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万贵妃会得到明宪宗的喜欢?
万贵妃能够得到明宪宗朱见深的宠爱,这可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万贵妃原名万贞儿,比明宪宗朱见深,大了17岁。
从年龄上来看,万贵妃给朱见深做母亲,那都不为过。朱见深的生母周太后,和万贵妃居然是同一年出生的。可见万贵妃被朱见深立为妃子的时候,他老妈是有多反对。
万贵妃在朱见深最可怜的时候,一直陪在他身边。朱见深有个不靠谱的老爸朱祁镇,这大兄弟喜欢御驾亲征。跑去跟瓦剌人打了一仗,结果兵败不说,自己还被瓦剌人给抓了。
- 当时朱见深才不过3岁大,虽说被立为太子,但是瓦剌人兵临城下,这么一个小孩儿如果登基的话,绝对没办法服众。
- 为此于谦就和孙太后商量了一番,决定把郕王朱祁钰扶上皇位。瓦剌人是被赶走了,可是瓦剌人一年以后,觉得朱祁镇没什么用处了,就把他给放回来了。
- 朱祁镇回来以后,就被弟弟朱祁钰给幽禁在了后宫之中。而朱见深悲剧的人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朱祁钰当然想要让自己的儿子做太子,所以对朱见深并不好。年幼的朱见深在朱祁钰有了儿子朱见济以后,便被废掉了太子之位。
这一段苦寒的日子,一直都是万贞儿在照料着朱见深。所以朱见深对万贞儿的感情十分深厚。朱祁镇被囚禁了7年,主动夺权再次做了皇帝。
恭肃贵妃万氏,诸城人。四岁选入掖廷,为孙太后宫女。及长,侍宪宗于东宫。宪宗年十六即位,妃已三十有五,机警,善迎帝意,遂谗废皇后吴氏,六宫希得进御。帝每游幸,妃戎服前驱。成化二年正月生皇第一子,帝大喜,遣中使祀诸山川,遂封贵妃。皇子未期薨,妃亦自是不复娠矣。 ---《明史》
那么朱见深自然也就被再次立为了太子。虽然日子好过了,可是朱见深,却始终 离不开万贞儿。这个比自己大17岁的阿姨,已经成为了朱见深心理上最大的靠山。
朱见深有比较严重的恋母情结,给了万贵妃各种殊荣。18岁的朱见深,继位成为了皇帝,此时的万阿姨已经是35岁的女人了。这个时候朱见深做了一件破天荒的大事情,那就是要册立万阿姨为皇后。
周太后知道以后,差点没被吓死,拼死阻止这件事。要不然儿媳妇跟自己一个岁数,每次请安的时候,是论姐妹还是论婆媳呢?
母淑妃纪氏,成化六年七月生帝于西宫。时万贵妃专宠,宫中莫敢言。悼恭太子薨后,宪宗始知之,育周太后宫中。十一年,敕礼部命名,大学士商辂等因以建储请。是年六月,淑妃暴薨,帝年六岁,哀慕如成人。十一月,立为皇太子。---《明史》
朱见深无奈,只好先把万贞儿立为贵妃,而另外一个年轻貌美的吴氏女子被立为了皇后。可以说朱见深对年轻美丽的吴皇后一点想法都没有,反倒是对万贞儿百般宠爱。
不管去哪儿,都要带着万贞儿,简直好得跟一个人似的。吴皇后当然非常生气,所以趁着朱见深不在的档口,就派人打了万贞儿一顿。
结果朱见深就怒了,心爱的女人被打了,他当然不高兴,不顾群臣和太后的反对,把吴皇后给废掉了。
- 两年以后,37岁的万贞儿给朱见深生了个大胖小子。为此朱见深非常高兴,将她封为皇贵妃,甚至要大赦天下,将这孩子立为太子。可惜这娃不久便去世了。
- 为此万贞儿和朱见深,伤心了很长时间。由此可见,朱见深对万贞儿的宠爱,已经到了无法自拔的地步。
- 此后万贞儿不允许宫中任何女子再生一个儿子,每当有妃子怀上了孩子,她就想办法打掉。时间一长,其实朱见深也能猜到这些事情都是万贞儿干的,但是由于朱见深太爱她了,这件事也只能作罢。
要不是后来朱佑樘的老妈纪氏藏得好,可能朱见深还真的会绝后。朱佑樘被发现以后,万贞儿就不阻止后宫女子生孩子了,为此朱见深一口气又生了10个儿子。
因为万贵妃过世,朱见深也伤心过度而去世。由于幼年的照料,万贞儿是看着朱见深长大的,所以两个人的感情非常好。为此朱见深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了万贞儿的照顾。
虽然朱见深娶了一票女人,但是他对万贞儿的爱,永远都没有变过。在后宫之中,万贞儿的地位始终不可取代。
二十三年春,暴疾薨,帝辍朝七日。谥曰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葬天寿山。弘治初,御史曹璘请削妃谥号;鱼台县丞徐顼请逮治诊视纪太后诸医,捕万氏家属,究问当时薨状。孝宗以重违先帝意,已之。---《明史》
即使后来被太后立为皇后的王皇后,她对万贵妃也是百般忍让,从来不敢跟万贵妃顶罪,这后宫俨然就成了万贵妃的天下了。
