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李自成保护好陈圆圆?清军还能入关吗?

如果李自成好好保护好陈圆圆,能否拉拢住吴三桂吗?能阻挡清军入关吗?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绝不单单是因为冲冠一怒为红颜。当李自成打下北京城以后,吴三桂就已经宣布投降李自成了。

他将山海关交给了前来接手的明朝降将唐通,自己带着五万关宁铁骑,朝着北京城进发,打算就此投降。

可问题是半路上他们家的仆人跑来告诉吴三桂:你老爸被李自成关押了,小妾陈圆圆也被刘宗敏给霸占了,全家的可动产全都被李自成给抄走了!

这消息跟晴天霹雳一般,吴三桂万万没想到,李自成一边安抚招降自己,一边在自己背后捅刀子。为此吴三桂果断将五万大军给带回了山海关,赶走了唐通,进入了两难的境地。

陈圆圆只是导火索之一,不是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的关键。

本来投降李自成,吴三桂心里就很不爽,为什么呢?因为崇祯皇帝是被李自成给逼死的,投降李自成对不起自己的故主。

即使这个故主对他的手下不怎么样,但是好歹也是昔日的皇帝。恰逢家里遭到了李自成这样的对待,吴三桂心里当然就更不爽了。

吴三桂手里是有足够的筹码的,他那五万关宁铁骑,完全可以在短期内自保。况且这个时候他还联想到了关外的清兵。

初,三桂奉诏入援,至山海关,京师陷,犹豫不进。自成劫其父襄,作书招之,三桂欲降。至滦州,闻爱姬陈沅被刘宗敏掠去,愤甚,疾归山海,袭破贼将。自成怒,亲部贼十余万,执吴襄于军,东攻山海关,以别将从一片石越关外。三桂惧,乞降于我大清。---《明史》

关外的清兵什么都不知道,多尔衮还处于一脸懵的状态。这个时候吴三桂的求援信送到了多尔衮跟前,没错是求援信,而不是投降书。

也就是说吴三桂最初的想法,那就是学习五代时期的石敬瑭,石敬瑭为了夺取江山,以燕云十六州为饵,请求北方的契丹南下相助,事成之后,中原是他石敬瑭的,契丹只拿走燕云十六州。吴三桂也是这个意思,请清兵南下,不是让彻底投降清兵。

以当时的实力来看,吴三桂想要独自生存,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五万铁骑的战斗力虽然强悍,可是李自成手里的兵马实在是太多了,光北京城驻扎的就有10万人马。此外散布在各地加起来足有百万之众。

陈圆圆被抢,只是众多导火索中的一个,吴襄被抓、吴家被抄、李自成背信弃义等等这些都是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的导火索。

李自成管不住刘宗敏,刘宗敏管不住自己。

李自成进入北京城以后,立刻想到的就是稳坐江山了。于是他开始各种享受生活,不光是他,他那些功臣们,也都开始逍遥法外了。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刘宗敏,刘宗敏一直都是大顺军中的实力干将,早在高迎祥活着的时候,刘宗敏就是中流砥柱了,此后李自成接替了高迎祥,刘宗敏心里一直都不是很服气的。

及演罢,藻德遂为首辅。同事者李建泰、方岳贡、范景文、邱瑜,皆新入政府,莫能补救。至三月,都城陷,景文死之,藻德、岳贡、瑜并被执,幽刘宗敏所。贼下令勒内阁十万金,京卿、锦衣七万,或五三万,给事、御史、吏部、翰林五万至一万有差,部曹数千,勋戚无定数。藻德输万金,贼以为少,酷刑五日夜,脑裂而死。---《明史》

因为刘宗敏战功赫赫,难道就因为李自成是高迎祥的外甥,就把闯王的位置留给他么?为此刘宗敏总是觉得李自成是个空架子,不愿意听从李自成的调遣。

李自成也不愿意得罪自己的这位大功臣,至少在平定天下之前,还是要笼络住刘宗敏的。刘宗敏这个人他没脑子,至少没有政治头脑。

他觉得偌大的北京城不可能没有钱,尤其是那些达官显贵,家里贪污得来的钱肯定是数不胜数。为此刘宗敏想了个好办法,把这帮人一股脑全部抓了起来。

  1. 除了抄了人家的家以外,还对他们严刑拷打,让他们将私藏的钱都给交出来。既然是一股脑,那其中自然就包括了吴三桂他们家。
  2. 吴襄被关了起来,就连李自成都不知道。吴三桂的家都被抄了、陈圆圆也被抢了,李自成这才有所察觉,他终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3. 因为那边他在招降吴三桂,这边自己的大将却把吴襄给绑了,把人家家也抄了,甚至连人家的媳妇儿都给霸占了。

为此李自成也阻止不了这一切的发生,而且消息肯定也早已传到了吴三桂的耳朵里。刘宗敏给李自成的确弄来了不少钱,足有八千万两白银。可是却也把李自成的江山给搞丢了。

李自成要是早点保护好吴三桂一家,那全国的局势都会发生变化。

其实明末清初最关键的人物,那就是吴三桂。因为他手里掌握着吴三关宁铁骑和山海关。这些都是阻挡秦军南下的重要筹码。

李自成手下不乏智囊,他们当然也知道吴三桂的重要性,所以他们曾经劝告过李自成,要招降吴三桂。

李自成的确也是这么做的,可惜刘宗敏坏了大事。当然这件事主要还是得怪李自成,他的警觉性太低了,既然要招降吴三桂,就必须要保护好人家一家人才对。

如果李自成能够保护好吴三桂全家,保护好陈圆圆,那么吴三桂投降李自成可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到时候李自成占据了北方大片山河,又坐拥荆襄之地。明朝南方的官员们还不是望风而降么?至于多尔衮他压根就入不了关,最多小打小闹,大范围南下他是不敢的,毕竟他也不知道李自成实力如何,至少比明朝要强得多吧?

至于张献忠,其实跟李自成是不好比的,所以到时候一统江山的,那还是李自成。最后就是李自成来收拾多尔衮了。

总结:如果抢了陈圆圆,但是又保护好了吴三桂一家呢?

这里有个关键人物就是陈圆圆,其实抢走陈圆圆并不是一件太重要的事情,抓了吴襄和抄了吴三桂一家,这才是比较重要的事情。

陈圆圆说到底也就是吴三桂的一个小妾,早年已经跟过很多人,再跟刘宗敏走也没什么,在风尘之中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吴三桂就算有些丢脸,也不会拿全家的性命去换陈圆圆。

为此陈圆圆被抢,根本就不是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的理由,只要李自成保护好了吴三桂一家人,那吴三桂还是会选择投降。只不过李自成的警觉性太低了。

参考资料:

《明史》

《清史稿》

假如李自成保护好陈圆圆?清军还能入关吗?

会入关

吴三桂投降和陈圆圆没关系,如果他背叛李自成是为了陈圆圆,他背叛大明投降李自成为什么呢,后来背叛满清又是为什么呢。

吴三桂的作为都是为了他自己,他投降满清不是为了陈圆圆而是因为李自成在北京的拷饷得罪了整个明朝的官僚士大夫地主阶级,使得吴三桂对李自成的未来极不看好,事实上也是,后来满清入关,席卷大明的李自成几乎没什么根据地,没什么抵抗就完全败下来了,因为大明的实权阶级,地主阶级被他得罪完了,得不到支持。

所以,吴三桂的背叛源于李自成进入北京后,无节制,无差别的拷饷,从而让吴三桂看出了李自成将会面临的巨大问题,从而和他划清了界限,陈圆圆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