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俄战争俄国战败还能不赔款割地?
克里米亚战争过后,沙俄明白了一件事儿,欧洲大陆不是他能玩得起的。所以他们停止了在欧洲的扩张之路,转而向东方扩张。
与此同时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也开始了扩张之路。不过日本是岛国,距离他们最近的大陆,就是中国和沙俄的地盘。于是他们便向西扩张。
这么一来沙俄和日本就碰上了,尤其是在争夺远东地盘和东三省部分权益的时候,双方大打出手,爆发了日俄战争。
按理说沙俄作为欧洲列强,应该能完胜日本这个刚刚改革完成的国家。结果没想到,沙俄在这一战中,被日本胖揍了一顿。沙俄压根没考虑过战败,所以也没考虑过战败后的赔偿问题,那么难道就没有割地赔款吗?
一、尼古拉二世表示:要钱没有,有种你就打到圣彼得堡来!尼古拉二世和我们一样,对日本那叫一个深恶痛绝,我们都知道李鸿章当年前往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的时候,被日本的激进分子打了一枪,差点永远留在日本。
其实不光李鸿章有这样的遭遇,尼古拉二世还在做皇太子的时候,也在日本有过这样的遭遇。
当时尼古拉二世游历全世界,最后一站就是日本。当时日本刚刚实行明治维新没多久,明治天皇刻意强调,一定要保证沙皇太子的安全,以此彰显日本人的教育素养。
结果倒好,尼古拉二世在返回住处的时候,突然遭到了袭击。虽说日本警备森严,可还是有一个叫津田三藏的人抽刀砍向了尼古拉二世。
砍伤了倒也算了,没想到脑袋上还留下了永远不可消失的疤痕。这件事对尼古拉二世的伤害实在是太大了,这哥们记了一辈子。
所以在日俄战争期间,尼古拉二世丝毫不肯手软,一定要对日本痛下杀手,没想到无论是海军还是陆军,沙俄都不是日本的对手。日本显然已经不是当年的日本了。
他们有了甲午战争中2.3亿两白银的加持,从天皇到臣民,纷纷捐款购买军舰,进步的速度令人咋舌。
战败后的尼古拉二世非常生气,面对日本的使者,他扬言:想要割地赔款?这是不可能的,有种你们就打到圣彼得堡来!
这显然是一句气话,可这句话却在日本政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日本人不清楚的是,原来西方人也有耍性子说胡话的时候!
二、倔强的沙皇,和濒临破产的日本。日本国会差点没炸开锅,按照西方的做法,打了败仗要想息事宁人,就只有割地赔钱,现在尼古拉二世明显就是耍无赖嘛!
日本国会声讨的倒不是尼古拉二世耍无赖,他们都在指责这届首相桂太郎及其班底太无能,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日俄战争中日本花了这么多钱,损失了数万人,结果啥好处没捞着?那当初打这一仗是为了干啥?
虽说日俄战争打出了亚洲黄种人的气势,是黄种人第一次大规模战胜白人的战争。可是这也不能填补日本的损失吧?
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无非是为了地盘和钱。现在人家一不肯割地,二不肯赔款,难道还要继续打下去?日本的财政吃得消吗?
远东不是沙俄的重心,所以他们完全可以这么耗着。但是对日本来说,影响可就大了去了,他们完全有可能被这一战重新带回改革之前。
据统计,当时日本为了这场战争共计消耗了15亿日元,这里面有8亿还是借来的。直接损失则达到了6900万两白银。
再打下去,似乎日本也吃不消了。这个时候美国出来插了一脚,他们打算做个和事佬,让日俄坐下来谈判。其实沙俄也吃不消,这场战争结束的时候,沙俄也消耗了26亿卢布。
在罗斯福的调解下,尼古拉二世派去了使者谢尔盖维特,但是在去之前,沙皇提醒谢尔盖维特: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同意任何形式的赔偿,也不允许割让任何一寸土地。
好倔强的沙皇有没有?如果按照他这么说,那还去谈个毛线啊,继续打不就完了嘛!所以说其实大家心里都有底,割地赔款是避免不了的。
三、《朴茨茅斯条约》中,不痛不痒的割地和赔偿还是有的。日俄的代表来到美国,经过了两周的谈判后,双方终于协商一致,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其实就是沙俄的不平等条约。条约中规定:
- 第一,沙俄不得干涉朝鲜事务,承认日本在朝鲜的政治、经济、军事特权。
- 第二,沙俄需要将从中国获取的旅顺、大连的租界权转让给日本。
- 第三,沙俄需要将南满铁路的所有权及其周边煤矿转让给日本。
- 第四,以北纬50度线为分界,将库页岛一分为二,南边归日本,北边归沙俄。
- 第五,沙俄允许日本渔民在沙俄沿岸的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打渔。
简单来看,沙俄的确又是割地又是赔款了,尤其是南满铁路的转让,以及旅顺、大连租界权的转让,让沙俄损失了若干收入。
此外还割让了库页岛南部给日本,也算是割地了。但是为啥日本国会还是在吵架呢?因为他们觉得太不划算了!
