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儿子曹彰与刘备的义子刘封谁的武功更高一些?
导语:
三国军二代里,刘封和曹彰是两个比较显眼的人物,刘封是刘备的养子,曹彰是曹操的儿子,这两位都是盖世名将,那么非要把他们放在一起比一比,谁的武力值更高呢?
很可惜的是,这两个人是没有交集的,他们没有在战场上正面交锋过。所以说谁强一些,似乎都没有道理,我们只能从他们的表现来看看他们的强弱。
一、曹彰的勇武,主要体现在对抗乌桓之上。乌桓无臣氐不服气曹操的管理,发动了叛乱。曹操让自己的儿子曹彰以骁骑将军的职责,带兵征讨乌桓。
曹彰到了刘备老家涿郡以后,乌桓的几千叛军也已经到达该地区,可是曹彰的大部队还没有来,手里只有一千多人马。
这个时候曹彰选择坚守不出,等到敌人逃散的时候,曹彰再带着士兵亲自出击,与对手搏杀,纵然被射中几箭,可丝毫不减曹彰的锐气。
彰追之,身自搏战,射胡骑,应弦而倒者前后相属。战过半日,彰铠中数箭,意气益厉,乘胜遂北,至于桑乾,去代二百余里。长史诸将皆以为新涉远,士马疲顿,以受节度不得过代,不可深近,违令轻敌。彰曰:“率师而行,唯利所在,何节度乎?胡走未远,追之必破。从令纵敌,非良将也。”遂上马,令军中:“后出者斩。”一日一夜与虏相及,击,大破之,斩首获生以千数。---《三国志》
曹彰一直追杀对手到了桑干河,军中的将领们纷纷表示,不能再追了,按照规定军队是不能过代郡的。而且孤军深入,容易中埋伏。
可是曹彰却觉得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眼看着就要抓到对手了,怎么能就此放弃了?因此带着人马继续追击,最终大获全胜,斩杀对方数千人。
鲜卑族的首领轲比能在一旁观望,本打算支持乌桓叛军的,可是看到曹彰勇猛拼杀的样子,被吓得只能选择臣服。
所以说曹操之所以不用担心北方的问题,那是因为曹彰帮他把北方边境的麻烦都给清除了。等到曹彰到了长安以后,曹彰表示所有功劳都是手下将领们的,这一行为赢得了曹操的赞赏。
除了这里提到了曹彰的勇武过人之外,曹彰在历史上留下的战绩实在是少得可怜。所以就算他的武力值很高,也没办法继续佐证了。
二、刘封的勇武,主要体现在夺取上三郡的战役之中。刘封是荆州人,刘备收了他以后,他便跟着刘备夺取荆州、益州、汉中等地,立下了不少的功劳,但是这方面的具体记载并没有,所以很难看出刘封的武力值。
只是在平定益州以后,刘封因为功劳,被封为副军中郎将。此后刘封又跟随刘备攻占汉中,曹操和刘备相遇后,刘备派遣刘封去迎战曹操。
建安二十四年,命达从秭归北攻房陵,房陵太守蒯祺为达兵所害。达将进攻上庸,先主阴恐达难独任,乃遣封自汉中乘沔水下统达军,与达会上庸。上庸太守申耽举众降,遣妻子及宗族诣成都。先主加耽征北将军,领上庸太守员乡侯如故,以耽弟仪为建信将军、西城太守,迁封为副军将军。---《三国志》
曹操得知后破口大骂,认为刘备弄一个假儿子来对付自己,他要把自己的真儿子曹彰喊来收拾刘封。可惜曹彰还没来,曹操就扛不住了,只能撤军。
刘备占领汉中以后,命令宜都太守孟达攻打房陵郡,打下房陵郡以后,孟达又打算进攻上庸郡。这个时候刘备派遣刘封前去与孟达合兵一处,最终逼降了商用太守申耽。
- 刘封是攻打上三郡的主帅,所以他的功劳也是最大的,最终被刘备封为了副军将军,长期镇守在上庸地区。
- 很显然,刘备是拿刘封来震慑孟达的,由此可见,刘封的实力应该要比孟达强一些。孟达与刘封不和,但是也没有公然反叛刘封,而是带着人马投降了曹魏。
