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霸唱和南派三叔,谁才是真正的盗墓小说鼻祖?谁更厉害?
天下霸唱是盗墓小说的鼻祖,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盗墓笔记》虽然曾一度火爆,甚至超越《鬼吹灯》,但不可否认的是南派三叔一开始确实是借照《鬼吹灯》而写的。
人点烛,鬼吹灯,鸡鸣灯灭不摸金。这句话开启了盗墓小说这一类型,它就是来自于天下霸唱的《鬼吹灯》。《鬼吹灯》是最早开始写的一本集陵寝文化、探险于一体的小说,它是盗墓小说的鼻祖。
《鬼吹灯》的由来《鬼吹灯》这个颇为吸引人的名字是极为有来历的,是富含文化底蕴的。唐代诗人杜甫的《山馆》中有句为“山鬼吹灯灭,厨人语夜阑。”
《鬼吹灯》的来历其实很巧合。根据看过天下霸唱的访谈所描述,他工作时公司出了一些问题,天天闲得没事干,但还得去公司。这就是所谓的浑水摸鱼,上面没有领导管着,下面不摸鱼也没事干。天下霸唱就属于那种没事干的人,很是不自在,偶然看到其他小姑娘很忙,就上前去看,却发现他们都在网上看一些奇闻趣事。同事之间互帮互助,那些人就推荐给天下霸唱去莲蓬鬼话看了。这就对上了霸唱的口味,他从小就喜欢这些奇闻怪谈。不过,当时网上的故事都是写一部分,没人看自然就不愿意写了,这就让天下霸唱很郁闷了,看个故事都是一半就没有了。由此,霸唱就想要自己写一个故事,他要写一个不一样的故事。
天下霸唱选择的是陵寝文化,外加探险的故事。选择这个其实也和霸唱的经历有关,他的父母是地质队的物探队员,他从小就跟随父母去了东北、内蒙等地,也见识过很多古墓。再加上霸唱从小就喜欢这些奇闻轶事,听当地老人说过不少故事。《鬼吹灯》牛心山河水中漂来的瓷器不见得都是假的,辽金等国不乏在当地有王公大族的陵墓,天下霸唱小时候也听过当地老人的一些讲述。
于是,就有了《鬼吹灯》的故事。《鬼吹灯》最早连载于2006年,是最早的一本盗墓题材类型的小说,开创了这一流派,被称为盗墓小说的鼻祖。
《鬼吹灯》的设定《鬼吹灯》中设定为四大门派,发丘摸金,搬山卸岭。四大门派各有手段,实际上并没有高下之分。
发丘摸金实际为一个体系,依靠寻龙诀和分金定穴秘术搜山寻龙。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这两个词并不是天下霸唱所创,而是出自汉代陈琳所作《为袁绍檄豫州》,据说是曹操为了弥补军饷的不足,专门设立的军衔,职责就是盗墓取财。不过,在历史上摸金校尉并没有作为传统行业流传下来。要不是《鬼吹灯》的出现,恐怕这两个词也不会为人所知,
在《鬼吹灯》中,发丘中郎将并没有正式出场,摸金校尉为主角。虽然历史上有过摸金校尉,但是并没有一系列的规则。摸金校尉倒斗必在东南角点蜡烛,鸡鸣灯灭不摸金,克制僵尸用黑驴蹄子,这些都是天下霸唱虚构的。至于正宗摸金校尉必带摸金符,摸金符也是不存在的,来自于天下霸唱的设定。也就是说,天下霸唱只是借鉴了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这两个词,所有设定却是来自虚构编制。
搬山道人和卸岭力士在历史上是没有的,是天下霸唱顺口而编的。《鬼吹灯》以摸金校尉为主,搬山卸岭属于故事的暗线,随着故事的发展,也勾勒出了他们的来历、掌故、传说、手法。搬山道人用的是术,最是精通生克制化之道,就是所谓的一物降一物,在千百年寻找雮尘珠的过程中,他们形成了独特的搬山分甲之术。卸岭力士的手段其实都是真实的民间手段,问字诀、听风听雷之术、闻土辨藏等手段都是来自于民间。