多年以后,58岁的万贵妃离开人世,朱见深得知以后,差点没哭昏过去。他表示万贞儿不在了,那他的小命也就不长了。
给万贞儿办了一个皇后规格的葬礼以后,朱见深辍朝7日,仅仅过了8个月以后,朱见深也因为伤心过度而离开人世,当时他才不过41岁。
怎么去解释他们之间的感情呢?与其说是爱情,倒不如说是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朱见深幼年的时候,得到了万贞儿的庇佑,所以朱见深觉得只有万贞儿活着,他才有勇气面对世间的一切,哪怕他已经是皇帝了。
总结:万贞儿不让后宫女子生孩子,这一招太损了。万贞儿自己生的孩子早逝了,所以她心里非常嫉妒,生怕有人在她下一胎出来之前就生出孩子。所以她就建立了一个打胎小分队,专门把那些怀孕的妃子、宫女给弄流产了。
这种缺德事情她没少干,关键是她自从死了儿子以后,就再也没有怀上过,毕竟年纪也实在是不小了。这么下去,后宫得多少女人遭殃啊。
朱见深也是个不怎么规矩的人,他是走到哪里就临幸到哪里,这玩意儿就跟个播种机似的,可把万贵妃给折腾坏了,每天都要登记哪些宫女妃子跟皇帝好过。
直到宫女纪氏的出现,给这件事画上了一个句号。纪氏偷偷把朱佑樘藏起来了,多年以后才告诉朱见深。朱见深大喜过望,而万贵妃还想害死朱佑樘,多亏了周太后的保护才幸免于难。
此后万贵妃恨透了朱佑樘,不仅毒死了纪氏,而且不再管后宫女子生孩子的事情,想要让其他孩子把朱佑樘的太子之位给取代了,这得多大仇啊。
参考资料:《明史》
为什么万贵妃会得到明宪宗的喜欢?
明朝是一个奇特的王朝,它充满着正义,可以不把所有来犯的敌人放在眼里,敢于同来犯之敌硬碰硬。它留下了很多的历史疑团,大家议论最多的疑团可能也就是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了。同时它也留下了很多的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虽然现代社会比较开放,但是与一个比自己大十七岁的女人结婚还是不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这个问题放在古代会更严重,更不会被世人所接受。可是在明朝就出现了这么一件事情,而且故事的主人公还是皇帝。
在朱见深两岁的时候,自己的父亲不小心打了败仗,从此多舛的命运就开始了。朱见深的奶奶,也就是朱祁镇的老娘,在朱祁钰刚坐上皇位的时候就急忙拥立朱见深为太子。由此看来奶奶还是想的挺远的。奶奶深知深宫之中,人心险恶,说不定哪一天朱祁钰来一个斩草除根,而自己也不可能天天跟孙子在一起,于是奶奶就做了一个决定:派自己的一个亲信来保护朱见深。这位亲信是一位姓万的宫女,从此她就开始无微不至的来照顾朱见深,那年她十九岁,朱见深两岁。
奶奶预料的不错,随着时间的推移,皇位对朱祁钰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为了使皇位永远的在自己的子孙后代手里,在朱见深五岁的时候,朱祁钰买通了大臣,废除了朱见深的太子地位,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朱见深的奶奶虽然特别生气,但是也无可奈何。五岁的朱见深,本应该享受童年的美好时光,却因为大人们之间的争名夺利而身处险境。大家都觉得他已经是被废除的太子,没有什么地位,大家也都对他十分冷淡。所以,从小孤独和寂寞都笼罩着他,没人愿意陪他玩,童年是灰色的,唯一一直陪着自己的就是万姑姑。无论周围的人如何排斥他,如何多他冷淡,这位万姑姑却总是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总是对自己不离不弃。由于自己的太子地位被废除,自己住的地方也要为新太子腾出来。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身边的宫女,太监一个个的离开,朱见深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创伤。万姑姑面对着这一突变,她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收拾东西。朱见深走到她身旁问她:“你也会走吗?”“不会的,我会一直陪你身边。”这句话万姑姑说出来了,她也做到了。这一年她二十二岁,他五岁。