- 可见刘封在上庸三郡是镇得住孟达的,孟达实在是没办法了,才会带着兵马投降曹魏。还写了封信给刘备,表示自己很委屈。
从这里其实我们看不出刘封的武力值到底有多强,他参加了不少战役,数量的确比曹彰多,但是没办法断定刘封的武力值就一定强过曹彰。
三、两个人都和储君之位失之交臂。曹操的儿子都很优秀,曹丕文武双全,曹植文采盖世无双,曹彰是战场上的猛将,曹冲机智聪慧,所以曹彰的位置就比较尴尬了。
即使有高人为曹彰指点,他那点谋略水平,完全入不了曹操的法眼,跟他那几个兄弟也就没办法比较了。
所以曹彰是被曹操排除出继承人名单的,因为治理一个国家,需要的是懂得权谋之人,而不是一个只会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武夫。
刘备原来没有儿子,四十多岁的他,认为自己不可能有后代了,所以就收了刘封做养子。最初的目的就是将来把自己的基业传给刘封。
可是后来刘备居然还真的生了儿子刘禅,此后又有了刘永和刘理,那么刘封的地位一下子就尴尬了许多。
过去是按照刘备的接班人来培养的,后来则是按照猛将的待遇来培养了。刘封心里当然不会服气,他在军中的影响力是有的,也结交了不少朋友。
如果刘备死了,刘禅上台,刘封说不定会成为影响刘禅上台的最大阻力。所以说诸葛亮奉劝刘备,一定要杀了刘封。
刘封的死,虽然并不无辜,可是也看得出,刘备是不忍心杀刘封的,毕竟是自己一手栽培出来的人才,还差点成了自己的接班人。
总结:刘封战斗经验丰富,可惜资料不多。关于刘封的记载,其实并不明朗,因为这个人身上最容易让人们想起的事情,那就是不救关羽,使得荆州沦落到了东吴手里。
在关羽兵败被杀以后,刘封成了千古罪人,他过去的所有战绩,或许都被蜀汉的臣民所抹杀了,因为这一项大罪,就足以把刘封给毁了。
刘封早在荆州的时候就跟着刘备了,可以说是看着刘备发家致富的。打荆州、攻益州、占汉中、夺上三郡等,刘备拿下的所有地盘,都有刘封的影子。
但是很可惜,刘封的功绩被蜀汉抹杀得一干二净了,所以我们无法找到相关的记录来证实刘封比曹彰强,反倒是曹彰有独自征讨乌桓的战绩存在,所以后世一般认为,曹彰的武力值要强于刘封。
参考资料:《三国志》
曹操的儿子曹彰与刘备的义子刘封谁的武功更高一些?
曹彰的武艺在演义中也是仅次于超一流武将,明显要强于刘封,两人起码差了三个层次。
曹彰是曹操的三子,膂力过人,能手格猛兽。曹操在汉中屡战屡败,一路败逃到斜谷时,曹彰率军前来救援。曹操大喜,率军回斜谷界口安营,要继续和刘备大战一番。刘备命刘封、孟达去挑战曹彰。结果刘封面对曹彰根本不是对手,两人只战了三合,刘封就不敌败走。幸亏孟达率军接应,随后马超、吴兰也从曹彰后面杀来,才将曹军击退。
在演义中,一般武艺差一个层次的话,需要二十到五十合才能分出胜负,差两个层次一般是十合左右分出胜负。刘封面对曹彰三合就败,那么两人之间的差距那就差不多是三个层次了。
参照在汉中之战刘封两次和徐晃交手结果看,也是差不多战了数合就败走。不过那两次有诱敌的目的,刘封一定程度上是诈败。如果是正常情况下交手,刘封可能还能多坚持一会。因此这曹彰的武艺至少应该和徐晃相当,甚至可能略强一些。
徐晃在曹操手下也是仅次于典韦、许褚、庞德的一员猛将,武艺高强。可见这曹彰的武艺相当了得,也就是比吕布、关羽、张飞、赵云等顶尖级别的武将略逊一筹而已,还要强于张辽、张郃等人。
至于刘封比曹彰还要低三个层次,那最多就只有三流水平了,可能还不如刘备。两人差距巨大。
曹操的儿子曹彰与刘备的义子刘封谁的武功更高一些?