四大门派之外,天下霸唱还设定了一些名词。《鬼吹灯》中称盗墓为“倒斗”,称陪葬品为“冥器”,这些也都是来自于民间的说法,不过少有人知,经《鬼吹灯》流传才算为人所知。至于称尸体为“粽子”,这个则是天下霸唱的设定,以前从来没有过这种说法。
《鬼吹灯》的这些设定奠定了倒斗小说的基础,为后续小说所沿用。所以,天下霸唱是盗墓小说的鼻祖。天下霸唱也曾说过,其他倒斗小说都跳不出《鬼吹灯》的套路。这个说法其实是不无道理的,后续的盗墓小说也都如同《鬼吹灯》一样,大多都是三人行,还都有一个搞笑的胖子,然后就是一人拿着一把铲子挖坑,再就是升官发财打怪,不同的就是换了个场景换了换怪物。
相比于其他倒斗小说,《鬼吹灯》更优秀的是很真实很乡野很神秘的风格。在《鬼吹灯》的故事中,也融合了历史、地理、装备器械、风水葬制等各方面的知识,真假虚幻相互结合,再加上天下霸唱非常擅于驾驭故事,就写出了《鬼吹灯》这样优秀的网络小说。
《鬼吹灯》和《盗墓笔记》的借鉴《鬼吹灯》的故事中,融合了很多的民间故事、奇闻轶事。这点看书的时候,可以明显感觉到,开头的白纸人很多人应该都听过,
《鬼吹灯》中有很多笔记杂谈的故事。在古代的笔记杂谈中,也不乏一些倒斗的小故事。《酉阳杂俎》中的尸穸卷就是专门写的丧葬盗墓玄机,在其中有篇为《李邈》,描述了倒斗时遇见的机关:
墓侧有碑,断倒草中,字磨灭不可读。初旁掘数十丈,遇一石门,锢以铁计,累日洋粪沃之,方开。开时,箭出如雨,射杀数人。众惧欲出,某审无他,必设机耳。乃令投石其中,每投,箭辄出。投十余石,箭不复发。因列炬而入,至开重门,有木人数十,张目运剑,又伤数人。众以棒击之,兵杖悉落。四壁各画兵卫之像,南壁有大漆棺,悬以铁索,其下金玉珠玑堆积。众惧,未即掠之。棺两角忽飒飒风起,有沙扑人面。须臾风甚,沙出如注,遂没至髁。众惊恐退走,比出,门已塞矣。一人复为沙埋死。
这段描述和《怒晴湘西》中陈瞎子二进瓶山,在瓮城遇见的机关很相似。箭雨、木人、流沙,惊惧的众盗,堆积的金玉,只不过经天下霸唱进行改造后,更加惊险。还有犬不八年、鸡无六载,白狸,漂瓜取鱼等故事,或是来自笔记杂谈或是来自民间老人。
再者,《鬼吹灯》的地点都发生在故事多发的东北、内蒙、云南、湘西、西藏等地,本就有着很多的传说故事。作者将这些故事巧妙地融合到书中,更增添了故事的可读性。
《盗墓笔记》是《鬼吹灯》之后又一部优秀的盗墓小说,火极一时。笔记的人物设定很不错,尤其是塑造的张起灵,深受读者的喜爱。
《盗墓笔记》开始是借鉴的《鬼吹灯》,这一点是很明确的。笔记中很多设定都是来自《鬼吹灯》,王胖子就有《鬼吹灯》中胖子的影子,王胖子跟吴邪说过他是摸金校尉,他北京一哥们是正宗摸金校尉,他还去过昆仑山卖过磁带,两个胖子都是一个半吊子水平的摸金校尉,看过两本书应该很容易发现相似之处。笔记中有太多和《鬼吹灯》相似之处,摸金符、倒斗、东南角点蜡烛等设定来自于《鬼吹灯》;倒斗之始都是因为大金牙;《龙岭迷窟》中子母凶形成旱魃,《怒海潜沙》也是女尸怀孕形成旱魃。
另外,《盗墓笔记》和倪匡的作品《盗墓》还有着相似。《盗墓》中有个血统奇特的人物齐白,他有着四大古国的血统,他也是个倒斗者,曾看到了终极,他说的是“我看到了终极,看到了一切”,他把这一切录下来寄给了卫斯理。这其间恐怕不无牵连。
其实,从各个方面来看天下霸唱的《鬼吹灯》都是盗墓小说鼻祖。天下霸唱是最先设定的盗墓小说这个体系,要更厉害一些。
天下霸唱和南派三叔,谁才是真正的盗墓小说鼻祖?谁更厉害?
“天下霸唱”和“南派三叔”两位大师都有抄袭的嫌疑,两人都极有可能是“借鉴”了别人作品而成名!就像有些歌手为了成名买断一首名曲一样!例如:孙悦的“祝你平安”,庞龙的的“两只蝴蝶”等!
