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里副课老师一周也上不了几节课,还没有升学压力,是不是很爽?
在中小学校,音乐教师多为女同胞,男同胞较少。在外人眼中,女音乐教师在学校是神一样的存在,轻松潇洒,似乎不食人间烟火。一般情况下,女音乐教师都爱打扮,炫服靓妆,绰约多姿,甚至引领学校时尚,尤其在封闭乡村学校。作为副课,音乐课不参加中考,女音乐教师没有升学压力,不需要逼学生交作业。有时音乐课都不用上,被所谓主科老师霸占或借去,当然是有借无还。作为副科老师,音乐老师工作轻松,但工资不比其他老师少一分钱。
衣着摩登,工作轻松,这是音乐教师长期留给我的印象。不过去年,我与教音乐古老师一番聊天,彻底改变了我的观念。古老师是一位年轻的美女教师,工作时间不长,在学校是小字辈。古老师说,别人都说上音乐课轻松惬意,她现在却怕进课堂,课堂纪律难管,学生闹得厉害。班级纪律之所以差,一是她本人天生轻声细语,慈眉善目,不严厉;二是音乐课不是中考科目,学生多把音乐课当作娱乐课。在主课课堂上被压抑,或者说被学业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来到音乐课上释放天性,说笑吵闹。
音乐课目前没有被纳入中考,但是古老师说,她平时工作压力不亚于主课教师,主要体现在各类文艺比赛中。众所周知,现在教育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逢一些重大节日,教育界都要举办庆典。几乎都少不了中小学生大合唱或者其它文艺表演,学校都要派代表团参加,重担自然落在音乐教师肩上。选合唱队演员、挑选演出服装、训练、彩排等几乎都由音乐教师一手操办,很辛苦。古老师说身体疲惫是小事,关键有时心累,担心在比赛中拿不到好的名次,荣获不到含金量证书,自己脸上没光,给学校抹黑,怕校长不高兴。大家都说副课教师没有升学压力,很爽。其实每门课老师都有工作压力,有难以言表的辛酸。
学校里副课老师一周也上不了几节课,还没有升学压力,是不是很爽?
只能说,这是围城。
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大家都觉得对方的才是好的。
大部分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想法,副科老师很爽,一周也没有几节课,还没有升学压力,多好。
但其实,如果当了副科老师你就会发现,完全不是这样:
1、副科老师没有升学压力不假,但是课时却比主科老师多。
我老婆,小学美术,不算学校里的兴趣课,早晚管班,一周十八节课。同样的主课老师,课少很多;
2、虽然没有升学压力,但是学校活动也多。
平时各种比赛,唱歌啊、绘画啊、出黑板报啊,全是副科老师的活。
像体育老师,如果学校里有什么特长体育项目的话,还需要带训练队。像我老婆学校里的体育老师,要带篮球队,每天早上五六点钟就要到学校组织学生开始训练了,大夏天的,也要外面在晒太阳,没几天人就晒得乌漆嘛黑的。男同志还好,如果是女同志,就真牺牲太大了。
3、副科老师在校地位也低。
还有一点,在学校里,副科老师因为学科地位的问题,在学校也往往容易被边缘化。
不仅学校很多事情上不重视副科老师的想法,就是家长,一听说你是副科老师,看你的眼神也会轻视很多。
像班主任这种工作,如果交给主科老师,那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如果交给了副科老师,那真是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家长估计都要集体造反。
虽然有人可能会说,不让你当班主任,不更爽吗?
确实,不让你当班主任,你是轻松多了。但是,这种不被人认可的感觉,放谁身上,谁都会觉得难受。
总结而言就是:
副科老师有别人眼中的爽,但其实无奈更多。
学校里副课老师一周也上不了几节课,还没有升学压力,是不是很爽?
不同的学校,不一样的校长,在这种问题上,就会有不同的政策。
前几年,本校新换校长,对刚毕业从事体育教学的一名教师,可以说,恩爱有加。
一,学校考核政策体现。只要在镇教管办组织的体育比赛中,取得的名次,相当于主科教师所教学生,在镇统考中取得的名次。
二,日常工作班主任担当。除去单纯的体育课,几乎与体育有关的所有体育活动,都纳入班级考核。就是说,班主任成为名副其实的体育老师。
……
每学期结束,体育老师在考核中,除去校长,就他成绩好。
可惜,表面上他都是考核优秀,可优秀名额,全成了他人!
从这种情况看,副科教师上课不多,也没有升学压力,考核成绩还名列前茅!可让人觉得就是一傀儡!
