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家将、杨家将、呼家将、岳家军中的第一猛将分别是谁?
宋朝是演义小说最多的朝代,有呼杨高郑,岳家将,还有曹家将、石守信家族、狄家将,还有正史记载的种家将、折家将。
在演义小说中都会有一个猛将,力大无穷,无人能敌。《隋唐演义》中是李元霸,《薛家将》中是薛葵,《曹家将》中是曹克让,种家将、杨家将、呼家将、岳家将也不例外。
种家将种家将的名气远没有杨家将、岳家将这些名气大,但是在历史上种家将才是真正厉害的名将家族,其他的是演义,种家将却是正史。种家满门忠烈,种家子弟五代从军,种世衡、种诂、种谔、种诊、种谊、种朴、种师道、种师中等全是将才。在北宋中后期种家子弟为抵御西夏、金人的侵略前仆后继,数十人战死沙场,种家军更是无数将士血染黄沙。
种家军的开山人是北宋名将种世衡,是范仲淹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曾施离间计除去西夏大将野利刚浪棱、野利遇乞。杨家将的七狼八虎出幽州是虚构的,种世衡却是真实有八个儿子,都在军中服役威震边疆,种诂、种诊、种谔号称“三种”。种谔就是《水浒传》中的老种经略相公,青面兽杨志曾在他手下当差,史进的师傅王进也是前去投靠他。在种谔之后种师道、种师中、种朴号称“小三种”,继续率领种家军浴血奋战。种师道就是小种经略相公,《水浒传》中鲁智深是他手下当提辖。
种家名将辈出,但要说种家军第一猛将还是靠一己之力,扭转战场局势的神射手——王舜臣。
在一次与西夏的战争中,主帅种朴遭遇埋伏战死,宋军惨败而逃。败逃的宋军后有上万的羌骑乘胜追击,前面又遇到狭窄的关隘不能通过。关键时刻王舜臣挺身而出,拿弓独立败军之后。羌骑最前方是七个先锋,王舜臣对身后的军士说:“我要最前面的几个人眉间开花。”王舜臣开弓连射三箭,三骑面部中箭而死,剩下的四人策马后退,王舜臣又连射四箭,力劲贯穿四人后背,落马而死。王舜臣的这一手箭技震慑的后面羌骑一时不敢上前,宋军趁机重整队形。没过多久,羌骑又前冲上来,在激战的四个小时里,王舜臣接连射出上千只箭,并且箭无虚发,射到手指破裂,血流满臂。正是由于王舜臣神乎其技的箭术,羌骑不敢再战,宋军士气大震得以成功退回。
王舜臣的这一手神箭,不是演义小说虚构,在《宋史·种世衡传》中有明确记载。“引弓三发,陨三人,皆中面;余四人反走,矢贯其背。”,“自申及酉,抽矢千余发,无虚者。” 这些记载都显示了王舜臣高超的箭术,在历史上少有。
杨家将杨家将演绎了杨家几代对辽国和西夏英勇作战,前赴后继战死沙场的故事。老令公杨业、佘太君、七郎八虎、杨宗保、穆桂英、杨文广、八姐、九妹、杨门女将等杨家人物,几乎都是家喻户晓。杨家将的故事有七郎力劈潘豹、七郎八虎闯幽州、血战金沙滩、十二寡妇征西、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等等都是在民间广为流传。
杨家将最兴盛时期,有一杆金刀八杆枪,金刀老令公和七郎八虎。在七郎八虎中,最猛的还是要数杨七郎杨延嗣。杨七郎善使一杆虎头乌金枪,在评书中为一杆丈八蛇矛大枪,力大无穷,并且性如烈火,是冲锋陷阵力敌万人的猛将,曾在打擂台上力劈潘豹。在幽州之战时,七郎单枪匹马闯幽州,一路飞奔而至,枪挑梁兴州,马踏芦沟桥,连闯辽军三道营盘,败辽军大将肖天佑,直奔幽州城下。在潘仁美公报私仇的情况下,风尘仆仆饥肠辘辘的七郎仍击杀辽军数名大将,力杀四门。可惜,最后七郎还是没有躲过潘仁美的陷害,被连射一百单三箭,七十二根穿胸而过,惨烈死去。
