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纪晓岚是个什么样的人?

最近正在看铁齿铜牙纪晓岚,已经看完两部了,很好奇真实的纪晓岚是什么样的,是否真的是足智多谋,铁铁齿铜牙,不畏权贵,清俭自居

纪晓岚是个结巴且近视的大黑胖子?大多数人受到《铁齿铜牙纪晓岚》的影响,认为纪晓岚是个风流倜傥、能说会道的大才子,简直就是乾隆年间的第一靓仔有没有?

实际上乾隆年间的第一靓仔,非和珅莫属。相反,纪晓岚的相貌,的确有点不敢恭维。至少在他修《四库全书》的时候,身材走了形、眼睛近了视,甚至连嘴巴都不利索。那么真实的纪晓岚究竟是什么模样呢?

一、中年纪晓岚是个戴眼镜的大黑胖子,问题不大。

纪晓岚年轻的时候,或许还长得凑合,毕竟年纪轻轻能考上进士,如果长得不好看,皇帝那一关是过不去的。尤其是乾隆皇帝,这哥们简直就是个颜控,身边清一色都是帅哥美女,眼睛里容不下沙子。

即使纪晓岚不是个盛世美颜,至少也长得没那么磕碜。但是做了官以后,那情况就不同了。过去为了维持形象,很多生活习性还会克制。可是已经考上了公务员,有了正儿八经的编制,那就算是安全了。这么一来纪晓岚在生活上的陋习也就逐渐铺张开了。

陋习一、疯狂爱吃肉。

纪晓岚是个非常爱吃肉的大才子,而且顿顿都离不开肥肉。每天能吃好几斤肉,请他吃饭,你敢在桌上放一道素菜,他能跟你急。这么个吃法,你觉得他的身材能保持好吗?

陋习二、疯狂好色。

除了爱吃肉,纪晓岚还有一个特别的爱好,那就是好色。食色性也,纪晓岚可谓是一样都不肯落下啊!

他私底下藏了不少小妾在府上,夸张的说法是,他每天需要跟小妾们做5次。早中晚各三次,吃晚饭前一次,为了纪念太阳落山也要来一次。

他为啥玩命似的做呢?因为据他本人交代,哪天不做的话,他就双眼通红,浑身发烫。这事儿还假不了,因为乾隆皇帝可以给他作证。

因为有一回乾隆让纪晓岚一整天都留在宫中编书,结果这货立刻双眼通红,浑身发烫。吓得乾隆干嘛给他找来了御医。结果纪晓岚摆摆手表示:老大,让我回家释放一下就好了。乾隆得知以后,哈哈一笑,又赏了他几个美女。

陋习三、爱大晚上看书。

爱看书咋成了陋习呢?现在的孩子要是喜欢看书,那简直会被捧上天。纪晓岚看书很特别,他不光白天看,而且晚上也看。这事儿就有点麻烦了,因为古代那灯光条件,压根不允许你晚上看书。

普通人晚上无非就是点上一盏煤油灯看书,可纪晓岚非同一般,他说自己小时候这双眼睛在夜里看东西跟白天一样清楚,所以他晚上看书基本不点灯。

这下子可就坏了了,因为伴随着年龄的增长,长期晚上不点灯看书的纪晓岚,不仅眼睛不怎么灵光了,反倒近视了!人到中年,只好戴上了厚厚的眼镜。

陋习四、爱抽烟。

这就不能忍了,《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纪晓岚总被称之为纪大烟袋,其实这个称呼问题不是很大,因为他特别喜欢抽烟。浑身上下到处都是烟味,搞得谁也不肯跟他在一个房间里处理文案。

如此无节制的生活,你觉得纪晓岚人到中年以后,还能像个样子吗?所以说中年纪晓岚是个戴眼镜的大黑胖子基本是没什么问题的。

二、纪晓岚结巴这事儿怎么说?

