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中正面顶撞领导,太子贵由失去了储位,为何最后还能登上大位?

贵由是蒙古帝国第二任大汗窝阔台的长子,但是很可惜,窝阔台不喜欢这个儿子。

如果贵由生在明朝,那他做梦都要笑醒。毕竟他是窝阔台的长子,母亲乃马真后又深受窝阔台喜爱。可惜贵由是蒙古王子,这就没办法了。

蒙古大汗选择继承人,不是动动嘴巴指定了就行的,他们必须要召开忽里台大会。在大会上,让所有贵族集体投票表决,才能确定下一任大汗的人选。这有点儿希腊贵族民主制度的意思。

成吉思汗对蒙古帝国的贡献太大,所以大家卖了个面子给他,他指定第三子窝阔台继位,大家都没话说。

可窝阔台对蒙古帝国的贡献,其实就没那么大了。因此他想要直接指定继承人,其实没那么容易。至少其他贵族,会有一些不满的情绪。

就算可以指定,按照蒙古人的习俗,一般都是让小儿子在家继承家业,大儿子要出去打拼。所以说也轮不到贵由。可贵由最后偏偏成了蒙古帝国的第三位大汗,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贵由和拔都的冲突。

拔都是术赤的次子,术赤是成吉思汗的长子。但是由于术赤的母亲曾经被人抢走过,回来就生下了术赤,因此很多人非议,术赤不是成吉思汗亲生的。

就连成吉思汗似乎都有这样的疑问,所以才会给儿子取名为术赤,意思是远方的客人。这意思就太明显了。这么一来,拔都作为术赤的儿子,自然也被大家看不上。

但是表面功夫还是要做到位的,毕竟成吉思汗并没有厚此薄彼,依旧给了术赤一大笔丰厚的遗产。而且窝阔台大汗要想坐稳大位,也得争取术赤一家的支持,毕竟当年术赤的儿子拔都,曾经在拥立窝阔台继位的时候,做了不小的努力。

因此在长子西征的时候,窝阔台便任命拔都担任这次西征的统帅,贵由身为窝阔台大汗的长子,却只能跟在拔都后面做小跟班。

你说贵由心里能爽吗?所以他把气都撒在了拔都身上,有时候出言不逊,有时候直接破口大骂。好家伙,拔都也不是好惹的,虽然没把他就地正法,但也将此事告诉了窝阔台。

窝阔台直接让贵由道歉,贵由老脸没地方放啊!只能低声下气地道歉,从此以后,双方的矛盾就逐渐尖锐了。

等到窝阔台去世以后,大汗的位置空了下来。乃马真后打算把大汗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贵由。可跟贵由有矛盾的拔都,此时却极力反对。因此双方的矛盾就更加激化了。

二、贵由本就不是窝阔台中意的继承人。

贵由虽然也久经战阵,但是这个人的身体不大好。这或许是窝阔台不喜欢贵由的原因,因此贵由早就被窝阔台排除出了继承人的选择范围之内。

窝阔台更加看好自己的第三子阔出,打算把大位传给阔出。可长子西征的同时,窝阔台还组织了一场征讨南宋的军事计划,结果阔出却在攻占襄阳的时候,战死了。

丧子之痛,使得窝阔台悲痛欲绝,因此他痛定思痛之下,居然打算把大位传给阔出的儿子失烈门!

好家伙,窝阔台那几个儿子都惊呆了:爸爸,我们不是人吗?为何你选择视而不见?

没办法,窝阔台就是喜欢阔出,因此失烈门就成了窝阔台指定的继承人。可惜的是,窝阔台连诏书都没来得及立,他也跟着去世了!

这下好了,窝阔台大汗没有诏书,本已经失望透顶的贵由,此时再次燃起了争夺汗位的想法。

三、贵由上位,乃马真后出力最多。

既然大汗没有诏书,那么这件事就很好办了,忽里台大会可以解决一切。大家一起选出来的人,自然就是最合适的继承人。

但是有人不甘心啊,乃马真后作为贵由的母亲,自然希望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大位。因此她先找到了相国耶律楚材,询问他该怎么办。

耶律楚材也是个耿直的男人:窝阔台大汗选定了失烈门,那就让失烈门继位好了。

乃马真后本打算拉拢一下耶律楚材,没想到这货如此不识抬举。场面一度尴尬,好在乃马真后的亲信奥都剌合蛮表示:既然皇孙年幼,贵由又没回来,我看乃马真后临朝称制倒是可以!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啊!乃马真后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还有执掌大权的一天。因此她转换了思路,瞬间把儿子夺位的事情忘了:现在该轮到老娘夺位了!我掌权了,我儿子继位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就这样乃马真后成功临朝称制。过去贵由没回来,乃马真后掌权,还说得过去。现在贵由回来了,是不是应该把大位传给儿子了?

