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角度讲围魏救赵给了现代商业什么启示?

围魏救赵是战国时期,齐国和魏国之间的一场高水平军事战术。完全可以上升到哲学的范畴,解释的大致意义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本质解决问题,比从现象解决问题更加彻底和便捷。

这就好比在某些疾病方面,用西药快速见效,用中药却需要一个周期才能康复。那么可以说西药一定比中药强吗?当然不能这么说,因为中医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根源上解决你的病灶。

01围魏救赵是孙膑的一场表演战,多次运用都能见效。

其实围魏救赵的战术,需要分为两场大战来分析,一场就是桂陵之战,还有一场则是马陵之战。

桂陵之战之前,赵国都城邯郸被魏国围攻,赵国不得不向齐国发出救援。齐王衡量利弊以后,决定出兵援助赵国。

而此次出马的就是田忌和孙膑。孙膑觉得魏国能够攻打邯郸,肯定是倾巢而出了,所以就让齐国的大军直奔魏国的都城大梁而去。

三十年,魏伐赵,赵告急齐。齐宣王用孙子计,救赵击魏。魏遂大兴师,使庞涓将,而令太子申为上将军。过外黄,外黄徐子谓太子曰:“臣有百战百胜之术。”太子曰:“可得闻乎?”客曰:“固愿效之。”曰:“太子自将攻齐,大胜并莒,则富不过有魏,贵不益为王。若战不胜齐,则万世无魏矣。此臣之百战百胜之术也。”---《史记》

魏国大将军庞涓,立刻意识到大梁的危险,就算打下来邯郸,如果丢了大梁,那也是死罪一条。所以庞涓马不停蹄地往大梁赶,他自以为看透了孙膑的计策。

结果孙膑在中途的桂陵设下埋伏,击败长途奔袭的魏军,并且将庞涓生擒。这一战过后,魏国元气大伤,但是绝对没有放弃。

马陵之战发生在桂陵之战之后,因为魏国不甘心战败,希望从韩国那里得到补偿,所以出兵攻打韩国,三晋集团总是这么内讧,难怪一个都得不了天下。

  1. 齐威王命令田盼为主将,孙膑作为军师,带兵攻打魏国,再次使出了那一招围魏救赵的计策。这一回庞涓觉得看出了孙膑的计谋,所以大军从韩国撤军,准备来好好教训一下齐国军队。
  2. 这个时候孙膑在马陵设下埋伏,他吩咐一万名弓弩手在一旁埋伏,而自己的军队前去与魏军交战。同时每次都小败撤退,并且每次撤退的时候,都减少一定的火灶。
  3. 这么一来庞涓认为齐国军队一定已经乱了军心,于是就派遣轻骑前去追赶。等他们来到马陵的时候,发现树上有字,原来是孙膑提前让人刻在树上的,上面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谁曾想火把就是进攻的暗号,一万多弓弩手万箭齐发,庞涓当场被齐军给射杀。这一次不仅杀了庞涓,而且俘虏了魏国太子申,并且重创魏军。

02商场如战场,其实围魏救赵依旧可以很好利用。

创世纪里面,叶荣添和许文彪曾经打算收拾霍景良的霍氏集团,但是他们没有直接对霍氏下手。而是采用了过三关的方式,从霍氏那里搞来了一大笔钱。

  1. 首先他们通过泄露叶孝礼的病情报告书,使得明电的股票大跌,就连明大集团的股票也跟着往下跌。这个时候许文彪大量收购明电的股票。
  2. 其次与此同时,霍景良没有放过这个狙击明大的机会,所以果断大手笔狙击明电,立刻将明电的股票给抬高了。
  3. 再者当霍景良宣布全面收购明电的时候,许文彪将手里的明电股票全部卖出去,当时买入的时候是5块钱,卖出去的时候是10块钱,翻了一倍,赚了6000万。
  4. 最后霍氏大涨,许文彪将手里的2000万霍氏抛出,再举报沈威廉贪污。沈威廉是霍景良的钱袋子,即使没罪此刻也要和霍景良划清界限,所以霍景良此刻根本没钱收购明电,导致霍氏股价大跌。