杨家将七郎勇猛,还有一个人比七郎更猛,就是杨门女将大刀王兰英。王兰英是北汉王令公王怀的女儿,王怀当年和老令公杨业交好,王兰英还没出生就和杨六郎指腹为婚,后来因为两家多年失去了联络,杨六郎才娶了柴郡主。
在遂州城,杨六郎大摆牤牛阵,被辽军破去后,自己也被打伤落荒而逃。杨六郎跑到童山,遇到了在这里的王兰英一家,这姑娘身高九尺开外,丑得不行,脾气也暴躁,不过却是力大无穷,有一身惊人武艺,使用一口门板大小的大刀,无人能敌。王兰英听说杨六郎打了败仗,脾气暴躁的她立马要前去遂州会会韩昌。来到遂州城前,王兰英当先开路冲进去,大刀挑拦路障碍物,砍杀辽兵一大片。
王兰英来到遂州后,杨六郎保举她为主将,领兵破辽。这一战,王兰英力劈辽国仇旺、仇朗、龙路、龙快四猛将,又重伤辽国元帅韩昌,接连收复大片失地。奈何杨六郎不喜欢王兰英,王兰英一气之下领兵去西岐州平反,在军师刘云侠的帮助下,王兰英刀削金木耳手下四大金刚、八员猛将,后又自立为西岐王。在寇准和杨六郎被辽国奸细王强陷害要带往辽国时,在客栈总兵左国忠想要救助却不敌。正逢王兰英也在这家客栈,在刘云侠的劝说下,刀劈王月茹,生擒王强。王兰英恨杨六郎的忘恩负义,也不愿见随后的佘太君等人就离去,只有刘云侠留下一封信“久后若有为难处,需请大刀兰英女。”
在辽国大摆天门阵时,杨宗保三请穆桂英下山,穆桂英赶奔边关时正好碰见举家搬往西岐的大刀王兰英。杨宗保、穆桂英两人请王兰英前去边关帮忙,不过王兰英被杨六郎伤透了心,怎么也不肯前去,临分别穆桂英把多年的嫁妆全部赠给了王兰英,让王兰英很是感动。
穆桂英破天门阵的玉女阵时,遇到背有三皇剑的黄凤仙,无人能敌,不得不前去西岐求贤请王兰英。经过穆桂英前往西岐,王兰英前往边关,杨六郎亲自道歉要给她牵马坠镫,解除了她之前的怨恨。随后,王兰英奋勇闯玉女阵,生擒赵子清,杀赤水、赤火,吓跑赤风,救杨宗保、杨宗勉,又大战黄凤仙,最后更是斩杀颜容,大破天门阵。
呼家将《呼家将》也是很为流传的演义小说,评书界有“金呼家、银杨家”的说法。呼家第一代是铁鞭王呼延赞,呼家都是用使用双鞭,《水浒传》中五虎将之一的双鞭呼延灼就是呼延赞后代,所以说金鞭呼家,银枪杨家。
呼家将开始从双王呼延丕显全家被奸臣所害,全家三百余口被杀埋在一起,只有呼延守用、守信两兄弟在忠臣的帮助下逃脱。其后呼延守用的儿子呼延庆、呼延平、呼延登,呼延守信儿子呼延明等在众兄弟和朝中忠臣良将的帮助下报仇雪恨。
呼延庆是呼延守用逃离京城时,在大王庄招亲所生的儿子,是书中的最主要人物。呼延庆自幼跟随王鳌老祖学艺,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在他下山时,师父送给他一杆丈八蛇矛枪,一条十八节钢鞭。呼延庆的故事有很多,在相国寺打擂力劈凶僧欧阳子英,大破连环阵挑翻十几辆“火车”,率军围困汴梁杀奸臣报仇雪耻。
