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晚年宠幸的宫女为何让独孤伽罗十分忌惮?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中,只有一个半的皇帝是严格遵守一夫一妻无妾制的。其中一个就是明孝宗朱祐樘,这位大哥一生只娶了张皇后一人。
那另外半个是谁呢?这便是隋文帝杨坚。为啥说他只占了半个呢?因为隋文帝杨坚在他的原配夫人独孤伽罗活着的时候,压根不敢纳妾。等到他给独孤伽罗养老送终以后,立刻开始了自己的风花雪月之旅。
为啥隋文帝杨坚会这样呢?因为他是历史上著名的耙耳朵,也就是怕老婆的意思。究竟怕到什么程度呢?我们看几件事儿就知道了。
第一,隋文帝上下班,独孤皇后都要看着。每天起个大早,独孤皇后就要把隋文帝安安稳稳地送去上朝,这个时候独孤皇后并没有走,而是在朝堂之外等着,并且让手下人去听着,所以朝中的大小事务没有瞒得住独孤皇后的。
等到下朝的时候,独孤皇后再把隋文帝给接回家休息。对于朝堂上的事务,独孤皇后再提出一点自己的建议。
这有点像什么?是不是很像老母亲接自己的儿子上下幼儿园?一天两天这样也就算了,长年累月如此,你觉得隋文帝能不嫌烦吗?
上每临朝,后辄与上方辇而进,至阁乃止。使宦官伺上,政有所失,随则匡谏,多所弘益。候上退朝而同反燕寝,相顾欣然。---《隋书》
但是隋文帝不敢说啊,一旦说了,那今天晚上就甭想上龙床了,只能滚到沙发上凑合一宿了。
第二,隋文帝被独孤皇后给气哭了。有一次隋文帝发现宫女尉迟氏长得不错,毕竟自己是皇帝,想要宠幸一个宫女,问题不是很大吧?所以隋文帝就把她给宠幸了。
这事儿可不得了了!独孤伽罗知道以后,二话不说就派人把尉迟氏给拖出去活活打死了!隋文帝下了班回来,还想跟尉迟氏亲热亲热,结果差点没被吓死。
但是他不敢去找独孤伽罗当面对质啊,心里又特别窝火,咋整?摊牌了!不干了!于是隋文帝骑着一匹马就冲出了皇宫,冲入了深山偷摸地哭了起来。
大臣们好不容易追了上来,发现隋文帝泪眼汪汪地躲在草丛里哭泣。多方劝说之下,隋文帝这才回到皇宫,独孤伽罗也有点不好意思,向隋文帝赔礼道歉。
第三,独孤伽罗活着,杨坚就没想过纳妾的事儿。早年独孤伽罗和杨坚的感情很好,为啥?因为两个人是共患难走过来的。所以在危难时期,杨坚向独孤伽罗承诺:今后只准你给我生娃!
这份承诺的潜台词其实可以有很多种解释,完全可以解释成:我可以娶很多小老婆,但是能给我生孩子的只能是你独孤伽罗。
可是独孤伽罗是个认死理的人,在她的心目中,这句话是这么翻译的:我杨坚这辈子都不可能有第二个女人,只有你独孤伽罗一个女人。
所以等到隋文帝杨坚登基以后,独孤伽罗依旧是这么要求自己的丈夫的。要求普通人,完全不过分,可是要求一个皇帝这么做,似乎有点难度,毕竟皇帝是那个时代最有权威的人,你不让他为所欲为,那他做这个皇帝干啥?
因此隋文帝都快憋出内伤了,这才有了宠幸尉迟氏的事情。结果还闹出了人命,自此,只要独孤伽罗活着,杨坚就再也没敢碰过其他女人。
其后,宣华夫人陈氏、容华夫人蔡氏俱有宠,上颇惑之,由是发疾。及危笃,谓侍者曰:“使皇后在,吾不及此”云。---《隋书》
一直等到独孤伽罗去世以后,杨坚很伤心啊,伤心自然要找人排解。于是乎,左手一个宣华夫人,右手一个荣华夫人,后来又找了一个弘政夫人,好不快哉,显然是憋坏了嘛!
杨坚对独孤伽罗是又爱又恨。值得一提的是,隋文帝杨坚这辈子的确践行了自己的诺言,他没有跟其他女人生任何孩子,他的10个孩子,全都是独孤伽罗一人承包所生。
一方面原因,是独孤伽罗活着的时候,管教比较森严。另一方面原因,是等到独孤伽罗去世以后,杨坚也不具备生育能力了,他纳了那么多夫人,也就没人可以给她生个孩子了。
很多史学家对此还要美化一下,认为杨坚和独孤皇后之间的爱情矢志不渝,是天底下的典范。这话您相信吗?