在我们印象中,纪晓岚可是智斗和珅的铁齿铜牙,那一张利嘴,能把和珅给活活气死。可是事实上呢?纪晓岚说话居然有点磕巴。

纪晓岚的同事朱珪曾经在一首诗里这么形容纪晓岚:

河间宗伯姹,口吃善著书。沉浸四库间,提要万卷录。

这里面就提到了口吃两个字,也就是说纪晓岚说话结巴。这事儿基本上是实锤了,因为朱珪跟纪晓岚生活在同一个年代,又是同事关系,没必要也没法子诬陷纪晓岚。

爱吃肉,又好色,还是个结巴,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成为一代名臣呢?还说他是个风流才子,电视剧和历史未免差距也太大了吧?

实际上这些形象,都是纪晓岚成名以后的样子,早年纪晓岚肯定不是这样的,要不在殿试的时候,乾隆皇帝不可能看得上他。

此外纪晓岚虽然有这些陋习,但是他才思敏捷也是天下人都知道。铁齿铜牙或许只是说他说话有道理,而未必是说得快。

一个人口才好,并不是说他说话有多快,而是说他说话很有道理,而且反应很快,可以有无穷无尽的话题,不至于冷场。

显然,纪晓岚完美地符合这样的形象,由于纪晓岚博览群书,而且又天生聪明,所以肚子里的货特别多,永远都有说不完的故事。谁都愿意跟这样的在一起聊天,难道不是吗?

三、纪晓岚的口才,绝对没话说。

纪晓岚虽然是个戴眼镜的黑胖子,而且还结巴,可是他的口才绝对是一流水平,甚至能把人给乐死。

口才一、逗老太监。

有一回一个老太监知道身为翰林的纪晓岚聪明,所以就故意出了一副上联给纪晓岚对:

小翰林穿冬衣执夏扇,一部《春秋》曾读否?

纪晓岚呵呵一笑,这玩意儿也算对联?他张口就回答道:

老太监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吗?

小翰林和老太监是对比,冬衣、夏扇是对比,南方和北地也是对比。春秋和东西居然也成了对比,这可把老太监给气死了,不过气着气着又笑了,为啥?因为纪晓岚太有才了。

口才二、父子戊子。

纪晓岚有一回到人家家里吃饭,这户人家很特别,父子俩是戊子科的同榜进士。所以有人就出了个上联,希望纪晓岚能给一个出色的下联:

父戊子子戊子父子戊子。

纪晓岚天生聪慧,这种对联对他来说简直小儿科,他立马回答道:

师司徒徒司徒师徒司徒。

师傅是司徒,徒弟也是司徒,师傅和徒弟都是司徒。恰好能跟父子戊子年同科这事儿对上,可谓是对仗工整的典范。

口才三、祝寿诗。

同事家的老妈过生日,纪晓岚也气喘吁吁地跟了过去。大家都带了不少礼物,可纪晓岚是光着膀子去的,啥也没带。大家献寿礼的时候,轮到纪晓岚时,纪晓岚表示送一首诗给太夫人。

同事听了都很高兴啊,因为纪晓岚是著名的大才子,他的诗词说不定能流传千古,结果纪晓岚上来第一句就是:这个婆娘不是人!

全场鸦雀无声,同事已经攥紧了拳头准备揍纪晓岚了,没想到这个才子如此出格。紧接着纪晓岚为了防止被揍,立刻说出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

大家终于松了口气,老太太那一口闷气也缓和了,同事也松下了拳头。紧接着纪晓岚又来了一句:生个儿子去做贼!

“谁也别拦我,今天我非要揍这个黑胖子一顿!”同事再也忍不住了,要不是大家拦着,纪晓岚就要挨揍了。

只见纪晓岚不慌不忙地说出了第四句:偷得蟠桃祝寿辰。大家终于都笑了起来,同事也喜笑颜开地拍着纪晓岚的肩膀:老纪啊,都是误会,别放在心上啊!

