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七大圣除了牛魔王之外,其他六个都哪去了?

《三国演义》有桃园三结义,《水浒传》有梁山一百零八将结义,《西游记》也有花果山七结义。

花果山七结义是孙悟空艺成之后,遍访天下时结识的六个妖王,七人结拜为兄弟。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自称齐天大圣,其他六位也纷纷自称大圣。七大圣按照分别是,平天大圣牛魔王、覆海大圣蛟魔王、混天大圣鹏魔王、移山大圣狮驼王、通风大圣猕猴王、驱神大圣禺狨王、齐天大圣美猴王。

孙悟空大闹天宫,被押在五行山下五百年,随后就跟随唐僧去了西天取经。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只有牛魔王一家出现,其他五个妖王都没有出现。

齐天大圣孙悟空

孙悟空出生于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是仙石孕育而生的石猴。石猴因为寻得水帘洞这一洞天福地,被群猴尊为王,称为美猴王。

美猴王称王之后忧虑身后之事,就独自漂泊去拜师学艺。在西牛贺洲,因缘拜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为师,被赐名为孙悟空,学得大品天仙诀、七十二变、筋斗云。艺成之后的孙悟空斩杀混世魔王,大闹东海龙宫得到如意金箍棒,凭本事慑服七十二洞妖王群妖参贺。

在花果山势力大增的情况下,孙悟空封了二元帅、二将军、四健将管理群妖。孙悟空自己则行千山游四海寻访英豪,结识了六个妖王,结拜为异性兄弟。自此,孙悟空和六个妖王天天饮酒作乐,练习武艺,快活得不得了。

此后,孙悟空大闹龙宫、大闹地府,在天宫偷桃、偷酒、偷丹,搅乱蟠桃大会,最终被如来佛祖镇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孙悟空被唐僧所救,前去西天求取真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平天大圣牛魔王

牛魔王是七大圣中的老大,也是在孙悟空西天取经中,他的结拜兄弟中唯一出现的一个妖王。

牛魔王的家族是个妖怪家族,他弟弟是如意真仙,他老婆是铁扇公主,他儿子是红孩儿,他的小妾玉面公主。牛魔王一家就占据了四个山头,他自身也是法力无边,交友广泛。所以,牛魔王在妖界也是有很大势力的。

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孙悟空先后与牛魔王家族激战。先是与红孩儿、如意真仙发生冲突,在过火焰山时,孙悟空三借芭蕉扇,又与牛魔王大战。牛魔王不仅法力高强,还会七十二变,但是有天上众神、西方金刚拦截,他的克星哪吒也赶来帮忙,终究不敌。最后,铁扇公主献上芭蕉扇才饶了他一命,神通广大的牛魔王就这样被哪吒、托塔李天王带上了天,再也不能逍遥快活。

其他五个大圣去哪了?

孙悟空的六个结拜哥哥,除了牛魔王,还有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禺狨王,但是无论是孙悟空大闹天空后的大战,还是西天取经路上都没有再出现过。这些妖王肯定是没在西天路上出现的,不是西天路上出现的九头虫、金翅大鹏、六耳猕猴等妖怪,孙悟空可以认出牛魔王,怎么会认不出其他几位哥哥。

这五个妖王去哪了?

  • 1、在自己的地盘逍遥

在《西游记》中有四大部洲,分别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孙悟空的六个结拜哥哥是他艺成之后,游海角天涯,四大部洲结识的。孙悟空大闹地府后,“不几日,六个义兄弟,又来拜贺”,可见这六个人并不是居住在花果山,都有自己的势力地盘。七人结拜后只是饮酒作乐,就是属于酒肉朋友。

孙悟空被天庭招安封为弼马温,一怒之下翻出天庭,自称齐天大圣,又打败巨灵神、哪吒三太子。得胜归山后,他的六弟兄前来贺喜,孙悟空对六弟兄说:“小弟既称齐天大圣,你们亦可以大圣称之。” 其他七位妖王亦自称大圣,这个称号是被孙悟空所激,碍于面子称的。在孙悟空惹祸后他们撤去了大圣的称号,就像法力无比高强的牛魔王后来也只是称大力牛魔王。

孙悟空也是很薄情的,在天上大闹一番后,惹来四大天王与二十八宿带领天兵天将围攻花果山。孙悟空率领独脚鬼王、七十二洞妖王大战一番,最后独角鬼王与七十二洞妖王全部被天兵捉走。听到手下群猴报告,孙悟空只是说道“况捉了去的头目乃是虎豹狼虫、獾獐狐狢之类,我同类者未伤一个,何须烦恼?” 他的六个结拜兄弟知道孙悟空的性格,也知道他肯定会惹下大祸,挨着他没有好下场,就回到自己的地盘,再也不和他交往了。