不好意思,乃马真后掌权有点儿上瘾了!表面上她是为了给儿子上位铺平道路,可实际上乃马真后是真心对权力有想法了啊!谁不想凌驾于万人之上,做最牛的那个人呢?

因此乃马真后掌权足足5年时间,后来看儿子身体好像真不咋地了,再不交权,可能儿子就要在自己前面嗝儿屁了,这才匆忙召开了一场忽里台大会。

乃马真后毕竟手握大权5年之久,该收买的贵族,她全都收买到位了。其实投票就是个形式而已。结果事情走漏了风声,拔都得知要推举贵由为大汗,直接气得不来了。

可贵由这个时候还上头了,他看大家纷纷都投票给他,他反而提出了条件:让我当大汗没问题,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以后的大汗,都得从我的子孙里选!

各大贵族哈哈一笑,纷纷表示同意。毕竟这种无聊的誓言,但凡是个成年人都只是当成个笑话来听听罢了,以后的事情谁说得清楚呢!

总结:贵由只干了2年多时间。

贵由继位大汗以后,权力依旧在乃马真后手里,这就有点儿说不过去了。一直到几个月以后,乃马真后去世,贵由才触碰到最高权力。

这个时候的蒙古帝国,在乃马真后的瞎治理之下,已经乱成一团了。而贵由汗没想着重振朝纲,反而开启了酗酒模式。

再加上他本身就瘦弱不堪,还患有拘挛病,因此贵由汗在位2年多时间,就一命呜呼了。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去世前,气愤拔都没有投票给他,居然打算御驾亲征,讨伐拔都。结果半路上就病死了,年仅43岁。

参考资料:《元史》

西征中正面顶撞领导,太子贵由失去了储位,为何最后还能登上大位?

这个问题说到了一些历史事实,又把一些历史事实搞错了。

贵由为什么会“西征中正面顶撞领导”,其实就是因为他没被立为王储。为什么这么说呢?

蒙古帝国发动的第二次西征,又叫“长子西征”。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让各宗王的长子们领兵前往不里阿耳、钦察、俄罗斯及欧洲作战,获取财富,掠夺地盘。同时也锻炼蒙古帝国的第三代,免得他们在富贵之乡长大,失去了他们父辈和祖辈骁勇善战的能力。

(窝阔台画像)

当时蒙古帝国的大汗是窝阔台。不过,窝阔台在安排整个西征军统帅的时候,并没有让自己的长子贵由担任,而是让他大哥术赤的次子拔都担任。这个安排让贵由非常不满。毕竟自己是大汗的长子,却没能获得统帅资格。不但没有获得统帅资格,连副统帅资格也没获得。副统帅,窝阔台安排给了成吉思汗的“四獒”之一的速不台,他也是老一辈中经验丰富硕果仅存的将领。

窝阔台不但没让贵由担任西征军统帅,也没有把储位给他,而是给了自己的第三子阔出。在这一次西征的同时,窝阔台也发动了一次对南宋的南征,由王储阔出担任统帅。

不知道为什么窝阔台不立贵由为王储,又不让他担任西征军的统帅。史书上只说窝阔台不喜欢贵由。窝阔台特别喜欢他的六皇后脱列哥那,但就是不喜欢脱列哥那的儿子贵由,这也是一件咄咄怪事。

贵由身体比较瘦弱,又有拘挛病,还有些意气用事。不知道这是不是窝阔台不喜欢他的原因。

贵由没有能担任统帅,他先是不太服从拔都的调配,迟迟不出兵。后来,作为先锋的蒙哥拿下钦察,并西进高加索地区的时候,贵由才出兵和蒙哥配合作战。不过他打仗也还可以,在高加索地区打出了威名。

(贵由画像)

蒙古人作战有个特点,一般秋天出发,打一个冬天后,第二年夏天,必须撤军,在气候宜人的地方避暑消夏。所以,当拔都也把俄罗斯三个公国给拿下以后,所有的军队都撤回钦察草原避暑。

在钦察草原上,拔都召集大家进行军事总结。在这次军事总结大会上,贵由就和拔都干了起来,差点打架。怎么回事呢?

