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主战坦克为什么不使用自动装弹机?

为什么原华约阵营国家装备的坦克大部分都装备了自动装弹机,而科技程度更高的欧美国家反而不采用?

看了许多回答,什么“机器永远不如人可靠”,“坦克里多一个装填手能帮着修坦克”,“为了人员的安全”,这些人要么是完全不懂自动装弹机的发展现状,要么就是胡说八道吸人眼球?不要总用过去的眼光看问题,我就问一下照你们这么说,炮兵装备什么激光测距仪,这东西又娇贵又昂贵,远不如人伸出个大拇指测距来的可靠方便?现代舰船搞什么自动化,还像以前一样动辄几百上千人,被击中后还能帮着堵漏补船舱?要什么核动力航母,要保证人员安全啊,坦克自动装弹机都不安全了,航母那么大个的核反应堆能安全的了?可见,这些人的说法是过时且不合理的?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坦克装备自动装弹机是大势所趋,不要说美国人不装这东西就是“逆潮流”,美国人已经多久没有装备新一代主战坦克了?没有战争的压力,美国人对陆军主战装备就不那么上心了,M1A2改改、修修就够用了,计划中的M1A3是要装“自动装弹机”的,可惜陆军没经费、项目被削了而已。美国人M1A2之前的坦克不装自动装弹机,那确实是因为美国的技术不过关,研究出来的样车样炮毛病不少;所以说不是自动装弹机不重要或者不适合战争,恰恰相反,这个东西很重要,美国人也知道,以前技术没过关就没装,后来新坦克项目流产没机会装,就是这么简单而已。

目前全世界能实用化并解决自动装弹技术潜在问题的只有“中法俄”

说实话,不要小看坦克自动装弹机的技术含量,这个东西现在能批量使用且解决了各种隐患的基本上只有“中、法、俄”三国。德国豹2和英国挑战者系列没有装弹机,只不过一是没有相应的技术,二是被美国人带歪了路。也不要那么武断的说西方坦克不愿意使用自动装弹机,法国勒克莱尔、日本10式不算西方主战坦克?

上图就是美国人研制的自动装弹机的一种(快抽系统),其他还有TTB系统、TTB改系统等不同的自动装弹机类型;在美国的整个装弹机的研制之路上,可谓是充满了泪水:先是请德国人设计了一套方案,结果PPT讲的再好,现实落差让美国人再也不敢用德国方案(毕竟德国自己都没搞定实装);接着开始研究法国人的尾舱自动装弹机,结果这玩意太复杂,只有法国人自己玩的好,其技术机密是不可能透露给美国的;美国自己七八十年代设计的几种装弹机实在是故障率太高;你说是美国人认识不到装弹机的作用还是自己搞不定?

最后我们再来以日本10式主战坦克来做个结尾吧,这款坦克可以说的近些年西方设计的新型坦克了,被一些人简直“捧上了天,和法国的勒克莱尔、韩国的K2一样采用了尾舱自动装弹机,理论射速12发/分钟以上。首先,这个事说明了各国坦克专家对自动装弹机重要性的认识,所以日本也不遗余力的装备了;其次,说明了自动装弹机的技术难度,韩国的不提也罢,就算是日本这个经常被人神话到“工业化水平如何高觉,自动化技术如何先进”的工业强国,可他的自动装弹机表现怎么样?只要你去查询一下每年的“富士火力演习”就能看到日本自动装弹机惨不忍睹的表现,基本上发射20发炮弹就会出现故障.......所以日本如此,美国也好不到哪去,这东西需要技术积累的。

但是,美国没有实现、英德跟着没安装、日本故障频出这不能说明别人搞不定,法国的尾舱自动装弹、苏俄的转盘自动装弹以及我们自己的用的,都已经是成熟可靠的东西。随着坦克弹药装填和重量产生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人类受到的制约也越来越明显,其实所有国家都注意到自动装弹的必要性,毕竟人力有时尽,你一个装填手,就算再身强力壮,10发弹装填过后,体力就会明显下降,而且速度会越来越慢。然而坦克无论如今再强调装甲防御性能,其机动性和火力打击永远都是第一位的,因为主战坦克自诞生之初就是用来进攻、进攻再进攻的,防守只不过是副业而已,如果到最后你的装填手连炮弹都搬不动了,坦克就连一辆装甲运兵车都不如了,至少人家运的人还多些。

西方主战坦克为什么不使用自动装弹机?