后来,孙悟空果然大闹天宫惹下大祸,七十二洞妖王都被擒拿斩杀了。孙悟空自己也被压五行山下五百年中,五百年间没人敢触碰他,生怕会惹怒天庭,就像后来300多岁的红孩儿都没听说过孙悟空这个叔叔的名字。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几百年不见,兄弟之情早就没有了。

如来所在的大雷音寺是位于西牛贺洲,当年的六个妖王来自于各地,孙悟空没有碰上其他五位哥哥很正常。这五位撤去大圣号后,继续逍遥一方。

  • 2、应劫而死

孙悟空跟随菩提祖师学艺时,菩提祖师曾说修道有着三灾利害,每五百年一次,分为雷火风灾。三灾利害就是所谓的天劫,无论是修仙还是修妖都是违背天理的,上天会给予惩罚或灾难。躲得过天灾就能寿与天齐,躲不过就此烟消云散。菩提祖师传授给孙悟空最厉害的不是七十二变、筋斗云,而是躲三灾之法,可以长生不老。

六大妖王能与孙悟空结拜,肯定都是有本事的,但是面对天劫,牛魔王外的五大妖王不一定能够全部避得过。牛魔王为什么能避得过呢,牛魔王也不是个简单的妖王,他可是也会七十二变的。在三借芭蕉扇时,书中说得明白“好魔王,他也有七十二变,武艺也与大圣一般”。七十二变这个技能在神佛界也只有孙悟空、杨戬少数几个人会。菩提老祖传给孙悟空变化之法就是为了让他躲三灾的,其他五个妖王不见得都会这神奇的法术。

再者,孙悟空翻看生死簿时,飞禽走兽也都是有名册的,孙悟空都能被勾魂,其他人未必不能。地府是有地藏王菩萨坐镇的,也不是谁都能大闹的,这些妖王应劫身死都是正常的。

  • 3、被仙佛界降服或打死

《西游记》中有两类妖怪,一种是天上下凡的,一种是地上的,。孙悟空七兄弟都是属于地上的妖王,属于没有背 景的,在取经路上这种妖怪的结果基本上都被打死了,也有像黑熊精一样的被降服了。

西游中最强的势力,要数孙悟空的花果山势力。花果山有四万七千余口猴子,还有七十二洞妖王尊孙悟空为王,大约有十万余大小妖,孙悟空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妖王。牛魔王法力高强,他们一家占据的山头也是最多,实力也极大。七大圣中的另外五位,能和孙悟空、牛魔王结拜,也是人间第一流妖王。

七大圣虽然都是实力超强,但天庭真正的要灭他们也是轻而易举的。这些妖王都做善事也是不可能的,孙悟空就说过在水帘洞时吃人,“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还要晒干了防天阴哩”。所以,这几个没有背景又和孙悟空结拜的妖王,被天庭降服或打死也是很正常的,就像强如孙悟空、牛魔王最后都被西方降服了。

  • 4、争地盘被打死

西游记中都是一个妖王控制一个山头,只在自己的地盘上活动。如果有强大的妖王出现,争夺地盘也是很正常的,毕竟每个山头都有妖怪控制,要想当老大就得打死以前的妖怪。

孙悟空的地盘就曾被侵犯,在他去拜师学艺时,花果山的猴子猴孙就受到了混世魔王的欺辱。混世魔王原来居住在坎源山水脏洞,趁着孙悟空不在抓走许多小猴子。孙悟空学艺归来后,找混世魔王报仇,斩杀了他,这是第一个抢地盘被杀的妖怪。

再一个就是狮驼岭,青狮、白象、大鹏的地盘。狮驼岭原来是一个国家,叫狮驼国,五百年前大鹏来到此处,把国王、文武官僚,满城大小男女全部吃了。大鹏是最厉害的一个了,吃了满城的人夺了个地盘,关键是还没一点事。巧的是,七大圣中有个狮驼王,如果狮驼王当年就在狮驼国或者狮驼洞,遇到青狮、白象、大鹏,被打杀也是很正常的。

西天取经的路上,天上下凡了很多本领强大的妖怪,关键是都带有厉害的法宝。这些下凡为妖的妖王下凡都是需要地盘的,七大圣中的几位面对他们被杀也很正常。

这就是花果山七大圣,孙悟空、牛魔王之外的五位妖王的去处,或逍遥一方,或应劫而死,或被仙佛界降服,或争夺地盘被杀。孙悟空最后成为斗战胜佛,无疑结局是最好的。

花果山七大圣除了牛魔王之外,其他六个都哪去了?

 孙悟空与牛魔王等六魔结拜,共称“七大圣”。从孙悟空和牛魔王的实力来看,这七大圣绝对是人界最强的妖魔。可是,在取经路上,除了牛魔王闪亮登场,其他五大圣竟神秘消失?这是怎么回事?

  莫非是吴承恩写漏了?