原来,所谓的军事总结,就是在宴会之前,拔都用蒙古人特有的方式,敬在战场上最有成就的人三碗酒。拔都第一碗敬给成吉思汗,第二碗敬给牺牲的将士。这两碗大家都没有意见。但第三碗拔都敬给速不台的时候,贵由就不高兴了,他说主子没有喝酒,仆人(速不台)凭什么该先喝酒。于是就和拔都吵起来,还摔了板凳。最后被蒙哥等人劝说了下来。

这件事让窝阔台知道后,大发雷霆,来信严肃批评了贵由,并说把贵由交给拔都,任凭拔都处置。

窝阔台这样做,其实还是保护贵由。因为让拔都处置,其实拔都不好处置,这事就不了了之。

(拔都画像)

贵由为什么要和拔都干架呢?除了他不服拔都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作为王储的阔出,在南宋战场上被打死了。阔出死后,照理,贵由的机会大增。可是窝阔台还是不把王储给他,说要给阔出的儿子失烈门。因此贵由心里特别窝火。

不久,窝阔台就在一次狩猎中酗酒过度去世。因为去世前,没来得及写下立失烈门为继承人的遗诏。贵由的母亲脱列哥那想把汗位传给贵由,于是就试探当时最有权威的大臣耶律楚材。但是耶律楚材不同意,认为窝阔台既然说过把汗位给失烈门,就应该给失烈门。于是,脱列哥那便以失烈门还小,不能处理政务为由,自己监国。

脱列哥那在监国的五年里,把国库的钱拿出来,大肆贿赂蒙古的贵族宗王们,让贵族宗王们支持贵由当大汗。五年后,脱列哥那见时机成熟,便召开忽里台大会。受到贿赂的贵族宗王们,果然在会上支持贵由当大汗。于是贵由就这样当了大汗。

不过,这次忽里台,拔都并没有来参加。贵由上台后,耿耿于怀,便提兵西征。表面上是西征,其实是去打拔都。却是他刚走到半路,便拘挛病发作,去世了。贵由就这样度过了他纠结负气的一生。

(参考资料:《蒙古秘史》)

西征中正面顶撞领导,太子贵由失去了储位,为何最后还能登上大位?

首先要说明,贵由并不是太子。

窝阔台生前没有明确指定自己的继承人。他最中意的儿子是第三子阔出,因此阔出在一些文献中被称为阔出太子。但阔出在窝阔台生前就死于征伐南宋的战场上。此后,他说过想让阔出之子失烈门即位,也提到过二子阔端可以继承汗位。但并没有明确指定继承人。

波斯文史书中的窝阔台合罕

贵由的确曾经在西征的时候轻视拔都,说了一些不恭敬的话,因此和拔都结下了仇怨。但实际上这并没能阻止他登上汗位,因为他有当时的实际统治者,他的母亲脱列哥那皇后的支持。

拔都汗肖像

1241年,窝阔台合罕去世,没有明确的继承人,又有很多亲王和贵族在西征军中,因此由皇后脱列哥那皇后暂时执掌权力,直到下一次聚会选出新汗为止。

在西征的皇子们回到草原之前,脱列哥那掌握大权,成了实际上的统治者,她聪明有手腕,虽然很多执政措施被人批评,但她稳稳地占据监国之位长达五年之久,因此绝大部分亲王和贵族都不得不顺从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属意的继承人则是他的长子贵由。

到1246年召开的忽邻勒台中,脱列哥那宣称阔端多病,失烈门年幼,贵由毫无悬念地被推举继承汗位。而拔都呢,他知道这个结果无法避免,又因为不愿意投下赞成的一票,因此干脆以生病为借口,没有来参加忽邻勒台。这虽然看似是民主的结果,其实当然是权力的力量。

西征中正面顶撞领导,太子贵由失去了储位,为何最后还能登上大位?

首先,贵由就没有被父亲窝阔台汗立为储君,其次,他最后能登上大位是因为有一个能干的亲妈。

贵由是元太宗窝阔台大汗的长子,母亲是六皇后乃马真·脱列哥那,虽然是长子,但贵由并不得父汗宠爱,窝阔台相中的继承人是老三阔出,但不幸的是,阔出在南征宋国时死在军中。