呼家将中最猛的还是要数呼延庆的弟弟呼延平,呼延守用一路逃跑一路也娶了几个妻子,呼延平是呼延庆同父异母的兄弟,两人武艺或许不相上下,但是呼延平力气更大。呼延平从出生后就被托付给杨五郎,学得五郎一身绝艺,呼延平更是力大无穷,使用一条四百斤的大铁棍(也有版本是扁担),一力降十会,经常是几棍磕飞对手武器,再用大棍砸死。呼延平最扬名的一战是北国比武,先是和石虎比试躺在钉板上表演胸口碎大石,相比石虎震碎一块石板,呼延平直接叠加三块石板让石虎砸,不仅碎石板,钢钉都被压弯。呼延平露了这一手后,石虎还不知进退要比武,被呼延平砸死,随后石虎哥哥石龙又不服比试也被砸死。呼延平连续击杀北国两员猛将,降龙伏虎,威震北国。
岳家军《说岳全传》写的是岳飞、岳雷带兵对抗金国的英雄故事,在书中也是有着很多猛将,岳家军有高宠、陆文龙、岳云、张宪、杨再兴、何元庆、余化龙、伍尚志等猛将,不过毫无悬念的第一猛将就是高宠。
高宠
高宠是是五代第一名枪白马银枪高思继的后代,使一杆碗口粗细的錾金虎头枪,勇猛无敌。
在宋高宗被围困牛头山时,高宠前去牛头山救驾,碰到押运粮草的牛皋就上前前来献献武艺,一人独斗牛皋、郑怀、张奎三人,这还只是献武艺并不算真正厮杀,牛皋不说,郑怀、张奎都是一流的武将,武艺不俗,两人联手都挡不住高宠二十合。在到达牛头山后,高宠一马当先在金营杀开一条血路,连挑金军四个元帅金花骨都、银花骨都、银花骨都、铁花骨都,都是是被他一枪挑死,金军大将金古渌更是被一枪挑到半空。
在宋金的决战开始后,岳飞与金兀术交战十数合不分胜负就鸣金收军,高宠一见岳飞没分胜负就要上前会会金兀术,冲上前去,劈面一枪就把金兀术杀败。随后,高宠单枪匹马在金营如进无人之地,又要前去烧毁金军粮草。金军元帅哈铁龙连忙吩咐推来铁滑车,铁滑车据说是秦末韩信所造,曾用它困住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项羽,每辆至少有千斤之重,表面还有铁刺。高宠如西楚霸王一样力大无穷,连挑十一辆铁滑车,可惜高宠没有项羽的乌骓马,自己没事,马却累的力尽筋疲口吐鲜血,把他掀下来被随后的铁滑车砸死碾碎。
种家将、杨家将、呼家将、岳家军中的第一猛将分别是谁?
一人射千箭阻万骑的王舜臣;力战四门救圣上的杨七郎;武艺高强的呼家兄弟;枪挑铁滑车的高一枪。
大宋将门很多,包括北宋的四大将门,折家、种家、姚家、杨家,还有小说史上的“三大家将”之一的呼家将,以及后来的岳家军。下面说说这四家最猛的具体情况:
种家——偏将王舜臣种家第一代是种世衡,范仲淹在总领西北军务时将其提拔,从此种家将五代在百余年时间里全部守卫在北宋的西北边疆、抗击西夏,后面远不及前三代厉害。关于种家的相关小说并没有像杨家将、呼家将、岳家军那么多,大部分都是《宋史》里记载。
其中出名的是一代种世衡,利用旧城垒修筑了“青涧城”,成为了西夏进军路线上的一根钉子,又用离间计除掉了西夏两个大将,野利遇乞和野利刚浪棱,使西夏实力大减。二代出名的是种诂、种诊、种谔三人,合称“三种”,这三人各统帅一支部队。如种谔曾率军进攻米脂,用伏兵突袭西夏军援军,截为两段以少打多,获得大胜。三代出名的种师道、种师中、种朴三人,合称“小三种”。
如果要评猛将,不考虑谋略。小王觉得种家将统率的部队中,一个叫王舜臣的偏将应该是第一猛将了。
在一次战斗中,种谔之子种朴被上级逼迫出兵。敌军知道种朴要来的信息后,设立埋伏圈将种朴的部队切割成两段,种朴退无可退力战而亡,一部分败退的宋军撤回,被堵在一个峡谷处,撤退很慢。但敌军仍在追击,偏将王舜臣一人射箭阻击。