魏武有异子,壮哉曹子文。
邺下黄须儿,猛力绝万人。
千军共一呼,执锐不顾身。
力伏乐浪虎,生降轲比能。
只为问玺授,文皇忌刚锋。
宝剑悬蛛迹,雕弓日生尘。
惜我好男儿,磋砣几青春?
广大三国迷们心中都存有一个遗憾,我们不难发现,在三国后半段,那些武艺高强,擅长在阵前单挑的猛将是越来越少了,激烈厮杀的场面屈指可数。除了是由于年轻一代缺乏老一辈各种纷纭残酷的战火焠炼考验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实际上有很多厉害角色都被雪藏和埋没了。
比如说蜀国的李严,他的武艺就非常厉害。绵竹一战,李严挺枪跃马,大战刘备麾下猛将黄忠,“战四五十合,不分胜败”,诸葛亮鸣金收兵,黄忠不满,诸葛亮则正告他:“吾已见李严武艺,不可力取。”次日,“李严再引兵来”,看来他对黄忠丝毫没有半分畏惧。从这个情节来看,李严的武力值相当强悍。但李严后来始终没有机会继续在沙场上发挥自己的能量,很令人惋惜。
曹魏军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曹彰了。这个小伙子非常了不起,书中说他“少善骑射,膂力过人,能手格猛兽”,有当年曹军第一猛将“古之恶来”典韦的风采。曹彰自小喜欢舞刀弄枪,热衷于军旅之事,崇拜汉朝名将卫青和霍去病,理想是“长驱数十万众,纵横天下”,想做个征战沙场的将军。曹操爱称其为“黄须儿”。
曹彰性情彪悍,打起仗来非常勇猛,经常“披坚执锐,临难不顾,身先士卒”,冲在队伍的最前面,亲冒矢石,奋勇当先。乌桓在北方代郡发生了反叛,曹操命令曹彰率大军五万去平定之。主力未至,曹彰率领先头部队到达,发现了敌军的破绽,战机稍纵即逝,他不等后续部队到来,就抢先发起进攻,曹彰身披重甲,一马当先,冒着箭雨直冲敌阵,瞬间就将乌桓大军冲垮,随后连日穷追不舍,“直杀至桑干,北方皆平”,一举降服了乌桓王轲比能。
曹彰作战勇猛,膂力超群,他单挑厮杀的武艺又如何呢?在《三国演义》72回中的汉中争夺战中,曹彰展示了他超强的战斗力。曹操在与刘备争夺汉中的战役中,屡屡受挫,兵退阳平关。而曹彰平定北方后率部南下,正好来到军中。曹操非常高兴,这段时间曹操损失比较惨重:大将夏侯渊在定军山战死,猛将许褚押粮被张飞一矛挑成重伤,米仓山囤粮重地被黄忠和赵云焚烧,徐晃的副将王平临阵投敌,搞得曹操焦头烂额。曹彰到来,曹军中就多了一员猛将,曹操大喜:“我黄须儿来,破刘备必矣!”
