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最后是怎么消失的?

义和团其实一点信仰都没有,早先他们是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跟清朝对着干。可是后来又投靠到慈禧太后旗下,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

没有信仰,那么就只能随大流跟风走,最后落得灭亡的下场,那也是理所当然的。义和团的是在慈禧和列强的合伙绞杀下,彻底消亡的,但是可以说他们是咎由自取。

义和团的前身有很多种说法,但是反清是主要目的。

关于义和团的前身,因为历史原因,很少有人去考证。因此义和团出现了很多种起源,有白莲教、大刀会、拳会、斧头帮等说法。

我个人认为,这完全就是为了混淆视听,从义和团的种种做法,我们可以看得出,他们最早起义的目的,那就是为了反清。

这帮人极有可能是反清复明的那些组织的传播者,比如说天地会、太平天国等组织的余部。他们得到了这些组织的思想指导以后,才有了一个初步的目标。

所以义和团最初只干一件事,那就是跟清朝对着干。他们远没有宣传中那么伟大,说一开始就跟帝国主义的列强对着干,这是不现实的。

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依旧是清廷和这些起义军之间的矛盾,列强顶多是跟清廷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是基本都在谈判桌上以屈辱的方式解决了。

所以说义和团最初的目的是对付清政府,因为清朝朝廷在后期不断背负债务,同时自己也贪图享乐,这钱该从哪儿来呢?当然是从韭菜身上来。

为此义和团就是为了反抗这种割韭菜的情况出现的,那么后来义和团为什么被定性为反对帝国主义入侵的组织呢?

这跟他们后来组织理念发生转变有重大的关系,突然之间,义和团的旗号就改掉了,从反清复明变成了扶清灭洋。

临阵以童子为前队,年壮者居中,老师师兄在后督战,见前队倒毙,即反奔。---《天津一月记》

连组织理念说改都能改,这组织还有什么用处?他们开始大肆焚烧教堂,看到洋人就杀戮,因此当时在清朝的那些洋人们非常不安,纷纷向自己的国家告状。

这边清廷却乐得逍遥自在,慈禧就是要看着义和团收拾洋人,好给自己出口气。结果洋人的大炮打来以后,慈禧二话不说,把所有责任都推给了义和团。

义和团的高层被收买,成员很无辜。

尽管有些历史真相是不便公开的,也不利于宣传。但是真相始终只有一个,数百年以后,还是会有人揭露出来。

义和团如今被定性为一种爱国组织,我真的觉得很狗血。为什么呢?因为义和团的成员们属于没脑子的那种,今天让你打清朝,你就去打清朝,明天让你打洋人你就去打洋人。这种组织如果是爱国组织,那么对不起,真的是侮辱爱国这两个字了。

义和团本身就是一个十分松散的组织,他们最初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独立的团体,主要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反清复明。

可是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义和团的某些高层,和慈禧太后之间达成了某种协议。具体是哪些人,已经不可考了,也不可能考证出来,这帮人很可能在义和团成员被杀的时候,已经加官进爵了。

因此义和团从这个时候开始,就已经发生了分裂。大致上分成了官团、私团和假团。官团大家一看就明白了,那就是接受招安的宋江,他们成为了清廷的打手,由清廷负责拨付粮饷,接受清廷的调遣,他们是对付洋人的主力军。

私团并不是反对清廷的,而是他们不愿意接受清廷的招安,但是依旧做着和官团类似的事情。相对来说比较自由,但是缺乏资金供应,所以规模很小,而且入团门槛很低。

洋人果出,仅三人。各执枪向团,团即反奔,途中自相语曰,天雨矣,可以回家种地矣,似此吃苦何益,次日即散去大半。---《天津一月记》

至于假团,其实我认为这是最无辜的一帮人。因为他们被称为假团,那是清廷给他们定性的,因为他们一直贯彻反清复明的思想,拒绝清廷的招安。所以被各种打压,最后得以消亡。真正的义和团,指的其实就是这些假团成员。