追击来的有上万骑兵,正常情况下一人再牛也不过是螳臂当车。但王舜臣阻击成功,他看到骑兵队伍最前的七人,认为这是比较凶悍的首领,于是说下豪言:
“吾令最先行者眉间插花。”
射箭三发,七人中三人面门中间而亡,剩下四人赶紧调头回撤,王舜臣再发四箭,射中背部。一时间,上万骑兵止住了脚步没有敢上前的。等敌军整顿再次进攻后,王舜臣在2~4小时内,抽箭矢射出了千余支,没有不中的。导致手指皮肉开裂,敌军就不敢再进攻了。
这是一人之力力挽狂澜,由于地处峡谷,不仅撤退的宋军一时无法走脱,追击的敌军也不能大面积展开,给王舜臣阻击带来了便利条件。如果一马平川之地,小王觉得王舜臣没有时间来快速拉弓,瞬间就会被敌军的骑兵淹没。
杨家——七郎杨延嗣杨家将的小说、评书版本太多,有个版本《杨家将》七郎最为厉害。
宋太宗亲征辽国,在幽州时中计被困城内, 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八王叫皇上写血书搬请杨家将相救,求救信送到后,七郎杨延嗣率先单枪匹马前往幽州。
刚离芦沟桥不远,辽国元帅韩昌手下大都督梁兴州带着三百番兵拦住了去路,身穿盔甲,手持一条金棍,结果被七郎一枪给挑死了。来到幽州城外,看见辽国营盘绵延不绝,七郎双手拧枪,直接踏营。
右军元帅肖天佑,骑着黄黯马,手持勾楼古月象鼻子大刀,身穿金盔金甲紫战袍,带着十几个大都督前来阻拦,没几个回合左大腿被七郎扎了一枪败走,七郎就像象虎入羊群一样,直接杀到了幽州城下。
潘仁美个老贼想设套害七郎,于是让七郎从西门绕北门、再绕东门、南门,杨七郎就拨马往北城跑,后军大帅苏天龙手擎巨齿飞镰合扇板门刀拦截,打了七八个回合后,又被一枪打在肩膀上败走。随后绕到东门,两下就弄死了沙里海、沙里江两个大将,最后大战韩昌。由于没有进食、饿的头晕眼花被韩昌砸下了马,幸亏杨六郎及时赶到。
于是,杨延嗣在人困马乏的情况下力杀四门,靠着这一战成为了杨家将中最勇猛的。不过后来死在乱箭之下。
呼家——呼延庆和呼延平“呼家将”在小说中,和杨家将、薛家将并列为三大家将,评书中又加了个曹家将,并列为四大家将。都说“金呼家”“银杨家”,主要是呼家金鞭、杨家银枪。
在《说呼全传》里,呼延庆拜云中子为师,学得记录了秘典法术的天书,自此十八般武艺大为精进,不过这书里内容不是很多。是在评书中比较无敌,跟张飞一样手持丈八蛇矛枪,或者“困龙宝戟”,相国寺力劈凶僧,大破连环阵,斩庞籍无人能挡。
不过他弟弟呼延平也是猛将,手使400斤扁担,在北国比武中表演胸口碎大石,底板的钢钉都被他压弯了。跟石虎的交手中,一扁担拍死了对方,又一下打死了石虎的弟弟石龙,震惊全场。这属于典型的一力降十会,力大砸死人,再多的技巧在绝对的力量面前没有丝毫作用。
岳家——高宠《说岳全传》武艺高强,力大无穷,是岳飞手下第一猛将。初登场时战败牛皋、郑怀、张奎三人联手,使着一杆錾金虎头枪,有万夫不当之勇,人送外号“高一枪”。
最牛的是枪挑铁滑车。这个东西就是铁车前面都是铁锥,从高处推下去,惯性作用下铁锥扎死一条线上的人。由于高一枪就挑飞了金兀术的头盔,吓得拔马就跑。高宠杀的性起,手持长枪直踹金营,枪下无一合之将!
没人挡得住,金兀术没招只能引诱高宠到高处,来用铁滑车杀他。一般人面对这种死沉死沉的,估计一两辆就力竭而亡,高宠却一口气把金兀术珍藏多年的十二辆全挑飞了!