尽管阔出死了,深爱老三的窝阔台还是没想到另立其他儿子,而是移爱到阔出长子失烈门身上,把年幼的失烈门养在宫中,并宣布以皇孙失烈门为继承人。

所以,贵由自始至终都没有被其父视为皇储继承人过,又谈何失去呢?那他怎么登上大位呢?因为他强悍而又能干的母亲乃马真脱列哥那。

窝阔台死后,由心爱的木哥哈敦监国,但这个木哥哈敦并没有能力执掌国政,很快被纷乱的国事搅得头昏脑胀,甚至产生窝阔台是被毒死的流言,这个时候,贵由的生母六皇后乃马真出面抚慰诸王,化解了当时的状况。

很快,木哥哈敦就死了,乃马真就被察合台为首的宗亲推举为新的监国皇后,执掌大权,乃马真趁着监国的便利,贿赂加威胁,总之各种运作,让诸王支持贵由上位。

最后,在忽里勒台上,诸王通过了乃马真的提议,拥立贵由登上汗位,即便是贵由的死对头拔都不同意,也没办法,只能以自己有病为由不去参加大会,但并不能阻止贵由登位。

所以,贵由能当大汗,全靠他妈厉害。

就是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西征中正面顶撞领导,太子贵由失去了储位,为何最后还能登上大位?

贵由之所以能继承汗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母亲乃马真皇后,她是窝阔台的第六位妻子,因此汉文史书中常称呼乃马真为“六皇后”。

贵由虽然是窝阔台的长子,但是自幼体弱多病的他并不被父亲器重,当时的窝阔台比较喜欢三儿子阔出。

而且窝阔台并没有打算将汗位传给贵由,起初窝阔台向把汗位传给三儿子阔出,但是阔出却在1236年死于蒙宋之战。阔出去世后,窝阔台便想将汗位传给阔出的长子失烈门,也跟没有想过将贵由立为太子,因此也没有所谓的贵由失去储位。

在第二次蒙古西征的时候,贵由确实和西征的指挥官拔都发生了冲突,而且这件事对蒙古帝国的历史影响很大。

在第二次蒙古西征中,窝阔台任命术赤的儿子拔都和老将速不台为指挥官,虽然拔都不是术赤的长子,但是由于兄长斡儿答已经将权力交给拔都,因此拔都成为了诸王子中地位最高的一个。

而贵由也参加了这场西征,在西征过程中,拔都常以宗王之长的身份来发号施令,这也让贵由很不服气,因为贵由认为自己是大汗长子,地位不在拔都之下。

在西征时,和贵由关系比较好的王子是察合台的长孙不里,他经常和贵由一起抗拒拔都的命令,就像当年成吉思汗西征时,窝阔台和察合台排斥拔都的父亲术赤一样。

贵由和拔都彻底撕破脸是因为一场酒宴,那是一场庆祝战争胜利的庆功宴,在这场酒宴上,因为敬酒问题,贵由和不里开始对拔都冷嘲热讽乃至破口大骂,导致这场酒宴最后不欢而散。

事后,拔都写信给窝阔台说明情况,结果窝阔台勃然大怒,他下令贵由以后不许再见大汗,并且命令他尽快回到东方受罚。窝阔台本来就不喜欢贵由,贵由犯下这个错误后,他更不会将汗位传给他了。

贵由最终能登上汗位,还要感谢他的母亲乃马真皇后。窝阔台去世后,贵由还没有回到东方,乃马真皇后便把持了朝政,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承汗位,乃马真皇后便开始笼络各路宗王和大臣,希望他们推选贵由为大汗。

乃马真皇后摄政长达五年,在这段时间里,许多宗王和大臣都被她收买。因此当贵由西征归来后,乃马真皇后便举行忽里勒台,而参加这场大会的宗王和大臣们很多都被乃马真皇后收买,最终将贵由推上了汗位。

而和贵由有矛盾的拔都则没有参加这场大会,当时两人的矛盾已经无法调和,拔都反对贵由成为大汗,而贵由为了报复拔都,临死前还打算向拔都发动战争。

参考资料:《史集》

西征中正面顶撞领导,太子贵由失去了储位,为何最后还能登上大位?