当然,他们俩之间的确存在很深厚的爱情,甚至可以说是战友之情。毕竟在杨坚最艰苦的时候,是独孤伽罗不离不弃陪着他。也是独孤伽罗不辞辛劳,给杨坚生了5个儿子,5个女儿,凑出了十全十美。
可是感情好不代表你什么事儿都可以管着皇帝。马皇后跟朱元璋感情好不好?这影响朱元璋纳妾吗?完全不影响。
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的感情是很好,可是独孤皇后管他的时间多了以后,隋文帝肯定是充满了怨恨的。尤其是那次宫女尉迟氏被打死以后,隋文帝和独孤皇后之间的感情,其实早就分崩离析了。
可是隋文帝对独孤皇后的敬爱,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甚至于产生了习惯性的害怕。这么一来一旦独孤皇后去世,那隋文帝就成了脱缰的野马,可以在万花丛中,随便驰骋了。
如果你说这个时候的隋文帝和独孤皇后还是矢志不渝的爱情的话,那不就是瞎掰嘛!要真是这样,他应该继续独自一人走完一生,而不是娶了一个又一个。之所以此前不娶,不就是因为害怕老婆生气嘛!
总结:二圣临朝就是独孤伽罗发明的。很多人以为二圣临朝是武则天发明的,因为武则天和李治一同出来治理国家,形成了二圣临朝的局面。其实这事儿武则天可不是首创,她也是从独孤伽罗这儿学来的。
过去独孤伽罗像接儿子上下幼儿园一样地接送丈夫上下朝,时间长了以后她觉得这么做太麻烦了,于是就跟丈夫杨坚一同上下朝。因此就形成了二圣临朝的局面。
结果造成了独孤伽罗在朝中的影响力相当大,杨广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才想方设法攻破了母亲独孤伽罗的难关,使得隋文帝杨坚易储,把大位传给杨广。
因此等到隋文帝去世之前,他发现杨广居然在调戏宣华夫人,还挺哈皮的,气得差点没吐血,大喊了一声:独孤误我!
别吵吵了,独孤伽罗耽误的可不是你杨坚,而是整个大隋王朝。正是因为隋炀帝杨广上台,迁都洛阳、修大运河、征讨突厥、三征高句丽、大兴土木建造宫殿,结果把开皇之治的那点老本都给败光了。大哥啊,知道你有宏图大志,可你慢点来啊!十几年时间搞了这么多事儿,一顿操作直接把隋朝给干没了。
参考资料:《隋书》
杨坚晚年宠幸的宫女为何让独孤伽罗十分忌惮?
这是因为独孤伽罗的爱情观更接近现代人,不允许有小三这种情况发生。
讲一讲杨坚和独孤伽罗的爱情故事。
公元557年,大帅哥独孤信看中了老友杨忠的嫡长子,十七岁的杨坚,于是把掌上明珠,十四岁的独孤伽罗嫁给了他,开始了他们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爱情故事。
不久,独孤信在与宇文护政治斗争中失败,被迫自尽,独孤家族败落,妻儿皆被流放。
与独孤家交好的杨家也被殃及,杨坚政途坎坷,但也保住了独孤伽罗没有被流放。
患难见真情,两人没有因为困境不睦,而是互相加油,互相鼓励,杨坚和独孤伽罗就在那时发誓:
“誓无异生之子,相约白头,永不变心。”
两人携手走过近五十个春秋,共育有五子五女。
独孤伽罗不仅为丈夫调教子女,操持家务,更是杨坚政治方面的智囊和军师,从与宇文护的较量,到周宣帝时欲废杨皇后时,独孤伽罗的“叩头流血”,保住杨氏未被灭门,再到杨坚犹豫是否称帝时,独孤伽罗的“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的提醒,让杨坚放下犹豫,称帝建立大隋。
可以说,没有独孤伽罗,就没有杨坚成功称帝,更没有举世瞩目的“开皇之治”。
杨坚即位三天后,便立独孤伽罗为皇后。从此夫妻呕心沥血为隋帝国的强大发展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独孤伽罗是杨坚的妻子,更是杨坚最得力的政治高参。
每次上朝,杨坚都和独孤伽罗一起坐车,到殿阁外,杨坚去上朝,独孤伽罗就在车里,让太监传达自己对政事的建议,给丈夫查漏补缺,所以当时称杨坚夫妇二人为“二圣”。
这在古今帝王皇后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仅此一例。
杨坚和独孤伽罗这种爱情,有别于任何古代人,他们的爱情观更像现代人,是不允许有第三者的,虽然男方贵为皇帝。
杨坚看上的宫女是原北周尉迟迥的孙女,非常漂亮,因尉迟迥兵败被籍没入宫,杨坚在仁寿宫见到她后非常喜欢,因此得到宠幸。
独孤伽罗得知后,没跟着杨坚上朝,而是趁杨坚在上朝的时候,把这个宫女一刀杀了。
杨坚和独孤伽罗的爱情是近乎于现代人的,大家可以想象,现在哪个人碰到第三者这种情况时,不是想将其手刃当场?
