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人说萧太后是“铁马红颜,大漠苍鹰”呢?
在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女性并不少,可是大多都是以三从四德作为标准。其实女性中,优秀的政治家、战略家也不乏其人,却很少有人愿意夸赞她们。
尤其是时间来到宋朝,很多人不愿意承认女性的强大。甚至辽国萧太后出现以后,也是被黑的体无完肤。不过萧太后的确太牛了,怎么黑都没法抹杀她的影响力,毕竟宋朝百姓不全都是白痴。
后来宋朝文人转变了思路,为了打造和萧太后棋逢对手的人物形象,宋朝文人们相继推出了佘太君、穆桂英、杨门女将等等女中豪杰,并且在民间广为流传。
到了元朝、明朝,甚至有人给她们专门写了相应的小说、戏曲等等。很可惜的是,这些都是假的。那个时代的女中豪杰,只有萧太后一人,而且是誉满京城的那种人物。
01萧太后杯酒释兵权,稳定辽国朝政。萧太后本名萧绰,小名叫燕燕,是个可爱的名字。同时她也是个厉害的政治家,被封为皇后以后,辽景宗耶律贤对她非常信任,将朝中军国大事都交给萧绰来处理。
辽景宗的心可真大,难道就不怕出现第二个武则天?一看就是没怎么读过史书的人。辽景宗混日子混嗝儿屁以后,萧太后抱着12岁的大的儿子辽圣宗耶律隆绪走上了至高无上的皇位。
景宗崩,尊为皇太后,摄国政。后泣曰:“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奈何?”耶律斜轸、韩德让进曰:“信任臣等,何虑之有!”于是后与斜轸、德让参决大政,委于越休哥以南边事。---《辽史》
可是小孩儿岁数太小了,12岁什么都干不了,而他的那些叔叔伯伯们,每一个都是手握重兵,随时都可能把他给突突了。
30岁的萧绰虽然有了执政之权,却对自己的地位非常没有自信。这个时候她想起了赵匡胤这个人,当年他喝了一杯酒,就把功臣们的兵权都给夺走了,这等好事为何不学?
虽然是对手,可是方法是不错的。所以萧太后就开始装可怜了,慈禧也曾经用过这一招。她表示自己和娃儿都太年轻,叔叔伯伯们要拿皇位现在就拿去好了,只要保住她们母子的性命。
- 那帮耶律家的叔叔伯伯们一个个在地上磕头,脑袋都给磕破了,以此表示自己绝对忠诚。这个时候萧太后才让两个顾命大臣耶律斜轸和韩德让出手,将各路王爵的兵权给夺走,统一归朝廷号令。你不给那就是要欺负人家孤儿寡母想篡位,这是明摆着的嘛!
- 对这两位辅政大臣,萧太后也是操控小能手。她将自己的侄女儿嫁给了耶律斜轸,让他严管耶律家这帮王公贵族。并且让儿子和耶律斜轸交换弓箭和马鞍,以此结为挚友。
- 至于韩德让,因为太有才华了,萧太后居然说起了两人的旧情。她说自己当年差点就嫁给你这个臭男人了,你可不能辜负了我们母子俩。其实就是在勾引韩德让。
从此以后韩德让简直就是拿出了老命,来辅佐萧太后和辽圣宗,简直就跟辅佐自己的老婆孩子是一样的上心。
02萧太后多次击败宋军,保住燕云十六州领土。听说辽国换了个女人执政,这可把阴险的赵光义给嘚瑟的不行了。他二话不说就带着一帮打手北上,准备将燕云十六州给拿回来。
己巳,以黑白羊祭天地。庚午,以宋降军分置七指挥,号归圣军。壬申,行军参谋、宣政殿学士马得臣言谕降宋军,恐终不为用,请并放还。诏不允。丙子,筹宁奏破狼山捷。辛巳,复奏败宋兵于益津关。癸未,进军长城口,宋定州守将李兴以兵来拒,休哥击败之,追奔五六里。---《辽史》
宋军分为三路出兵,其中我们比较熟悉的潘美、杨业也在其中,潘美是忠臣,后来被丑化了,而杨业就是杨家将的杨老令公,他是从北汉投降过来的。
萧太后得知以后,完全不淡定了。她一边抱着娃,一边拉扯着韩德让,宣布要御驾亲征。期初宋军打的不错,连续攻下了五六座城池。
- 可惜萧太后指挥得当,自己亲自坐镇辽国南京,分兵堵截宋军。辽国大将耶律休哥打得东路宋军曹彬这一路丢盔弃甲,溺死、斩杀宋军数万人。
- 耶律斜轸这边也很能干,重新夺回朔州不提,还把杨老令公给活捉了,最终杨业绝食而死。萧太后将他的脑袋割了下来,传首九边。