作为蒙古帝国的第三位大汗,贵由之所以能够顺利登上汗位,主要是他母亲乃马真皇后的功劳。

简单来说,蒙古帝国第二位大汗窝阔台临终之前,曾经立自己的孙子失烈门作为继承人。与此同时,当时作为窝阔台长子的贵由,正率军在欧洲那边打仗。所以照理来说,窝阔台去世之后,就应该由他贵由的侄子失烈门来继承汗位。

但结果,窝阔台去世之后,他的正妻乃马真皇后,却拿失烈门尚且年幼,无法处理蒙古帝国作为借口,暂时以皇后的身份临朝称制。此后的几年里,乃马真皇后靠着临朝称制的优势,为自己的儿子贵由,争取到了很多支持力量。在此期间,贵由也将自己部署在欧洲那边的全部力量,撤回了草原。

所以最后,在乃马真皇后的支持下,贵由得到了一大半的蒙古贵族支持,最后击败了自己的侄子以及其他竞争者,成为了蒙古帝国的第三位大汗。

当然,如果要详细来说这个过程的话,那就很复杂了。想要更好地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贵由本人经历的那段历史开始说起。

贵由生于公元1206年,就在贵由出生这一年,他的爷爷铁木真,在斡难河畔召集蒙古各部举行集会,正式被蒙古诸部推举为成吉思汗,蒙古帝国自此开国。

对于蒙古帝国来说,贵由的出生,仿佛是带来了很大的好运。接下来的几年里,蒙古草原周围的几个强大政权,比如金国、西夏或者中亚那边的西辽,都不约而同出现了内乱。在此期间,南宋甚至还和金国大打出手了一次,拖住了金国的大部分主力。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蒙古帝国开国之后,有了一段相对和平的发展时间。在这几年当中,成吉思汗逐渐对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彻底完成了对蒙古诸部的统一。而随着蒙古帝国内部彻底统一,成吉思汗对外扩张的脚步,也开始逐渐加快。

此后的二十年里,强大的蒙古铁骑,逐渐走出草原,先后击败了西夏、西辽、金国、花剌子模等多个强大政权。随着一个又一个的对手,在强大的蒙古铁骑面前倒下,蒙古帝国也开始逐渐成为东亚地区最强大的霸主,真正拥有了横扫欧亚大陆的势力。

所以,贵由出生之后,基本上见证了蒙古帝国从开国走向鼎盛的阶段。而蒙古铁骑的强大,也在贵由心中深深扎下了根。

但是,随着贵由逐渐长大,成吉思汗逐渐衰老,蒙古帝国内部,却开始出现一些异动。这些异动,主要还是围绕着汗位继承人的选择。

成吉思汗一生一共有八个儿子。但在这八个儿子当中,前四个都是成吉思汗的原配正妻所生,分别是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老三窝阔台,以及老四托雷。而托雷之后,再往后的四个孩子,在成吉思汗去世的时候,相对来说,都比较年幼,再加上并非正妻所生,所以基本没有什么继承权。

这其中,老三窝阔台,就是贵由的父亲,贵由是窝阔台的长子。

成吉思汗还活着的时候,其实就已经仔细思考过继承人的问题。原本按照蒙古传统,应该遵循幼子守灶制度,也就是应该由老四托雷来继承汗位。但问题是,在成吉思汗眼里,随着蒙古帝国逐渐扩张,下一任大汗应该善于治国理政,而不是像托雷那样,只是一个单纯的猛将型人才。

相比老四托雷,老三窝阔台,明显更适合作为继承人。至于老大术赤,以及老二察合台,则各自拥有各自的缺点,而且两人还极为不和,更不适合作为继承人来培养。

所以,成吉思汗活着的时候,就已经立贵由的父亲,也就是老三窝阔台作为继承人。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征讨西夏归来的路上,因病去世。成吉思汗去世之后,按照成吉思汗生前的布置,这时候老三窝阔台,就该顺利即位,成为第二任蒙古帝国的大汗。

但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

因为成吉思汗生前的布置,实在有些特殊。老大术赤以及老二察合台,都已经被分封到了中亚那边,拥有了自己的领地,此时也无力回来和老三争夺汗位。唯有老四托雷不一样,托雷的封地位于中原地区这边,而且当时托雷手下,掌控了整个蒙古帝国一大半的精锐军队。

这样的托雷,自然有实力可以和窝阔台争夺汗位。而且按照蒙古帝国的传统制度,蒙古帝国的新任大汗,不能单凭成吉思汗本人来进行指定,同时还需要通过草原逐步首领的投票。这种投票制度,就给了托雷更多的操作空间。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成吉思汗去世的两年里,蒙古帝国内部,一度出现了群龙无首的状态。而在这两年当中,窝阔台虽然手中兵权有限,但是却发挥了自己长袖善舞的特点,拉拢了很多蒙古高层贵族。

所以,两年之后,当蒙古诸部举行投票大会的时候,窝阔台最终还是在投票环节当中胜出了。随着投票环节结束,老四托雷虽然心有不甘,但还是不得不遵从大会的投票结果,只能尊自己的三哥做新任大汗。

