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先有的青岛还是即墨,自古以来人们又管即墨人叫什么?
先有即墨,后有青岛。
一、即墨。战国时期,有个非常著名的大将叫乐毅。这哥们带着秦、赵、韩、魏、燕五国联军,跑来把齐国胖揍了一顿。
本来只想收拾一下对手,结果一不小心,就攻占了齐国72座城池。吓得齐湣王立刻从临淄城跑路,那么齐湣王跑到哪儿去了呢?
他跑到了莒城,而当时的齐国,只剩下了两座城池,一座就是齐湣王所在的莒城,另一座,便是我们熟悉的即墨。
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闲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唯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史记》
当时镇守即墨的大将,是齐国著名的田单。齐湣王在莒城被楚国大将淖齿给宰了,因此齐湣王的儿子齐襄王继承了王位。
而田单以即墨作为根据地,在齐襄王五年,带兵收复了齐国的72座城池,再次延续了齐国的寿命。
即墨作为田单的军事根据地,其实还是齐国著名的五都之一。
那么是哪五都呢?分别是:临淄、平陆、阿、即墨和莒城。也就相当于是齐国的五个大郡,可见即墨在战国时期,规模已经相当大了。
二、青岛。青岛这个词在什么时候才出现呢?据我发现,应该是在清朝光绪十七年的时候,也就是1891年。
这一年清朝在这里设立了胶澳防区,因此有了青岛这个称呼。不过6年以后,德国便侵占了青岛,使得该地区在1897年就成了殖民地。
一个是公元前两百多年得名的城市,一个是公元后1891年才得名的城市,这两者相差了2000多年的历史,可见即墨的历史超越青岛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此后的青岛,更是风雨飘摇,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取代德国,占领了青岛。著名影视剧《大染坊》就是以这个时期的背景所展现的历史故事。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中国开始向日本讨回青岛所有权。直到1922年,北洋政府才正儿八经将青岛给收了回来。1930年,青岛市正式成立。
三、青岛的历史,和即墨密不可分。从现代角度来看,即墨是青岛的一部分。青岛的风头一度盖过了千年古城即墨,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青岛在近代的闪光点太多,出镜率太多。
实际上,青岛和即墨,是密不可分的。不管是他们的历史,还是现代,两者都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早在春秋时期,青岛地区就有了整个山东第二大城市即墨。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青岛平度市,就是即墨故城的遗址所在地。
秦始皇一统天下以后,特别喜欢四处游玩,看看自己打下来的江山。所以他曾经五次出巡,有三次就到了青岛黄岛区境内。甚至连徐福东渡,都是从这里起航的。
你们说这算青岛的历史,还是即墨的历史呢?汉武帝早期,曾经被封为胶东王。所谓胶东地区,其实就是青岛。
唐宋元时期,青岛成为了重要的交通枢纽。为啥?因为这地方方便对外贸易。船只来往停泊在这里,很方便。
明朝的时候,青岛的角色就转变了,这里不光是交通要塞,更成为了重要的海防要塞。为啥?因为明朝的时候倭寇太多,总是从沿海城市登陆。
所以为了防备倭寇,这里成了重要的海防要塞。戚继光就曾经在这里抗击过倭寇。当然了,这个时候,这地方不叫青岛,而是归莱州府管辖。
因此这么多历史,不光是即墨的历史,也是青岛的历史。两者早就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不断融合了。非要区分两者,那你的格局就小了。
四、古即墨,也就是现在的平度市。其实青岛下辖的几个县级市,他们的名字都是有一些历史意义的。青岛下辖了这么几个县级市:平度市、莱西市、胶州市。
- 莱西市,这个莱字就很有历史年代感。早在夏商时期,这地方就是莱夷发源地。到了周朝的时候,这里便是莱国。我们熟悉的登莱地区,指的就是山东半岛。
- 胶州市,很多人认为它是因为大家再熟悉不过的胶州湾而得名。其实战国时期的莒城就在胶州市境内,北魏时期,就设置了胶州,此后长期以胶州这个城市的名字,在历史上出现。
- 平度市,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即墨故城所在地了。这地方在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被称之为即墨,从春秋,到北魏时期,一直有即墨的影子。
可是到了明清时期,朝廷在这里设立了平度州以后,平度这个字眼就在历史上出现了。因此后来这里撤州设县,便成了平度县。
由此可见,青岛的历史,不仅仅有即墨的历史,还有胶州的历史,莱州的历史。即墨的历史,只是现在青岛的一部分而已。
总结:如今的即墨区和古即墨还是有点区别的。其实青岛市内是不需要分那么清楚的,但是如果仔细去看,就会发现,平度市和即墨区,现在划分成了两个不同的行政单位。
那么最早的古即墨到底在哪儿呢?对不起,还真的不在现在的即墨区境内,而是归属于平度市境内。当然了古代这两地没有很明显的行政区别,所以现在的即墨区和平度市,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里,是融为一体的。
在历史上先有的青岛还是即墨,自古以来人们又管即墨人叫什么?
先有即墨后有青岛,青岛仅仅只有百年历史,而即墨大概在千年之上。
即墨历史上称为古城。在山东乃至全国,自古至今属于宝地,人才辈出。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周、黄、蓝、杨、郭,史称五大家族,在当时的清朝时期,都是皇帝身边的重臣。
在历史上先有的青岛还是即墨,自古以来人们又管即墨人叫什么?
先有即墨后有青岛这句话大体上讲是正确的,但这个即墨指的是现在的即墨,历史上讲,叫即墨的地方共有两个,一个是位于平度市的即墨,这个即墨城址是国保单位,存续时间很明确,为东周到北齐,之后废弃,废弃40年后,隋朝在胶水县(县治在今平度城)的东南区域,也就是在原来不其县的东北区域又立即墨县,这是第二个即墨,而今青岛所处位置就属这第二个即墨管辖!
在历史上先有的青岛还是即墨,自古以来人们又管即墨人叫什么?
即墨历史悠久,自春秋至今从未改过名字,即墨的意思是临近墨水,即是临近靠近的意思,相即,既即,都是来靠近临近之意,墨(音mei不是mo)是指墨水河,即墨有两条河流穿城而过,一条是墨河,一条是横河,都汇入胶州湾,胶州湾古称少海。
即墨有的人称其为即米,是古名即墨邑的连读,即墨原址在现平度市的古岘镇,历史上发生过田单用火牛阵大败燕军,经战乱后即墨邑南迁至现址,即墨古城是自隋代建城至今重修,即墨文化氛围浓厚,民间重视教育,乡间子弟多学文习武重礼重义,民风淳朴又剽悍,乡下人多自称为庄户孙,但只可自嘲别人不可以称呼,对亲戚朋友掏心掏肺,但不可欺辱否则翻脸的时候也十分记仇,古时复仇常有隐忍数年而一举灭人满门的案例
在历史上先有的青岛还是即墨,自古以来人们又管即墨人叫什么?
即墨的老城在平度市古岘镇驻址,因地下有石墨而得名。而并非临墨水河得名,因其临的是沽河隔墨河还很远。是汉武帝刘砌的初封地,后来刘砌称帝,改封其弟刘寄为胶东王。寄扩大规模重修城并南迁城址到今朱毛村前(今为国内著名古城墙遗迹),今日之即墨老城为隋朝所建。
在历史上先有的青岛还是即墨,自古以来人们又管即墨人叫什么?
青岛地名还没有的时候,就归即墨管辖,当时称即墨南埠,青岛建市不过一百多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