总结:容颜会变,可有趣的灵魂却不变。

很多人都在纠结纪晓岚的相貌,似乎非要把纪晓岚变成一个戴眼镜的黑胖子才肯罢休。其实我觉得完全没必要,谁还没有老的时候呢?难道人老了还会跟年轻时一样好看吗?

纪晓岚只不过比同龄人衰老得更快而已,毕竟生活不节制嘛!但是对于纪晓岚,我们的着眼点应该在他的才思敏捷之上,而不是外貌。

毕竟美丽的容颜千篇一律,而有趣的灵魂却万里挑一。纪晓岚岂不就是那个有趣的灵魂吗?

参考资料:《阅微草堂笔记》、《知足斋文集》、《清史稿》

历史上的纪晓岚是个什么样的人?

张国立演绎了四部《铁齿铜牙纪晓岚》,看过的人多半对纪晓岚有些好感。这人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一介文官敢直斥巨贪和珅,胆色、风骨让人闻之神往。但电视剧对纪晓岚其人是进行了艺术加工的,我们看到的并非历史上真正的纪晓岚。

纪晓岚名昀,字晓岚、春帆,出身于河北献县(旧时属直隶河间府,今属河北省沧州市)的名门望族。纪晓岚幼年时代在文学上表现出过人的天赋,通《三字经》、识《千字文》,甚至于《四书》、《五经》,涉猎更是广泛,涵盖史籍方志、百家杂说、天文历法、诗词歌赋,乃到于医经、笔记小说等等。相传纪晓岚有过目不忘之能,他在镇上的书铺看书,却从来不买,店主人诧异之下问明缘由,拿书来考他,纪晓岚对答如流,技惊四座,神童之名不胫而走。

相传纪晓岚应童子试之时与主考官对答过三幅对联而引人赞叹,但正史之中未见记载,想必是闲人为奇人附会的风流试,在此不再赘述。不过,纪晓岚此时年纪尚小,得如此赞誉,就算不及传闻之中的神异,其天赋、才能是毋庸置疑的。

乾隆九年,纪晓岚二十一岁,正值其科试夺魁,年少轻狂之时。他在乡试考试中因违背考试规则而落选,很受打击。三年后,纪晓岚卷土重来,一举拿下乡试头名,甚至因为乡试所写的文章,连乾隆都听说了这号人物。乡试之后,参加会试,纪晓岚又一次遭遇滑铁卢,不过这个时候的他已经有了“胜败乃兵家常事”的念头,对此次失利并没有太过放在心上,反而坦然地进行交游,结识了一帮应试的文人、学者。文人学者参与考试者,多为功名,交游也多官员,纪晓岚也因此而初知官场掌故、行事规则。乾隆十九年,十年蹉跎,纪晓岚终于拿下殿试二甲四名,得以进入官场。

说起舞文弄墨,其实乾隆皇帝也是个高手,他有着深厚的汉文化修养,吟诗作对时,多召纪晓岚随侍左右。纪晓岚在乾隆身边,或参与典礼,或跟从出游,或应制作文,多有唱和。纪晓岚文思敏捷,幽默风趣,为乾隆所喜爱。

纪晓岚是个真文人。《东华续录》嘉庆朝卷七所记,“和珅专政数十年,内外诸臣,无不趋走,惟王杰、刘墉、董诰、纪昀、铁保、玉保等诸人,终不依附。”文人就当如此,就算无能阻止丑恶的发生,但洁身自好,方能对得起研究了数十载的圣贤书。

纪晓岚于清一朝,最重要的功绩,是他在仕宦的五十多年时间内,为国家发现了大量人才——这其实也与他自己的经历有关,他再次折戟沉沙,对待选拔人才自然非常用心,力图取舍得当,他甚至警醒自己,“当年多少遗才憾,珍重今操玉尺量。”

纪晓岚在文学上最重要的成就,便是主持编纂了《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不过,这两套书虽然浩瀚精深,却因为其历史、政治原因,亦残存不少的遗憾和糟粕。

纪晓岚虽然清正廉明,也有枉法的时候。在对待其新家两淮盐运使卢见曾营私舞弊一事上,他跑去给亲家暗通消息——结果被乾隆拿住,一道圣旨扔到了乌鲁木齐。

历史上的纪晓岚是个什么样的人?