  当然不是,消失的答案,就潜藏在原著当中。

  我们先看看,七大圣是如何走到一起的。

  在斩杀混世魔王之后,孙悟空初步认识到兵器的重要性。他的神通远胜混世魔王,可因为人家有一把魔刀,就打得孙悟空很是狼狈。回到花果山之后,他就开始武装猴兵猴将。他手头没有武器,只能把竹子、木头做成标枪、大刀。

  某日,美猴王忽然静坐处思想道:“我等在此恐作耍成真,或惊动人王,或有禽王、兽王认此犯头,说我们操兵造反,兴师来相杀,汝等都是竹竿木刀,如何对敌?须得锋利剑戟方可。如今奈何?”

  孙悟空悟性奇高,意识到未来可能存在的危机。如此操练军马,迟早会引起他人注意。开始或是人王、禽王、兽王,等势力大了,当然也就会惊动到仙界之王。

  孙悟空行动起来。他先跑到傲来国,抢来了兵器,武装起一支四万七千只猴子的大军。之后,他自己没有趁手的兵器,就跑到龙宫,半借半抢拿来了金箍棒。他知道惹了龙王,事情搞大了,于是“日逐腾云驾雾,遨游四海,行乐千山。施武艺,遍访英豪;弄神通,广交贤友”。

  孙悟空明白,要想干成大业,光靠自己单干是不行的,必须找到好帮手。于是,他在安顿好花果山后,每天都到各处结交大神通的魔王。在这样的情况下,认识了其他六个弟兄。

  也就是说,孙悟空是想借助六大魔王的势力,提高自己的地位,扩大自己的影响。一旦有事,可以引为强援。

  孙悟空是如此想,那其他六大魔王呢?当然也是如此。

  也就是说,七大魔王走到一起,本就不是因为情义。大家都因为势力强大,担心会引起高层——也就是天庭的关注——才彼此借重,彼此利用。

  之后,孙悟空去了天界,受了仙篆,一去就是十多年。因觉弼马温官小,反出天庭。因独角鬼王的劝说,自称齐天大圣。天庭派兵征讨,孙悟空大败巨灵神和哪吒。初次扯旗造反,孙悟空获得大胜。

  此时,六个哥哥听到消息,都来祝贺。孙悟空被佛道围剿,六大圣为何不相助?除牛魔王,五大圣下落如何六位魔王为何此时前来?要知道他们都是一天可游遍四海的大魔头,必然早就知道孙悟空回到人界的消息。可他们没有第一时间赶到,因为他们在观望。一直等到天兵天将被打退,六兄弟才赶来祝贺。

在这样的情况下,孙悟空提议:“小弟既称齐天大圣,你们亦可以大圣称之。”在六魔王听来,孙悟空这句话既是炫耀,又是挑衅。我这个老七都敢称齐天大圣,你们敢吗?

之后,是长长的沉默。许久,牛魔王忽然高叫道:“贤弟言之有理,我即称做个平天大圣。”然后,其他五兄弟纷纷应和。从此可以看出,其他五大圣即便神通不弱,但都是没有胆色的主。唯独牛魔王,豪气不在孙悟空之下。在七兄弟的名号中,牛魔王的平天大圣也最是霸气。

  孙悟空是齐天大圣,与天相等。牛魔王却是平天大圣,把天也要削平。至于其他五大圣,多是对自己神通的夸赞,没有挑战天庭的意味。如复海大圣蛟魔王,自然水下功夫了得;混天大圣鹏魔王,自然飞行速度奇快;移山大圣狮驼王,神力惊人;通风大圣猕猴王,速度迅捷如风;驱神大圣禺狨王(禺狨即金丝猴,形体似猕猴却比猕猴大,从此也可见七大圣排名按照身体体型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当是法术精奇,即便神仙也可驱使。

  天庭在围剿孙悟空之后,为何没有追杀六大魔王?牛魔王在西方路上称霸一方,名气极大,为何没有人称他为“平天大圣”?这个外号可比大力牛魔王牛逼多了!

  只因六大魔王在宴会上,虽自封大圣,但回到自己地盘后,并没有一人敢像孙悟空一样,扯旗造反!

  从二上天庭,受封齐天大圣起,孙悟空就和六大魔王失去了联系。

  也难怪,孙悟空这一去将近半年,在人界也就是过了一百六七十年。这亲兄弟长期不联系都会疏远,更不要说孙悟空与牛魔王这种酒肉朋友了!

  孙悟空偷蟠桃,偷仙丹,反下天庭。在天上也就是小半天功夫,玉帝就派李天王领兵征讨,但人间却也过了数月。可六大魔王无一人前来。

  六大魔王必然怨恨孙悟空,当初说好的同享富贵呢?上了天庭一百多年,也不知道拉哥哥们一把!

  既不能共富贵,也别期望共患难!

  若孙悟空还能击败天庭兵马,那他们六个魔王,还会及时出现前来捧场。

  这世间,从来都是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极难!