你说历史滑稽不滑稽?义和团是怎么消失的,大家现在或许就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了。支持清廷的那部分人,等于脱离了义和团。反对清廷的那部分人,被清廷定为假团消灭了,剩下的那帮私人组织压根就不成气候。

所谓刀枪不入,也是慈禧利用他们的借口。

慈禧是官场老手,二十来岁就发动了辛酉政变,拿下了顾命八大臣,后来又通过没有流血的政变,拿下了恭亲王奕䜣,从此彻底掌握了朝政大权。

面对这样的对手,义和团那帮人简直跟小学生遇到了博士生一样,根本就不是一个等量级的对手。所以义和团着了慈禧的道,那也是命中注定的事情。

童子法力小,故多伤亡。年壮者法力不一,故有伤、有不伤。老师师兄则多神术,枪弹炮弹近身则循衣而下,故无伤。---义和团对刀枪不入的解释

慈禧发现义和团这帮人就跟打了鸡血一样,是一帮敢打敢拼的人。如果他们一直对付清廷,势必对自己的权势有影响。

所以慈禧就通过手段笼络了一批义和团中的高层,毕竟义和团成立没多久,所谓的教义全部都是这帮高层定的,他们变节了,也就等于大量义和团成员跟着一起变节了。

于是就发生了大量义和团成员打起了扶清灭洋的旗号,慈禧当然乐得看他们的笑话,甚至帮着他们宣传刀枪不入的谣言。

慈禧当然知道,这世上哪有什么刀枪不入,只不过义和团是一帮有血有肉的汉子,可以利用他们的血肉对列强进行打击报复罢了。

总结:义和团消失,不代表义和团的成员都挂了。

死亡是消失最终极的走向,但是不是每种消失都是以死亡而终结。比如说苏联解体,我们可以说苏联灭亡了,但是不能说组成苏联的所有国家都没了,实际上他们都好端端地以各种姿态活着。

同样的道理,义和团灭亡也只是灭了其中一部分成员,主要指的是所谓的假团成员。这帮人不听话,所以第一个被灭了。

至于官团和私团,他们大多数成员是被列强绞杀了,被清廷出卖了。但是官团的高层,小日子绝对过得不差。利用成员的性命,为自己换取荣华富贵,这些人做得出来。

参考资料:《清史稿》

义和团最后是怎么消失的?

可悲可叹!“义和团”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了。清廷卑鄙无耻,使“兔死狗烹”的下流伎俩,在利用完了义和团之后,毅然转身与帝国主义狼狈为奸,乘机镇压了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端得出尔反尔、背信弃义,不当人子。从此,清廷中央权威不在,地方势力开始做大,为以后革命风暴的到来,吹响了历史的号角。如此惺惺作态、残酷无比的清廷,焉有不亡之道理?

一般情况下,义和团与“义和团运动”是连接在一起的,两者相辅相成,一体两面。20世纪初,在山东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顺势蔓延到了全国范围,造成了巨大的社会振动。一时间,清廷四处筹兵,行镇压之举,妄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消灭义和团带来的统治危机。可惜出师不利,义和团的迅猛无比是清廷万万没有想到的,去的走狗帮凶尽数有来无回,通通成了义和团的发泄对象。此次,义和团与清廷的深入对决,不仅狠狠打击了清廷的腐朽没落统治,而且还让清廷的统治根基愈加的动摇,几乎摇摇欲坠。

彼时,帝国主义列强蠢蠢欲动,侵略中国之意十分明显。鉴于外患来势汹汹,清廷选择虚与委蛇、故作姿态之法,派人与义和团达成了某些协议,以共同对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值此“民族危亡”之际,义和团审时度势,以“民族大义”为先,接受了清廷的招安,立即打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与洋人势力进行了殊死搏斗,由此使得自身力量损失极为严重,但也极力阻挡住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步伐,一时不敢轻易越雷池一步。殊为可恨!清廷昏庸无能,卖国求荣,为了息事宁人保住自己的江山,悍然与人民为敌,把枪口对准了义和团,与帝国主义列强一道,残酷镇压了义和团运动。紧接着,义和团这个民间团体和义和团运动一样,恍如昙花一现,渐渐消失了。

可是,在哪个特殊的历史背景里,义和团及义和团运动,无疑是可歌可泣的,也是让人为之侧目的。虽然它们的有些做法,并不为人们所接受或认可,但他们所唤醒的民族意识,却是无论如何都抹不掉的,并时刻激励着后人,为民族的复兴而不断奋斗。

义和团最后是怎么消失的?