人家独孤伽罗是皇后,所以把想法付诸了实践而已。
公元602年,八月二十四日午夜,独孤皇后于永安宫奄然而逝,杨坚从此消沉昏聩,伟大的开皇之治,也随着独孤氏的逝世戛然而止。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杨坚晚年宠幸的宫女为何让独孤伽罗十分忌惮?
隋文帝杨坚是皇帝群体中最怕老婆的,没有之一。
杨坚之所以怕老婆,不是无缘无故的。
一是因为他娶的老婆独孤伽罗是鲜卑人;二是这个老婆确实有能力,为他的事业立过大功。
匈奴、鲜卑等民族有女人当家的传统,属于次母系时代,"妇持门户"是鲜卑族的一大特色。
鲜卑风俗就是无论迎人待客,还是跟相邻有什么纠纷,或者家里盖房找人施工,都是女人出头。
坐着车子满街走,带着礼物送官府,安排儿子去会考,替家里主持公道等,全都是女人的事。
杨坚娶的这个独孤氏也继承了这个优良传统,巾帼不让须眉,经常危难之处显身手,力挽狂澜。
杨坚的女婿周宣帝心情残暴,又非常好色,他立了四个皇后,还要逼杨坚女儿、皇后杨丽华自尽。
杨坚听说后急得团团转,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独孤伽罗沉着镇定对丈夫说:老公,咱别怕,瞧我的!
然后她单枪匹马,毅然闯进皇宫,在女婿跟前一边讲道理,一边拼命在地上叩头——"诣阁陈谢,叩头流血"。
周宣帝一看没招了,只好对独孤氏说“岳母,别闹了,我赐你女儿无罪。”
杨皇后既然无罪,杨坚的家族免于株连,独孤氏立了一大功。
后来周宣帝突然一命呜呼,杨坚还想当个模范的辅政大臣,一心一意辅佐6岁的周静帝。
独孤氏对他说:“老公别傻了,现在的情况就跟骑着一个大老虎一样,你不下决心的话,不但模范当不成,最后把会把命也搭进去的,前面的大臣就是这样完蛋的!”
—"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
一番话如醍醐灌顶,让杨坚梦醒——与其做权臣身败名裂,不如干脆自己当皇帝,改朝换代、成一世之雄。
如果没有独孤氏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杨坚未必有抛弃周静帝,建立隋朝的勇气。
正因为如此,杨坚高度依赖这个原配妻子,决心忠诚婚姻,对独孤氏许下诺言:不再跟别人生孩子——“发誓无异生之子女 ”。
"帝未登庸,早俪宸极,恩隆好合,始终不渝!"
这句话的可不是不生孩子那么简单,在那个时代没有避孕措施,不跟别人生孩子,就预示着不接近别的女人,总不能拿一个女人的健康和生命不当回事,整天堕胎吧;因为杨坚一和别的女人在一起就会生育的。
杨坚说到做到,真正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做到了"旁无姬侍,五子同母" 。
不过这一切不能全靠自觉,还要做很多努力,有良好的监督机制,把“权力”关到笼子里,不能让它犯错。
这些措施包括:
严密监督,不给杨坚犯错机会。
夫妻俩同起同居、形影不离。上朝路上夫妻同车,直到杨坚到自己办公室——朝堂跟前。
除了上朝,夫妻俩必须在一起,寸步不离,不给他犯错的机会。
独孤皇后采取的措施只有一个,那就是宫中不设妃嫔,废黜了后宫全部高品嫔妃。
独孤氏是杨坚唯一合法女人。贴身的都是宦官,想犯错也没有条件;不然,发再多誓言也白搭。
这一招厉害,从制度上杜绝了杨坚对皇后的不忠。
防微杜渐,政治思想教育不放松。
有制度还不能高枕无忧,还要进行经常性的政治思想教育,从小事抓起,防微杜渐。
隋朝宰相高颎原配夫人去世之后,表现得非常伤心,曾对独孤皇后说:"今后我啥心思也没有了,只能天天念经度过余生”
—“瑟弦骤断,唯斋居诵经而已。"
可是,就像杭州纵火案的林先生那样,没有多久传出高颖娶了爱妾喜当爹的消息。
这下可把独孤皇后给气坏了,心说这高颎真不是东西,表面上痛念亡妻,暗地里却跟小妾热乎,这样的大臣不能留,不然会把皇帝教坏的。
于是她就在杨坚枕边吹风,说高颎不地道。
杨坚无奈,只好将高颎以"表里不一,不堪信任"之名罢免,回乡养老。
可怜高颎不贪不渎职,只因为没有管好下半身而丢了乌纱帽。
其实高颎被撤职查办,只是独孤皇后借题发挥,只因为他曾经说过一句话,无意中惹恼了独孤氏。
话说杨坚称帝的时候已经40多了,当皇帝10多年除了妻子就没有碰过别的女人。
别的皇帝都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子,想想自己太委屈。
古代人寿命短,50多岁等于一只脚踏进地狱之门,再不开心就没有机会了。
这个年龄的隋文帝杨坚上不了马拉不开弓,独孤皇后对他的监督也松懈了。
就在这时候,杨坚把持不住,偷吃禁果,临幸了一个姓尉迟的宫女。
这个宫女祖父是北周重臣尉迟迥,不过后来因为反对杨坚称帝被处害。
孙女作为罪犯家属被充入奴籍,成了宫女。
一次也就罢了,皇后也不会发现。
可是杨坚临幸宫女后,一发不可收,自然就被独孤皇后知道了。
她妒火中烧,趁着杨坚早朝,直接派人将宫女就地解决了。
杨坚退朝后又兴致勃勃去找尉迟宫女,结果是人去楼空,现场血迹斑斑。
杨坚立马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气得头也不回骑马出了宫。
他骑马漫无目的一直向前跑,跑了很远,直到马儿疲惫不堪才翻身下马。
回忆起跟宫女在一起缠绵的情景,他伤心欲绝、泪如雨下。
这时候,大臣们见不到皇帝,马上带人四处寻找,皇宫乱成一锅粥。
得知杨坚离家出走的理由后,大臣高炯说道,陛下真是的,怎么能因为一个女人就不要自己江山了?