但战马受不了,马失前蹄,高宠重心不稳、惨死在第十三辆“铁滑车”之下!像金弹子、岳云、陆文龙都比他差一点。
不过这上面几人,除了王舜臣是正史记载外,其他都是小说评书里的,经过艺术加工的不可信,因为艺术来源生活,却高于生活。
评书人、小说作者都是为了吸引人或者寄托一些情感,在塑造这些猛将时赋予了太多的传奇色彩,故事也大多离奇曲折,甚至不少的杨家将作品都接近于神话演义。所以了解一下当个谈资就好,要真当历史就过了。
种家将、杨家将、呼家将、岳家军中的第一猛将分别是谁?
种家将似乎原形就是老种经略、种经略带的部队,小说里面王进、鲁智深都是当时比较厉害的人物,至于第一猛将不得而知。
杨家将里面杨七郎丶大刀王怀女都很厉害,会排兵布阵的只有杨六郎丶佘太君丶穆桂英等人。
呼家将里面当属呼延庆。
至于岳飞传里面高宠陆文龙曹宁岳云都很厉害。
种家将、杨家将、呼家将、岳家军中的第一猛将分别是谁?
两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波澜壮阔却又悲剧色彩深厚的时代,虽然两宋以富庶闻名,但开国皇帝重文轻武、对武将的过分遏制和提防以及冗兵冗员,却让两宋一直到最后灭亡都未能实现大一统。开国皇帝赵匡胤的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愿望终两宋几百年时间都只是个梦想。
和宋、辽、金、西夏、大理、蒙,古等朝代并存,也让两宋时期涌现出来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比如种家将、杨家将、呼家将、岳家将等都是出自这个时期,他们都是自己的满门英烈展示了什么叫做尽忠报国。
下面简单讲一下题目中所问的四个闻名的世家中第一猛将分别是谁。
种家将种家将并不像杨家将和岳家将那么有名,甚至连呼家将、高家将都比种家将要出名。很多人听说种家将,可能只是在《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曾提的一句话:“洒家在小种经略相公手下任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曾称过镇关西”。这里面的小种经略相公,老种经略相公都是种家将的一员。
鲁智深
北宋时期的西夏盘踞西北地区,是北宋的心腹大患之一。北宋最能打的西军就一直驻扎在宋和西夏边境。而种家就是西军中最为精锐的一股力量。
种家将并不以勇武著称于世。他们更多靠的就是个人智慧,以及西军的吃苦和善战。种家将的创始人叫做种世衡。种世衡从小就聪慧无比,在他的叔父,北宋著名隐士种放的帮助下,靠恩萌进入仕途,但因为性格的原因一直得不到重用。
种世衡
直到宋和西夏的战争爆发,北宋战败,种世衡审时度势,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得到了当时主持西北战事的名臣范仲淹的赏识,从而开始发挥才能,渐渐崛起。种世衡利用羌人,组成了战略强悍的“蕃兵”,在和西夏的多次冲突中获胜。他还利用西夏皇帝元昊的多疑,成功使用“反间计”,借刀杀人,将元昊的左膀右臂野利旺荣、野利遇乞除掉,立下了大功,甚至和当时的名将,“涅面将军”狄青齐名。
可以说种世衡既是种家军的开创者,也是种家军成就最大的,可算是第一“猛将”。