得知是霍氏在狙击明电,叶孝礼也不是善男信女,立刻宣布收购霍氏,大量吞并霍氏股票。此后许文彪的操作有如神助,他也趁机收购回原来抛出去的股票,过了第二关。

等着叶孝礼大量收购霍氏的时候,霍氏股票水涨船高,许文彪果断再将霍氏抛出,过了第三关。最终一共赚了1亿9500万。

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故知齐军怯,入我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精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史记》

其实他们真正的目标,是为了搞垮霍氏,尤其是霍景良本人。可惜到最后叶孝礼心软,放过了霍景良。

围魏救赵在许文彪手里的运用,可谓是炉火纯青。以狙击明电为虚,搞垮霍氏为实,杀人于无形,实在是可怕。

03孙膑利用庞涓的视觉盲区,成功狙击庞涓。

大梁是魏国的国都,现在大梁被孙膑进攻,庞涓心里所想的,当然是挽救大梁。所以他一边放弃了进攻邯郸的计划,一边忽略了路上有伏击的可能。

孙子曰:“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吾代韩受魏之兵,顾反听命於韩也。且魏有破国之志,韩见亡,必东面而愬於齐矣。吾因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可重利而得尊名也。”宣王曰:“善。”乃阴告韩之使者而遣之。韩因恃齐,五战不胜,而东委国於齐。齐因起兵,使田忌、田婴将,孙子为师,救韩、赵以击魏,大败之马陵,杀其将庞涓,虏魏太子申。---《史记》

庞涓认为孙膑的主力肯定是在大梁,因为打下大梁,才是他们取胜的关键所在。所以打死庞涓也想不到,孙膑会在半路上设伏。

这是孙膑抓到庞涓的第一个盲区,重心全部转移到大梁,不仅拯救了赵国,甚至有了伏击庞涓的心理基础。

  • 此后孙膑围魏救韩,再次故技重施。这使得庞涓回想起了上次犯下的错误,所以他们打算报复一下齐军,于是全力出击对付齐军。
  • 可这个时候减灶的事情,再次使得庞涓的思维被影响的。庞涓天真地认为齐国大军果真是节节败退,所以带领骑兵追赶。结果又是在半路上被埋伏的人马伏击。
  • 围魏救赵的本质是没有变的,用伏击战的本质也没有变,唯一变化的就是吸引庞涓眼球的办法发生了改变。

诚如许文彪吸引霍景良狙击明电一样,霍景良不知道的是,其实有一只老虎,就等着他跳下陷阱,然后从他的身上撕下一块肉来。而霍景良只看到了眼前的美食,却不知道自己也已经成为了别人的美食。

总结:围魏救赵当然可以在商场上运用,只是手法需要改变。

现代人非常聪明,你读过的书,你的对手可能也读过。尤其是围魏救赵这种高级别的战术,基本上是无人不知了。

那么围魏救赵在现代商场就没用了吗?当然不是。哲学的最高境界就是超越时空的限制,两千多年前的办法,放到现在依旧可行,只是方法需要做适当改变。

核心精髓就是,将对手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自己再通过合适的机会,将对手拉下马。转移注意力成为了关键所在,这就要看你舍不舍得花本钱了。

参考资料:《史记》

从历史角度讲围魏救赵给了现代商业什么启示?

‘’围魏救赵‘’之计原文为:‘’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阿‘’。译文为:与其攻打集中的正面强敌,不如迫使敌人分散兵力以后再打,迎击敌人的正面改势,不如迂回到敌人虚弱的后方,伺机消灭敌人。

这一军事策略,提高到哲学高度分析以后,就可看到,这是事物发展普遍存在的一条辨证规律。因而,人对之掌握与运用,就是一种方法论。不但古代战争可用,现代战争也可用。各行各业运用它,都会获得奇迹般的成功!          范旭东先生不但是化学家,还是足智多谋的企业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西欧各国忙于战争,输入到当时中国的‘’洋碱‘’(即肥皂)数量大幅萎缩一一从1914年的315万吨下降到1916年的21万吨,中国的肥皂市场出现了供需不济的真空期,市面上严重缺货。       