高炯的话本来是说皇上不应该为一个宫女生这么大的气,连工作都不干了。
可是独孤皇后却觉得,高炯说的“一个女人”说的就是她。
于是她又生气了,我是当今皇后,你竟然敢贬低我,说我就是一个妇人,看我怎么收拾你。
独孤皇后不但对自己的丈夫移情别恋难以容忍,对儿子不忠于原配也非常反感。
太子杨勇本来是法定的皇帝接班人,可是他偏爱自己的一个宠妾,结果把正室给气死了。
因此独孤皇后再吹枕头风,将太子废了。
次子杨广,因为不纳妾,受到母亲青睐,被立为接班人。
正因为独孤皇后太霸道,杨坚不敢轻举妄动,直到独孤氏去世,他才敢放开手脚宠幸宫女。
他身边最宠爱的两个宫女,一个封为宣华夫人 ,一个封为容华夫人 。
从独孤氏的“反腐蚀”经历,不难得出一个道理,那就是“反腐蚀”一刻都不能松懈,不能因为老了就放松警惕,
不然的话,就会功亏一篑,让监督对象晚节不保。
杨坚晚年宠幸的宫女为何让独孤伽罗十分忌惮?
古代皇帝号称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一个皇帝拥有庞大的后宫,拥有众多妃子,似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过在中国历史上,开创了隋朝的隋文帝杨坚,显然是一个异类。
杨坚一生中绝大多数的时间里,都只有皇后独孤氏一个妻子。直到独孤氏去世之后,杨坚才敢纳妾。而在独孤皇后活着的时候,杨坚曾偶尔看上了一个宫女,后来将其临幸。独孤皇后得知以后,却直接派人将这个宫女打死,气得杨坚独自骑马出宫,离家出走,连皇帝都不做了。后来还是几个大臣追了上去,才将杨坚追了回来。而杨坚回宫之后,也没敢对独孤皇后做什么,反倒更加尊重独孤皇后。
杨坚和独孤皇后之间的关系,之所以会如此有趣,其实是和二人的特殊经历有关。
公元544年,西魏大统十年,秦州刺史独孤信喜得一女,取名独孤伽罗。独孤伽罗出生时,天下极度混乱。原本南北朝中期的时候,南北双方对峙。北边由北魏政权统一,而南方则陆续由刘宋政权和萧齐政权统治。但是后来,北魏因为内部权力倾轧,分裂成了东魏和西魏两个部分,双方都坚称自己才是北魏正统,都想打败对方,但又谁都奈何不了谁。
当时独孤家就是西魏这边的一个顶尖家族。秦州刺史独孤信,早年曾在西魏的开国过程当中,立下了大功,拥立西魏皇帝登基,算是西魏的实际开创者之一。在独孤伽罗七岁那年,独孤信被册封为柱国大将军,与其他七位权臣,并称为八柱国。不过,八柱国当中,身为丞相的宇文泰,最有实权,同时也是西魏真正的建立者。
又过了几年之后,到了公元556年,宇文泰因病去世。宇文泰去世后,宇文家逼迫西魏皇帝禅位给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建立了北周。不过,因为当时宇文觉年龄较小,所以大权都掌握在宇文泰的侄子宇文护手里。
在这次改朝换代过程当中,独孤家非但没有受到什么冲击,反倒因为站队正确,地位更进一步。独孤信的大女儿,还嫁给了宇文泰的庶长子宇文毓。
不过,改朝换代始终是大事,在这场权力变迁当中,独孤家为了维护自身权位,自然也要竭力和其他人搞好关系。所以在北周建立后不久,独孤信便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大将军杨忠的嫡长子杨坚。杨忠是独孤信多年的下属,亦是独孤信最有力的支持者。两家之间的联姻,也就显得理所当然了。
公元557年,独孤伽罗和杨坚正式成亲,开始了他们相濡以沫的一生。
就在独孤伽罗和杨坚成亲后不久,一场剧烈的朝堂动荡,席卷而来。因为北周建立后,朝堂大权都掌握在权臣宇文护手里,皇帝宇文觉和权臣宇文护,虽然是堂兄弟,但在权力面前,同样产生了纷争。后来,宇文护直接废了宇文觉,改立宇文泰的庶长子宇文毓为帝,也就是独孤信的那位大女婿。
自己的大女婿成了皇帝,这对于独孤信而言,显然是一个好消息。但同时,也给独孤家带来了一场灭顶之灾。当时的太傅赵贵,密谋通过政变干掉宇文护,让宇文毓这个皇帝彻底掌握大权。但遗憾的是,后来这场政变被宇文护识破了,赵贵也被宇文护杀掉。