听说曹彰到来,刘备的义子刘封主动要求率兵前去挑战,为什么呢?因为曹操骂过他,说是“吾若唤黄须儿来,汝假子为肉泥矣!”刘封很不服气,老一辈拼得你死我活,彼此的儿子之间也要一较高下。
刘封带着孟达领着先头部队来至阳平关下搦战,曹彰立即上马出敌,他要在老爹面前展示一把实力。两人阵前交锋,“只三合,封大败而回”,根本就不是曹彰的对手。正在此时,马超和副将吴兰率兵杀到,分两翼迂回夹攻,“耀武扬威,势不可当”,曹军阵容顿时大乱,曹彰在乱军中正好遇到吴兰,“两个交锋,不数合,曹彰一戟刺吴兰于马下”,稳住了败势,双方一场混战。
那么,以曹彰的武力值与曹魏老壮一辈相比又如何呢?咱们记得,就在不久前的五界山之战中,曹军猛将徐晃也曾经与刘封有过一次厮杀,两人阵前交手,“封敌晃不住,拨马便走”。随后在阳平关,刘备再次派刘封上阵,徐晃再出,“操令徐晃来迎,封诈败而走”。刘封与徐晃两次交手,一次是“敌晃不住”,一次是“诈败而走”。而在曹彰马前,刘封则是“只三合,封大败而回”,从战斗效果上来看,曹彰的武力值似乎还在徐晃之上。
徐晃武艺如何大家都是很了解的,他曾经与“虎痴” 许褚“刀斧相交,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实力非常强悍。而曹彰的武力值不在徐晃之下,隐隐然竟然透出直迫“超级猛将”典韦、许褚的实力。
都说“老子英雄儿好汉”,论雄才大略,刘备干不过天下奸雄曹操;论治国平天下的才能,刘备的儿子刘禅更远不及曹操的儿子曹丕;若论文化才气,刘备所有的儿子加起来也敌不过曹操的儿子曹植,“天下才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论上阵厮杀的武艺,刘备所有的儿子都一起上也干不过曹操的儿子“黄须儿”曹彰。
所以说,曹操不但在军事政略、文化成就等各个方面都远胜刘备,连对子女的教育都要比刘备成功得多。
但很令人惋惜,曹操死后,诸子夺嫡,曹彰因其特殊的身份和军事才能受到了曹丕的疑忌,被迫交出兵权,封了空头王爷的虚名,从此卸甲藏锋,荒废了一身大好才能。
作为一个天生的战士,曹彰的内心是痛苦的。他情愿自己不是出身于魏武王族,而只是一介寻常百姓,这样的话,他就能够继续拿起铁戟,跨上战马,在纷飞的战火中纵横驰骋,直到在最后一次战斗中,让一支流矢结束自己作为战士的戎马生涯,而不是在王府中森严的监视下,靠着整日酗酒和对往夕峥嵘岁月的怀念,荒废了自己的大好青春。
魏文帝黄初四年(公元223年),曹彰进京朝觐,突然身染重疾而暴毙,时年仅三十五岁。
再美好的青春也经不起磋砣,再强悍的体魄也敌不过权谋,再勇猛的战士也防不住兄弟。惜哉,曹子文!
曹操的儿子曹彰与刘备的义子刘封谁的武功更高一些?
刘封是刘备的养子,武艺高强,随赵云张飞扫荡西川,战功卓著。
曹彰武艺过人,曹操问诸子志向时自言“好为将”,因此得到曹操的赞赏。其胡须黄色,被曹操称为“黄须儿”。弱冠前喜搏猛虎,臂力过人、不善文章。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封鄢陵侯。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曹彰受封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率军征讨乌桓,又降服辽东鲜卑大人轲比能。曹丕即位后,曹彰与诸侯就国。黄初二年(221年)进爵为公。次年被封为任城王。
刘封和曹彰未有争斗,谁武功更高没有定论。二人有过一次交手的机会,但因曹操撤军北还,曹璋远在乌桓,未成功交手。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赵云与黄忠偷袭曹操的粮仓,二人约定期限,由黄忠去劫粮草,中了埋伏后由赵云救出,跑回营寨。曹操追兵追到营寨大门口看寨门大开,疑有伏兵,不敢入内。慢慢撤退,而赵云黄忠看到曹军退走趁机发动反击。曹军误以为中计,惊慌失措之下自相践踏,损伤极多。后刘备遣刘封出阵,曹操大骂:“你这个卖草鞋的小子,竟然派你的义子领兵来抵抗我,啊!看我叫我(亲生)的黄须儿来。”于是下令召曹彰助战。曹彰于是日夜倍道兼进,到达时曹操已领兵回了洛阳,在洛阳病逝。
曹操的儿子曹彰与刘备的义子刘封谁的武功更高一些?