现在,校长又换了,副科教师确实上课不多,他们爽不爽,我不知道,明面上看,他们一周上课节数,达不到主科教师的一半,但承担一部分后勤工作,绩效是学校所有教师的平均数,实话说,很多教师的确羡慕他们。
以前有人曾言:干什么而不干什么,就是境界!
想想颇觉有理。教师不上课,工人不做工,农民不种地……的确是一种境界!
这种境界,现实中只有有门路的教师,才能心想事成,好梦成真!
当然,时代在变,政策在变,只是担任副科的教师,可能不会再与以前一样!但是投机取巧者,终会有他们的秘诀!这是社会的悲哀!教育的不幸!
学校里副课老师一周也上不了几节课,还没有升学压力,是不是很爽?
谢谢邀请!学校里的副科老师一周也上不了几节课,还没有升学压力,是不是很爽?这要看副科老师的工作态度,还要看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多数学校的领导对副科不重视,认为抓主科有利于提高升学率,这样有面子,所以一些主科老师抢副科老师的课上,校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作没看见,副科老师确实很轻松。有些校长认为,这些科目是国家规定的课程,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不重视,所以副科老师也不敢怠慢,成绩就出来了,而且美名远扬。例如,00年前后的苏塘中学,广播操称为苏北第一操,一些电视台经常去录像,这个面子是不小的。睢宁县被称为“儿童画之乡”,受到国务院温家宝总理的高度赞扬,这与领导的重视,老师的勤奋分不开的。如果领导不重视,老师马马虎虎,睢宁儿童画就不能在世界得奖。
副科老师也是有苦衷的,自己的课被主科老师抢去了,心里是不乐意的,为什么?这是我的工作,你剥夺了我的工作权利,学生会怎样认识?必定是有学生喜欢这门课的。也确实,在学生的心目中,主科老师所占的份量相当重,见到毕恭毕敬,副科老师就不是这回事了,能打个招呼就很不错了。老师也好,学生也好,对待副科老师都要一视同仁,不能有不恰当的认识,副科老师也是老师,只是分工不同,副科必然要有人来任课,副科照样出人才。
学校里副课老师一周也上不了几节课,还没有升学压力,是不是很爽?
谢谢邀请。
学校里的副课老师并不是像有些人认为的“一周只上几节课,没有升学压力,很爽快”等等。
一,我国在“应试教育”中的课程安排,由于它的历史根源和习惯性操作,存在着不可避免的主课与副课之分享。特别是在一些乡村学校里,大多数学校没有专职副课老师,为了应付检查和课表上“全面发展”,一些应该有的副课一览无余,安排就绪。规模较大的学校由上主课的老师“代表性”安排,其它较小的学校对于副课基本上都是可有可无,灵活性处理。
在一些地方的副课老师也有主次之分,像音体美中的音乐老师和体育老师是被“公认”的副课老师,其它副课基本上是有课本没老师,有安排无人上。副课老师名存实亡,有一种副课老师其实就是“边角料”,“边缘化”,“边走边看”,可有可无。
二,我们国家的教育改革方案也是尝试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迈进。众所周知,现在的教育是全力以赴向素质教育模式下的参考评价,所谓的副课倒成了主课,现在的音体美,思政课,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主课堂,人们的观念要变,学校的思路要清晰,老师的主课要返转,学生的作业要以兴趣爱好,特长即启航教育为主线任务。因此,现在的音体美,思政课老师不是所谓的“轻松人,无压力,爽快的老师”。不但要有紧迫感,而且对自己的专业课要精以求精,因材施教,迎难而上。教师的评价体系结构和考核评估制度也是“力马先上”,改变完善考试方案。“轻松”的时代一去不返回了,“副课”的作用要成为另一个时代的“首发阵容”。
学校里副课老师一周也上不了几节课,还没有升学压力,是不是很爽?
沒有感受到“很爽”的感觉。只有觉得你太不了解教师这个行业,更不了解教育领域的竞争状况。作为一位有能力的好教师,业务精练,艺术上乘,责任心强,肯定是带主课的,作为学校领导班子必定委以重任。因为一所学校的品牌都是靠这些骨干教师打拼岀来的。
而学校里一些带副课的老师,一般都是年龄较大的老师,因为面临着退休给予照顾,让这些干了几十年的老教师轻松点,当然,还有一些教学能力、艺术一般的老师被安排带副课。学校的教学工作每学期都要考察教学效果,例如:期末镇和县里都要从各个方全面评定,必然少不了教学成绩这一块成绩的评定。所以,骨干教师要扛大梁。
那么,那些带副课一周上不了几节的老师,虽然没有升学压力,但不一定“很爽”。内行的人都知道,课带的少,待遇要差许多,教学工作也是有工作量的,它也是体现了“按劳取酬”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