由于《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热播,人们几乎已经把张国立和纪晓岚等同。而剧中乾隆帝、和珅、纪晓岚三人互相谈笑风生的场面很容易让人误以为历史上三人真实的关系就是这样的,实际上与历史事实是不符合的。

但是有一点,纪晓岚有才华确实真实的。纪晓岚生于1724年,死于1805年,在那个平均寿命不过40岁左右的年代,他已经是非常高寿了。纪晓岚祖上本是江南大族,也是书香门第,明代初年,纪晓岚的先祖从江南迁移到了河北献县。纪晓岚在小的时候就已经展现出过人的才华,不仅《三字经》、《千字文》等蒙童读物能够倒背如流,而且《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也是烂熟于心。

纪晓岚在24岁的时候中顺天乡试,成为解元,但是中间因为一些波折,他一直到31岁才中了进士,后来进入翰林院做了编修,乾隆帝认为纪晓岚才华太盛,放到外省不一定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于是就把他留在身边。实际上我们所熟悉的纪大学士根本没有做过正儿八经的大学士,只是快临死的时候做了一个协办大学士。小编认为乾隆帝不让纪晓岚做大官的原因可能与纪晓岚其貌不扬有很大关系。

根据史书记载,纪晓岚“貌寝短视”,所谓貌寝指的是他长得不好看,短视是指他有近视眼,而且根据一些野史记载,纪晓岚还有口吃的毛病,这些先天条件都决定了他不能应付官场上的正常礼节,所以乾隆帝安排他去编纂四库全书也是有道理的,毕竟只需要做一些幕后工作就可以。不过纪晓岚也没有辜负乾隆帝的期望,先后主持编纂完成了《四库全书》、《热河志》等,他还有一本自己闲暇时候完成的《阅微草堂笔记》。

真实的纪晓岚不仅不敢和乾隆帝“打情骂俏”,连正常的交流实际上都是不可能的,纪晓岚只是乾隆帝豢养的御用文人而已。举个例子,一次在圆明园,纪晓岚在抽烟,突然听到皇帝驾到,吓得立马把烟袋放到了脚后跟烫得他不行。

历史上的纪晓岚是个什么样的人?

从现在的影视剧中,我们看到的纪晓岚的形象几乎都是聪明智慧、忠心正直的三好青年,而和珅则是偷奸耍滑、贪财好色的反面形象,两人是皇上的左右手,也互相是死对头、欢喜冤家,那么历史上的纪晓岚真如影视剧里描写的那般优秀吗?

一、 外貌

张国立塑造的纪晓岚是个英俊潇洒,一表人才的优质男,但实际上史书对纪晓岚的记载却是“貌寝短视”,意思是说相貌丑陋,还有近视眼。纪晓岚好友朱珪也曾写诗描写纪晓岚“口吃善著书”。长的丑,近视眼,口吃,这三点加起来,足以让“外貌协会”的乾隆对他爱不起来了。

二、 生活奢靡

据《虫鸣漫录》中记载,纪晓岚纪晓岚不吃米饭只吃肉,一天要吃好几十斤的食物。而且纪晓岚性瘾严重,据说纪晓岚在编《四库全书》时住在宫中,采取的是全封闭式模式,由于长时间接触不到女人而着急上火、嘴角长泡、眼珠爆红,最终没辙乾隆只得找了几名宫女陪着他。

三、 政治觉悟低

纪晓岚文笔是不错,是乾隆的御用文人、文渊阁大学士,但官职并不高,远远比不上和珅。而且没有什么丰功伟绩,比较出名的就是和乾隆在庙里对对联那段。

纪晓岚与和珅在现实生活中是一对关系很好的“忘年交”,纪晓岚处世圆滑,他深知自己地位不如和珅,所以十分巴结这位有钱有势的朋友,还帮他处理人际关系,和珅也经常在工作中照顾纪晓岚,两人的关系是十分要好的。

历史上的纪晓岚是个什么样的人?