而随着窝阔台正式登上汗位,接下来的几年里,窝阔台就开始想尽一切办法,收拢自己的权力了。接下来的几年里,窝阔台首先指挥蒙古大军,向金国的方向进攻,最终彻底灭掉了金国。

在进攻金国的过程当中,老四托雷这一脉的力量,无疑是被消耗了很多。与此同时,在灭掉金国之后,蒙古铁骑撤回草原的路上,托雷忽然得了一场急病,然后暴毙而亡。对于托雷的死因,后世史学界一直存在很大争议。但毫无疑问,托雷的暴毙,对于整个蒙古帝国来说,无疑是一个最重要的转折点。

随着托雷去世,整个托雷这一脉的力量,开始迅速衰落。而窝阔台的汗位,则是彻底坐稳了。与此同时,面对托雷留下来的巨大遗产,整个蒙古帝国高层,都开始蠢蠢欲动。

要知道,托雷当初不但控制了蒙古帝国一多半的军队,而且自己还有大片的封地。毫无疑问,谁能拥有托雷的遗产,谁就能成为蒙古帝国内部,新的超级巨头。面对这样的诱惑,就连身为蒙古大汗的窝阔台,都不可能视而不见。

所以接下来,窝阔台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他竟然下令,让贵由求娶托雷的遗孀,唆鲁禾帖尼。这也是贵由第一次走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央。

这一年,贵由27岁,唆鲁禾帖尼41岁。

在此之前,作为窝阔台的儿子,贵由早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参与战争。尤其是在蒙古灭金的战争当中,贵由更是表现得非常出色,立下了很大的战功。但是在灭金过程当中,贵由所立下的功劳,又不足以让他对历史产生多大影响,只能说是锦上添花。

直到这个时候,贵由第一次开始影响历史。毫无疑问,如果贵由成功迎娶了唆鲁禾帖尼,那他马上就能继承托雷的大部分遗产。再加上贵由作为窝阔台长子的这个身份,以后贵由注定会成为蒙古帝国内部,仅次于窝阔台的实权人物。他的那些弟弟们,估计再也没能力去和贵由竞争了。

至于说所谓的伦理问题,这个问题在游牧民族的社会关系当中,根本不是大问题。如果从现代角度来看,让贵由迎娶唆鲁禾帖尼,就是让一个侄子去迎娶自己的四婶,这显然不合适。但按照古代游牧民族的传统风俗,这件事并不算太过稀奇,甚至可以说是司空见惯。

只不过,这位托雷的遗孀,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一眼就看出了窝阔台的打算。所以在这之后,唆鲁禾帖尼用自己的儿子尚且年幼为借口,拒绝了贵由的求亲。非但如此,这位托雷遗孀还积极联系各方势力,最终在各方势力之间,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最大程度上保全了托雷的遗产。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后来窝阔台为了消耗托雷这一脉的力量,同时也为了继续扩张蒙古帝国的版图,所以便提出由各方的长子,统领各自麾下的军队,向西方进攻。成吉思汗在世的时候,蒙古铁骑的脚步,就已经逼近了克里米亚地区。而接下来,当各方的长子率领麾下军队,继续向西方扩张之后,蒙古铁骑的脚步,就逐渐进入欧洲,最远抵达了多瑙河畔。

因为贵由本身,便是窝阔台的长子,所以接下来,贵由自然当仁不让地参加了这次长子西征。至于其他几房,老大术赤的长子,在这之前早已去世,所以就只能有术赤的二儿子拔都统领。老二察合台那边,长子同样早逝,所以就由察合台的另一个儿子拜答尔领兵。

而老四托雷那一脉,则是由托雷的长子蒙哥统领。

因为之前那些复杂的历史,导致西征军从成立的那天开始,内部就充满了矛盾。首先,成吉思汗在世的时候,老大术赤和老二察合台,关系就不太好。所以这直接导致,西征军中的拔都和拜答尔,关系也很一般。

至于老三和老四这两家,因为有着之前那些事情的存在,关系自然也不可能太好。所以后来,西征军当中就出现了很奇葩的一幕,老大家的拔都,联手老四家的蒙哥,一起排挤老二家的拜答尔,以及老三家的贵由。

因为在西征军当中,拔都是名义上的军事统帅,所以拔都自然也要找机会去给贵由穿小鞋。而贵由也不傻,自然不愿意莽撞冲锋,去给自己的堂兄弟做炮灰。在拔都下令之后,多次拖延不出兵,搞得大家都很不愉快。