当初跟清朝打了一场甲午战争,那收获有多少?不光有2.3亿两白银的赔款,还得到了台湾岛、澎湖列岛。
现在跟沙俄打的这场日俄战争,规模完全不输甲午战争,为啥感觉跟什么都没得到一样呢?尤其是直接性的经济补偿,居然一分都没看到。
这种不痛不痒的赔偿,使得日本臣民相当不满。国会内部天天在吵架,最终迫使日本桂太郎内阁下台。
总结:日本发现,还是欺负清朝比较划算。这是令我们感到痛心的一种领悟,但的的确确是日本在打完日俄战争后的领悟。因为想要从沙俄这种西方国家手里拿钱拿地,实在是太困难了。
可是要想让清朝割地赔款,简直跟玩儿似的,只要派人去吓唬一下,慈禧太后就得乖乖赔钱。甲午战争赔了2.3亿两白银给日本,八国联军侵华时,又赔了4.5亿两白银给各国列强,其中日本占了7.73%之多。
这钱来得多快多方便?与其继续跟沙俄这种西方国家较劲,倒不如继续欺负清朝好了。这也是为啥后来日本调整大陆政策的重要原因,从东三省下手,逐步侵占整个大陆,野心勃勃,其心可诛!
为什么日俄战争俄国战败还能不赔款割地?
回答问题之前请大家知道一个事件——日比谷烧打事件!整个东京的警察局都被暴怒的民众摧毁,而原因则是——战争胜利了,日本没有获得赔款!其实日本在对待这场战争的态度是极度恐惧,不安与自卑的,当时论整体国力日本除了海军吨位几乎与俄罗斯都有近八九倍的差距,无论是财政收入还是陆军规模,工业产量,铁路里程,日本完全无法与俄罗斯相比!明治天皇在战争爆发前夕精神几乎崩溃,据后来天皇的密友藤波男爵回忆,明治天皇竟然用喝啤酒的大玻璃杯饮用日本清酒以酒精麻痹自己!整个战争期间从陆军总参谋长儿玉源太郎到第三军司令乃木希典都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为了赢得欧洲列强的认同,天皇甚至直接下令前线部队必须严格遵守《优待俘虏的条例》,绝不能有任何虐待俘虏的行径导致欧洲国家的批评,一定要最大限度满足战俘的生活需求与权利——极度自卑!整个战争的军费是1903年财政收入的五倍,负债是四倍,日本已经无力去向俄罗斯讨要任何赔款或者是任何具有经济价值的土地了!
为什么日俄战争俄国战败还能不赔款割地?