纪晓岚叫纪昀,晓岚是他的字,他生于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做为比照,乾隆帝生于公元1711年,和珅生于1750年,刘墉生于公元1719年,也就是说乾隆大了刘墉八岁,刘墉大了纪晓岚五岁,纪晓岚大了和珅二十六岁。

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纪晓岚与马氏成婚,纪晓岚共有一位夫人,六个妾。

乾隆十二年,纪晓岚参加顺天府乡府,得了第一名,也就是解元,也就是举人的第一名。

乾隆十三年,纪晓岚第一次参加会试,但没有中进士。

乾隆十九年,纪晓岚参加殿试,得了二甲第四,也就是总的排名第七,因为一甲只有状元,榜眼,探花三个人。成为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编修。

纪晓岚先后担任武英殿纂修,功臣馆、国史馆、方略馆总纂,纂修相当于编辑,总纂相当于主编。

乾隆二十七年,担任福建学政。

乾隆三十三年,担任贵州都匀知府,四月,乾隆认为纪晓岚的长处是做学问,而不合适 做地方官,就召其回京当作侍学士。

乾隆三十八年,担任《四库全书》总纂官。

乾隆四十四年,担任詹事府詹事,正三品。詹事府,主要辅佐东宫太子,主官为詹事。四月,担任礼部侍郎,从二品。

乾隆四十七年,《四库全书》完成。

乾隆五十五年,乾隆在乾清宫摆下千叟宴,纪晓岚有参加。

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纪晓岚担任兵部尚书,从一品,后改都察院左都御史,从一品。

嘉庆二年,担任吏部尚书,从一品,之后担任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这里面的协办大学士不是三阁三殿大学士(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体仁阁),所以还是从一品。

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纪晓岚病逝,终年八十二岁。而乾隆帝死嘉庆四年,和珅也是死于嘉庆四年,刘墉死于嘉庆九年,也就是说这四个人纪晓岚最晚死。

历史上的纪晓岚是个什么样的人?

纪晓岚是近视眼,有口吃,相貌丑陋,身体肥胖,喜欢抽旱烟,外号“纪大烟袋”,平时不吃米饭只吃肉,有一个老婆六个小妾,男女方面十分强大。

不过纪晓岚为人诙谐幽默,自称野怪转世,还曾奉旨纳妾,从小就是神童,擅长文学方面,编写《四库全书》,和大才子袁枚齐名,当时人称“南袁北纪”,只不过乾隆对他的评价不高,也不重用纪晓岚。

当然关于纪晓岚这些缺点有的同时代的人所记载的,有的是历史记载,至于是不是有人编排他也未可知。只是纪晓岚身上的很多事情非常有趣,有的超出了很多人的常识,正好是历史小故事的绝佳题材,很多人都不会放过他的。