  再后来,孙悟空被擒拿、被压五行山,五六百年间,六大魔王没有一人前来探望。

  多年后,孙悟空遇上红孩儿,遇上铁扇公主,遇上牛魔王,都主动提起当初结拜兄弟的事情。一方面,孙悟空想借这层关系,快速通关;另一方面,也证明孙悟空是个真正重感情的人。反观牛魔王,见到孙悟空不念半分旧情。

  那么,六大魔王还活着吗?应当活着。以他们那种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脾性,在西游世界中必然可以混得很好。且看牛魔王就是如此。他把孙悟空当成反面教材:虽然牛魔王法力无边,但不组建军队,不公开造反。即便是人界再厉害的魔王,那不过是土匪头子,面对朝廷正规军,还不是死路一条?

  至于红孩儿嚣张跋扈,居然把土地山神当奴仆,那是因为红孩儿另有靠山。

  以牛魔王的神通,人界已经极少威胁到他的存在。只要他低调做妖,天庭也不会来找他的麻烦。

  六大魔王掩藏起和孙悟空交往的经历,低调而幸福地生活着。蛟魔王等五大魔王分散在人界的东、南、北、中方位,而孙悟空一路西行,自然遇不上。唯有牛魔王太背,住在西方,且老婆、孩子先后干扰了取经大业,最终只落得被斩首,被降伏的可悲结局。

花果山七大圣除了牛魔王之外,其他六个都哪去了?

与凤凰同飞,必是俊鸟。与虎狼同行,必是猛兽。悟空摘不掉妖王的标签。

天生灵胎,后台强大,悟空终成"天选之妖"。金箍棒上"如意"二字暗示了悟空的天命,他六个结拜兄弟就没这种命了。

天庭放任七大妖王,一因顾虑众妖实力,二来他们还算规矩。猴哥却开了一个糟糕的头。打猴看主人,猴哥当然没事,牛魔王的命运变了,剩下五兄弟被抹去一般集体消失……

【1】七大妖王的来历

悟空学艺归来,心怀豪情,遍结天下英豪,初获如意金箍棒,威风一时天下无二。于是有了七大妖王结拜,号称"七圣"。

①老大丨平天大圣牛魔王

大哥名号和悟空齐名。我们看到了,后来老牛展现出的实力果不负此名,七妖之首绝非浪得虚名。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枪打出头鸟,当年的悟空就是那只鸟;擒贼先擒王,后来的老牛就是那个王。

魔界只有老牛有坐骑,避水金睛兽上天入海,这就是地位。其家族实力也很强悍。

老牛坐拥翠云山(芭蕉洞)和积雷山(摩云洞)两处地盘。老婆铁扇公主原为罗刹女,拥有法宝芭蕉扇。原著三处暗示,她已从精怪修到地仙(非正仙)阶段。摩云洞则是老牛和爱妾玉面狐狸的爱巢,羡煞小编也。

红孩儿在火焰山修成三昧真火神通,后自立山头于枯松涧火云洞,混世名号"圣婴大王"。猴哥都被那孩子整怕了。

牛魔王有一位亲弟弟,名号"如意真仙",就是霸占女儿国落胎泉的那位仙家。如意真仙手持如意钩,曾与大圣大战几十回合。

老牛是碧波潭老龙王的座上宾,也与九头虫素有交情。九头虫来历神秘,是西游记里唯一逃走的妖怪,是被悟空和二郎神放走的。

原著交代,牛魔王曾去云栈洞拜访猪八戒,也和沙僧有旧交情。

翠云山、积雷山、枯松涧、火焰山、女儿国、碧波潭都是牛魔王的势力范围,唐僧的仨徒弟都是熟人,牛魔王可谓势力强大,人脉众多。红孩儿明知悟空何许神也,逮住唐僧照吃不误,这就是例子,嚣张来自实力。

天庭和西方怎能眼看牛魔王做大?

②老二丨覆海大圣蛟魔王

蛟,江河水族之首,身躯庞大,通常划归龙族但不是真龙。蛟多作妖,以水作乱。

蛟魔王归四海龙王管辖,龙族在西游记中颇受打压。蛟魔王谈不上背景,但号称"覆海大圣",猴子的二哥实力也不会差。

有人说蛟魔王就是九头虫,牛魔王和九头虫相熟貌似也是佐证。大家怎么看?

③老三丨混天大圣鹏魔王

鹏魔王先祖为尊贵的大鹏家族。

如来说,混沌初开时,天地间第一只凤凰生下大鹏(后面出场的金翅大鹏是也)。鹏魔王应是大鹏家族其中一支的后代。

三哥敢称"混天大圣",空战能力想必强悍,西游记里带个"鹏"字都不凡。悟空飞不过金翅大鹏雕,也未必是鹏魔王的对手。

有人认为悟空的三哥就是金翅大鹏,这就扯远了。悟空重情,见老牛魔王板正地称大哥,见金翅大鹏则完全是另一番情景。

④老四丨移山大圣狮驼王

四哥情况复杂。狮驼到底是个什么鬼?