钱,俄国自然是一个卢布都没给,至于割地的话虽然不多,但终究还是割了一些出去。
日俄战争是近代时期,日本与沙俄为了争夺东北亚主导权的一次大规模战争,其主要战场位于清朝的东北地区还有朝鲜半岛,几乎不涉及日俄双方的本土。
最终非常意外的是,偌大的沙俄被小小的日本打得狼狈不堪,最终双方签订了和约。
日本虽小,胃口却大得惊人,不管是《马关条约》还是《辛丑条约》,日本都索要了惊人数目的赔款,但日俄战争日本胜利之后,却并没有从沙俄那里要到半毛钱。
看看日俄战争结束后所签订的和约就会知道俄国的代价,也就是《朴茨茅斯条约》当中的规定。
按照该条约,战争正式结束,同时,也规定了沙俄需要让给日本的相关利益。
一,沙俄承认日本在朝鲜半岛的各方面特权,并且不再进行任何干涉;
二,俄国要将从清朝手中获得的旅顺口、大连湾的租借权与相关附属权利全部让给日本;
三,俄国将南满铁路与支线沿线的林场、商业与煤矿等,全都让给日本;
四,俄国将库页岛北纬五十度以南割给日本,日本渔民可以自由进入俄远东海域捕鱼。
大致上,俄国因为这场战争直接付出的后续代价就是这些,从条约来看,割地最终的确还是割了,也就是库页岛南部地区,这后来被日本称作是南桦太地区,但赔款日本并没要到。
日俄战争前后持续了整整一年半的时间,规模巨大伤亡惨重,日本消耗超过十五亿日元,动员了将近一百一十万兵力,而俄国的开支,也丝毫不逊于日本。
一场战争,打得双方都精疲力尽,日本甚至修改了征兵令,其动员能力已逼近当时的极限。
荒谬绝伦的是,虽然交战双方是日本与俄国,但他们是在东北还有朝鲜半岛打起来的,当时东北地区民众遭受大祸,超过两万民众受到牵连而丢命。
战争期间,沙俄超过85%的军需物资都是从东北直接掠取,日本也差不多情况。
按照日本一贯作风,在战争中蒙受的损失必然要从对方身上加倍获得偿还,就像当年的甲午战争一样,那完全是狮子大开口,可对于沙俄,日本居然一点钱都没要到。
倒不是日本不想要,按照原本日本的计划,那也是做足了功课,想好了索赔计划,毕竟日本为了这场战争,不仅耗费了大量开支,还欠下超过八个亿的巨额外债。
按日本人原先的想法,是要让沙俄割让出伊尔库茨克以东所有的土地,并且让俄国赔偿日本在这次战争中的全部开支,以及相关的所有损失。
但是,俄国人可没有清王朝那么好对付,即便是打败了,还是非常强硬。
尼古拉二世让人前去与日本和谈的时候,所做出的指示是“任何情况下,都不同意任何形式的赔偿,也不给一寸土地”,虽然没有完全做到,但俄国终究没给钱。
因为俄人的强硬态度,谈判进行的非常艰难,日本方面也非常害怕谈崩了。
虽然作为战胜的一方,但是日本与沙俄之间的家底相差甚远,双方在这场战争中元气大伤,但俄国要恢复起来必然比日本快得多,这是日本的先天不足。
倘若谈判无法进行,双方继续开战,沙俄尚能一战,但是日本绝对是再也无法承受了。
说起来也好笑,实际上当年的清王朝与日本之间进行的甲午海战也差不多情况,日本消耗极其巨大,如果再打下去,日本必然比清朝先撑不住,只是清朝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最终日本一再退让,而美国也帮着日本对沙俄各种软硬兼施,促成了《朴茨茅斯条约》,沙俄一个子儿都没给日本,却让出了南库页岛与大量在远东的相关权益。
虽说沙俄之前的态度极其强硬,但也并没有那么可靠,因为日俄战争引起的相关不良反应已在俄国各界做出了强烈反应。
战争的持续,让俄国境内对沙皇的不满情绪高涨,另外当时的沙俄正在经济困难,百姓们的生活本来就非常困顿,这导致了沙俄内部产生了一系列的危机。
这么好的机会,日本自然不会放过,派出了大量细作趁机煽风点火,让俄国后院起火。
俄国当时为了自身已经是焦头烂额,也确实没什么心思与日本再打下去,因此也做出了让步。
整体来说,俄国虽然在日俄战争中落败了,但毕竟家底还在那里摆着,与日本谈判的时候底气十足,日本也因为自身实在虚弱无法承受谈崩的后果,最终沙俄付出的代价并不算太大。
为什么日俄战争俄国战败还能不赔款割地?