尤其是关于纪晓岚在其他有趣的事情上,记载颇多。清朝很多人都记载,纪晓岚自己说是野怪转世,他的墓志铭说是火神下凡,当然下凡转世不靠谱了。

但是更不靠谱的是居然有记载说纪晓岚平常不吃米饭,就吃肉。他的好朋友朱珪就写诗记载了:食肉不食粟,清浊同一盂。

当然其他记载基本上都是一个意思,纪晓岚基本上不吃米面,就是每天吃肉的多少有区别,有的说每天吃十盘肉,喝一壶浓茶,有的说是每天吃肉十几斤,到了八十岁还十分好色。

《清朝野史大观》:公平生不食谷面或偶尔食之,米则未曾上口也。饮时只猪肉十盘,熬茶一壶耳。

《啸亭杂录》:公今年已八十,犹好色不衰,日食肉数十斤,终日不啖一谷,真奇人也。

以上除了朱珪的诗,其他说法有夸大的嫌疑,毕竟就算是普通人也不可能一天吃十斤肉,更何况是古人。就算是用肉替代米面,也不过吃两三斤左右罢了。

更不靠谱的事是纪晓岚好色,竟然说纪晓岚每天都要和妻妾进行性生活,而且每天的次数也是固定的,上早朝的时候一次,早朝回家一次,中午一次,傍晚又一次,等到晚上睡觉又一次。有时候有雅兴了,搞一次也是有的。

《虫鸣漫录》:“纪晓岚自言乃野怪转身,以肉为饭,无粒米入口,日御数女。五鼓如朝一次,归寓一次,午间一次,薄暮一次,临卧一次。不可缺者。此外乘兴而幸者,亦往往而有’。”

还有记载说纪晓岚如果每天没有女人相伴,他的皮肤就快裂开了,身上的筋也抽搐起来。他编写《四库全书》时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

纪晓岚因为编书的缘故,在皇宫中值夜好几天都没有回家,身边没有女人相伴,结果两只眼睛竟然充满了血丝,十分红艳,脸颊也发红如火焰。

恰巧乾隆皇帝前来视察,见了纪晓岚这般模样,给吓了一大跳,赶忙询问纪晓岚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不是生了什么病?纪晓岚见皇上过问,也只好如实回答。

乾隆皇帝听到这件奇事笑喷了,随即下令将两个宫女赏赐给了纪晓岚,让他回家休息。纪晓岚刚到家,洗了个澡,乾隆就把宫女送来了。纪晓岚十分高兴,遇到人就把这件事拿出来炫耀,说自己是奉旨纳妾。

《栖霞阁野乘》:“河间纪文达公,为一代巨儒。一日不御女,则肤欲裂,筋欲抽。尝以编辑《四库全书》,值宿内庭,数日未御女,两睛暴赤,颧红如火。纯庙偶见之,大惊,询问何疾,公以实对。上大笑,遂命宫女二名伴宿。编辑既竟,返宅休沐,上即以二宫女赐之。文达欣然,辄以此夸人,谓为‘奉旨纳妾’云。”

更为奇怪的事情竟然是纪晓岚自己说自己有特异功能。他说自己四五岁的时候,能够在黑夜中看见东西,跟白天看见东西一模一样。七八岁后就有点减弱,十岁以后晚上就什么也看不清楚了。

有时候半夜醒来,偶尔一两次还是和小时候一样。十六七岁以后,就是一两年才能遇到一次,就好像电光石火一般,弹指间就过去了。

《阅微草堂笔记》:余四五岁时,夜中能见物,与昼无异。七八岁后渐昏阍,十岁后遂全无睹。或半夜睡醒,偶然能见,片刻则如故。十六七岁以至今,则一两年或一见,如电光石火,弹指即过。盖嗜欲日增,则神明日减耳。

这个特异功能看起来也不咋地,时隐时现,不过纪晓岚到了长大后,晚上看不东西很正常,可是白天也看不清东西了,原来纪晓岚得了近视眼。

民国时期研究清史的专家邓之诚曾经说乾隆皇帝用人总是以貌取人,文达公纪晓岚相貌丑陋,又是近视眼,不是江南才子,所以乾隆皇帝并不喜欢纪晓岚,纪晓岚也没有得到重用。

邓之诚:“颇以貌取,文达貌寝短视,且江北人,故不为纯帝所喜。

虽然得了近视眼,这也不打紧,近视眼又不是什么要命的病,可是纪晓岚还有口吃的毛病,说话结结巴巴的,朱珪就说纪晓岚有口吃的毛病,不过善于著书,编写《四库全书》:“河间宗伯姹,口吃善著书。沉浸四库间,提要万卷录。”