当时。一向从事盐业生产的范旭东把握住这个有利的时机,极力倡导和四处奔走,并于1918年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制碱企业一一永利制碱公司。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直独占中国碱市场的英国卜内门公司急忙重返中国市场。这时,他们发现在中国有了‘’永利‘’这个竞争对手,尽管软硬兼施,都不能把永利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下。经过一番策划和准备,‘’卜内门‘’调来了一大批纯碱,以原价40%的低价在中国市场上倾销,想借此打垮‘’永利‘’。       

新生的‘’永利‘’处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范旭东不由得焦虑万分。他知道,‘’永利‘’和‘’卜内门‘’相比,实力悬殊大。如果降价与‘’卜内门‘’竞争,要不了多久,‘’永利‘’就会财枯力竭而倒闭;但不降价,产品又卖不出去,资金也收不回来,无法再生产下去,‘’永利‘’也等于名存实亡。向‘’卜内门‘’俯首称臣,岂不是前功尽弃?范旭东记得创业之初,‘’卜内门‘’的驻华经理曾讥讽地说:‘’碱在贵国确实是非常重要,只可惜先生开业未免早了一点,就条件上说,再晚30年也不迟。‘’范旭东慨然一笑:‘’恨没早办30年,事在人为,今日急起直追,还不算晚‘’。现在面临困境,难道‘’永利‘’就一筹莫展了吗?         

一天,范旭东在书房里低头踱步思索对策。猛一抬头,看见墙上挂着的一张自已在日本留学时的照片,不禁回想起青年时代因‘’戊戌变法‘’失败受株连,不得不避开清朝政府的锋芒,东渡日本。‘’永利‘’的创立,不也是利用‘’卜内门‘’锋芒暂敛之时吗?如今‘’卜内门‘’锋芒毕露,是否也可以‘’东渡日本‘’呢?对,现在日本工业较发达,是‘’卜内门‘’在远东最大的市场。欧战刚停,百废待兴,‘’卜内门‘’的产量有限,能运到远东来的碱为数不会太多。这么多的碱运到中国,日本的碱市场必然相对吃紧,我们何不趁机进入日本从后面改击它呢!         

当时日本的三菱和三井两大财团都想在商界执牛耳,相互间竞争非常激烈。三菱有自己的碱厂。三井没有,完全依赖进口,这不正是突破口吗?       

范旭东迅速与三井协商,愿意委托三井在日本以低于‘’卜内门‘’的价格代销永利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三井想到,一不要自己的资金,二有利可图,三解了燃眉之急,因此,很快就与‘’永利‘’达成了协议。相当于‘’卜内门‘’在日本销售量1/10的红三角牌纯碱苑如一支奇兵,透过三井财团遍布全日本的庞大销售网,向‘’卜内门‘’在日本的碱市场发动了攻击。质量与‘’卜内门‘’相同、但价格低廉的红三角纯碱很快在全日本造成了纯碱价大跌的影响。为了保住日本市场,‘’卜内门‘’不得不随之降价。       

由于‘’卜内门‘’的碱在日本的销售量远大于在中国的销售量,这一降价当然损失惨重。‘’永利‘’的碱在日本的销售量没超过‘’卜内门‘’的1/10,价格比‘’卜内门‘’在中国的最低价还高一些,损失相对甚微。结果是,‘’卜内门‘’虽然在中国处于优势,在日本却穷于应付‘’永利‘’的频频挑战,而处于极不利的地位。         

首尾难顾的‘’卜内门‘’在权衡利弊之后,发现保住日本市场比在中国进攻‘’永利‘’重要得多。因此,‘’永利‘’在日本发起改势后不久,‘’卜内门‘’通过其驻华机构向‘’永利‘’表示,愿意停止在中国市场上的碱价的倾轧,希望‘’永利‘’也能停止在日本的类似行动。范旭东趁机提出,要求‘’卜内门‘’今后在中国市场上的碱价如有变动,必须事先征得‘’永利‘’的同意。‘’卜内门‘’无可奈何地同意了。       

强大的‘’卜内门‘’骄横不可一世,误以为新生雏鸟‘’永利‘’不堪一击,然而它的扼杀性进攻却被范旭东先生巧施‘’围魏救赵‘’的妙计给彻底粉碎了。       

任何强大的对手必有其相对的弱点,避其锋芒之所向,攻其弱点之所在,这就是助你成功的‘’围魏救赵‘’的精义。

从历史角度讲围魏救赵给了现代商业什么启示?