朱见深黑暗的生活开始了,自己身边被安插了许多朱祁钰的亲信,自己每天都要小心翼翼,不然可能连王爷也当不了了。五岁的朱见深,没有父母的照料和宠爱,没有老师的耐心教导,身处不测之地,过着今日不知明日事的生活。他随时都有可能因为朱祁钰一句话而掉脑袋,也有可能在一顿晚饭突然食物中毒暴毙而亡。一个五岁的孩子,一颗幼小的心,却要承受可能成年人都承受不了的胆战心惊。自己过得每一天都有可能是最后一天,自己过的每一天可能明年的这一天就是自己的祭日。这是多么一颗强大的内心,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可是这也是没办法,正所谓人走茶凉就是现在这个感受。这种生活持续了整整五年。在这五年里,朱见深对生活是绝望的,但是万姑姑始终陪在他身边,照顾她,安慰他,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也未从动摇过。朱见深能熬过这黑暗的五年跟万姑姑无微不至的照顾是分不开的。
风水轮流转,五年后自己的父亲又重新登上了皇位,自己自然而然又成了太子。这一年她二十七岁,他十岁。在十岁这个懵懂的年纪,朱见深对万姑姑的感情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可能在这段时间里,他们的关系发生了特殊的变化。朱祁镇跟朱见深的母亲是看在眼里的,但是他们却不以为然。他们为朱见深挑选了三位女子作为皇后的候选人,等待朱见深正式登基的时候挑选册封。因为在他们眼中,万宫女绝对不可能成为皇后的,等到朱见深长大了,自然而然就会离开她。
朱祁镇死后,朱见深登基做了皇帝,万姑姑正式成为了皇帝的妃子,这一年她三十五岁,他十八岁。大家都知道,明代的宫廷政治斗争十分复杂,王公贵族、文臣武将个个都撸起袖子,斗得不亦乐乎。不过要论斗争水平,还属后宫争斗,因为不经意间的回眸一笑就可能会死人,举手投足之间,足以致人死命。此时的万姑姑,不,应该叫万阿姨,已经年近不惑之年,但是让众人诧异的是她得到了朱见深大部分的爱,其他貌美如花的妃子就看不过去了:这样一个女人凭什么得到皇帝的宠爱?在这些不服气的妃子中,级别最高的要属皇后吴氏了,实际上这位吴小姐来头很大,自己本身是出生在官宦人家,交际甚广,最后在朱祁镇的贴身太监的帮助下当上了皇后。吴小姐思来想去,想出一个好办法想来教训一下这位万阿姨,事实证明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吴小姐来到万阿姨的寝宫,二话不说,上来就命令自己的随从把万阿姨打了一顿,毕竟万阿姨上了年纪,一顿毒打下来差点没丢了性命。万阿姨随机告到了朱见深那里,朱见深十分生气,立即对这件事情做了处理。皇后吴氏被废掉,吴氏的家人充军的充军,贬官的贬官。万阿姨赢了这场战争最后的胜利。吴小姐也确实可怜,因为她才干了一个月的皇后就被废掉了。
一年后,万阿姨为朱见深生下了一个皇子,朱见深大喜过望,随机册封万阿姨为贵妃,为此他还去祭拜了列祖列宗,感谢祖宗保佑。如果没有意外,万贵妃这个儿子以后肯定是帝国的继承人,可是偏偏就有了意外,第二年,这位皇子不幸夭折了,而万贵妃此时已经三十八岁了,她已经没有可能再为朱见深生儿子了。
这件事情严重的打击了朱见深,但是却没有影响到他对万贵妃的爱,此时的朱见深才二十一岁,正是少年风流的时候,可是他却一反常态,日日夜夜守护在这个大龄女人身边,一步都不肯离开。从这一点上来看,他确实是一个比较专一的人。这件事情如果放在现在的社会中,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就是不在一个年龄阶段的两个人相爱的吗?现实生活中钟丽缇就比张伦硕大十二岁,但是这两个人真的很恩爱。明朝相对于其他朝代来说也是一个比较开放的朝代,所以说这件事情在众位大臣眼里也就见怪不怪了。但是有一件事情大臣们是不能不管的,那就是立太子一事。由于朱见深同志偏偏就宠万贵妃一人,而万贵妃也过了生育的年龄。眼看着立太子一事不能再拖了,于是文官集团首先上了一份奏折,这份奏折的内容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内容及其露骨。总的来说就是一句话,一句出在《甄嬛传》里边的一句台词叫“雨露均沾”。按道理来说皇帝看到这份奏折应该大发雷霆,老子的私生活还要你管?老子睡哪个老婆还要你们来规定吗?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朱见深一点也不生气,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这是我自己的私事,你让我自己做主吧。大臣们其实很疑惑,他们不明白的是万贵妃的容貌并不突出,年龄也比较大了,但是为什么皇帝陛下就独宠她一人呢?