- 从此辽军士气大振,宋军一塌糊涂。此后萧太后多次命辽军南下,滋扰宋军国土,甚至再次亲征,打算打下关南十县。这个时候赵光义已经嗝儿屁了,他儿子宋真宗赵恒吓得差点南逃。
好在宋朝还有寇准这样的能臣,他们挡住了准备逃跑的宋真宗,逼迫他学习萧太后御驾亲征。这才保住了宋朝的土地和尊严。
03创造辽宋百年和平,萧太后功不可没。面对辽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其实宋真宗打心眼里是不想打仗的,割地赔款似乎还真的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所以当辽国这边打算议和的时候,宋真宗高兴的差点跳了起来。不过议和的条件必须要商定才能彻底解决这件事。
这个时候萧太后也有了讲和的想法,不过最终双方商谈的议和条件却有了一点出入。当然是辽国这边要的多了一点,需要三十万金帛。
十二月庚辰朔,日有食之,既。癸未,宋复遣曹利用来,以无还地之意,遣监门卫大将军姚柬之持书往报。戊子,宋遣李继昌请和,以太后为叔母,愿岁输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许之,即遣閤门使丁振持书报聘。己丑,诏诸军解严。---《辽史》
宋真宗这个富二代本以为是多大款项,一看只要三十万金帛,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并且宣布,从此辽圣宗耶律隆绪就是俺弟弟,萧太后就是俺的婶娘了。
澶渊之盟的达成,在辽宋历史上是有重要意义的。因为往后的一百多年,辽宋之间再也没有任何一场大战,直到辽国灭亡为止。
当然了辽国灭亡是宋朝和金朝一起合伙做成的,让宋朝想不到的是,灭了辽国以后,金朝比辽国还要恶心,直接把北宋给灭了,这么来看,好像亏大发了。
总结:萧太后辅政27年,有勇有谋。传说萧太后是一个弑杀的人,她对那些反叛之人可以说是毫不留情,完全不像一个女性形象,这也是她名声不是很好的原因。
可是她的脑子很好用啊,先将辽国宗室的兵权给夺走,又用一系列条条框框将两位辅政大臣给栓得牢牢的。
确保了自己的地位以后,萧太后可以果断采取军事措施,保住辽国的领土。要知道此前她可没有任何军事经验。
在她57岁的那一年,她选择还政给自己的儿子耶律隆绪,结束了自己的执政生涯。可以说是懂得进退的一位优秀政治家。
参考资料:《辽史》
为何有人说萧太后是“铁马红颜,大漠苍鹰”呢?
这位萧太后是萧绰,契丹族,辽朝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辽景宗在世时,对她非常信任,朝中大事任由她处理。辽景宗驾崩后,耶律隆绪继承了皇位,是为辽圣宗,萧绰被尊为皇太后。皇帝才12岁,没有政治经验,而他的叔叔伯伯们,都是王公了,个个位高权重,辽圣宗根本管不了他们。
1.长袖善舞释兵权,兵不血刃稳政局。
当时,萧绰已30岁了,她当然知道自己与儿子的地位岌岌可危,就开始想办法改变这样的局势。于是她开始示弱,真诚地表示自己和娃儿资历浅没有实力,你们做长辈的要什么尽管拿,只要保住她和儿子的性命就行。
耶律家族的长辈们听出了弦外之音,个个磕头如捣蒜,争先恐后地表忠心。萧太后顺势让耶律斜轸和韩德两位顾全大臣让出权力,又收回了各路王爵的兵权。她这样做的依据是,你们不能口是心非,既然表了忠诚,就要听话。否则,就是忽悠咱孤儿寡母,就是欺君罔上。
见耶律斜轸带了个好头,萧绰拿出了胡萝卜。她不失时机地把侄女嫁给了他,又让身为皇帝的儿子与他交换了弓箭、马鞍,还赋予他严管耶律家族王公的大权,以共享太平。韩德让是才华横溢的人,萧太后居然与他玩起了暧昧,用婚外情拉住了他的心。从此,辽国朝廷太平无大事!
宋太祖要兵权还花费了一桌酒席的成本。这娘们比老赵还厉害,没有投资一分钱,就收回了兵权,还化敌为友了!可见,其政治手腕并不逊于老赵啊!估计清朝慈禧太后从她这学了不少勾心斗角的知识,但没有她干得漂亮!
