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拒绝了援助湖北的医护人员去看樱花的愿望,大家怎么看?

可能在我们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内心都是充满疑问的吧,可能会质问武汉大学几个问题:

为什么不能满足援鄂医护人员的愿望?

为什么她们能做逆行者,而你不能满足小小的愿望?

为什么她们帮助了湖北渡过难关,而你不能让他们赏樱花?

......

都是充满质问的语气,但是请冷静下来,仔细分析问题。

1、特殊时期能不能看樱花

虽然在逆行者的努力之下,疫情得到了明显的控制,一点点的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要知道疫情还没有完全的控制住,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外出看樱花可能确实是有一定风险的,武汉大学可能正是考虑到这个风险才不得已拒绝。

2、错峰去看是不是可以

要知道援鄂医护人员共计4.2万人,这个数据太庞大了,一天安排多少人合适,安排多少人才是安全的,这些都是要有数据考量的,不是单纯的甩出一个数字一天1000人或者一天500人的标准,而这个标准怎么考量还需要数据支撑,没有那么简单的定论。

援鄂的医护人员说了一句话:最让我们感动的是湖北人民感恩的心。

湖北人民知道这场战役他们欠下了无法偿还的恩情,他们知道感恩,武汉大学不是在拒绝援鄂医护人员赏樱花,而是在拒绝现在特殊时期的聚集,可以说他们害怕,真的怕再出现任何的变动和意外,他们现在在做的就是防护措施,不要怪他们,他们也是无奈。

等疫情过去之后,不止武汉大学,还有其他的湖北的风景区都会向援鄂的医护人员发出邀请,请英雄们再次回家看看。

武汉大学拒绝了援助湖北的医护人员去看樱花的愿望,大家怎么看?

这么想象一下,如果老家亲戚从乡下帮你带来你最需要的一样东西,你感激不尽。亲戚住了几天后,想让你带他去当地最有名的一家餐厅吃饭,你却怕他吃坏肚子,拒绝了他。你觉得这样合适吗?

尽管武汉大学写了一封很诚恳的信,并且邀请所有医护人员第二年来武汉免费看樱花,但是总觉得拒绝医护人员去看樱花的要求有点不尽人情。

而且说实话,有多少人以后还有时间有机会去武汉也不好说。

这种做法,也是一种一刀切的做法,简单粗暴,执行起来最省事,但是太不人性化。

其实现在武汉大学没有开学,学校里也没什么人,樱花也是开在户外通风的地方,只要大家分批分时段去,基本上也是没有什么传染风险的。

面对这些从外地过来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说实话,武汉大学还可以再努力点,再有诚意一点。

疫情防护虽然是目前的重中之重,但是只要科学防疫就好,这些医护人员,在隔离病房里大风大浪都经过了,还担心他们不能在户外做好防护措施吗?

这种有点“懒惰”的处理方式,真的应该改改了。

关注@职场绿皮书,职场军师,用生动的故事和案例讲述职场上的那些事儿,与你一起成长。认同我的回答,请点赞、转发、评论。

武汉大学拒绝了援助湖北的医护人员去看樱花的愿望,大家怎么看?

不要戴上有色眼镜,用道德的标准去看待这个问题。

樱花虽美,可是疫情无情。

生如夏花灿烂,怎耐天灾摧残了花期。一个特殊的年份,决定了今年的樱花较往年逊色几分:樱花常开,而缺少了赏美的看客,其美自减几分;樱花虽美,怎奈与白衣天使撞衫,也只能屈居其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赏花之愿实属正常

武大的樱花早已声名远播,每到花期,游客如潮,都想一睹花的芬芳,领略一下大自然的馈赠。走在樱花树下,美景在眼,芬香入鼻,自是一番别样的情趣,有时真的很羡慕成长于斯的人,不必为错过花期而苦恼,常常可以手捧一本喜欢的书,独坐樱花树下,那是何等的惬意;三五好友相聚在樱花树下,畅想一下未来的蓝图,又是何等的意气风发-----。白衣天使们,不顾个人安危,从全国虽然是这个春天最美、最可爱的人,却也是沉浸在世俗里的常人,他(她)们也禁不住美的诱惑,实属正常,有想去武大看樱花的愿望,也在情理之中,怎奈天公不美-------。

打造一方平安,营造一处祥和,武大的做法让人点赞

樱花因武大而闻名,而非武大因樱花而为世人知,武大毕竟是百年名校,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武汉这座都市陷入了空前的死寂,封城、隔离、救治成了那时的热词。在疫情爆发的大环境下,作为武汉市内的知名高校,武大也不能幸免,延迟开学,武大师生只能凭借网络互相传递关心,传授知识-----。

此情此景,作为学校领导,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将疫情控制在校园以外,以便“山花烂漫时”,最早迎接学生返校,继续他们的学业。校内虽樱花盛开,却拒绝了所有人入校参观的请求,要既是对学生的关爱,也是对生命的尊重,作为有责任的社会人,我们理应表示理解。

樱花年年开,待得疫情后,放轻身心尽情享受花之美

错过了今年的樱花,明年的樱花依然不会爽约。

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扫疫情带来的阴霾,2021年,春暖花开时,让我们放松心情,尽情享受美好时光。

武汉大学拒绝了援助湖北的医护人员去看樱花的愿望,大家怎么看?

