为觉得自己老爸坑了她?岳灵珊是菩萨心肠嘛?如果是这样的话,令狐冲不应该更可怜才是?令狐冲都快病死了,跟个死人一样自生自灭,像个废物一样被师傅逐出师门,为什么她就不心疼呢?这可是和她好了十几年的大师兄啊!林平之真的什么都没做啊!!!!!!!有木有!!!才一年时间就把岳灵珊从令狐冲身边抢走????wtf ???岳灵珊死之前,惦记的仍然是林平之,对眼前救她无数次的令狐冲没有什么情分了,太说不过去了!金庸法师这样的写法,完全是把令狐冲逼到任盈盈这边,没地方去了,全世界心疼他的只有任盈盈,任盈盈一直扮演善解人意的大姐姐,嗯,令狐冲对任盈盈更多是感激感恩,知己,你弹琴我吹箫之类的,wtf ?谁要这么将就的爱情???心疼我盈盈一分钟!

《笑傲江湖》中,你最不能接受的败笔是什么?

先来说说小说里的败笔。任我行的死亡我认为是小说里最大的败笔,根据描述,任我行的武功称霸江湖,没有对手,金庸笔下的任我行作为一个反派,武功高强,心志坚毅,还谈吐不凡,心胸宽广,具有超强的人格魅力。但是他是反派呀,不能这么出众,因此最终只能被写为“暴毙而死”,再不合理也是合理。

再来谈谈电视剧的败笔,我只看过霍建华、陈乔恩版的《笑傲江湖》,这部电视剧最大的败笔在于主角令狐冲的感情线,一开始他和小师妹岳灵珊青梅竹马,遇上了任盈盈又和她亲密接触,得知东方不败是女儿身又和她暧昧……这不是将令狐冲的侠者形象塑造成“渣男”了吗?另外,东方不败在金庸笔下完全是男人,最多也就是变性人,怎么到电视剧中就变成女演员来演,还和男主产生感情了呢?还展开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使得武侠剧变成了爱情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