而且纪晓岚还是个大胖子,纪晓岚因为身体肥胖害怕酷暑,到了夏天在南书房办公,就将外套脱了光着膀子纳凉,乾隆知道纪晓岚这个毛病,就想戏弄他一番,于是在纪晓岚光着膀子和他人聊天时,突然开到南书房。

纪晓岚光着膀子不好见驾,只好钻到桌子底下,大气也不敢喘,也不敢动弹,十分狼狈,乾隆见戏弄了纪晓岚,就才离开。

《清稗类钞》:纪文达体肥而畏暑,入直南书房,即脱衣纳凉。高宗欲有以戏之。会纪与同僚数人赤身谈笑,忽高宗自内出,已不及着衣,亟伏御座下,喘息不敢动。

纪晓岚很多的毛病,为人却也诙谐幽默,就是言语中多有讽刺的意味,很多朝廷大臣被他戏弄讽刺。

《雨窗消意录》:“纪文达公昀,喜诙谐,朝士多遭侮弄。”《履园丛话》:“献县纪相国善谐谑,人人共知。”

这类的故事就多了,比如上竖是狼,下垂是狗。尤其是纪晓岚善于作对联,不少对联背后有很多故事,例如“牛头喜得生龙角。狗嘴何曾长象牙。”“小翰林,穿冬衣,持夏扇,一部春秋曾读否,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么?”等。

可以说历史上的纪晓岚形象实在不咋地,缺点毛病实在太多了,与影视剧中风流倜傥的印象更是相差甚远,但是纪晓岚的确是个清官无疑。

他的学生汪德钺就说过纪晓岚为官十分清廉,生活非常俭朴。他说我的老师纪晓岚曾经担任礼部尚书, 是一二品的高官,地位十分尊贵。

不过我去他家里才知道,他的家非常平常,跟平民百姓家一样,我观察他的马车,衣服,还有生活饮食,也就生活中那几样,俭朴到了这种地步。

吾师居台宪之首,据宗伯、司马之尊,登其堂萧然如寒素,察其舆马、衣服、饮食,备数而已,其俭也若此。

如果论官职爵位地位财富名气来说,纪晓岚是比不上和珅的,就说相貌也是比不上的,就因为纪晓岚是个清官,所以他的口碑远远比大贪官和珅好多了。

而且纪晓岚还做了一些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乾隆年间,因为一些省份发生了水灾,灾民都拥入了京城。纪晓岚就向乾隆上书请求在灾区开仓放赈,救济百姓。乾隆同意了纪晓岚的意见,灾民也就离开了京城。

嘉庆年间,纪晓岚向嘉庆帝上疏说:被强奸的妇女是受害者,虽然她们的身体被污,可是她们并没有失足的意愿,应该为这些人表彰,不让她们受歧视。

纪晓岚擅长舞文弄墨,却不被乾隆皇帝喜欢,一直认为纪晓岚这种人只能埋头书案,是不能处理实际事务的。所以一般军国大事都不会让纪晓岚有决策权。

乾隆晚年,朝政荒废,吏治腐败,官员贪腐十分常见,国库已经被吃空,内阁学士尹壮图就这一问题向乾隆帝反映。不过乾隆皇帝此时已经志得意满,年老昏聩,喜欢听好消息,不愿听坏消息。

虽然让尹壮图前去调查,却也让地方官提前布置,所以这件事就不了了之,而尹壮图犯了欺君之罪,要被下狱治罪,纪晓岚知道内幕为尹壮图求情。

可是乾隆帝却说:我一直以为你善于舞文弄墨,所以让你主管四库馆,编写《四库全书》,其实就是将你当成唱戏一般养着罢了,你也竟敢妄谈国家大事。

乾隆皇帝:“朕以你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尔何妄谈国事!”

纪晓岚在乾隆朝虽然是高官,不过并没有什么实权。所以也不存在他智斗和珅的事情,那是电视剧的艺术演义罢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