杨家将杨家将的故事广为人知,虽然版本众多,但大体内容还是相似的。杨家将的开创者和原型就是北汉投降宋朝的将领杨业,杨家将中称他为杨继业。他娶了佘赛花为妻,佘同折,应该是同时期名将世家折家的后人。杨继业生下了七个儿子,又收养了部将的一个后人,合称为七郎八虎。
杨七郎
如果说杨家将中的第一猛将是谁,如果狭义上讲,只论有杨家血脉的话,但第一猛将肯定是杨七郎杨延嗣,但如果广义上讲,只要是和杨家将血脉相连,休戚与共,有直接关系的都算的话,但第一猛将应该是在六郎之妻大刀王怀女,也就是王兰英以及六郎儿媳穆桂英两人中挑选。
王怀女曾经数招就击杀杨七郎激战三十个回合也未能拿下的辽国统帅韩昌,而穆桂英作为演义中骊山老母的传人,战绩更是出色,曾经在怀孕时还几个回合就拿下了武功仅次于七郎的六郎杨延昭。
穆桂英
呼家将呼家将的开创者是金鞭呼延赞,《说呼全传》讲述的就是呼延赞之子呼延丕显被奸臣庞文陷害,全家满门三百余口被杀,呼延丕显之子呼延守勇(呼延守用)、呼延守信与奸臣斗争的故事。
呼家将中的第一猛将毫无疑问是名气更在的呼延庆,他是呼延丕显的孙子,从小就表现出了过人之勇。不只是文才出众,可以过目不忘。而且天生力气超大,有九牛二虎之力。他拜师王禅,学艺多年,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手持两柄铜锤,有万夫不当之勇。
呼延庆
十三岁的呼延庆艺成下山后,在回家认亲的过程中就打败了呼家有名的猛将呼延豹、呼延龙,和他的叔叔守信剧斗上百回合不分胜负,潜力巨大。等到年龄渐长,呼延庆也成了呼家的武力担当,真正的第一猛将。
岳家军岳家军是由北宋末年,南宋初期的抗金名将岳飞领导的抗金军队,以牛皋、董先各部义军为主干,后陆续收编杨么等农民军部众,吸收山东两河忠义社梁兴、李宝等,汇成大军,以纪律严明著称,俗有“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美称,在和金军的作战中,靠着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岳家军屡次获得胜利,以至于金军中流传一句话:“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家军的事迹主要来源于演义小说《说岳全传》。
岳云
岳家军的第一猛将,如果狭义上说,必须是指姓岳,也就是岳飞血脉的话,肯定是岳飞的大儿子,有“赢官人”之称的岳云。岳云十二岁就离家来投奔父亲,天生就力大无穷,手持两柄银锤,是早期岳家军最强武力,曾和金军早期第一猛将完颜金弹子大战八十回合,在牛皋的侧面间接帮助下,击杀金弹子。
而广义上的岳家军则是指岳飞麾下所有人员,第一猛将则毫无疑问是高家后人高宠。他在宋高宗被困牛头山时奉母命投奔岳家军,担任统制一职。高宠曾经一人之力轻松战胜岳家手下猛将张奎、郑怀和牛皋,一枪击败和岳飞不相上下的金兀术,最终在冲击金国粮草重地时,被金军放下重达千斤的铁滑车,高宠连挑十一辆后马匹承受不住倒地,高宠躲闪不及被碾身亡。
高宠
种家将、杨家将、呼家将和岳家军中,除了种家将名气不显,相对来说故事更加写实,比如种世衡的事迹,都是正史上记载了的。其他多是来源于演义以及评书等文学作品,有夸大的成分,甚至带有神话色彩,比如穆桂英就是神话人物骊山老母的弟子,岳云也是雷神转世,高宠则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所以当成娱乐就好。
种家将、杨家将、呼家将、岳家军中的第一猛将分别是谁?