第一,是36计的第二计,攻击敌人的薄弱之处牵制他,或者袭击敌人的要害部位威胁他,或者绕到敌人的背后攻击它。如此一来,敌人就不得不放弃原来的目标。这是一种转化敌我双方地位的迂回策略。

第二,在商谈中,围魏救赵的道理也大奏其效。如果在谈判中对方占优势,或者双方旗鼓相当的话,打败对方的方法只有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减少成本,以提高商品的竞争力。并且还应重视公共关系的作用,利一些列手段牵制对方。这样一来,对方必定要消耗人力和物力去补救,原有的优势必定会削弱。经过这一系列的转换,对方的能量不断被消耗,而我方的竞争力逐步增强,必定会取得出人意料的成果。

第三,其实说白了,扬长避短,懂得迂回!

从历史角度讲围魏救赵给了现代商业什么启示?

不得不佩服你的联想能力,这成语都能跟现代商业联系上,这个成语如果你理解的透彻,就能明白意思,表面与中心的原理,做事直击重点,找出他的中心点,才能达到一击即中的效果,教育我们要善于发现,善于分辨自己与他人的软肋所在

从历史角度讲围魏救赵给了现代商业什么启示?

启示:

围魏救赵精彩之处在于,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表面看来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一招致胜的神奇效果。

简介:

围魏救赵,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他(她)撤兵的战术。围魏救赵,三十六计当中对齐,魏一场战争的解释(参见桂陵之战)。出自《史记》 卷六五《孙子吴起列传》。

在商谈中,围魏救赵的策略常常大奏其效。如果在谈判中对方占优势,或者双方旗鼓相当的话,打败对方的方法只有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减少成本,以提高商品的竞争力。并且还应重视公共关系的作用,利用货源,资金,运输,仓储,销售,等方面牵制对方。这样一来,对方必定要消耗人力和物力去补救,原有的优势必定会削弱。经过这一系列的转换,对方的能量不断被消耗,而我方的竞争力逐步增强,必定会取得出人意料的成果。

现代商业社会中,围魏救赵的经典运用,你知道吗

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里面的第二计,主要用于解围。古人云:“治兵如治水”。面对来势凶猛的强敌,一味硬碰,无异于以卵击石,所以应当避其锋芒,采用疏导引流的办法:或者攻击敌人的薄弱之处牵制他,或者袭击敌人的要害部位威胁他,或者绕到敌人的背后攻击它。如此一来,敌人就不得不放弃原来的目标。这是一种转化敌我双方地位的迂回策略。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与其攻打兵力集中的正面强敌,不如先用计谋分散他的兵力,然后各个击破;与其主动出兵攻打敌人,不如回到敌人虚弱的后方,伺机歼灭敌人。

现代商业社会中,围魏救赵的经典运用,你知道吗

围魏救赵的三种含义:

避实击虚。水的流动规律是避开高处而流向低处,同样道理,用兵的规律,是避开敌人的坚实之处而攻击其薄弱之处。避实击虚是克敌制胜的法宝。

以攻为守。进攻是最积极的防御。在敌兵压境的情况下,如果一味地防御,就会越来越被动。应当利用一切机会发动进攻,打乱敌人的阵脚,从而变被动为主动。

以迂为直。在几何学中,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是最短的。但在战争中,最直接的方式却不一定最有效。这就好比上山一样,如果从上下直接向上攀登,路途虽近但危险性很大;假如绕山盘旋而上,虽然多走了一段路,却能够平安地到达山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