朱见深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他也不想解释,因为这些大臣是不会明白他到底是在想什么的,他也知道这些大臣也不会理解的。在我看来其实是很好理解的,在那孤独无助的岁月里,只有她守护在朱见深身边,,只有她对朱见深不离不弃,走过无数的风雨,经历过无数磨难,但是她始终没有放弃朱见深,从一而终。在这世上,爱一个人不需要理由,从来都不需要。
对于朱见深来说,万贵妃是自己的妻子,是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最可信的人,可是他不知道在他认为的善良下万贵妃还有另外一副面孔。虽然说朱见深宠爱万贵妃一个,但是他毕竟是皇帝,后宫还有很多女人,他不可能只宠爱万贵妃一个,他也会时常找后宫的其他妃子或是宫女。万贵妃也从来没有反对过,因为毕竟朱见深是皇帝。双方似乎是什么事情也没有,但是朱见深一直以来都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为什么这么久过去了,他还没有任何子女呢?朱见深万万想不到的是,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怀上他的孩子的妃子或是宫女都被要求堕胎了,而干这件缺德的事情的人正是集朱见深宠爱于一身的万贵妃。正所谓最毒妇人心可能这就是真实写照。只要是朱见深去哪个妃子房间过夜,第二天万贵妃肯定要派人去打探,一旦发现妃子怀孕了那就马上会让妃子吃药打胎。可怜的朱见深,却被自己最爱的女人伤害最深。
如果一直让万阿姨这样搞下去可能朱见深一个孩子都不会有,但是万事都会有意外。这个意外不久就到来了,万阿姨最后被一个小姑娘打败了。
这个小姑娘姓纪,名字不详。说来也可笑,这位小姑娘来自广西,是明朝平定两广叛乱的战利品。这也是明朝的老习惯了,每次平定叛乱都要从当地挑选一些男男女女,当然肯定是相貌上属于上乘的。女的就进宫当宫女,男的就比较悲哀了,是挨一刀进宫当太监。纪姑娘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进入到皇宫的。因为纪姑娘的父亲是广西当地的土司,所以纪姑娘从小就培养了一种高贵的气质,高贵中不失典雅,华丽中不失低调。带着这样的一种气质,纪姑娘很快跟宫中的太监宫女打成一片,大家都很喜欢她。在宫中她虽然没有权势,但是她善良,真诚待人,什么脏活累活自己从来没有因为之前养尊处优就耍大小姐脾气。她真诚的对待每一个人,从来不去计较个人得失,由于纪姑娘出色的表现,上级派给她一个新的工作—仓库保管员。这个仓库可不是一般的仓库,这个仓库是钱库,而且还不是国库,是皇帝私人的小金库。这就为下面的事情埋下了伏笔。
这一天,纪姑娘跟往常一样,在认真的清点着钱库里的东西,这时候朱见深先生进来了。他详细的询问了仓库的信息,纪姑娘一一作了回答。让朱见深不理解的就是别人见着自己都是战战兢兢的,有时候连话也说不好,这位小姑娘见着自己非但没有害怕,还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而且没有一句废话。这位姑娘跟后宫所有的女人都不一样,她身上没有那些尔虞我诈,如春风一般给了朱见深很清新的感觉。朱见深喜欢上了这个小姑娘,当然,喜欢就直接“临幸”了,谁让他是皇帝呢。