义和团,原称义和拳,其参与者被称为“拳民”,贬称则为“拳匪”。义和团运动,或称庚子事变、庚子国变、庚子拳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清末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在华西方人(也包括传教士及华人基督徒在内)排外运动,“突显中西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它也标志着以仇外情绪为契机的反对基督教传教活动已达到高水位”,义和团运动最终引发八国联军远征。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5月27日,近代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开始形成高潮。

后来,八国联军侵华后,慈禧仓皇逃窜,在逃跑的路上,慈禧下令清军围剿义和团,于是在清军和八国联军的围堵中,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失败了

义和团最后是怎么消失的?

感谢邀请

我们先来看看“义和团”的来历

义和团,原称义和拳,其参与者被称为“拳民”,贬称则为“拳匪”。义和团运动,或称庚子事变、庚子国变、庚子拳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清末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在华西方人(也包括传教士及华人基督徒在内)排外运动,“突显中西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它也标志着以仇外情绪为契机的反对基督教传教活动已达到高水位”,义和团运动最终引发八国联军远征。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5月27日,近代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开始形成高潮。

后来,八国联军侵华后,慈禧仓皇逃窜,在逃跑的路上,慈禧下令清军围剿义和团,于是在清军和八国联军的围堵中,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失败了1872年,最后一支太平军部队,翼王石达开余部李文彩在贵州败亡,太平天国终结。

以上就是“义和团”的精彩一生!!!具体怎么灭亡的我们来看下面:

1901年,川东义和拳散发揭帖,提出“灭清剿洋兴汉”口号。随后1902年四川红灯教首领李冈中在资阳起义,四川义和团斗争开始高涨。同年4月,爆发景廷宾起义,义和团首领赵三多也参与了起义。景廷宾被推为龙团大元帅,竖起“官逼民反”、“扫清灭洋”两面大旗,歼灭来敌七十余人。起义队伍很快发展到三、四万人,势力遍及冀、鲁、豫三省24个县。7月25日,起义军被镇压,景廷宾被害,义和团逐渐消声。

其实我们纵观整个历史来看,分分合合是常有的事,而自从陈胜、吴广第一次农民起义开始,后来者多有发生!!!基本上还都属于官逼民反!!!(其实如果农民的日子能过的好好的,我相信绝对很难有这种起义发生)

而“义和团”也是应运而生!起义之初也是为了生存或者说是想过个更好的日子!但是当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当头者却也变成了他们自己当初所讨厌的那种模样!!虽有“翼王石达开”这种英雄人物,却必定难逃一败《四面皆敌》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义和团最后是怎么消失的?

义和团遇到的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对手,清征服用他们来抵御八国联军的入侵,义和团的装备和认识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面对敌人的大炮,火枪,用血肉之躯去抵御,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土崩瓦解了,之后清征服联合地方把义和团定义为反政府组织,进行了彻底的清剿,剩余残余力量都改头换面为普通人潜伏起来,等着东山再起,但随之而来的是辛亥革命彻底打破了旧的体制,义和团也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在刘伯承元帅电视剧中刘伯承年轻的老师就是原来义和团成员,后来到了农村当起了私塾先生。

义和团最后是怎么消失的?

义和团,原称,其参与者被称为“拳民”,贬称则为“拳匪”。,或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末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在华西方人(也包括传教士及华人基督徒在内)排外运动,“突显中西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它也标志着以仇外情绪为契机的反对传教活动已达到高水位”,义和团运动最终引发远征。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5月27日,近代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开始形成高潮。后来,八国联军侵华后,慈禧仓皇逃窜,在逃跑的路上,慈禧下令清军围剿义和团,于是在清军和八国联军的围堵中,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失败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