照理来说,这件事和独孤家没什么关系。但问题在于,独孤信是皇帝宇文毓的岳父,身居高位,之前又和赵贵交好。这样的身份,很难不让宇文护提防。所以,宇文护便以此事做借口,将独孤信也卷了进来。但是因为本就没有真凭实据,再加上独孤信本人威望极高,所以最后,宇文护只能逼独孤信自尽于家中。
独孤信死后,独孤家也遭逢大难,彻底退出了权力中心,家人被直接流放蜀地。而独孤伽罗则因为已经嫁到了杨家,得以幸免于难。但同时,因为杨忠是独孤信的忠实追随者,所以在这场政治动荡之后,杨忠也开始被逐渐排斥。如果不是杨忠骁勇善战,再加上当时北周周围强敌环伺,恐怕杨家也会遭难。
刚刚成亲,便遭受了这样的大难,夫妻二人非但没有感情破裂,反倒更加相濡以沫,开始共同奋斗。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杨坚因为太喜欢独孤伽罗,所以对她承诺,此生只会有她一个女人,再不会娶其他女子。
这个承诺,杨坚后来确实做到了。一直到独孤伽罗去世之后,杨坚才敢娶其他妃子。
独孤家遭逢大难,杨家也开始衰退。所有的这一切,看起来都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然而历史有时候却充满了巧合。几年之后,身为北周第二位皇帝的宇文毓,和大权臣宇文护再次出现矛盾。最后,宇文护直接毒死了宇文毓,再次拥立宇文泰的另一个儿子宇文邕为帝。但宇文护怎么都没想到,这次拥立的宇文毓,却是一个狠人。隐忍了整整十二年,最后一朝发难,直接诛杀了宇文护,彻底掌握了大权。
宇文邕隐忍期间,杨家这边,大将军杨忠去世,杨坚也继承了父亲的爵位。但是,因为宇文护的打压,杨坚仕途一直不太顺利。但是,宇文邕的成功,却给他带来了机会。
宇文邕成功掌权之后,对于始终不曾屈服于宇文护的杨家,采取了拉拢态度。甚至直接让自己的皇太子,迎娶了杨坚的长女杨丽华。这桩婚事,成了杨坚后来平步青云的政治基础。
此后的六年时间里,宇文邕励精图治,带领北周再次走上了正轨,期间甚至还灭掉了北齐,统一了北方。然而六年之后,宇文邕却突然因病去世了。宇文邕去世后,太子宇文赟即位,也就是杨坚的那个女婿。
然而宇文赟这个人,却是个残酷暴虐,荒淫无度的皇帝。在位仅仅一年之后,就将皇位禅让给了自己的儿子,也就是杨坚的外孙。但同时,本人继续把持朝政,同时大肆扩充后宫,沉迷享乐。一年之后,便把自己给玩死了。
宇文赟去世后,在位的皇帝宇文衍,就成了杨坚的外孙。而且此时宇文衍年龄极小,根本无法处理朝政,所以大权就落入了杨坚手里。
一年之后,杨坚从自己外孙手里,抢过了皇位,自己登基做了皇帝,建立了隋朝。而独孤伽罗,也同时成了隋朝的皇后。
从独孤家遭逢大难,到杨坚登基为帝,这期间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杨坚和独孤伽罗两人,一直相濡以沫,伉俪情深。在残酷的政治斗争当中,作为妻子的独孤伽罗,可能是杨坚唯一能够信任的人。所以,夫妻二人的这种关系,要远比历史上其他的皇帝和皇后之间,更加的深厚。
可以说,没有独孤伽罗,就没有杨坚后来的登基为帝。
在杨坚即位之后,依然坚持了自己的承诺。除了独孤皇后之外,再没有纳过任何一个妃子。而且,独孤皇后本人,也是一个奇女子。就连杨坚每天去上朝的时候,独孤皇后都要亲自去送杨坚上朝,之后还不走,就呆在殿外等着。所以,独孤皇后不光在宫中一手遮天,在朝堂上同样有很大的权力。
后来,杨坚干脆直接让独孤皇后一起陪他上朝,搞出了一个所谓的‘二圣临朝’的制度,夫妻二人共享皇权。后来这个制度被李治和武则天学习了,成了武则天晋升女皇的一个阶梯。
因为两人感情极好,再加上独孤皇后在朝堂上也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独孤皇后如果不允许杨坚纳妃子,杨坚还真的没辙。
公元602年,独孤皇后去世。此后,杨坚终于不用再遵守自己的承诺,开始娶其他的妃子。但没了独孤皇后的支撑后,杨坚也失去了人生的支撑。仅仅两年之后,便同样逝去了。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数百位皇帝,能够做到像杨坚和独孤皇后这样的,还是真是极为罕见。
杨坚晚年宠幸的宫女为何让独孤伽罗十分忌惮?