之后两个人谁也没有提起过这件事情,纪姑娘也继续干着她仓库管理员的工作,就好像什么事情没有发生过一样。可是,上天注定让纪姑娘的命运不平凡。不久纪姑娘就发现自己怀孕了,按说自己怀了皇帝的骨肉,纪姑娘应该飞黄腾达, 飞上枝头变凤凰。可是纪姑娘只想到了两个字—危险。因为万阿姨操控着后宫,后宫哪个妃子怀孕了那就意味着人生已经到头了。纪姑娘想瞒着这个秘密,可是这终究是瞒不住的,万阿姨还是知道了这件事情,于是万阿姨就派自己的亲信前来堕胎。当她的亲信来到纪姑娘的住所,看到简陋的设施以及惊慌的眼神,没有说一句话,转身就走了。他回到了万阿姨的寝宫,给了她一个回复:纪姑娘只是生病了,并没有怀孕。“你说的是真的吗?”“千真万确”。史书上并没有记载这位宫女的详细信息,但是从这件事情上来说她是一个有良心的人。
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纪姑娘顺利产下了一个男孩儿。这个男孩儿就是后来的明孝宗朱佑樘,他收拾了老爹的烂摊子,开创了大明朝另一个盛世。这个时候的万阿姨像是一只斗败了的鸡,但是她实在咽不下这口气,纪姑娘也知道万阿姨不会放过自己,自己已命不久矣,于是就在为孩子穿好衣服后自杀了,在朱见深知道自己有了儿子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连着生了四个儿子,万阿姨也在嫉妒这种畸形的心态下去世了。
其实万阿姨并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坏人,她只是被嫉妒的火焰毁灭了理智。她觉得朱见深是自己的,谁都不能与自己分享,我想这可能就是爱情中占有欲吧。
为什么万贵妃会得到明宪宗的喜欢?
中国古代的皇帝,后宫佳丽数之不尽。在这样的环境下,按理说,皇帝不太可能专情于某个女人。有意思的是,在中国漫长的帝王史上,还真的出了一个用情专一的皇帝,这一专就是一辈子,而且这位皇帝专情的对象还是一个大他17岁的女人。这个皇帝就是明宪宗朱见深,那个他一生宠爱的女人便是万贵妃。
于是有人便问,万贵妃会让皇帝为之神魂颠倒,那她定是国色天香了!事实上,历史上的万贵妃非常的普通。有些史书这么描述她,“貌雄声巨,类男”。一个容貌像男人,嗓门又的女人,根本就与天生丽质绝缘。连她的出身,都可以用卑贱来形容。史书上说,万贵妃原名万贞儿,父亲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县衙小吏,后因犯事被发配边防充军,家人没入官府为奴,万贞儿被送到宫中当奴婢。这样的人,居然被皇帝宠溺一生,别说现代人无法理解,就是当时的太后、大臣也大惑不解。因此,要解释为什么明宪宗会一生钟爱大他十七岁,且相貌品性一般的女人,就得从万贞儿自身的素质及她与明宪宗结缘的故事说起。
史料显示,万贞儿为人十分机灵,谲智善媚,善迎帝意。《万历野获编》说她“丰艳有肌,每上出游,必戎服佩刀侍立左右,上每顾之辄为之色飞”。这样一个灵敏机智的女人到明宪宗身边时,正是明宪宗最无助、最孤寂的时候。明宪宗贵为太子,本来应该拥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可是在他不到两岁的时候,他的父皇明英宗因为“土木堡之变”被瓦剌俘虏了,他的叔叔朱祁钰在众大臣的拥护中登上了皇位。登极后的朱祁钰想让自己的儿子朱见济当太子,于是明宪宗就被逐出了东宫。在这样肃杀的宫廷斗争中,小小的明宪宗孤苦伶仃,没人照顾,也没人关心,他生活的唯一安慰,便是奉孙太后之命来照顾他的万贞儿。即便如此,明宪宗的童年依然无法平静。随着朱祁钰儿子朱见深的突然逝世,围绕明宪宗的“复储”风波时时冲击着他。长期生活在危险、孤寂、抑闷的环境中,明宪宗落在了口吃的毛病。
幸运的是,在他人生最苦难的时候,大他十七岁的万贞儿悉心地抚慰了他。明宪宗在万贞儿身上得到了既似姐姐,又像母亲的双重爱抚,从小就对她产生了特殊的依赖心理。这种在特殊环境产生出的特殊感情,维持了宪宗对万贞儿一生的爱。尽管随着时光的流逝和地位的升迁,万贞儿在变老、变狠,但宪宗对她的恋情却始终如一。
为什么万贵妃会得到明宪宗的喜欢?
