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刑罚“五马分尸”是死后分尸还是活着的时候用马分尸?

最早的刑罚肯定是活着分尸!称呼也不是五马分尸,而是五牛分尸,因为当时的中原缺战马,不会把宝贵的战马用到干这种事上面去,而是用五头牛分别拉住活人的四肢跟躯干,然后分别赶着五头牛向前走,活活把人撕撤开来,当然也有死人分尸的,这是最早的极刑,主要目的是杀鸡儆猴,走走仪式也是要的。但是呢,随着刑罚的种类增加,这种五牛分尸逐渐被淘汰,因为有更具杀警意义的刑罚出现了,腰斩。腰斩是一种更加残酷的刑罚,腰斩的最长记录是长达3个时辰才死,这是通过烤红刀具,在腰斩的时候切下来的时候,烤红的刀具灼糊了伤口,使得血流不出来。在此期间,受刑者所遭受的疼痛感远比五牛分尸来得多得多。所以,腰斩成为了当时的极刑,五牛分尸被淘汰。

重新拾起五牛分尸则是在金朝,女真人统治时期,由于女真人喜欢牛,他们对牛有一种非常崇高的敬意,这使得他们又把五牛分尸提了出来。

蒙古人崛起之后,才开始用马来代替牛作为分尸的方法,这是因为蒙古人马多,他们的马匹遍地都是。他们从女真人那里学来了五牛分尸的方法,并套用成五马分尸用来处置女真人的俘虏。

中国古代的刑罚“五马分尸”是死后分尸还是活着的时候用马分尸?

中国古代的酷刑“五马分尸”也称“五牛分尸”。意思是把一个人生生撕拉成零散部件。说到这我有个小问题,那就是“五马分尸”后的人变成了几块?有知道的亲们评论区给我留言。

“五马分尸”最初的名字叫“车裂”,起源于西周时期。

我们都知道,古代打仗都是坐在战车上,战车是普遍的工具。所以最初是用战车,把一个人的四肢和脑袋分别套上绳子往五个不同方向拉。结果大家可想而知。(如下图)

“五马分尸”是对活人行刑的。

不过商鞅是个例外,法家代表人物商鞅是死后被“五马分尸”的。在先秦时期,人们对死不怕,怕的是死后被人侮辱尸体,尤其死后不留全尸是人们最忌讳的。据说这种人的灵魂会受地狱的熬煎。

商鞅变法得罪了秦国权贵,在秦孝公死后,他被公子虔诚污为谋反,随后战败死于彤地,商鞅的尸体运回都城被“车裂”。

如果商鞅被活捉,等待他的肯定也是“车裂”。

随着历史的发展,出现了马鞍、马镫、兵器等,人们弃用战车选择了骑马打仗,“车裂”也随之被“五马分尸”所代替(或五牛分尸)。

比如西汉大将彭越就是被刘邦用“五牛分尸”的。(如下图)

受此酷刑的还有秦朝的宦官赵高,大阴人嫪毐——即秦始皇的母亲赵太后的情人。

值得一提的是唐末第一猛将李存孝也遭此酷刑,李存孝是晋王李克用麾下的一员猛将。是李克用十三个义子中其中一个。

历史上有“王不过项,将不过李”之说。意思是“在王中项羽最厉害,在将中李存孝最厉害。”

李存孝战功卓著,引起了李克用的另一个干儿李存信的羡慕嫉妒恨。李存信也是李克用十三个义子之一,他处心积虑的打击污蔑李存孝,结果逼反了李存孝。

最后李克用听信谗言,亲自带兵包围了李存孝,在走投无路的情况李存孝束手被擒。

李克用不容李存孝辩解,对他实行了“五马分尸”的酷刑。

李存孝被士兵强行套上绳索,五根绳子分别绑在五匹马后,士兵拼命鞭打五匹马,因为李存孝力量太大,五匹马始终撕拉不动。

几番折腾,李存孝此时死意已决,为了不让自己下意识的用力,他对李存信说:“你用刀把我四肢砍断吧,我也不想活了,这样你也好交差”。

李存信大喜,于是砍断了存孝的四肢,五匹马同时用力,亲们想想看,李存孝成了几块了?