说西方主战坦克不用自动装弹机,大概是忘了“勒克莱尔”这个“异端”。作为法国陆军的现役主力战车,“勒克莱尔”由于在设计上强调紧凑型因而牺牲了车内空间,这使得该车几乎没有除车长、驾驶员和炮手以外其他车组成员的位置。

为此,“勒克莱尔”配用了自动装填机,这使得“勒克莱尔”成为了西方主战坦克中射速最快的车型,可以实现15发/分的高射速。而其他西方国家也并非完全将自动装填机拒之门外,美国就曾经非常热衷于发展自动装填机。

美国曾经在上世纪60到70年研究过多种不同构型的自动装填机设计方案,其中一些进入了工程试验阶段。在设计“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时,美军也曾为其试验过多种不同型号的自动装填机。然而由于体积和重量始终难以达到满意的水准,最终为“艾布拉姆斯”配备自动装填机的计划只得作罢。

另一个不使用自动装填机的问题,可能在于成本。冷战时代西方国家的主流主战坦克如M1“艾布拉姆斯”、“豹”2、“挑战者”2等生产数量都非常多,动辄就是几千辆的产量。可想而知,为数量如此庞大的坦克配备自动装填机,将会产生一笔多么巨大的开支。此外,英国和德国也曾经发展过自动装填机,但最终并未投入实际运用。总之,西方主战坦克不使用自动装填机其实是个伪命题,即便目前一些国家不使用自动装填机,也并非没有相关的技术。

西方主战坦克为什么不使用自动装弹机?

主要还是考虑到故障率!人在江湖走,谁人不挨刀?尤其是坦克,这玩意儿从战场上遛一圈回来基本上都是带伤的,每多一个零部件就多一个零部件受伤的风险,那么这个零部件的维护就是个问题,这会增加坦克重新上战场的维护时间。

其次,战场的受创反击能力。现在能够打伤坦克的武器太多了,武装直升机,反坦克导弹,坦克炮,甚至火箭弹,这些武器都能够创伤坦克,但是只有少数的空对地导弹能够彻底报废坦克,比如火牛导弹,这玩意儿装药量大,能够彻底炸毁坦克。其他武器的话正常也只能创伤坦克,也不会彻底损毁坦克的,这时候就得考研坦克的受创反击能力了,比如垂死挣扎,在受到打击之后还能还击。这时候多那么一个自动装弹机反而不利,因为自动装弹机在这个时候基本上已经报废了。所在在新款坦克里,即便有配置自动装弹机也还会保留人工装填的能力,这也是基于这种考虑。

第三点,坦克的作用在下降,坦克所要面临的作战压力在下降,基本上不会有人拿来当进攻主力了,那么贵一辆坦克被一发导弹打趴窝了不划算,各国对于更新换代坦克的源动力不足。现在坦克的主要往轻型化多功能化发展,回归其支援步兵作战的原先设计目的。

西方主战坦克为什么不使用自动装弹机?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大部分西方国家坦克型号暂时没有使用自动装弹机,跟武器研发的时间和陆军战术思想有很大关系。坦克装弹机的优点很多,它能显著提高坦克的击发效率,同时节省人力。毕竟手动装弹真的太辛苦了,高度紧张时还可能失误,耽误分秒必争的战机。目前西方国家普遍认识到自动装弹机的价值,只是目前尚未完全掌握相关技术,同时也不急于升级陆军装甲武器体系。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完全掌握自动装弹机技术的国家只有三个,不是大多数人认为的德国和日本,而是法国俄罗斯和中国。法国勒克莱尔坦克采用的是尾舵自动装弹机,是法国独创的技术,美国没有模仿成功,日本模仿出了这种装弹机,但在多次军演中出现严重故障,技术还不够成熟。俄罗斯采用的是转盘自动装弹技术,俄罗斯是使用坦克经验最丰富的国家,现在也研发了世界最强坦克T14阿玛塔。我们也有自己独有的技术。

其实美国,德国和英国也想发展这种技术,美国曾经邀请德国机械技术团队赴美合作设计自动装弹机,但最终设计失败。美德都未能掌握该技术。现在美国暂时没有发展下一代主战坦克的明确设计方案,M1A2还会继续服役。但可以确定的是,美国和德国,英国等国的下一代坦克肯定会采用自动装弹技术,因为这是大势所趋,一体自动化技术是武器发展的必由之路。

除了技术储备不足的原因外,还跟美国陆军发展思路有关。美国陆军强调两点,一是让陆军飞起来,强调直升机的价值,二是美国陆军喜欢使用轮式步战车,不太喜欢履带式重装甲。了解中东战争的人对此最有感触,美国的二三十架阿帕奇直升机就打翻了几百辆伊拉克坦克,让世界各国重新思考直升机的作用。

美国近些年在伊拉克,阿富汗等地的战斗中,发现轮式步战车似乎效率更高。一旦被击中,可以快速更换轮胎。而重装战车的履带一旦被打断,可不是短时间能修好的。美国的陆战队和陆军更喜欢机动作战,千里奔袭,因此不急于升级履带战车。从美国媒体的一些报道看,美国下一代坦克肯定会用上自动装弹机,最终这种技术会普及到所有装甲武器上。

西方主战坦克为什么不使用自动装弹机?