曹彰的武功更高一些。刘封是个打酱油的,都没立过什么大战功,败仗打了不少。
曹操的儿子曹彰与刘备的义子刘封谁的武功更高一些?
曹彰,是曹操的儿子,自幼“好为将”,武艺过人。在建安二十一年之后,便一直带兵在边疆和乌桓等民族交战。刘封,本为寇封,是刘备在新野时所收养的义子。因为性格刚猛,而且阻碍了刘禅为帝的道路,最后被刘备以莫须有的罪名给斩杀了。
那么,作为曹操和刘备的儿子,曹彰和刘封在武力对战上,谁的实力更强一点呢?答案是曹彰的实力比刘封的要强。
在《三国志·任城成萧王传》中对曹彰的描述是:“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
从这句话中不难发现,曹彰弓马娴熟,善于骑射,而且勇猛过人,曾经和猛兽搏斗。从曹彰能够和猛兽搏斗的经历来看,曹彰不仅力气大,而且有胆量。毕竟,猛兽是一种很危险的东西,如果没有一定的实力,不说能够干的过它们,就算是逃命也是一定的问题。
而在记载上,典韦也曾和猛兽博斗过,甚至是逐虎过涧。典韦的实力很强,曾和许褚打个不相上下,而许褚更是能够和马超打了两百三十回合以上而不分胜负的猛人。所以,尽管曹彰和典韦有一定的实力差距,但是,其实力也是值得认可的。
况且,曹彰在胆量和气势这一方面,和猛将张飞有的一拼。当初,曹彰率军和胡人对战。在面对数千胡人的骑兵,曹彰当时手上仅有一千多步兵和一百余骑兵。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曹彰还是战胜了胡人的骑兵,并且在身中数箭的情况下,追杀胡人二百余里。
《三国志 任城陈萧王传》记载:彰追之,身自搏战,射胡骑,应弦而倒者前后相属。战过半日,彰铠中数箭,意气益厉,乘胜逐北,至于桑乾,去代二百馀里。
而与曹彰不同,刘封自跟随刘备后,虽然征战天下,但刘封更多时候是指挥士卒攻城拔寨,抢占城郡。特别是在跟随诸葛亮入川作战的时候,更是所过之地无有不克。所以,正是因为这样,刘封在厮杀方面逊色于曹彰。
在和武将对战时,刘封和徐晃对战过两次。第一次在汉中之战的时候,刘封和徐晃对战,但不敌徐晃而败逃。第二次时,刘封和徐晃对战没多久,便诈败了。虽然没有说刘封和徐晃的对战回合,但是刘封能够和徐晃交战一定时间,也足以看到刘封是有一定的实力。毕竟,徐晃的实力可不低,其曾和许褚交战五十余合而不分胜负。
但是,在刘封和曹彰对战的时候,刘封却敌不过曹彰三回合。
曹彰出马与封交战,只三合,封大败而回。
所以说,刘封在武力对战方面,根本不是曹彰的对手。而且,曹彰在打败刘封之后,更是在冲锋的路上,不数合斩杀了吴兰。可以说,曹彰也是一个被人忽视的猛将。只可惜,在黄初四年,曹彰便病逝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