(一)先从明宪宗母亲的角度来说
说到“恋母情结”,先须从明宪宗的母亲说起。
从心理学上来说,一般只有从小缺乏母爱的人,长大后才容易陷入“姐弟恋”或爱慕年长的女性;反之,恋父情结也是如此(然而,从世情来看,似乎“恋父”者多,“恋母”者少,恐怕未能简单地将父爱或母爱的缺失与“恋情”挂钩吧?我不是心理学家,对此也就不多说露拙了)。
明宪宗名叫朱见深,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庶长子。朱见深的生母是周贵妃,嫡母是英宗的钱皇后。钱皇后是个老实人,周贵妃母以子贵,颇为骄横无礼,和没有孩子、地位比她尊贵的钱皇后的关系也不大好,对老实皇后常取一个欺凌的架势。这还在英宗活着时就看出来了,为此非常担心,生怕他死后,钱皇后的日子更不好过。英宗在立遗诏时,特地交待儿子,要他好生赡养嫡母钱氏。
英宗死后,钱皇后和周贵妃都被尊为皇太后,然而作为皇帝生母的周太后享尽荣华富贵,钱太后却如处冷宫,在无尽的孤寂中度过人生的最后几年。待她死后,周太后甚至打算不许她与英宗合葬,只是在群臣的反对和坚持下,才准许钱太后入葬英宗裕陵,但将停放钱氏灵柩的墓穴通向主穴的通道堵塞(详情可见我写的“大明揭秘”系列之《大明后宫有战事》)。
在后宫纷争与内斗中,朱见深没有表现出太多的主见,但宫廷之势利冷暖,他必然为其所动。朱见深并非没有立场,好比母后禁止钱后入葬裕陵,他就不敢苟同,但他没有同母后力争,而是将母后的意见下发廷臣讨论,他知道廷臣一定会极力反对,待外廷闹得沸沸扬扬,他再顺水推舟,让母后做出让步。
就这些事,我们没法判断朱见深与他母亲关系的好坏,但从他不苟从母后的无理要求来看,他不是糊涂人!然而周太后为人如此骄横自私,她对儿子的关心一定是非常淡薄的。
朱见深不和母亲亲,他和谁亲呢?
那便是他从小的伴侣万贞儿,史称万贵妃。
(二)再从朱见深从小的生活环境来说
朱见深是英宗妃子所生,他虽为长子,却未必得到父亲的宠爱。这从英宗一直没有立他为太子似可推断。
不料正统十四年(1449)八月土木之变,父皇被俘,皇位落到他叔父郕王(景帝)手里,作为交换,朱见深被立为太子。可是太子做了不到三年,因为叔父景泰帝想让自己的亲生儿子做皇帝,竟将朱见深废了!朱见深被废为王后,与父亲一起被软禁在南宫,做了几年囚俘。
此时朱见深尚在年少,宫廷的波澜与变故给他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还很难说,但个人遭际的巨大变化、没有自由的生活,以及身边人的刻意冷淡(一个典型事例是,他父皇生病了,问御药房要药,势利眼的太监竟然不给!),一定使他在精神上遭受到较大的困扰和压抑;说不定他爱虚荣爱浮华的生母周氏,耐不住这种苦闷的生活,每天唠叨不停,对着孩子发牢骚。
此时的小王爷朱见深,倍感孤寂。身边能和他说两句心里话,真正能给予他慰藉的,只是从小照顾他的侍婢万贞儿。
万贞儿原为英宗之母孙太后宫里的人,七岁就入了宫,因为干练乖巧,深得孙太后喜爱。孙太后派她照顾幼年的朱见深,从此开始了二人一生的情缘。
明代宫廷,有一个很不好的制度,就是皇子生下来,不由母亲奶他,而到外头找奶子进宫哺乳,也不由他生母亲自抚养,而将皇子交到宫女和太监之手。这使得皇子与宫人的感情甚至要盛于自己的母亲。朱见深与万贞儿就是这样一种关系。
万贞儿从朱见深幼年就照管他的生活起居,二人形影不离,尤其是在南宫的那些日子里,他们相濡以沫,不离不弃,悲喜共同度过。对朱见深来说,万贞儿绝不仅仅是他的侍女,也是他的密友和心灵的寄托。
性格软弱的朱见深对做事干练有主见的万贞儿形成了极大的心理依赖,凡事他没法主断时,总要听取万贞儿的意见,久而久之,他们是两个人,但在心灵上却共成一体,谁也离不开谁。朱见深与万贞儿的关系,基于深厚的情感,而非“性”。朱见深做了皇帝,要什么美女没有呢?然而他终身依恋万贞儿,那不是“偏溺”“专宠”,而是深深的爱恋。他一生独爱此一人,以至于在精神上形成了彼此交融无法分离的关系,所以当成化二十三年万贞儿去世后,朱见深叹息道:“万侍长走了,我也活不成了!”不久他竟然也崩逝了!