移山大圣的名字有仨版本: 狮犭它、狮驼和狮狔。"犭它",音tuó,是个死字,后来用"驼"代替或说误用。至于到底哪个为准,繁体版的《西游记》已经查无可查。

可以确定狮驼当和狮有关。狮子被引进中原后融入华夏文化,逐渐向神兽演化,比如龙生九子之一狻猊。狮驼也或为龙子之一,毕竟西游记是神魔小说。

原著里"狮驼山"用的就是本字"驼",狮驼王和狮驼山应该没关系,不过移山大圣能不能把狮驼岭移走,这就不知道了。

⑤老五丨通风大圣猕猴王

猕猴王在众妖中并没多少存在感,或为天下猕猴族群中的王者(不包括六耳猕猴,混世四猴不入十类)。

不过,猕猴王能与牛魔王结拜,并排在悟空前面,必有过妖之处。所谓"通风报信",通风大圣当是聪慧机敏,耳目过人,善听能查,万物洞明,可知天地之间讯息。

猕猴王之能,兄弟皆不能,位列七圣也就不奇怪了,悟空也得呼一声五哥。

⑥老六丨驱神大圣禺狨王

禺,山海经里的白面黑颊长尾猴;狨,即猱,一种软毛小猴子。禺狨王是一种金丝猴王?

禺狨王号称驱神大圣,据说老六之神通可让精怪和神仙退避三舍。看来禺狨王不怕神仙的各种法宝,搞不好会吸星大法,或像星宿老怪一样法力无边,可以以一敌百。

⑦老七☞ 齐天大圣,美猴王

猴哥号称"齐天",却只排七妖之末。猴哥自己说"唯有老孙身小,排行第七"。

"身小"不是指个头小,否则蛟魔王必须是老大。结拜常按年龄或实力排序,"身小"当指年龄小,也反映出猴哥的修行最短,道行最浅,这个排行基本反映了实力。彼时老君还没帮悟空升级,悟空也不是谦虚的猴子。

七大妖王个个实力强劲,然而自从猴哥作孽后,500多年里只有老大牛魔王霹雳登场,剩下五兄弟再也没一个镜头。

猴哥的兄弟都去了哪了?

【2】七大妖王之终局猜想

悟空若不造反,六位妖哥大概潇洒如前。但他打破平衡,开了个坏头。天庭不得不留心其他六妖王,他们更强大,也更老练。

悟空有大能,后台硬,自己惹完祸反倒修成正果,却害苦了其他兄弟。

牛魔王为七妖之首,位高势强,不太好整,只有招安。其他五位妖王的命运就难说了。我们推测一下,其他五妖去了哪?

①归顺佛道派系

兵戎相见多一个仇敌,化敌为友多一股力量。前有悟空归顺,后有老牛归降,佛道竞争,继续吸收有影响力的妖王为我所用,可以有。

本领最强的大哥和小弟都归了灵山,五位妖王倍受打击,实力对折,从前的光景不再,更无心无力图谋抱负。想来大哥的结局也不算差,好歹也在编,不如一起归了去。

话说妖王不灭,新妖难兴,这也不符合神话中的道教利益。妖王归顺也有可能。

②安分守己苟活

反抗天庭,想想五行山;不服西天,想想翠云山。再细思二嫂玉面狐狸的下场。

纵然大哥不算差,悟空更可喜,但妖各有志,一切好处都不如自由来得好。妖终究是妖,正邪两重天,安守初心做个普通妖怪也好。三界平衡,自然也会相安无事。

不过,这种事存在变数。牛魔王家变,因为地盘在唐僧西行路线上。哪天会不会再来一个唐大藏办佛事?万一唐僧像悟空一样也有七个结拜兄弟……

悟空已为天庭敲响警钟。终究是对立阵营,矛盾与和谐的纠缠就是世情,没人知道终章如何。洗尽豪情,且苟且活,未必是坏事。当年悟空被抓,众兄弟不是没这么做过。

③没有避过天劫

"……但到了五百年后,天降雷灾打你,须要见性明心,预先躲避。躲得过,寿与天齐,躲不过,就此绝命。"

道家五术所修乃非常之道,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菩提警告猴子,每五百年将有一劫,天劫来临,鬼神难容。躲过则得造化,躲不过则命绝。