种家不熟,但历史上大宋西军以种、折两家为代表……演义中,杨家第一猛将为杨七郎延嗣,呼家第一猛将为呼延庆,岳家嘛自然是双锤小将岳云。
种家将、杨家将、呼家将、岳家军中的第一猛将分别是谁?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翻看历史,我们每一个人所能看到的东西都不一样。
在鲁迅先生的眼中,他看到的是吃人;在钱穆先生的眼中,他看到的是格局••••••而我们更多的人,在历史中看到的其实就是——人。
这些人有英雄,有小人,有文士,有美人,有帝王,有刺客••••••但不管人们看到的是什么,相信没有人会不喜欢英雄。
分析英雄构成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以悲壮为笔,以血肉为墨,所创作的历史赞歌。在这首赞歌中,有牺牲,有奉献,有不屈,有抗战。
而中国历史上的英雄赞歌,是足以令国人永远自豪的。上到三皇五帝,下至近现代史,中国从来没有缺乏过英雄。
而人们口中最耳熟能详的英雄,恐怕就是薛家将、杨家将、胡家将、岳家军、戚家军。
- 杀四门,杨家有郎为延嗣
在中国传统家将演义中,最广为流传的,那一定是杨家将。而杨家将中,大家一旦提起杨家的第一猛将,那非七郎杨延嗣莫属。
个人作为一个曲艺爱好者,不能说是把有关杨家将的作品都看过,但自信地说,比绝大多数的人还是更了解杨家将的。
整个杨家将的大系列,是一个很庞大的体系,全名叫杨家九代英雄传。从第一代英雄火山王杨衮,一直到最后一代英雄杨满堂,一共出了九代英雄。
在这九代英雄中,如果说能力最强,武艺最高的,那无疑是火山王杨衮。但最让人熟知的,则是金刀杨令公,和他的儿子“七郎八虎”。
在这七郎八虎之中,武艺最为出众的,就是六郎杨延昭和七郎杨延嗣。他们二人的武艺之所以出众,是因为他们都学过杨衮的绝命十二枪。
不过,六郎、七郎各有所长。六郎所长在于巧,而七郎所长在于猛。杨七郎力杀四门救圣架的故事,也是各种曲艺形式都十分喜欢借鉴的故事。
- 呼家将,延平、延庆难分伯仲
说起呼家将的故事,与杨家将的流传程度相比,其实就有所不及了。这一来是因为呼家将“虚构”的地方过多,二来也是因为呼家将的确没有杨家将精彩。
呼家将的头一代英雄是杨令公的结义兄弟,金鞭呼延赞。而呼延赞这个人的性格呢,与隋唐里面的程咬金,大明英烈中的胡大海都有些接近。
说起呼家将中最猛的人,应该要数第四代里面的呼延庆和呼延平。大家所熟知的呼延庆打雷就是第四代英雄呼延庆的故事。
呼延庆的经典故事就是相国寺打擂,力劈凶僧欧阳子英,还有大破连环阵连续挑翻十几辆火车。
而与呼延庆对应的就是他的堂弟呼延平,呼延平属于天生神力那种,他手中的镔铁大棍,基本上没人能跟他走上一个照面。
呼延庆与呼延平的对比,其实和杨六郎与杨七郎之间的对比很接近,都是一个以巧见长,一个以气力见长。
- 高宠挑滑车
杨家、呼家、高家,这都是宋朝出了名的“忠义世家”。只不过,相比杨、呼,高家好像名气就显得差了一些。要知道,往上追溯,高家其实还要强于杨、呼。
高家最出名的英雄就是白马银枪高思继,以及驸马爷高怀德。但到了高怀德之后,高家就没有出什么能人了。直到高宠的出事,才给高家挽回点面子。
高宠挑滑车可以说是《说岳》中最为精彩的片段之一,而最后若非坐下马力竭而死高宠怕是真能杀上山顶,杀掉金兀术了。
- 种家猛将,王舜臣
与杨家将、呼家将、岳家军的夸张相比,怕是种家最为真实,可也就是因为过于真实,这就导致了种家将的名气没有其他人大。
可就是这个名气没有其他人大的种家,却是北宋时代护卫边疆的真正最大功臣。
世代簪缨的种家,自然在他们的队伍中也有不少猛将,而且这个猛将还是真实的,他就是种家第一神射手王舜臣:
王舜臣,北宋兰州知州,随种朴征讨西夏,王舜臣善射,以弓卦臂,独立败军后。羌来可万骑,有七人介马而先。舜臣念此必羌酋之尤桀黠者,不先殪之,吾军必尽。乃宣言曰:“吾令最先行者眉间插花。”引弓三发,陨三人,皆中面;余四人反走,矢贯其背。万骑咢眙莫敢前,舜臣因得整众。须臾,羌复来。舜臣自申及酉,抽矢千余发,无虚者。指裂,血流至肘。薄暮,乃得逾隘。将士气夺,无敢复言战。
如此之神射手,应该已经可以媲美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了。
结语近代总有人说,中国历史上崇尚文而轻视武。
其实,从各种的演义、各种流传的故事来看,中国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轻视过“武”。
也正是因为有了那一批忠肝义胆的英雄,才有了华夏不屈的历史与辉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