说实话,我并不觉得武汉大学的做法有何不妥。虽然疫情正在好转,武汉也连续多天新增病例为零,但仍然不是放松警惕的时候。

与其说武汉大学的拒绝显得冷漠、无情,我更觉得这是权衡之后的最佳选择。对此,我想说以下几点。

一、武汉大学的樱花很美,但它不止是个樱花观赏点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虽说现在的大学与古代所说的“大学”意思并不相同,但在培养人才等方面,大学作为高等学府,起着关键的作用。

武汉大学的樱花虽美,但它不仅是个观赏樱花的景点,它的身份是学校,承担着教育的责任。背后是无数师生的期盼与支撑。拒绝医护人员去看樱花的愿望,不是无情,是对其师生对大众的负责。

谁也没有否认医护人员的付出,但还没到最后胜利的时刻,这个时候的放松很有可能功亏一篑,而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再者,樱花的美,少不了人文气息的衬托。这才是我们心向往之的根本。武汉大学的拒绝,是深思熟虑之后的坚守与担当。

二、拒绝并不代表不感恩,相反,表达感谢有很多方式

很多人说武汉大学不知感恩,让人心寒。我倒觉得,拒绝并不代表不感恩,恰恰相反,表达感谢有很多方式。何况,在武汉大学发出的声明里,我们也能感受到了它的诚意与感谢。

声明中说,明年三月樱花开放时,邀请医护人员及家属一起到武汉大学看樱花。且连续三年为其及家人开启免预约赏樱绿色通道。

这些,与医护人员的付出相比,确实远远不够,但这也确确实实是在表达心意,表达对他们的感谢。正如这句诗所说,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在真正的春暖花开之时,等你来。正如在感谢海南医疗队里所写的那样,樱花再开时,天涯海角也请你来。

三、“云赏樱”模式未尝不是看樱花的好渠道

如今,疫情已经大幅度好转,但这并不是结束的日子。人员聚集,不管怎么说,都不安全。比起去武汉大学现场看樱花,不如通过视频、图片等换个方式欣赏樱花的美。

从樱花初绽,到满天花雨,到现在樱花落幕,每一个阶段的美都能在网上更直观地看到。这也是武汉大学正在做的事,拍下照片、录下视频,让大家时隔千里也仿若置身其中,感同身受。

也见过不少网友将自己的照片放进图画中,或者画几个卡通人物在樱花树下赏樱,这都是感受樱花之美的好方式。

在那之前,暂且忍耐。好好休息,明年的樱花一样美丽。

以上。

欢迎关注@焱公子,十年500强,专注写职场,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与成长心得。

武汉大学拒绝了援助湖北的医护人员去看樱花的愿望,大家怎么看?

驰援武汉是志愿者的仁义壮举,全国人民已然铭记在心,——却不要对武大实施道德绑架:斯时,疫情尚未彻底解除,——既婉约拒绝,当欣然接受。

……遥想当年,解放军进京接管北平,夜来悄悄地来了,即悄悄地就地倒在街边,合衣入睡!黎明间,早起的老北京,才眼见、顿悟眼前人!按说,解放军完全可以敲醒民居,凑合着挤一夜,也不为过。……由此,验证了毛泽东进驻北京之前的告诫:进京赶考,我们不学李自成!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记得,毛泽东曾谆谆告诫身边工作人员:……一年土,二年洋,三年四年不认爹和娘!

……来岁武大樱桃烂漫时,再迎抗疫英雄回!

武汉大学拒绝了援助湖北的医护人员去看樱花的愿望,大家怎么看?

对于武汉大学的做法,我感到非常失望。

第一,武汉疫情是没清零,但是已经基本控制住,形势向好,医务人员也在陆续撤离,如果一切都要等疫情清零才能做的话,是不是现在也不能开工复工。

第二,此次提出看樱花的是辛苦了两个月的医务人员,是来帮助救援武汉人民的白衣天使,他们是最特殊的一群人,并不是普通人员。他们知道外出是什么情况,应该怎么自我防控。

第三,有多少医护人员还会去武汉,医生工作本来就没什么假期,是想去就能去的吗,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再去了,别说来年了,就是来生也不一定。

第四,既然医护人员在有效撤离,说明形势一切向好,他们的此次武汉之旅的任务也完成了,当大家完成一项任务的时候,心里难道不是松了口气吗,此时的心情虽然不说特别好,但是也应该是充满阳光和快乐的。

第五,武汉大学此时并没有开学,即使有家属区,只要学校协调一下,腾出一条通道,安排一下,并不难,赏花又是在空旷地带,并不是人员密集区。

第六,目前在武汉的医护人员已经在陆续撤离了,想看花的也应该是少数,完全可以分批分流安排进行参观,如果人数太多,也可以限制一下名额,满足部分人愿望,然而,武汉大学却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做法,拒绝了他们。

第七,武汉大学错过了一次展示自己人文精神的机会,反而为自己留下了骂名,全国都在抗击疫情,此时向好的态势需要各方来体现,应表达出积极乐观的心态,而武汉大学还是消极心态应对了事。

第八,武汉大学此举做法缺乏感恩之心,是自私的,并不想花精力去为医护人员开展一场赏花活动,书记和校长居然能达成一致,真是神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