确实忌惮,具体来说就是忌惮个“锤子”!
虽然贵为一国之君,杨坚的事业蒸蒸日上:周静帝年幼时“挟天子以令诸侯”,就任“大丞相”一职;隋朝建立后,又南下灭陈,统一了分裂391年之久的中国……然而,杨坚的“后宫生活”却并不如意,就因为他的皇后、北周大司马独孤信之女独孤伽罗妒性十足。——当然,这也不能怪杨坚!他16岁时就娶了14岁的独孤伽罗为妻,彼时哪里晓得,这个女人妒心如此之重呢?
结果就是,被杨坚宠幸过的妃子非常之少,仅有宣华夫人陈氏、荣华夫人蔡氏,还有一个被独孤伽罗害死的小宫女——尉迟氏等几人。
那,为什么尉迟氏这个小宫女,会受到独孤伽罗的十分忌惮而痛下杀手呢?
这事,说来话长!
被独孤伽罗害死的小宫女有一年夏天,隋文帝杨坚照例去到仁寿宫避暑。在此期间,杨坚见到了前相州总管尉迟迥的孙女、“有美色,先没宫中”的尉迟氏……
太建十二年(580年),周宣帝宇文赟病逝,周静帝宇文阐继位。
由于静帝年幼(仅7岁),被周宣帝“属以后事”的小御正刘昉,就琢磨着由隋国公杨坚来“辅政”。之所以如此,一来在于刘昉与杨坚“有旧”;二来杨坚本身也是皇后杨丽华的亲父亲,属于是名正言顺的“外戚”。
如此好事,岂能“拱手让人”?
于是,杨坚很快便就任“大丞相”,“总知中外兵马事”——实际上,他是捡了个“大大的”便宜。
当然,朝中有不少的“重臣”是眼馋杨坚的“丞相”之位的,比如相州总管尉迟迥。
尉迟迥,字薄罗居,代郡平城人(今山西大同),鲜卑族,是北周文帝宇文泰的外甥。文帝时期,尉迟迥率军攻打蜀郡,“克之”,立有军功,进封上柱国。北周宣帝时,就任相州总管。
从尉迟迥的履历来看,一则他是北周宇文氏的外甥,有血缘关系,是见不得杨坚“覆灭”周室的行为的;二则尉迟迥自己也是上柱国、相州总管,举兵起事也是“有资格”的。
是以,很快(同年),尉迟迥就起兵叛乱了,但却被大将军韦孝宽所镇压。尉迟迥战死沙场!
尉迟迥死后,家中“女眷”皆“罚没掖庭为奴”——其中就包括尉迟迥的这个孙女!话说回来,杨坚能在仁寿宫众多“奴婢”中注意到她,足可见此女“资色”过人。
“帝王”难过美人关!
最终,杨坚没能把持住自己,把这个美女给“宠幸”了!
不久,“东窗事发”!
一向“妒性”十足的独孤皇后听说后,“醋意大发”,竟然将这个女子秘密处决了!——其实,古代的帝王们,看见个美女“宠幸”一下,实在是再稀松平常的事。谁让他们拥有至高无上的皇权呢?偏偏独孤伽罗对杨坚的“控制”,到达如此的程度!这不能不使杨坚觉得“颜面尽失”!
于是,杨坚“大怒,单骑从苑中出,不由径路,入山谷间二十馀里。”左仆射高颎、右仆射杨素赶紧去追,追上以后,“扣马苦谏”。最后,杨坚长叹一声:
“吾贵为天子,不得自由!”
高颎就劝说他:
“陛下岂以一妇人而轻天下!”
杨坚听了高颎的劝说,算是稍稍解了点气,“驻马良久,中夜方还宫。”独孤皇后见到杨坚回来,“流涕拜谢”……好说歹说,这夫妻俩的关系算是回复如常了。
——只可怜尉迟迥的孙女、好端端的一个美女就这么白白死掉了,实在是可惜啊!