从历史资料来看,一个人要用五匹马拉撕成几块不是容易的事,事实证明,不仅李存孝如此难撕吧,赵高、嫪毐也难撕吧,这是人的筋脉相连所致。

到了后来,实行车裂的时候,都是行刑者提前把受刑者的四肢砍一刀,这样就容易撕吧了。

文/秉烛读春秋

中国古代的刑罚“五马分尸”是死后分尸还是活着的时候用马分尸?

五马分尸是中国古代最残忍的酷刑之一,又称为车裂,又称轘刑。车裂就是把人的头和四肢分别绑在五辆马车上,分别向不同的方向拉,把人的身体硬撕裂。

既然是刑罚,车裂当然主要是用于活人,以达到让犯人极度痛苦的目的。为了达到裂尸的目的,在行刑前,有时会先敲碎关节,这样才确保马车拉扯时,把四肢都以扯下来。整个行刑过程,犯人所承受的痛苦程度,是难以想象的。

也有对死人处于车裂的,比如苏秦死后就车裂了。但是这是苏秦自己提出来的。因为苏秦是遇刺身亡,临死前对齐宣王说,只要宣布他是间谍,把尸体车裂示众,凶手就会主动出来领功的。

车裂之刑产生于周代,我来说说春秋战国时期几个著名的车裂例子。

在春秋战国时代,车裂即五马分尸是最严酷的刑罚,没有之一,因此极少被使用。最开始时,只有一种情况才使用车裂之刑,那就是弑君。但到了战国,对谋反罪,也会用车裂之刑。

史书上记载的第一个被车裂的人是郑国大夫高渠弥,他弑杀郑昭公(一代霸主郑庄公的儿子)。后来齐襄公干涉齐国内政,逮捕高渠弥,宣布他擅杀国君,罪大恶极,判处车裂酷刑。

第二个被处死车裂酷刑的人,是陈国的夏徵舒。

夏徵舒的母亲夏姬比较放荡,跟陈国国君陈灵公、大夫孔宁、仪行父三人都有一腿。有一次三人一起到夏家搞4P,拿夏姬的儿子夏徵舒来开玩笑。陈灵公笑着对仪行父说:“徵舒长得蛮象你。”仪行父答说:“他长得也很象你。”夏徵舒一怒之下,把陈灵公给射死了,自立为王。

后来楚庄王出兵,平定夏徵舒之乱,以弑君罪处以车裂酷刑。

战国时代,车裂之刑主要集中于秦国。

到战国时,车裂基本上只有秦国在用了。因为车裂太残酷,东方诸国随着百家争鸣,学术昌盛,人道思想是比较浓厚的,车裂这样的刑罚,就只有秦国这种野蛮国度才使用。比较著名的是商鞅与嫪毐。

两人都是以谋反罪被处以车裂。商鞅比较冤,所谓谋反,也是被逼的,真正原因,是他变法得罪太多人了。嫪毐之乱,谋反确切被车裂,与其有关联的二十几人,或被枭首,或被车裂。

秦国统一后,猪皇帝秦二世,把自己十个姐妹车裂处死。说他猪皇帝,真对不起猪了,因为猪做不来这事,他是猪狗不如。

中国古代的刑罚“五马分尸”是死后分尸还是活着的时候用马分尸?

从文献来看,五马分尸既有杀了之后才分尸的,也有活着直接被分尸的。因为古人讲究尸体完整,所以帝王对于贵族,一般是用赐毒酒、赐白绫这种保全尸体的方式。斩首其实就是一种羞辱了,而五马分尸则更是对大逆不道者才使用。具体操作是把犯人的头和四肢分别绑在五辆马车的车身或者五匹马的马身某个位置,然后驱使马往五个不同的方向跑,以此达到将犯人身体分成五块的残忍效果。

根据文献记载,第一个被五马分尸的名人是商鞅。商鞅因为在秦孝公时代得罪了太子,后来太子即位为秦惠王时就要清算商鞅。商鞅走投无路只好造反,兵败被杀后尸体被五马分尸。《史记·商君列传》说得很清楚:“秦发兵攻商君,杀之于郑黾池,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车裂就是五马分尸。可见,商鞅是死后才被分尸的。而五代时期的名将李存孝,因为反叛了义父李克用被擒获,则又是活着被车裂的。

可见,五马分尸既可以是活人,也可以是死人,犯人死没死不重要,关键看施行者想不想用这种酷刑。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中国古代的刑罚“五马分尸”是死后分尸还是活着的时候用马分尸?