2.叱咤风云历沙场,保住了燕云十六州。
辽国大权在一个女人手中了,赵光义听后欣喜若狂。他最会欺负孤儿寡母了,于是,二话不说,率军北伐,准备将在“儿皇帝”石敬瑭手中丢掉的燕云十六州拿回来,向世人展示下自己的文治武功。
宋军兵分三路,北宋名将潘美、杨业也在其中。萧太后一副兵来将挡的架势,一边让儿子淡定下来,一边拉扯着老情人韩德让,很悲壮地宣布自己要御驾亲征。首先,在气势上没有输分毫。
宋军形势进展顺利,一口气攻下了五、六座城池。可萧太后不慌,她亲自坐镇辽国南京,发号施令堵截宋军。辽国大将耶律休哥有了底气,在东路狠狠地收拾了宋军曹彬部,斩杀万人。耶律斜轸也不甘落后,重新夺回朔州,还活捉了杨老令公(杨业后来绝食而死)。
辽军士气大振,赵光义败得一塌糊涂,终于发现这对母子比大哥的孤儿寡母强多了,不好欺负啊。留下一地鸡毛后,匆匆南返。
此后,萧太后又多次命辽军南下示威。偶尔还带兵亲征,她计划打下关南十县。这个时候。赵光义一命呜呼了,他的儿子宋真宗赵恒吓得要南迁。
幸亏寇准站了出来,他义正辞严,劝谏宋真宗要学习萧太后,来个御驾亲征。这才保住了宋朝的颜面。
3.开了辽宋百年和平的先河。
辽国威风了一把,见好就收。萧太后打算议和,宋真宗求之不得。萧太后注重讲和的方法,辽国多占了利益。
自澶渊之盟达成后,顺延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辽宋之间再没有任何一场大战。从这个角度来讲,萧太后对维护边界地区的和平作出了贡献。
总结:萧太后是我国少数民族杰出的女性,她文武双全,有勇有谋。辅政27年,果断地采取各种军事措施,保住辽国的领土,彰显了自己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气概与担当。综合她的执政生涯,用“铁马红颜,大漠苍鹰”来比喻和渲染她的形象倒也贴切。
为何有人说萧太后是“铁马红颜,大漠苍鹰”呢?
谢谢朋友邀请,萧太后,是契丹,辽代,一代女中豪杰,安邦治国,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军事家,和大宋作战多年,最后,以失败尔告终,但是萧太后,发动了战争,导致了很多,人,家破人亡,赤地千里,给人民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和灾难,萧太后,也是为了巩固大辽的江山,和政权的稳固,和大宋发动战争,最后被大宋朝打败,也就是有名的,向大宋,发出一个,讨战书,摆了一个天门阵,如果大宋朝,能破了,大辽国,年年像宋朝称臣,如果大宋朝,破不了,宋朝,向大辽称臣,交纳贡,于是,经过一年,骊山圣母,派他的大徒弟,女中英雄,穆桂英,出事,和杨宗保成为,夫妻,大破天门阵,萧太后,全部失败,损兵折将,最后,和大宋朝达成协议,向宋朝称臣,以后萧太后,不久,病死,就这样,一代女皇,历史人物,结束了,他的一生,可是,她的传奇故事,万古流芳,谢谢
为何有人说萧太后是“铁马红颜,大漠苍鹰”呢?
萧太后辽国一代女中豪杰、契丹一代雄主,一生文武双全、智勇兼备、雄才大略辅夫助子振兴大辽,令辽国鼎盛一时,她也被后世称为辽国的“无冕女皇”,所以萧也被后世称其为“铁马红颜,大漠苍鹰"。
为何有人说萧太后是“铁马红颜,大漠苍鹰”呢?
萧太后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政治家、军事家,是改变中国历史的100个女性之一,贡献很大。从中华民族角度讲,就宋、辽、金、西夏、大理、吐蕃等“六国”期间,萧太后是第一杰出女性,佘太君、穆桂英是个"故事”,不足以与萧太后相比,梁红玉只是个女武将,也无法与萧太后比。
萧太后用智慧和本领,力保大辽江山与宋朝江山融合,保证高于宋朝几倍的领土与中原合并,为金之后,元朝统一中国打下基础。
萧太后也力推“北京”为“辽南京",为“金中都”“元大都”打下基础,
萧太后在政治、军事、文化方面都有很大页献。
为何有人说萧太后是“铁马红颜,大漠苍鹰”呢?
有才能吧,用中原人的说法是,巾帼不让须眉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