朱见深不称呼万贞儿贵妃或爱妃,而是喊她“侍长”,说明他虽然纳万贞儿为妃,但在他心里,始终是将万贞儿当作陪侍他的亲人来看的。
朱见深与万贞儿关系的本质,是亲情,而不是爱情。他娶她为妃,可能只是用爱情给予这个孤独不幸女人一个实实在在的回报吧!(胡丹/皇帝不称朕)
为什么万贵妃会得到明宪宗的喜欢?
明宪宗成化皇帝的宠妃万氏,小字贞儿,生于宣德五年(1430),长宪宗十七岁。宣德八年(1433),四岁的万氏被选入内廷,成了宣宗孙皇后身边的小宫女。
万氏并无天生美貌,长大后更是“貌雄声巨,类男子”,却是从小聪明伶俐,善解人意,因而深得孙后喜爱。正统十四年(1449)英宗北狩,不到两岁的朱见深被立为皇太子,从此便在孙氏(时已称皇太后)身边抚养,而负责照顾小见深饮食起居的,便是万氏。
此时的万氏已是十九岁,久在宫中,也没有机会侍奉英宗,便死心塌地像过去服侍孙太后一样服侍起皇太子见深。后来,英宗回到北京,却被景帝幽禁,见深生母周氏也随其幽居于南内。再后来,皇太子见深被景帝废为沂王,仍旧留在孙太后宫中抚养。
上图明茂陵,成化皇帝和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于此
身份的变化必然带来待遇的变化,加之父母亲又是那样的境遇,势利者的白眼恐怕也是难免,因此那时的朱见深虽说年纪还小,却已感受到人情的冷暖和世态的炎凉。天顺复辟,见深虽复为皇太子,却也未能因此享受更多的亲情。而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万氏对他的照顾始终如一。
可以说从两岁开始,直到十七岁做皇帝,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朱见深在万氏身上得到的,首先是无私的母爱,既而是成熟女性的温馨,乃至他把万氏看成其全部感情的依托,他们的关系也随之由母子、姐弟发展到情人、夫妻。这种感情不只是一般的男女情爱,更是一种从小形成的心理上的依恋。
上图国画中的明宪宗
宪宗的生母周太后对儿子迷恋既无美貌又比他年长十七岁的万氏十分不满,曾质问宪宗:“彼有何美,而承恩多?”宪宗回答说:“彼抚摩,吾安之,不在貌也。”“臣有疝疾,非妃抚摩不安。”虽是搪塞之语,却也透露出万氏在宪宗心目中的地位,是其他任何女性都无法替代的。
为什么万贵妃会得到明宪宗的喜欢?
成功男人总是能吸引万千女人的注意。如果一个人,出生皇族,是一位能继承皇位的太子,年纪尚幼就是人生赢家,一定是许多女人争夺的对象。如果一个人,是高高在上的一国之君,集天下财富权力于一生,一定是天下女子都为之疯狂。
可是,如果一个人,虽然出生皇族,却深陷权力斗争,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也不知何时才能熬出头,也许永远不可能熬出头,还会有女人愿意站在他的身后为他默默付出吗?不,是这个女人需要站在他的身边为他遮风挡雨,还有人愿意吗?