俄罗斯怎么没有割地?南库页岛都割让给了日本啊。
根据日本与沙俄在日俄战争之后签署的《朴斯茅斯协议》,沙俄把北纬50度以南的库页岛都割让给了日本。
要知道1877年日俄划界的时候,沙俄用千叶群岛(就是今天的北方四岛)和日本人做了交换,千叶群岛归日本,整个库页岛归沙俄。
而日俄战争后,沙俄把北纬50度以南的库页岛割让给了日本。
不仅如此,沙俄还把“长春-旅顺”以南的铁路以及附带的煤矿开采权、旅顺、大连的租借权都全部让渡给了日本。
最后,沙俄还同意了日本渔民可以在沙俄远东沿岸打渔。
虽然相比清朝动辄割让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沙俄割让的那么一点点领土不够看,但是沙俄也确实割让了原本属于沙俄的领土,把它们从清朝摄取的一部分东北的特权也割让给了日本,同时还同意日本渔民可以随意在沙俄远东沿岸打渔。
这不是日本的胜利是什么?要知道日本明治元老给日方谈判代表的谈判底线只有三条:
1、确保日本可以完全占领半岛;
2、日俄两国的军队都撤出东三省;
3、把哈尔滨-旅顺铁路让渡给日本。
当时的日本维新派元老还是比较务实的,知道日本和沙俄在国力上的差距,所以并没有把“让沙俄割地赔款”作为谈判底线。
可最后《朴斯茅斯协议》,日方谈判代表争取到了割让南库页岛、让渡大连、旅顺租赁权、允许日本渔民在沙俄远东沿岸打渔。
这完全是日本外交的胜利啊。
为什么日俄战争俄国战败还能不赔款割地?
谁告诉你日俄战争战败,俄罗斯不赔款割地?我们的同胞难道游离到另外一个世界了?难道不是地球人?地球人都知道沙俄与日本在美国谈判。最后沙俄以割让整个千岛群岛和大半个库页岛给日本为条件结束了战争。同时把沙俄投资建设的南满铁路和旅顺大连的军用民用设施一并拱手送给了日本
为什么日俄战争俄国战败还能不赔款割地?
引言
1904年的日俄战争和1894年的甲午中日起因非常相似,但是结果不同。甲午中日战争是中日争夺朝鲜的主导权,日俄战争是日俄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最终都是日本取得胜利,在这两场战争中日本都取得了胜利,结果不同的是中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赔款2亿两白银,割辽东半岛和台湾;俄国却没有给日本赔款割地,为什么俄国虽然失败,却没有遭受损失。
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比日俄战争对俄国的影响大,因此中国战败需要割地赔款,而俄国不需要。中国在朝鲜战败之后,战火很快波及到中国,日军先后占领了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旅顺要塞和山东威海卫海军基地很快被日军占领,拱卫清政府京师的两个门户就这样被日军占领,北京暴露在日军炮火之下,同时被清政府倚为长城的淮军也已经被打残,清政府已经没有再战之力,如果不接受日军的条件,清政府就可能王国,因此只能接受日军的城下之盟——割地赔款。
日俄战争中,俄国虽然失败,只是俄国在远东的势力范围——东北被日军占领,俄国的领土并没有被日军占领,且日本占领的东北地区远离沙俄的中心莫斯科,对俄国构不成威胁,因此不需要割地赔款。
俄国虽然失败,但是实力仍在,日本虽然获胜,但是日本是惨胜,日本已经无力再战。俄国领土有220万,预备役+现役部队加起来一直有三四百万,而日本只有几十万人,日俄战争后日本已经无力再战,俄国在日俄战争中军队的损伤还没有日本大,因此俄国还有再战之力
乃至《朴茨茅斯条约》签订时候,俄国将领叫嚣着要和日本继续战斗,日本当时已经把国库花光,全靠美国的贷款才把战争持续下去,因此这种情况下能获得朝鲜、东北已经能够使日本获得满足
日本虽然已经战胜了俄国,但是对于俄国来说,只是一场局部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来说是一场国运之战,因此局部战争的失败不影响俄国的国运。
俄、日、中三国中,俄国实力远远大于日本,日本实力略微高于中国,因此战争失败后俄国和中国影响不同,俄国不要赔款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