而这种不愉快,后来在一次宴会上,更是彻底爆发了出来。在扫平高加索地区之后,按照蒙古铁骑的传统,遇上夏天需要返回草原进行休整。在钦察草原休整期间,拔都招来了西征军的几位将军,举行庆功会,顺便做一下军事总结。

在这场庆功会上,按照蒙古部落的传统,拔都需要先敬酒三杯。在这三杯酒当中,拔都第一杯敬给了成吉思汗,第二杯敬给了战死的蒙古士兵,第三杯则是敬给了自己的副帅速不台。

客观来说,拔都的这个敬酒方式,其实并没有问题。前两杯酒自不用说,至于速不台,本就是成吉思汗麾下最能打得猛将之一。西征军当中,名义上的指挥者是拔都,但实际的指挥者其实就是速不台。在此次西征过程当中,速不台的功劳极大,被拔都敬一杯酒也是应该的。

但是,拔都的这一杯酒,落在贵由眼里,就成了一种羞辱。贵由认为,自己是当代蒙古大汗的长子,未来也有可能继承汗位。就算此次西征不是主帅,拔都也应该照顾一下自己的面子,第三杯敬自己才对。

所以最终,在这场庆功会上,贵由和拔都大吵了一次,基本等同于吃饭掀桌子了。这次吵架,在西征军中影响特别不好。所以当窝阔台知道此事之后,连忙写了一封信,严厉斥责贵由,还下令让拔都自己处置贵由。

作为堂兄弟,拔都自然不可能真的处置贵由。但双方的梁子已经结下,以后关系注定不可能再缓和,只能是敌对关系了。而这种关系,后来也深刻影响了蒙古帝国的历史发展。

贵由这边,基本上就是这种情况。虽然在西征过程当中,打下了不少地盘,但却始终遭到拔都和蒙哥的排挤。与此同时,就在贵由参与西征的时候,中原这边其实也没闲着。

作为蒙古第二任大汗的窝阔台,一生一共有七个儿子。在这七个儿子当中,贵由是长子,而且还是皇后所生。但有趣的是,窝阔台深爱贵由的母亲,也就是那位乃马真皇后,但是却不喜欢贵由。

对此,后世史学家有很多解释。其中最广泛的一种解释是,窝阔台的思想或许比较传统,比较倾向于蒙古草原传统的‘幼子守灶’制度。所以作为长子的贵由,自然就很难被窝阔台当成继承人来培养了。

在几个儿子当中,窝阔台比较喜欢的,是年纪较小的阔出和阔瑞。尤其是阔出,更是被窝阔台当成了继承人来培养。

而当贵由率军西征的时候,中原这边也在打仗。随着金国被彻底消灭,蒙古帝国在整个东亚地区,仅剩下的一个强敌,就只剩下一个南宋了。在金国被灭之前,蒙古帝国还曾和南宋组成联盟,一起进攻金国。而金国被灭之后,南宋为了组成一条黄河防线,不得不主动出兵,打算收复洛阳和开封等重镇。这件事在历史上,被称之为‘端平入洛’。

原本蒙古帝国正愁没理由对南宋下手,当南宋军队主动北上之后,蒙古帝国瞬间有了理由。所以,在这之后,窝阔台果断派遣大军南下,打算一举灭了南宋。在蒙古铁骑的进攻下,南宋军队很快节节败退。非但没能夺回开封和洛阳等地,就连原本属于南宋的江淮地区,也开始被蒙古大军攻占。

不过,在这个过程当中,南宋也展现出了极强的韧性,让窝阔台非常头疼。所以后来,窝阔台不得不分兵两路,由阔瑞领兵进攻四川,由阔出领兵进攻荆襄地区。

不得不说,窝阔台的布置,还是很厉害的。当时的南宋军队,本就对蒙古铁骑的强大战力,估计不足。此时又被蒙古大军分兵两路进攻,无法集中所有力量防御。所以接下来,南宋很快节节败退。荆襄战场这边,一度丢掉了重镇襄阳。而四川那边,则是一度丢掉了成都。

丢了这两个地方之后,当时的南宋,距离灭国其实只差半步之遥了。

但就在这个时候,领兵进攻荆襄地区的阔出,却忽然得了一场急病,然后不治身亡了。

阔出的忽然去世,对于整个中国历史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因为阔出去世后,蒙古帝国这边,不得不暂时撤军,这就给了南宋收复成都和襄阳的机会。此后,南宋趁势以长江天险为根基,组成了一条长江防线。这条长江防线,后来阻挡了蒙古大军整整三十年的时间。直到忽必烈登基之后,才真正攻克。