苏系坦克弹舱低,被弹率低,炮弹残片从底盘弹轮头顶掠过,撞击舱体内壁反弹,造成的二次破坏也能把苏系坦克飞炮塔,说明是火灾造成的,一方面说明内部电气线路走线差保养差,另一方面说明抑爆装置很落后,三方面说明弹盘外壳密封性差,液压介质防火性落后,导致液压油能渗透进去。虽然被直接命中可能性低,但也不是不可能,这个时候唯有高效的抑爆装置能争取弃车时间。反观欧美,尾舱弹舱被评的安全可靠,其实被弹率高,泄压板和弹舱隔板也是高效神奇,最多就防防火保个全尸,就算炸不死,车体传播扩散的震动也是足够震损内脏的,一后脑勺的弹药,可以参考战列舰主炮高爆弹的间接伤害。所以不管你放后脑勺还是肚子下,抑爆装置落后,都白搞

西方主战坦克为什么不使用自动装弹机?

当我还是一个懵懂的少年,迷茫中来到装甲兵工程学院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动装弹机是个好东西,尤其是我南口打靶时给好多同学装弹,把左手好几个手指都挤出大血泡(左手要保护底火,抱着炮弹的时候坦克晃得厉害,炮弹经常会磕坦克后壁,都是我的小左手给挡住的,因此一上午装了15发炮弹,出了好几个大血泡,磕青紫的部位那就不计其数了。不让戴手套,戴手套时手套容易在手推上膛时被炮闩夹住,非常危险。装坦克炮弹不会左撇子右撇子的,所有人都得左手推炮弹上膛,劲小了不关闩,劲无论多大,炮闩都是把你的左手顶开的,这时也容易把手磕青喽。)的时候。当时我就想,这59坦克要是自动装弹机多好呀。可惜没有,可惜同学们让我帮忙装炮弹我就上车,我1米85大傻个子(跟大春儿一样),装炮弹猫个腰站不直,真的挺费劲的,但是我就是这个性格,受不了别人求我,后来战友向我借钱,只要他不是去还高-利-贷,我都借,还高-利-贷的不借,我把我买了都还不起。

有人说,你上面说的都是费话。其实不然,在我回答这个题目的时候,发现已经有好多大V都回答过了,我看他们都是技术派的言之凿凿,但是好像没有真正装过几发炮弹的,正好我装过好多,这是我100多劣势里唯一的优势,我是不是得和大家先聊聊?(我和大V比,全是劣势,大家对比我们账号名后面的那些细体字就知道了。)

美国的M1坦克研发过自动装弹机,由于体积和重量始终难以达到满意的水准,最终作罢。但是M1自动装弹机设计得非常信息化,炮长通过传感器获得车内弹药情况数据,可以在监视器上看到,也能掌握装弹机构的运行情况,针对不同目标选择不同的弹种。

由于最终都取消了,就不扯这个了。说说为什么西方国家陆军很少用自动装弹机。坦克这个玩应吧,它无论怎么先进,就算是M1A2有液压悬挂系统,但是它在野战条件下开起来,还是颠簸得厉害。而自动装弹机对于炮弹和炮膛的位置要求是非常高的,双稳系统加自动装弹系统,这2大不成熟的系统配合工作,不是100%能把炮弹怼到眼儿里的,有怼不上的时候的。有卡弹的时候的。大家可以试想,如果我是炮长,我把炮摇到了向上的30度,它再先进的自动装弹机也装不上炮弹,尽管我没用过自动装弹机,但是我看过坦克炮炮口翘起来,它的屁股有多低,都快到地板上了,这时候能装上弹吗?不说这么多了,都0点了。这段的意思就是自动装弹机的故障率很高,不是成熟的设计,所以美国人不用。

为什么战斗机不弄自动装弹机?都是事先挂导弹,为此还要专业配备与战斗机中队相匹配的维修中队编制大量的装弹员去保障,也是一个道理,在机动平台上自动装弹,真的是要求好高的,容差量非常小的,不如就让坦克兵去手工装,血泡会慢慢吸收的。美国陆军的地面炮兵,人家也都是手工装弹的,坦克兵不比地面炮兵高贵。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