一.我们先来看南派三叔及《盗墓笔记》!
南派三叔,原名徐磊,成名作《盗墓笔记》,这部小说极有可能是“《盗墓》笔记”,整部小说都是借鉴了倪匡的作品《盗墓》,无论是人物的设定,还是故事的发展,都与《盗墓》极为相似,《盗墓笔记》中的主人公之一张起灵模仿的是倪匡小说中的齐白,《盗墓笔记》中的不死药,活玉佣在倪匡的小说中都有类似经历,包含着《盗墓笔记》中的王胖子,我一直以为是《鬼吹灯》中的王凯旋,《盗墓笔记》的超级大坑“终极”更是直接用的倪匡小说中的原名,因为倪匡没有解释“终极”,《盗墓笔记》的“终极”这个大坑也没填满!现在许多朋友调侃:徐磊在创作《盗墓笔记》时先借鉴《鬼吹灯》,再边读《盗墓》,边做笔记,然后整理了《盗墓》的笔记,处于自己的良心,把作品命名为《盗墓笔记》!
二.我们再来看天下霸唱及《鬼吹灯》!
天下霸唱,原名张牧野,高中文化程度,28岁发表的成名作《鬼吹灯》,张牧野除了这部作品之外还写了许多作品,例如《鬼吹灯前传》,《鬼吹灯第二季》,《贼猫》等等,可是这些作品与成名作的文笔水平差别十万八千里,无论是语言功底,还是故事情节,都不是一点点的差别,张牧野对于《鬼吹灯》的创作动机是“单纯哄女朋友开心而胡编的”,这个更站不住脚,《鬼吹灯》里的五行风水学说,毛主席语录,知青上山下乡,墓室的机关设计,绝不是靠凭空想象而能有的,一个没有相关阅历和大量文化沉淀的人是根本写不出来的,(我甚至怀疑张牧野现在能不能背出鬼吹灯中的毛主席语录,能不能懂五行生克的基本知识)而更加奇怪的是在《鬼吹灯》中随处可见的毛主席语录,五行风水等等,在他的其他作品中都消失不见了,这都引起了人们的怀疑。随后张牧野有一场官司:一位60年代出生的退休老师拿着鬼吹灯的手稿状告张牧野抄袭,而后官司不了了之,再随后张牧野仅用10万就卖了《鬼吹灯》的所有版权,再随后张牧野年纪轻轻就封笔不写了!种种迹象表明,《鬼吹灯》的第一作者可能不是张牧野!
三.单比较两部作品!
不考虑作者是否抄袭,仅仅比较这两部作品!
我认为《鬼吹灯》像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是经典中的经典,真正的《鬼吹灯》只有四部:精绝古城,龙岭迷窟,云南虫谷和昆仑神宫,这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无论是人物的设定,还是故事的发展,都是极精彩的,是作者在动笔之前就全盘构思的!它开创了盗墓类小说的先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我认为《盗墓笔记》像古龙先生的作品,《盗墓笔记》除了第二部分《秦岭神树》是一个单独的故事之外(这个故事超级精彩,佩服作者的想象力),剩余的七部分是一个整体,故事引人入胜,但是有不少缺陷:语言粗俗,坑太多,前后的人物形象差别极大,例如前面的三叔,后面成了被顶替的三叔,可以看出并不是一开始就布局,而是随心写作,最后勉强结尾!
个人感觉:《鬼吹灯》完胜《盗墓笔记》,无论是故事的完整性,还是语言的精炼程度,无论是人物的设定,还是故事的合理性(《盗墓笔记》中的许多桥段合理性不强,例如主人公吴邪带上人皮面具冒充三叔,就极不合理;后面的整个探险队的成员一夜之间被全部顶替,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两部作品都是非常好的作品。《盗墓笔记》虽然不及真正的《鬼吹灯》,但是比那些《鬼吹灯前传》和《鬼吹灯第二季》要强得多的多!
当然,这只是我的主观推断,没有真凭实据,这两部作品我都认真的研读过,处于个人的爱好,《盗墓笔记》只认真读了一遍,《鬼吹灯》不知读了多少遍了,当然我指的是真正的《鬼吹灯》,第二季勉强读了第一本《黄皮子坟》,后面就没有看的欲望了!以上内容是我对于这两部作品的一些观点,没有任何攻击诋毁的意思!
各位朋友:你是喜欢《鬼吹灯》多一些还是《盗墓笔记》多一些?说说你自己的观点吧!