接下来,笔者就跟大家聊聊:
为什么独孤伽罗一定要杀了尉迟氏呢?原因也不复杂:因为尉迟氏身在仁寿宫!
所谓“天高皇后远”,尽管独孤伽罗身为后宫之主,她的“权杖”可以触及后宫的任一角落,但是,能否将手伸到百里之外的仁寿宫,就不得而知了?即便可以,恐怕也是力有不逮。
仁寿宫位于陕西省麟游县,距离长安西北约320里。隋文帝杨坚兴建仁寿宫的目的,就是为了夏季避暑。可想而知,如此长的距离,杨坚要赶过去,少说也得“十天半个月”。而且,杨坚避暑的时候,还不一定会带上独孤伽罗一并前往。
不能经常前往,就意味着独孤伽罗对于仁寿宫的情况了解的不充分!一来,独孤伽罗不知道该宫女的“宠幸”情况;二来,她也担心,尉迟氏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怀上“龙种”!
这第二种情况,应该是独孤伽罗最为恐惧的!
正如笔者上边所言,杨坚的后宫除了独孤伽罗以外,还有宣华夫人陈氏、容华夫人蔡氏等人。独孤伽罗虽然妒心甚重,但她也不可能时时处处阻止杨坚对于其他妃嫔的宠幸,比如这两位妃嫔就经常获得宠幸。
不过,从杨坚极少的子嗣(5儿5女)情况来看,其所有的子女均为独孤伽罗所生,而没有其他妃嫔的孩子,按她的话讲叫“誓无异生子”!
由此或可推断,独孤伽罗对于后宫的其他妃嫔肯定是采取了“非常手段”,以保证她们没有子嗣,或者怀了也不能生下来!具体什么手段,我们不得而知,不过由此亦可知独孤伽罗之心狠手辣!
这个女人可是一点都不仁慈!
相对来讲,身处大兴后宫的妃嫔们见到杨坚的机会还是非常之多的,而身在仁寿宫的尉迟氏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如果杨坚不来避暑,估计她也只能“独守空宫”了吧?
所以,独孤伽罗对于这个尚无名分的小宫女“下毒手”,几乎成为了必然!更何况,她也明白:
杨坚不能把她怎么样!
参考:《资治通鉴》、《隋书》
(网图、侵删)
杨坚晚年宠幸的宫女为何让独孤伽罗十分忌惮?
独孤伽罗永远不会忌惮别的女人,只会嫉妒到扭曲。
隋文帝杨坚皇后独孤伽罗在历史上有两幅面孔,一是贤明仁爱之皇后,二是性尤妒忌之妇人。
独孤皇后的妒忌决不是因为地位不稳固,相反,她完全是出于对丈夫杨坚的爱情。因为爱,她不允许丈夫身边有其他女人。
所以,贵为皇帝的杨坚,刚对某个宫女有意思,转眼间就被皇后害死了,只好在独孤皇后生前不纳任何妃嫔。
杨坚也是深爱着独孤皇后的,即使皇后做出如此狠毒的事,即使他气得骑马狂奔,转眼间还是原谅了她。
若说独孤伽罗为何不是对杨坚宠幸的宫女忌惮,这还要从二人颠沛流离共患难的关系说起。
独孤伽罗的父亲是西魏北周著名帅哥独孤信,因豪门大族联姻,嫁给了西魏大将军杨忠嫡长子杨坚。
此时的独孤伽罗才十四岁,杨坚也才十七岁,小夫妻一见倾心,恩爱温馨,“誓无异生之子”。
可小夫妻结婚后没多久,西魏北周政权交替,独孤信政斗失败自杀,独孤家流放蜀地,杨坚家也受了殃及。
那一段日子算是杨坚与独孤伽罗过得最黑暗的时期,北周政斗时刻不停,宇文皇帝频频猜忌,杨家的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幸亏周武帝宇文邕政变夺位,因杨家为元勋世家,且政斗中站位正确,才有了一丝喘息之机,等长女杨丽华嫁给了太子宇文赟,杨坚夫妇才算熬出了头。
周宣帝宇文赟继位后,任命杨坚为辅政大臣,但随着杨坚的位高权重,凶狠残暴的宇文赟猜忌上了杨家,竟想让杨丽华自尽。
在这关系到杨家生死存亡的一刻,独孤伽罗闯入皇宫,磕头陈述忠心,一直磕到额头鲜血淋漓,才算消了宇文赟的猜忌。
如此朝不保夕的生活,让杨坚生出了篡位夺权的心思。他也是有资本,自宇文赟暴死,杨坚控制住了年幼的北周静帝宇文阐,便身居北周权力中枢。
可这毕竟是关系到身家性命的决定,杨坚犹豫不决时,恰是独孤伽罗的一句话给了他信心:“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