同时,阔出的死,对于蒙古帝国内部来说,更是产生了巨大的改变。

原本阔出在世的时候,窝阔台对他极为宠爱,甚至直接将他立为继承人。如果阔出一直活着,再加上阔出拥有灭南宋的功劳,手下军队也比较强。在这种情况下,贵由几乎不可能有机会,再去和他抢夺汗位。

但问题是,阔出偏偏死了。

阔出死后,窝阔台十分悲伤,但是依然不打算立贵由和其他儿子做继承人,反倒是因为爱屋及乌,选择立阔出的儿子失烈门,也就是立孙子做继承人。

阔出去世那一年,贵由正率军在西方征战,正在攻略高加索地区。也正是因为阔出去世,窝阔台宁可选择阔出的儿子,也不选择贵由,所以贵由当时才会特别愤怒,继而在那场庆功宴上,没有控制住自己,和拔都大吵了一架。

很多事情,看似简单,背后其实都有很复杂的历史原因。

吵完这一架之后,贵由不但被窝阔台来信严厉批评,同时在西征军当中,也越发被拔都排斥,日子越来越难过。但就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几年之后,一个消息忽然传来,再次改变了贵由的命运。

公元1241年,也就是阔出病逝五年之后,窝阔台也去世了。这位蒙古帝国的第二位大汗,据说是饮酒过度,硬生生把自己给喝没了。

随着窝阔台去世,接下来蒙古帝国内部,就开始变得暗流涌动起来。

照理来说,按照窝阔台生前的意愿,应该是由他的孙子失烈门继承汗位。但问题是,当时失烈门年龄非常小,自身资历也不够,根本无法服众。所以接下来,窝阔台的皇后乃马真,就提出以皇后的名义,临朝称制。

在中国古代,因为小皇帝比较年幼,太后出来主持朝政的事情,倒也不算稀奇。汉朝的时候有吕后,宋朝的时候有刘娥,例子实在不算少。但问题是,乃马真皇后这时候监国,对于蒙古帝国的历史发展而言,影响可就太大了。

乃马真皇后掌权之后,很快否决了失烈门作为继承人的肯定性,认为失烈门过于年幼,无法担任蒙古帝国的大汗。当年窝阔台和托雷争夺汗位,最后便是以投票大会作为最终裁决。所以这一次,乃马真皇后依然坚持,再次举行投票大会。

如此一来,原本没有继承资格的贵由,就瞬间有了希望。

得知窝阔台去世后,贵由迅速带领自己麾下的军队,撤回蒙古草原。此时的贵由,手里掌握了强大的军队,自己的母亲又临朝称制,显然已经有了很大的优势。

当然,相对来说,劣势也不是没有。比如以拔都为首的术赤后裔,和以蒙哥为首的托雷后裔,就全都不支持贵由。也就是说,如果真的举行投票大会的话,拔都和蒙哥,以及他们身后的人,都会投反对票,为了反对而反对。再加上失烈门本身也有一些支持者,一旦真正开始投票,贵由肯定必输无疑。

但既然此时由乃马真皇后,临朝称制,那接下来可操作的空间,自然也就大了很多。

从窝阔台去世开始,接下来的五年时间里,蒙古帝国一直没有选出新的大汗,一直都是由乃马真皇后监国。在这五年当中,乃马真皇后大开方便之门,用国库里的钱去拉拢一些老牌蒙古贵族。

五年之后,在举行投票大会之前,乃马真和贵由这对母子,又玩了一个花招。利用拔都的位置过远,无法及时参加大会的机会,提前召开投票大会。如此一来,拔都那边的人,基本上都被排斥在外,而剩下的蒙古贵族,又有很多人被乃马真皇后拉拢。此时贵由的手里,又控制了很多军队,足以依靠军队镇压很多意外的情况。

所以最终,在这场投票大会上,贵由通过了投票选举,正式成为了蒙古帝国的第三位大汗。

只不过,乃马真皇后和贵由大概怎么也想不到。这场投票大会,不但为蒙古帝国埋下了分裂的祸根,导致拔都那一脉自此之后,渐渐独立了出去。更讽刺的是,仅仅两年多以后,贵由就病逝了。

母子二人机关算尽,最后却只让贵由做了不到三年大汗,还给蒙古帝国埋了一个大雷。不得不说,历史有的时候真的是很讽刺,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