有,这个人就是明宪宗的万贵妃,她为人阴险狠毒,不择手段,但对明宪宗却是真心实意。
因为我国古代重男轻女的社会状况,许多女性尽管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事迹,却没有留下名字,或者根本就没有被父母赋予名字。
举例来说,我们知道孟姜女哭倒万里长城,可孟姜甚至只是对一个群体的妇女的通称。在史书当中,有着许多的"某氏",这便是古代社会轻视女性的一大弊病。不过好在,明清之交的文人傅维鳞在他的著作《罪惟录》中记载了万贵妃的真名——万贞儿。
明宣宗宣德五年(1430),万贞儿出生于青州诸城,也就是今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县一带。
据说,他的父亲万贵本是官居正四品的指挥佥事,负责宫中的警卫工作,万贞儿四岁时,万贵的亲人犯罪,他受牵连而被贬谪到了霸州,临行前,他拜托熟人将女儿送进了宫中,成为了一个小宫女。
进到宫中后,万贞儿很快就因为聪明伶俐、懂事乖巧而深受众人的喜爱。正统十四年(1449),明英宗朱祁镇将自己不到两岁的儿子朱见深立为太子,而当时十九岁的万贞儿便被选拔照顾年幼的太子。
不久之后,土木堡之变爆发,御驾亲征的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军俘虏。太子的爸爸被俘虏,年仅两岁的太子当然不可能撑得起大明的重担,于是大臣们拥立已经成年有魄力的郕王朱祁钰称帝。
如此一来,太子的处境就十分尴尬,太子和皇帝不是父子而是叔侄,皇帝自然不愿意侄儿当太子,皇帝的亲子也不会愿意,太子的处境也就变得危险。皇帝随便下道命令,把他和生母、太后分开,再暗中下个黑手,简直轻而易举。
年仅两岁的太子当然无力保护自己,万贞儿就成了当时唯一能保护太子的人。
一个十九岁的女孩既要照顾两岁的孩子,又要随时随地提防来自各方面的暗害。她一定不会是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柔弱女子。实际上万贞儿不但什么都会做,简直一个顶俩,像个男人一样保护着两岁的孩子。
太子五岁那年,皇帝朱祁钰软禁了哥哥朱祁镇,废掉了太子朱见深,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这下太子的境遇就更坎坷了,他从太子宫中搬了出来,离爸爸、妈妈和奶奶越来越远,想见一面越来越难。这时候陪伴在他身边只有这个二十二岁的宫女万贞儿。
景泰八年(1457),"夺门之变"爆发,朱祁镇成功复位,朱见深也恢复了太子身份。在这段颠沛流离的岁月中,就连朱见深的生母周皇后都没有陪在他身边,反而是万贞儿对他精心照料,无微不至。
正因如此,年少的朱见深因依赖而对万贞儿产生了爱慕之情。
天顺八年(1464),朱祁镇去世,十八岁的朱见深登基为帝。继位后,他想要立心爱的万贞儿为皇后,但周太后则认为万贞儿宫女出身,地位卑微,又比朱见深大足足十七岁,如果将她立为皇后会遭到天下的耻笑,于是严词拒绝。
无奈之下,朱见深只得立了羽林前卫指挥使之女吴氏为皇后,而万贞儿则被封为贵妃。
在周太后的阻拦下,朱见深没能将万贞儿封为皇后,但他还是可以选择整日和万贞儿相伴相依。这一举动被吴氏看在眼里,令她十分不满,于是她便找借口将万贞儿施以了杖刑。朱见深得知后,火冒三丈,怒不可遏地将吴氏打入了冷宫。
成化二年(1466),万贞儿为朱见深生下一子,这也是他的第一个孩子。所以朱见深喜出望外,将他加封为了皇贵妃。尽管明宣宗朱瞻基曾封孙氏为皇贵妃、明代宗也曾封宠妃唐氏为皇贵妃,但《明史》上第一位承认的便是万贞儿。
不过,朱见深的皇长子生于正月,却在同年十一月便夭折了,已经三十七岁的万贞儿此后虽然独得恩宠,但再也没能为朱见深生下一儿半女。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近六十岁的万贞儿暴病而死,受此打击的朱见深辍朝七天以表哀悼。
数月之后,终日茶饭不思的朱见深身体逐渐虚弱,最终在思念后忧郁中去世,享年四十一岁。
今天北京昌平区的西北部,还有着一处名为"万娘坟"的园陵,便是纪念万贞儿的坟墓。
朱见深之所以极度宠爱万贞儿,以至于到了"服用器物穷极僭儗,四方进奉奇技异物皆归之"、"一门父兄弟侄皆授以都督都指挥千百户等官",且到了几乎无视自己其他妃子的地步。最主要原因就在于万贞儿在他幼年时期给他的照顾,让他无比的依赖和感恩。
万贵妃在历史上的风评不好,她为人善妒,对待后宫之人心如蛇蝎,手段狠毒。但不得不起她对明宪宗是真的好,明宪宗为帝,后宫女子想要多少有多少,那些女子都尽所能为博得他喜欢。可当他还是一个失势的太子,不知何时能翻盘,也许,终生无法翻盘,那时陪伴他的只有万贞儿。
明宪宗为君如何有争议,管不住万贵妃救不了子女也显得渣,但在情方面,他比与患难时与发妻一起,得天下宠新人宠庶子,甚至抛弃嫡子的刘邦好多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