悟空天生灵胎,自有天赋和造化。红孩儿曾透露牛父已千余岁,老牛也精通72变神通。年龄即修行,道行不如牛魔王,造化不如孙悟空,如果五妖王躲不过天劫则命休矣。

妖精都盘踞山洞中,明白原因了吧?其一就是躲天雷、天火和天水。

天劫自有定数。假如个个妖精能躲过,妖界岂不是妖满为患?三界必大乱。

【3】写在最后

神魔小说也要讲逻辑。五妖只是陪衬,来龙去脉可以略过,但必然有逻辑可寻。古人习惯以点代面的手法,孙悟空和牛魔王是主角儿,但也是六妖的代表,包括命数。

五百年后悟空和老牛重逢,老牛不疏因为兄弟关系;老牛也不亲因为对立阵营。

牛魔王只是六大妖王的代表,重出江湖也是被动,暗示了其他五妖王同样在据山为王,只是应该比牛魔王更低调。

牛魔王归顺,暗示众妖王的可能命数;五行山事件后六妖王的表现本身就是一种选择,牛魔王被俘则是避无可避的命数;老祖警告悟空天劫,他的兄弟面临同样的命数。

大家觉得他们五个去了哪儿?我查证过了,反正我们小区没有。

花果山七大圣除了牛魔王之外,其他六个都哪去了?

七大圣指的是孙悟空和他的六个结拜兄弟。七圣实力伯仲之间,地位相当,都是妖界一方巨擘,在孙悟空自号“齐天大圣”后,其他六人接受了孙悟空的建议也以大圣自称,分别是“平天大圣”牛魔王、“覆海大圣”蛟魔王、“混天大圣”鹏魔王、“移山大圣”狮驼王、“通风大圣”猕猴王、“驱神大圣”禺狨王(字打不出来)。

除了牛魔王和主角孙悟空书中交代的比较清楚外,其他五位似乎在之后销声匿迹了,那么我们就打开脑洞,根据书中的蛛丝马迹,来探寻一下五大圣的去向和最终结局。

覆海大圣蛟魔王

对于水族,穷尽一生的终极愿望就是化龙,说这是毕生的追求也不为过。蛟魔王虽然属于顶级的妖仙,但本体却始终是蛟,说明对于化龙,他是有顾虑的,这一顾虑很大可能与自身修为有关。

孙悟空被二郎神捉拿,花果山势力土崩瓦解,六大圣这种酒肉朋友避尤不及,自然不会出头,蛟魔王为了避免因交好孙悟空而受到牵连,于是下定决心,散尽大半修为,以蛟化龙,从此改头换面,在碧波潭栖身,自号“万圣龙王”。

他深知牛魔王实力,于是与之交好,以为保障,同时招实力强大的九头虫为驸马,自以为万无一失。

没想到多年之后,孙悟空又来到此处,为了不再和他有牵扯,所以蛟魔王没有与之相认,也正因如此,最终被不知情的孙悟空打死,正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混天大圣鹏魔王

众所周知,神话故事当中的大鹏和孔雀是了不起的物种,实力颇为强大,即便不是天下间的第一只,也不容小视。

《西游记》中最强的大鹏自然是云程万里鹏,也就是狮驼岭的三当家,不过他不是鹏魔王。鹏魔王是书中出现的另一只大鹏——佛教的白雄尊者!

很多人对他或许印象不深,在唐僧师徒到了灵山后,阿傩和迦叶这两个臭不要脸的因为索贿不成,于是拿了无字经书骗他们。燃灯古佛于是命弟子白雄尊者去追,白雄尊者很有意思,他没有追上告知,而是抢了经书直接扔散花了,让唐僧师徒自己发现,书中说是他胆小,怕孙悟空不分青红皂白迁怒于他,把他伤了。

要知道,此时的猴子已经不是那个当初的愣头青,再不济也不会打伤白雄尊者,所以可能性只有一个,就是白雄尊者与孙悟空是旧相识,怕过多接触被发现。

那么白雄尊者怎么会是妖族的鹏魔王呢?大家都知道,取经是三界大佬计划好的,而护送金蝉子的任务需要有人完成,于是白雄尊者奉命卧底在妖族中,寻找实力强大又有慧根的大妖上报如来,供其选择。

这也能说明为何狮驼岭的大鹏从未见过孙悟空,却对他的很多事了如指掌,这正是因为大鹏和白雄尊者同为佛教又是同一物种,这一切都是白雄尊者无意间透露给他的。

移山大圣狮驼王

狮驼王一定不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青狮,但是他与狮驼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我看来,西游开始时,狮驼王已经战死了。

大家都知道,最早的时候,青狮、白象占据狮驼岭,而大鹏占据狮驼国,两个离的不算远,但分属不同势力的地方却同以狮驼为名,这只能说明在一开始两个地方隶属同一个管理者,这个人就是狮驼王。

狮驼王在离开花果山后,为了避祸,杀死了原本国王,幻化成其模样,并更国名为狮驼国,狮驼岭归属其势力范围,也随之更名,之后青狮、白象临凡,霸占狮驼岭,大鹏又降临,与狮驼王展开激战,最终狮驼王棋差一招,战死,或许大鹏就是从那里开始与青狮、白象结盟的。

通风大圣猕猴王

猕猴王最难辨别,与之相关的似乎只有六耳猕猴,但是如果他是六耳猕猴,怎么会和孙悟空一模一样?