音频里的鬼吹灯全集
在我的个人主页的音频里,往下找找,有散仙周建龙播讲的《鬼吹灯第一部去恐怖音乐的精华版》,共179集,出于对《鬼吹灯》的热爱,我对原音频一点点的进行了剪辑,去除了片头片中片末的那些恐怖音乐,绝对经典,值得收藏收听!欢迎各位关注听听看!
进入专辑---订阅
在我的主页的音频里往下找找(最近传了40多个少儿英语的),找到《鬼吹灯》的,点击进入专辑---左下角订阅,以后就能在自己的主页的右下角的书架里收听了,可以边看头条,边听故事!
个人主页----右下角书架----点开就有了!
天下霸唱和南派三叔,谁才是真正的盗墓小说鼻祖?谁更厉害?
“市面上所有的盗墓小说,全都是在模仿我的作品,谁也跳不出《鬼吹灯》的套路,读者会拿来比较也没什么奇怪。”——天下霸唱
说实在的,两位作者比较,还不如拿两位作者的作品来比较,三叔的《盗墓笔记》一开始就是《鬼吹灯》的同人文。
从故事线上来说,鬼吹灯比盗墓更加的完整,而盗墓这么多年了,一些坑还没填完。鬼吹灯和盗墓都追过,两者比较,虽然我更喜欢盗墓,但是抛去主观因素,客观的来讲,鬼吹灯比盗墓要好很多。虽然者都兴起于网络,但是鬼吹灯依然不属于网络文学的范畴,它更贴近于文学作品。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以及视野的开阔,再回头看这两本书,你会发现三叔的书有一种浓浓的商业化气息,而且再看盗墓笔记,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没有那种熬夜追书的动力了,全书都透露着一种不切实际的感觉。
如果大家两本书都仔细完整的度过的话,你会发现,天下霸唱的文学功底高于三叔,文学不应该脱离于现实生活,更多的是要接地气。这从鬼吹灯中就能够看的出来,无论是从人物的刻画还是故事细节的描写。
天下霸唱和南派三叔,谁才是真正的盗墓小说鼻祖?谁更厉害?
从时间上看,当然是天下霸唱。
天下霸唱本名本名张野牧,天下霸唱是他的笔名。
南派三叔本名徐磊,南派三叔是他的笔名,据他自己说,这个笔名是他随便取的。
天下霸唱写的《鬼吹灯》系列比南派三叔写的《盗墓笔记》系列要早,而且南派三叔一开始就是《鬼出灯》的同人,这从《鬼吹灯》和《盗墓笔记》中人物设定都是盗墓三人组,都有一个王胖子中就能看出。
天下霸唱的《鬼吹灯》一开始是在网上更新的,由于比较慢很多人开始写一些同人作品,南派三叔也是其中之一,南派三叔原来是从事外贸职业的,据说由于发展的不好,后来写小说比较受欢迎就改行了,《盗墓笔记》受欢迎后,南派三叔删掉了自己原先在网上写的同人作品。
南派三叔曾经评价《鬼吹灯》是简单的打怪升级,《鬼出灯》的情节确实比较简单,没有《盗墓笔记》那么多的悬疑设置和丰富的情节,但之后的盗墓小说多少都有《鬼吹灯》的影子。
天下霸唱和南派三叔,谁才是真正的盗墓小说鼻祖?谁更厉害?
个人比较喜欢天下霸唱。
天下霸唱和南派三叔,谁才是真正的盗墓小说鼻祖?谁更厉害?
天下霸唱的《鬼吹灯》和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都看过。我原来对这些鬼怪奇异小说不感兴趣,他们在网上流行时,我没看,真正看时,是受了儿子的影响,儿子小学时网上偷看,上中学时买了整套的书藏在家里,被我发现后,才看的。
说实话,仅仅这两部小说比较,个人感觉《鬼吹灯》作者天下霸唱是盗墓小说的鼻祖,《盗墓笔记》中的人物如王胖子明显就是高度模仿《鬼吹灯》中王凯旋,有一些情节也类似。但《鬼吹灯》是不是天下霸唱写的,出现了疑问,《鬼吹灯》中的人物胡八一、王凯旋活动的主要时代背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当过红卫兵,上过山下过乡,当过兵,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他们的言语很符合那个时代的语言特点,特别是王凯旋时不时来句毛选语录,及红卫兵语言,以天下霸唱的年龄来看,是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一般来说,没有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很难形象的传神的写出来。当然后来,一位退休老教师状告天下霸唱写侵权的事,大家都知道,虽然不了了之,但让人更加相信天下霸唱不是盗墓小说的鼻祖。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