肯定是活的啊!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为什么古代热衷于“严刑”,那就是摄服人心,给普通老百姓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让他们不敢做违法的事情,中国古代的每一次死刑,几乎都是一次最直观最赤裸的普法宣传教育课!(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既然是普法教育课,自然要把老百姓聚集起来,聚集不好做到的话,那就主动把刑场放到老百姓眼皮子底下,总而言之,要达到“言传身教”的目的。

像北京的菜市口,就是著名的杀头场所,为什么要选择此地――热闹呗!平头老百姓卖菜买菜的地方,那些卖菜大妈大爷的口才,在日积月累的历练中,早以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如果说就是简单的杀个头,非给你编排出一个“血馒头”的故事不可,这些就是活灵活现的普法使者,有了行刑的场所,就说到行刑了,那就是一定要有爆点。

比如说像腰斩,看的就是那种血呲呼拉的爆血场面;再比如说砍头,就说戊戌六君子吧,弄个“大军刀”――钝刀能把人砸死头也砍不掉;还有千刀万剐,把活人生生的一刀刀剔干净。

这些刑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人身体和心理的极端摧残,让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最后在痛苦中死去,而活着的人,由于眼中心里经历过这种场景,自然是心有余悸,但凡是个人,看过之后都会终身难忘,并且如亲身经历一般。

为什么要这样?要的就是这种残忍的效果,把人吓死的劲,因此,“五马分尸”断不可能弄个死人来试法,没意思,也达不到摄服人心的目的,必须是活人,有可能都是养的白白胖胖的大活人!

中国古代的刑罚“五马分尸”是死后分尸还是活着的时候用马分尸?

“五马分尸”是古代的一种残酷的酷刑,看字面意思就让人毛骨悚然,这也不知道是那位“大家”发明的刑罚,大名鼎鼎的商鞅就被处以五马分尸而死。

【一】“五马分尸”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车裂,将犯人头、双手、双脚绑在用马或者牛拉的车子上,五辆马车或牛车向着不同的方向去拉,最终的后果是将人硬生生的撕碎直至死亡。

一种是马拉,也就是将犯人头、双手、双脚用绳子直接绑在马身上,五匹马向着不同的方向去拉,直至将人撕碎而死。

【二】在实施“五马分尸”时犯人是否活着

1. 最残酷的是活着直接将犯人五马分尸,当然这种要不是罪大恶极的,要么就是被人痛恨至深的,恨得咬碎钢牙的那种。直接将活人用五马进行分尸,这种场面是非常血腥和残酷和惊悚的。

2. 死后分尸。这种形式是事先将犯人处死,在处死之后实施五马分尸,当然只要是五马分尸就非常残酷,但相对于活着就被五马分尸来说,相比较而言对于犯人来说,还是要比活着的时候好很多。

【三】五马分尸结果

五马分尸的最终结果是犯人死亡,尸体被撕烂,一般尸体被撕成五块,上身的头和两只手臂是最容易被扯断的,剩余的两只腿是相比较难的,最终双腿被扯断一支后,五马分尸刑罚就到此结束。

【四】五马分尸实施中也出现问题

唐朝末期李克用的义子李存孝,号称天生神力,是李克用手下第一猛将,能征善战,忠心耿耿。最后被小人逼迫想造反,但是看到战友又自缚投降,被李克用处以“五马分尸”。连续十次将拖拉自己的马车拉了回来。最后被打碎膝盖骨,挑断手脚筋,然后“五马分尸”。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