通风大圣本领高强,但没有势力,是孤家寡人,从花果山聚会起,就羡慕孙悟空,羡慕万妖来朝、叫板天庭,直到孙悟空被镇压。

他以为,终了五行山就是孙悟空的归宿,可是没想到孙悟空摇身一变,成了唐僧的弟子,只要取经成功,就能修成正果,从此摆脱妖仙的身份,入释成佛。

于是,羡慕变成了嫉妒,几近扭曲的心理让猕猴王彻底疯了,他从内心相信他才是孙悟空,又用不知名的功法将模样幻化成与孙悟空一样,让人无法辨别。

所以,孙悟空认不出他,他也认不出孙悟空,因为他真的相信,自己才是悟空,这也是除了谛听和如来,其他人辨别不出的原因,试想,连自己都相信,又怎么会骗不过别人呢?

驱神大圣禺狨王。

禺狨王是个什么动物我不知道,但应该是灵长类,身份看似毫无头绪,其实恰恰相反,他的身份最明显,只不过换了一个名字。

他与其他兄弟不同,他是一个极爱自由的人,一切随心,所以他没有固定势力范围,只爱到处兴风作浪,乐此不疲。

孙悟空在取经途中,曾找国师王菩萨搬请救兵,国师王菩萨只派了小张太子率人前往,理由就是新收服了水猿大圣,本尊无法分身。

水猿大圣就是驱神大圣的化名,保留了大圣,改掉了驱神,这也是为了与孙悟空事件划清界限。

之所以如此笃定,因为上古神话中,兴风作浪的水猿叫做无支祁,西游中虽然没提这个名字,但在《西游记》更早的一些元曲中,有无支祁是孙悟空姐姐的设定,《西游记》应该是受此启发,所以出现了驱神大圣这个人物,只不过身份变成了义兄。


综上所述,除了牛魔王和孙悟空书中有了明确交代之外,覆海大圣化身万圣龙王,被孙悟空打死;混天大圣任务完成,回归灵山,继续做白雄尊者;移山大圣霸占狮驼国一带,最终被入侵者所杀;通风大圣妒恨成狂,化身六耳猕猴,最终被孙悟空打死;而驱神大圣被国师王菩萨镇压。

老实说,这多少有些牵强附会,您如果不喜欢,就当我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吧,毕竟不同的人对书都有不同的解读。

花果山七大圣除了牛魔王之外,其他六个都哪去了?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孙悟空天生石猴,独生子女一个,实打实的花果山“F 1”。取经路上有了八戒、沙僧、白龙马三个师兄弟,成功升级 为“F4 ”。其实在取经之前,孙悟空在花果山还有六个结义兄弟,绝对堪称妖界天团 “F7”。

孙悟空从菩提祖师的培训学校高分毕业后,通过闹龙宫、闹地府、抗天庭等一系列营销炒作,果然打出了名声。除了有数万猴子猴孙,七十二洞妖王外,还结识了当时江湖上已经成名成腕儿的六大魔王。

这六位分别是牛魔王、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禺狨王,加上美猴王孙悟空,合称“七大魔王”,共同结义为七兄弟。

孙悟空自封齐天大圣后,觉得自己一个人牛逼不过瘾,便挑唆其他六位兄弟一起牛逼。

于是便有了平天大圣牛魔王、复海大圣蛟魔王、混天大圣鹏魔王、移山大圣狮驼王、通风大圣猕猴王、驱神大圣禺狨王,这七大魔王摇身一变为“七大圣”了。

所以请注意,在《西游记》中,可不止孙悟空一个大圣,而是如假包换的七个大圣。而且,牛魔王的“平天大圣”一点儿也不比孙悟空的“齐天大圣”低调,牛头和猴头一样霸气。(平天大圣 牛魔王)

除了牛魔王和美猴王,其余五大圣在书中着墨不多,存在感不强,我们有必要多解释一下。

这七大圣中,其实有三只猴子。除了老五猕猴王和老七美猴王孙悟空,老六禺狨王也是一只猴子,“禺狨”者,金丝猴也。

老二蛟魔王虽是魔王,却是地道的龙种,原为北海龙王之子,因长相丑陋而被北海龙王抛弃。

于是这七大魔王或七大圣,便是由三只猴子和一头牛、一条龙、一只大鹏鸟、一头狮子组成,阵容绝对豪华。

在后文中,除了牛魔王,其余五大魔王消失不见,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孙悟空大战天兵天将时,不见六个结义兄弟的影子,被压在五行山下 500 年,这些兄弟们也不闻不问。西天路上遇到困难,猴子四处搬救兵,也没见请来六位兄长中的任何一位,确实奇怪。

回头一想,道理其实也很简单。猴子斗天斗地斗鬼神,对方来头越来越大,猴子捅的篓子也越来越大,其余六个大魔王销声匿迹也在情理之中。

作者也正是借用其余六大魔王的藏头露尾来凸显孙悟空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用对比的手法来塑造猴子的无畏和可爱的形象。(复海大圣 蛟魔王)

如果说其他魔王的消失是作者的有意设定,那么他们消失的彻底吗?在书中还能找到他们的影子吗?