有了和杨坚携手共创隋朝家业的经历,独孤伽罗在隋朝的地位是很高的,能直接插手家国朝政。
杨坚继位,建立了隋朝,三天后就册封独孤伽罗为皇后,而独孤伽罗也不甘于后宫琐事,始终对皇帝保持强烈的影响,被百姓并称为“二圣”。
如隋文帝上朝时,独孤伽罗就在殿堂外等候,一听到政令有不对的地方,就派心腹宦官进去沟通,等下朝后,夫妻二人持手再回后宫。
还有隋文帝废太子杨勇、改立杨广之事,也是独孤伽罗在背后出了大力,“竟废太子,立晋王广,皆后之谋也。”
独孤伽罗对长子杨勇不满,时任晋王的杨广趁机表现,阿谀奉承,哭诉告状,得到了母亲的支持,最终当上了太子。
在杨坚心里有了如此稳固的地位,也在隋朝有了如此高的声望,独孤伽罗几乎是“横行无忌”,对丈夫也渐渐生出了占为己有的心思。
北周将领尉迟迥反对杨坚不轨,发兵叛乱被杀,家人被充入后宫,孙女尉迟氏在仁寿宫当值宫女。
某日,杨坚见到了尉迟氏,起了花花肠子,偷偷地宠幸了她,被独孤伽罗知道了,趁着杨坚上朝,害死了她。
杨坚大怒,气得一个人骑马跑出了皇宫,一直冲到二十多里地外,哀叹说:“吾贵为天子,而不得自由!”
独孤伽罗不仅嫉妒丈夫杨坚宠幸别的女人,还替儿子与臣子的妻子嫉妒,“不惟妒在己,并子与臣之有妾者,亦代为妒之。”
长子杨勇不被她喜爱,很大原因就是杨勇宠妾灭妻。
杨勇专宠云昭训,冷落妻子元氏,与云昭训生下了三个儿子,让小妾的待遇与正妻相同,气得元氏没几天就死了,云昭训主持了太子宫。
独孤伽罗怀疑大儿媳元氏是被杨勇害死的,因此才慢慢地讨厌起了太子杨勇,被杨广趁虚而入。
高颎是隋朝一代名臣,为相执政二十年,功劳卓著,妻子死后,他偷偷地娶了小妾,还生下了儿子。
刚开始,独孤伽罗建议杨坚为高颎再娶一个妻子,高颎以年老推迟了,可他竟然偷偷纳妾生子,气坏了独孤皇后,慢慢地让杨坚疏远了他。
所以后人吐槽独孤伽罗的嫉妒是古来少有的,“子之厚妾薄妻而母恶之,此犹是家庭之恒情,至于臣下之有妾,亦何与后事,乃亦因此而憾之,岂非奇妒哉!”
独孤伽罗如此嫉妒,一是出于她对杨坚的爱情,二也与她出身的鲜卑族习俗有关。
杨坚有五子四女,都是独孤伽罗为他生育的,这个“外质木而内明敏”的威严帝王,还会与臣子炫耀此事。
他们年轻时曾发誓“无异生之子”,历尽磨难,位高权重时,仍坚守了这一约定,由此可以看出二人的深情爱意。
有了爱,就会有占领,就会把对方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贵为一国之母的独孤伽罗也不能免俗。
而且,独孤伽罗出身的鲜卑族自古就有“妇持门户”的习俗,争讼曲直,造请逢迎,代子求官,为夫诉屈,都是妇人出面。
此外,“鲜卑之俗,贱妾媵而不讳妬忌”,鲜卑族的嫡妻是看不起妾侍的,也不会掩藏忌妒的心思。
这样环境下长大的独孤伽罗,不会像大门不出的羸弱女子一样,性格一定是好强斗胜的。
也许独孤伽罗对丈夫有些失望吧,宫女尉迟氏的事情发生后,“后自此意颇衰折”,没多久就薨逝了。
隋文帝杨坚确实是爱着独孤伽罗的。她死后,杨坚悲痛落魄,天寒地冻下,不顾年老体弱,亲自奔波几百里地,为妻子送葬。
独孤伽罗去世一年后,杨坚便卧病不起,对负责营建山陵的大臣何稠说:“汝既曾葬皇后,今我方死,宜好安置。属此何益,但不能忘怀耳。魂其有知,当相见于地下。”
杨坚还是忘不了独孤伽罗啊,仍盼望着死后有灵魂,在黄泉之下再相见。
独孤伽罗去世于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八月二十四日午夜,两年后,杨坚随之而去。
独孤伽罗与杨坚互相深爱着,二者的浓厚爱意不会让独孤忌惮任何女人,只会让她嫉妒丈夫身边的别的女人。
要栋子说,独孤伽罗自身能力卓越,与男人不相上下,憎恨男人三心两意,很有现代独立女性的风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