比如鹏魔王是不是如来的舅舅金翅大鹏鸟?狮驼王是不是就是住在狮驼岭的妖怪?

此外,九头虫是不是老二蛟魔王?蛟魔王娶万圣公主为妻,万圣公主为碧波潭万圣龙王的女儿,而万圣龙王恰好就是牛魔王的好基友。娶了龙王的女儿,蛟魔王牛魔王又曾经是结义兄弟,这事看起来似乎也挺合乎情理。

但九头虫帮助万圣龙王父女偷佛塔舍利和王母娘娘的灵芝仙草,这与以前那个做事小心谨慎,万万不敢帮猴子出头的蛟魔王相比,性格差距似乎有点大了。

以前不敢惹天庭,现在敢惹王母了,难道五百年后长本事了?还是被美女老婆迷了心窍?

(通风大圣 猕猴王)

最让人纠结的便是六耳猕猴到底是不是猕猴王?

在“真假美猴王”中,佛祖曾说“天下有四种猴子不在十类之中,其一为移星换斗的灵明石猴,其二为避死延生的赤尻马猴,其三为能拿日月的通臂猿猴,其四为万物皆明的六耳猕猴”。

六耳猕猴的本事有孙悟空亲自鉴定自不必说,绝对称得上是“猕猴之王”。佛祖所说的“万物皆明”与猕猴王的称号“通风大圣”又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六耳猕猴对孙悟空是了如指掌,没做过兄弟恐怕没人会信。

(驱神大圣 禺狨王)

如果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都能找到对标的对象,那么一个天大的 bug 就出现了,作为一部传世的经典之作,作者怎么如此大意?七大魔王都有出场,缘何单单少了老六禺狨王?

我们只能说这只能算是后世的解读,而非作者的本意,这些能在后面情节中找到对标对象的魔王们,不过是情节上的一种巧合而已。

毕竟,挂一漏万可以,挂万漏一就说不过去了,这是传世经典而非高智商犯罪的推理小说。

(混天大圣 鹏魔王)

五大魔王的集体失踪,还有两个可能的解释,一个是空间,一个是时间。

从空间角度看,西天取经主要活动在西牛贺州,而牛魔王恰好住在西牛贺州的西天取经路上,与孙悟空不期而遇。

其他五大魔王可能住在花果山或北俱庐州等其他地方,自然巧妙而幸运的错过了。说不定这五大魔王在其他地方称王称霸,生活的风生水起,谁又能说得清呢??

从时间维度看,我们可以大胆的猜测,其余五大魔王都已经死了。这个脑洞有点大,但也不是不可能。孙悟空要不是误打误撞到了地府,勾了生死簿,那么他在 300 多岁时也已经死了,况且此时又已经过了 500 年。

毕竟除了天地日月,人有人寿,妖有妖寿,西天路上的大小妖怪之所以要吃唐僧肉,无非想求个长生不老,说明他们都是有生命寿数的,五大魔王自然也不例外。假如都长生不老了,还吃个什么唐僧肉?

即便是七大圣中的老大牛魔王,也不是长生不老之身。要不然红孩儿捉了唐僧,为啥要去请牛魔王来吃呢?牛魔王就是靠吃人修炼的,如果已经长生了,干啥还要千里迢迢来吃唐僧肉?火焰山附近没人啦?

花果山七大圣除了牛魔王之外,其他六个都哪去了?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西游记》中的七大圣:平天大圣牛魔王、覆海大圣蛟魔王、混天大圣鹏魔王、移山大圣狮驼王、通风大圣猕猴王、驱神大圣禺狨王、齐天大圣美猴王组成。

这七个人结拜为兄弟,孙悟空自称齐天大圣,其他六个也自称大圣。

但最后只出现了一个牛魔王,为什么呢?

其实很简单,孙悟空取经的道路是向西到天竺,而六个大圣不可能都住在这条道路上。

实际上,如果不是孙悟空过不了火焰山,被迫去找牛魔王的夫人铁扇公主借扇子,她和牛魔王也没有交集。

当时牛魔王已经在玉面狐狸那里,不可能和孙悟空遇到。

有人说,为什么孙悟空被玉皇大帝抓住时,其他六个人不出来。

大家注意,牛魔王连个手下都没有,只有一头避水金晶兽。

虽然牛魔王法力高强,一个人孤掌难鸣,最后还是被生擒了。

而孙悟空有数千猴精还有四万八千妖魔,尚且对付不了天兵天将,多了这几个孤身的魔王来又有什么用。

况且,这些人不过是结拜兄弟,并不是亲兄弟。这种情况下,连西方如来佛祖都出动了,谁敢支援孙悟空肯定死路一条,谁又敢来找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